聚焦课堂研究教学

2024-09-26

聚焦课堂研究教学(共9篇)

1.聚焦课堂研究教学 篇一

聚焦课堂

轻负高质

-------海铁二小第二届教学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我校“教育质量提升年”,围绕这一主题我校特开展以“聚焦课堂 轻负高质”为主题的教学节活动。本次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校本培训的延伸,为我们全体教师创设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也是全体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领导小组

为保证本次教学节活动的顺利有效的进行,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将共同做好教学节各项活动中的服务及管理工作,保证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迟丽娟 副组长:冯颖

组 员:孙英秋、郑怀颖、王秀新、肖艳红、赵丽玲

四、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冯颖

组员:孙英秋、郑怀颖、王秀新、肖艳红、赵丽玲

三、活动时间

2016年3月7日~4月30日

四、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3月1日---3月6日)宣传发动阶段

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各年级备课组长、学科组长会议进行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3月9日----4月20日)具体实施阶段。1.课堂教学比赛

教学节第二周(3月9日—3月25日)综合学科、第四周(3月29日—4月5日)语文学科、第五周(4月11日—4月15日)数学学科、第四周(17月7日—4月20日)英语学科。

根据各个教研组的报课情况,按照教导处安排的日程开展课堂教学比赛。

2.教师基本功、专业技能比赛

教学节第一周的周三下午两节课后进行综合学科教师基本功比赛;(所有任课教师参加钢笔字、粉笔字比赛)

第二至四周的周三下午分别进行语数英学科教师基本功比赛。语文学科:本年级课文朗读比赛; 数学学科:设计解题思路比赛; 英语学科:本年级会话朗读比赛; 音乐学科:所任年级教材歌曲演唱比赛; 美术学科:所任年级绘画比赛;

体育学科:立定跳远动作要领讲解与示范比赛; 科学学科:所任年级实验操作;

信息学科:课件制作(其中语文、英语学科朗读篇目将提前十分钟现场抽签为准。)

综合实践和品德等学科进行钢笔字现场书写。所有学科基本功比赛将设置奖项,颁发奖状。3.教学成绩调研:随堂听课进行当堂课检测

4.教学成果展示:制作成果册要求每一位80后青年教师自己设计封面、排版目录、挑选内容,最大限度地展示一学期来的成果。其中包括个人简介、计划表、代表性月报表、钢笔书法、各类证书、参加活动照片、优秀论文、优秀博文及一年工作小结及反思等。

5.专家引领

教学节期间学校将邀请市区相关领导来校进行教学讲座。6.互动交流评课

教导处组织教师开展评课活动,由执教教师汇报执教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反思,听课教师点评。7.“80后”教学节主题活动具体安排 附表3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

活动结束后,教导处分学科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经验,形成书面材料存档备查。

五、具体要求

1.本次课堂教学节展示活动,上交教案、课件、反思。同年级学科教师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反复打磨,展示集体智慧,分享教学艺术。

上课以教导处安排的时间为准(统一协调,统一地点),上课老师要精心准备,力争让40分钟课堂教学达到轻负高质的效果。上课结束后要认真反思,并上交教学设计与反思打印稿。

2.本次教学节提倡老师们跨年级、跨学科进行听课,听课的老师要认真填写教导处发放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3.每周五下午一节课后将由分管教导主任的安排,组织本学科进行集体评课。希望各学科老师全员参与。

4.教导处要及时做好通讯报道工作。1 教育有梦树为枕

“青苗坊”

“快乐高效”

基于课程标准 回归教育本源

聚焦课堂转型 提升教学品质

2.聚焦课堂研究教学 篇二

一、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与重点

同课异构是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相近的教学目标及学情相近的施教对象,立足各自的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团队的帮助下,合理利用广泛资源,并将构想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之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掌握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建构过程。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以“同课异构”这种方式来进行研究。因为“同”是研究的基准,是共性,便于比较;“异”是变化,立足个性,利于创造。可见,同课异构活动仅仅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研训目的,它的目的是使教师通过这种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获得自身专业的成长。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同课异构活动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个过程的理解有所缺失。

如图所示:

在第一个环节中, 基于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异构”, 就需要以教师个体为主, 相对封闭, 独立地处理教材。这一过程, 利是由于独立备课, 没有过多的参照和循袭, 教学设计和构思充满原创味和个性特征, 能够较好地体现教者本人的教学思想和智慧;弊是无法进行同伴间互助和横向借鉴, 抑制着团队资源共享, 当然也就不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就如何有效解读教材、合理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采取何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以及教师如何解决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并最终优化自己的课堂,这些都是教师在第二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同课异构第二个环节的认识与操作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是同课异构的教研理念,而这种教研理念可以引发参与者的智慧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由此看来,同课异构不能简单地一“异”了之,而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对“异构”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改进上,以及如何进行优化实践“重构”的第二个环节上。这样方能有效地解决同课异构的“弊”。

对于同课异构的第二个环节的落实与推进,笔者认为绝不能“浅尝辄止”或“不了了之”,因为第二个环节落实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同课异构的初衷与归宿。

所以,作为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实现自我内化,自我优化;明确反思的目标,找准反思的切入点,落实反思的归宿。如异构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贴切,是否体现“三维”;教学方式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学预设是否妥当,应对生成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评价是否多样合理,是否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拓展是否有度,是否基于教材走出教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实践能力;示范是否准确到位,能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讲解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等等。

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寻求同伴互助。在交流合作中,教师间可以互相探讨、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真正达到改善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不同的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智慧在集体团队的交流中发生碰撞,在碰撞中提升。可以说,在这一平台上不仅利于教研氛围的形成,解决好个人反思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集体的专业发展。当然,名师和专家的引领更能使这一层面的教研提升效益。唯有这样,再认识才不会仅停留于自我反思的层面,而会跃迁到团队提升的高度,并积极转化为一种开放的学习、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分享和理性的汲取,使同课异构这一平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从再实践的功能来看,笔者认为它应该涵盖优化实践和积累应用两个层面。所谓优化实践层面,是指教师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改进,并合理利用广泛资源、集体智慧,优化教法,优化学法,最终解决问题,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产生质的飞跃。比如在韶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观摩课上朱然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设计,用一条线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导入时由PS的图层调整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Flash软件的学习,因为Flash软件中动画的制作离不开图层知识,这样一来既回顾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内容,同时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思想,这一思想是信息技术教研员一直认为乡镇学校的信息老师相比城区的信息老师所欠缺的一个方面,所以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堂设计上应努力贯彻课程整合的思想,下工夫于课堂教学设计,多向城区的信息老师学习。通过对“红梅傲雪”半成品的加工处理,既让学生学到了技能,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动画制作兴趣。在上课的过程中朱老师时常对学生进行激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气氛。在让学生动手操作之前任务要求给学生交代得很清楚。在让做得好的同学通过极域在自己微机上演示给其他同学看时,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运用了极域的远程控制功能。在学生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老师不断激励,不时表扬做出来的同学。还用比较幽默的语言比如梅花开不了“浇浇水”问问同桌,来提醒学生互助合作以提高作品制作效率。还有用“聊聊天”的形式来给学生讲解一些关键词的概念,老师对概念的讲解非常清晰明白,语言非常精炼,尤其是对形状补间动画概念的解释非常到位,非常通俗易懂。学生动画完成率也很高。

第二个层面则是应用性的。是指教师在历经了反思、再认知的实践过程后,将从中形成正确的经验及掌握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策略,反哺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如怎样让自己的技能示范既规范又有创意,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常遇到的困惑。其实这就是创造与规范之间形成的对立与统一的命题。实践研究得出,借助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一方面通过优秀的案例赏析,引发学生去思考,催生创意,另一方面通过教师清晰准确、规范有序的技能演示,使学生通过模仿掌握这种技能的操作方法与步骤,再一方面通过示范来扩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创意。由此,当我们再次遇到相似的教学问题时,就可以用这种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来思考、解决问题。

上述两个层面,在操作上,前者针对性强,宜一课一得;后者应注重积累,长期坚持,厚积而薄发,从而起到快速提升专业成长的作用。

三、对同课异构中课堂重构的几点建议

课堂重构既是教师个体水平的展示,也是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还应是参加研训教师专业提升情况的反馈。那么,对于课堂重构我们不得不提出自己的思考:重构的课堂应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是一个全新的课堂,还是一个拷贝的课堂;是一个彰显个人风格的课堂,还是一个千人一面的大众化课堂;是一个资源有机整合的课堂,还一个是资源混合的课堂;是一个学科特色鲜明的课堂,还是一个多学科乱打乒乓的课堂。基于上述思考,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课堂重构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

(1)结合自身特点,将信息技术课上出风格

胡明老师,讲授的是《创建网站站点》。本节课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教师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节奏快慢有致,不慌不忙。授课中,不仅传授学生本课的知识,还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渗透信息技术各软件之间的整合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思路,不局限于单一软件的操作。胡老师不拘泥于课本内容,对于同一知识点,大胆引起课外内容,重难点突出。教育学生我们学习软件的最终目的是实际应用,要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独特的个性就是风格。正如法国作家布封的名言:“风格即其人。”每个教师身上都蕴藏着属于自身的优势,有人雄辩严谨,有人幽默风趣,有人慷慨激昂,有人沉稳柔和……在重构时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与教学设计完美结合,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一种艺术的、具有鲜明个性化的状态稳定地呈现出来。

(2)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课上出风情

在韶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有许多观摩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路径时,利用Flash动画制作出苹果树的生长,将苹果比成文件,巧妙地引出路径的概念,既生动又形象,学生易于理解。在学习“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布置学生设计语文课文“荷塘月色”中描写的情景,制作宣传“保护环境”的幻灯片等。学习制作网页时,布置学生制作个人网页、本地风土人情、旅游胜地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很容易就掌握了所学内容。所以在重构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特点,努力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域素材,把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让信息技术课堂散发出浓浓地方风情。

(3)结合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课上出气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综合实践学科。我们在韶关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赛课中,常看到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在示范时,或讲或演或操作,各种媒体和技巧呈现在屏幕上,呼之欲出,引得学生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这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亦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独特气质。教师的魅力在示范的过程中得到建立与放大。在他们的身上由内而外自然流溢着一种信息之美、技术之美,陶冶着学生。说穿了就是一种高贵而丰满的学科气质,这也就是信息技术课永远不可能上成语文课、劳技课或历史课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只有牢牢把握住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才能让自己的课充满“信息味”。

四、结语

在实践中,“同课异构”作为探究有效教学的一种方式,就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众多教师探讨问题思维的火花。活动虽然是由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求异”而开始,经“反思”、“重构”而展开,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两个环节的推进落实,引领教师对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思辨性的思考,使教师真切地认识到,“求异”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对于教育教学规律的高度“求同”,才是“同课异构”教研的核心所在。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 为了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课堂的实效, 探究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 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教师开展了多种有益的教学探索, 同课异构教学就是其中一种较好的研训方式。《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开辟了“一题多解”栏目, 为同课异构研训活动开辟了引导和延伸平台, 并陆续推出多篇关于同课异构的教改专题, 引领教师从理论上汲取营养, 从实践中探求规律, 使许多教师的专业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同课异构,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章云珠.老师教学行为的优化策略.教育评论, 2004 (1) .

[2]邱福东, 王涛.“同课异构”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 (11) .

[3]马春生, 龚国祥.校际“同课异构”课的观察比较视角[J].化学教育, 2010 (31) .

[4]李国华.“同课异构”与“集体备课力嫁接的方式与作用[J].教师, 2010 (5) .

3.聚焦课堂有效教学 篇三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22-01

素质教育的课堂本质是什么?教学追求是什么?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苦苦思索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将课堂教学仅仅看做个体知识授受的简单过程,将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简化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以致课堂教学渐渐远离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审美、道德生活,从而失去了不断促进学生创新与发展的生命活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文所展开的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质上就是要力图唤起教师重建课堂生活的热情,以实现由“传统课堂”到“有效课堂”的教学转型,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和生命价值不断升华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管理等诸方面来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所期望的,但如何提高却是大家的困惑。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具有涉及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内容的发展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以及教学过程的协作性、自主性等等。如何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1何谓有效教学

崔允漷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如何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对于“有效教学”的概念,我们也必须吃透。到底什么是“有效”呢?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概念的另一种理解是: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有效性它包括三重意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2目前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

2.1信息技术设备还很滞后,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2.2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同一个教学班里,同学们的信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2.3信息技术课的课时有限(周课时:1节)在有限的课时和有限的教学内容里,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2.4信息技术是“副课”,学不学不会影响升学问题观念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2.5学生喜欢上实践课,对于理论课不感兴趣,但在上实践课时又喜欢玩游戏,对老师安排的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

在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下,需要采取若干有效策略,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

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策略

3.1确定合理教学目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准备策略,即怎样备课。教师应该从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一节课有哪几项活动,有几个启发环节,怎样安排,知识构建采用哪些手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营造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怎样与学生互动,知识怎样动态生成,能力如何提升,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这些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在教学进行中动态备课,更重要的还要学会事后备课,进行教学反思,积累第一手材料,丰富教学理论,形成教学风格。

3.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单纯的靠教师讲解,学生只会一知半解,学后就忘。但如果结合实例,创设情境,就会给学生创造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交流,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采用适当教学模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具体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启发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实践表明:“任务驱动”,“问题解决”都是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但其有效性是有条件的,不能滥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3.4合理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对教学的诊断、反馈、评定、调控和激励,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作品展示是教师进行评价的最佳平台。在学生展示作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再让其他学生根据该生所发表的评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发表不同的看法。遵循多元化、公平性、激励性原则,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成果客观、公正地评价出来。

4结束语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课堂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尝试,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研究,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课程改革和创新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素质教育,才能实现从有效教学向优质教学的迈进。

参考文献

[1]李继通.以“任务驱动”引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改革与探索,2007,(1).

4.聚焦课堂教学技巧 篇四

杨秋萍(太仓沙溪高级中学 215421)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而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课堂教学行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本文将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关键词 有效教学 生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广大的一线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已经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教师们能否真正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自身有效的教育行为。而教师的教育行为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课堂教学行为,因为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最核心的活动,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1 了解有效教学的含义

生物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陈旧的教育观念则认为,师生关系从来就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而只把他们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在人格上总要凌架于学生之上,从发号施令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这种不平等的教育,不仅压抑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最终只能导致“厌其师,恶其道。”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往往导致课程表面达成现象,这种表面达成现象的最终结果是产生出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有效优质。2 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

江苏省高考改革,生物已经不再是高考科目,许多学生学习没有动力,不重视生物课的学习,往往是平时不看,考前临时抱佛脚,只能用“背”的方法突击,当然没有什么学习效果可言。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育不仅不应该是学生厌恶学习,而且应该是学生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诱导着学习”,这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就是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某门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积极地钻研,对这门课的学习产生巨大的热情,从兴趣发展到志趣。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1 幽默的语言艺术,课堂活色生香的最佳魔法

课堂教学的目标多种多样,教学手段不断创新,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言传身教”,无论是完成知识目标还是能力目标,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美育教育,教学语言总是主要的信息载体。较好地掌握教学语言技能就能使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半功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有些教育学家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融播音员的清晰、相声大师的幽默、评书演员的流利、故事大王的激情于一体。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化枯躁无味的内容为意味盎然,学生愿听乐听。笔者在上课的时候,往往会穿插一些学生平时流行的话语,来活跃一下气氛,从而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兴趣。

同时,在生物教学中适当的引进一些谚语、成语、俗语等,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遗传和变异”的时候,笔者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中食物链时,笔者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链的有机联系,引伸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传递过程,学生听来生动有趣,简明易懂。再比如,在学生听得比较糊涂的时候,笔者会加一句“肉骨头敲鼓昏咚咚”,学生立马又来精神了!2.2 巧设悬念,令学生跟着走

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不断设疑、探讨、研究、解疑的链状教学,承上启下,环环紧扣,将教学活动不断引向深处。同时设疑、解疑的链状教学,可以不断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智慧的火花,产生浓厚、持久、稳定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此同时,课堂教学导入时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比如,笔者在讲解《种群数量变化》时,提出“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被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大大增强了上课的积极性。2.3 形象直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

直观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物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荀况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使用的越来越多。而多媒体课件使得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各种单一形式或者是几种形式的组合来表现,从而使得知识内容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因此教学时适度的加入多媒体课件比如(flash课件)可以将枯燥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动态形式,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上课积极性。比如:在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教师可以用flash的形式,将渗透吸水(如下图)的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

2.4 课堂重点:让学生自己动手

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即不仅要学生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已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收集、加工知识,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和生产知识。江泽民总书记在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教育。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尤其体现在将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的生物实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思考、发掘问题,不断通过自己去尝试,去得到新的结果,再对结果去进行分析。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而且对其生物知识的拓展掌握又有了更大的飞跃。

5.关注常态课堂 聚焦有效教学 篇五

聚焦有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龙都小学 张勇

让课堂教学走向“常态”,就是要返璞归真,还课堂教学以“自然本色”,少一些花哨,少一些造作,少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少一些太过理想化的东西,从而让课堂更加实在一些、朴实一些、真实一些;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基础更扎实一点,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使常态课更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在提高

“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下面简单谈几点:

一、制定制度,加强常规管理。学校制定了《常规教学管理办法》、《校本研训制度》等制度,坚持一月一次常规检查、一周一次校本研训、一天一次教学巡查,特别是要求校级领导加强“导”的功能,每周学校领导要抽一节课时间进行随堂听课,并且提前一天打好招呼,了解听课内容,做到有准备的听课,并及时交流。

二、骨干教师示范课引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一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列出一张课堂教学安排表,目的是引导更多的教师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听课、评课、仿课,在观察、对比、分析、理解之后,及时地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三、为青年教师问诊领航。对于众多的年轻教师来说,仅仅是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可能关注的还只是表面现象,而对于名师们如何深入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等内在的精髓,还很难领悟得透,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针对这样的困惑,每学期,我们都以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开展有效课堂进行研究,并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有效课堂问诊,即每位青年教师汇报一节课,每位听课教师带着任务听课,每位听课教师手中有一份“有效课堂评价表”即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素养、学习状态、目标达成等几方面进行评价,然后下面留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专栏,专门分析这节课的不足,并提出有效建议,这样使每次研究真正做到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四、集体研课中让常态课优质化。这里所说的集体研课,是指教师与教师之间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修改、再设计„„的过程。围绕学校的校本研训主题,各备课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研课,研课课活动经历这样的流程:

(1)确定主题、课题、执教人;(2)每人填写自备单,分析教材,自我备课;

6.聚焦课堂关注教学提升质量 篇六

——青树中学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侧记

今春开学以来,为了强化落实县教体局发起的“教育质量促进年”活动,青树中学紧锣密鼓的开展了“校长进课堂 强力抓质量”活动。校领导身先士卒,走进课堂,关注教学,仅20多天就听课评课40余节。校领导的率先垂范,带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推门听课制”唱响了青树中学“以教学为中心”的主旋律,全校迅速掀起“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夯实基础,提升质量”的教育教学大比拼的热潮。

更新理念,质量立校。结合学校的实际,为了使“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的教育理念深入每个教师的思想,学校领导加强对教师每周3小时的政治业务培训、师德教育学习:树立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典型;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思想;让“打好基础,因材施教,自主发展,各展其长,人人可以成才”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

加强领导,建立机制。为了提高青树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为了确保校长和其他教师“随时推门”听课活动顺利实施,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学校早早确立以校长瞿海记为组长、副校长和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学校领导机构,实行专人考核管理。

保证时间,形成规范。学校认真落实了校级领导、中层

干部、年级(教研)组长、任课教师的听课节数,做到天天有人推门听课,随时有人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个个深入课堂,人人关注教学。学校文科组、理科组、英语组等学科教研组长也及时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安排所有教师全员赛教。

严格要求,注重实效。青树中学大力推行学校领导及教师“推门听课”制度,要求全体教师备课上课必须做到:吃透教材,精心备课;研究学生,生动上课;强化训练,人人过关。同时检查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及教学常规工作,并针对听课情况,及时与执教人员进行交流、评议。听课的领导和教师评课时必须提出至少一条与众不同的看法。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走出请进,学习先进。“走出去”就是派出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先后到龙岗中学、高台镇中、铁佛中学等学校去“取经”,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班级管理和工作方法,然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请进来”就是诚请先进学校的优秀教师到青树中学传授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让教师们吸取优秀的教学经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7.聚焦课堂研究教学 篇七

语文教学作为课改的前沿学科, 一向为业界所关注。而语文学科内在的知识架构, 语文教学所遵循的认知规律在我们当下的课改教学中有些彰显不足,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展现不够突出, 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 就语文学科的课改存在的一些现象, 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流程的模式化

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般都有固化的教学流程:课堂导入———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字词训练——文本整体感知——精读赏析——拓展延伸等环节。每节课都要展现的环节、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师生的手脚, 影响了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教师就应打破这样的框框, 从文本出发, 从学生学情出发, 关注汉语言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方向的影响, 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材的个性解读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比如字词教学的训练环节, 一部分教师总要将其作为一个单独的专项训练内容来进行, 集中识记, 集中解释。其实这与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7—9年级) 语文阅读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相悖的。其中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意思, 而这一点, 在我们的课改教学实践中却被忽视了, 理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再者, 就一篇课文而讲, 由于文体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 其选择的教学流程不可能千篇一律, 这需要教师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形式。即使一个教学环节, 也要考虑活动的时间节点, 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 作家作品背景介绍这一环节,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 什么时间介绍这也需要认真考虑。是不是总要放在文本解读之前?这需要精心设计, 巧妙安排。如初中语文教材 (人教版) 《紫藤萝瀑布》的背景介绍不一定就放在文本解读之前。在随文写到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 继而写“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之时, 我们不妨嵌入作品的写作背景, 目的在于释疑作者的情感脉络变化之缘由, 继而导引出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 “正是新时期之初枯木逢春的写照”, 知世论人, 水到渠成, 文本思想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环节安排随文嵌入, 不留痕迹, 阅读效果不言自喻。

以上教学环节不必每节课都要体现,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也不一定就是一个固定的时间安排,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也不一定同一个形式, 这需要我们教师因材施教, 展现自身教学艺术特色, 打造语文课堂的高效益。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化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也成为我们时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我县几所中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献县商林中学借助“五步教学法”使得一所几乎倒闭的农村中学一跃成为沧州市课改示范学校, 实现了教学规模、教学效益的双提升。我县另外一些乡镇中学也陆续开展了课改实践活动。就目前的课改开展情况来看, 课改对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师生的教学方式有了可喜改变, 教学行为有了根本转变。课堂气氛变活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师生关系融洽了。但在课改实践活动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 谈谈自主学习阶段的“导学案”。“导学案”在部分学校的运用, 对学生的预习, 自主学习起到了辅助作用, 也有利于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把握。但是, 导学案的统一定制,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问题的发现,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尤其是将导学案作为学习目标的话, 我们的教学就有些功利了。统得过死的东西, 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建议“导学案”要更多的融入学生个性问题的空间, 以便适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进一步展开。“导学案”尽可能与教师的教案配合起来使用, 其效果要比单一地使用要好。

其次, 合作探究学习不够深入, 有一些浅层化现象。课堂四面有黑板, 学生处处有展示, 问题时时有合作, 课堂上热热闹闹, 一片繁荣。问题一提就会, 一答就对, 即使一些探究的主问题, 也形成了合作学习小组中优秀者的话语霸权, 合作学习的普遍性受到限制, 不利于学习目标的整体达成。

如何让合作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我建议一下两点:

第一、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含量。细节决定成败。即使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问题设置, 教师也要精心准备, 巧妙预设。要设计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 要学会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不搞简单的即兴式的一问一答, 搞所谓的热闹场面。教师尤其要精心提炼主干问题, 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质量。主干问题往往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主干问题不宜过多, 要精练, 有一定的难度, 要能调动所有学习小组成员的能量。要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 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这里面要强调学习小组的建设工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分工、评价都要跟得上。要让每一个小组成员找到自己的位置, 共同参与学习、讨论, 分享合作探究的成果和喜悦。要注意个人与小组集体的关系, 既要让每位小组成员畅所欲言, 突显学生独有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又要防止集体讨论替代个性化阅读。

8.聚焦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 篇八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有效性

上乘的教学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以便能“集中火力”地发挥其“例子”功能。如果课文音韵铿锵,则朗读训练当加大份量;如果课文结构精巧,则谋篇布局需有效提示;如果课文词句华美,则品味咀嚼要不惜余力,如果课文意境深邃,则研磨揣测应做深做透……

一、训练落点个性化

1.观点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突出语文教学的个性,注意文道的结合,保证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同时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科学地组织教学,给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案例

《狼和小羊》是一篇童话故事,文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有趣,寓意深刻。上课伊始,我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教师有感情地给学生讲解情节紧张的故事,学生合上书边听边想问题:①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②故事里有谁?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出示精美的教学挂图(背景图),学生根据听的内容,在背景图上贴上狼和小羊的图片,进而初知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再造的意境中去,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来自非智力因素的力量推动着学生主动去解决矛盾。在强化读书训练中,变换不同的训练手段,学生有齐读、默读、诵读、引读、听录音读、分角色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训练。

3.对话

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广泛参与语文学习活动,保证了语文能力得以健康活泼的发展。学生于富有情感的读书中领略了中国语言鲜明的节奏、优美的音色、丰富的情感等,感知了语言文字的美,培养了审美感知能力语言文字的学习中认识了狼的凶恶、狡猾和小羊的可怜可爱,鉴别了美丑,培养了审美鉴赏能力;于分角色读书和表演读书过程中,塑造了狼和小羊的形象,创造了美好的事物,培养了审美创造能力。因此,语文课的“训练落点”必须“个性化”!

二、课堂交流立体化

1.观点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交流环节既是学生心得汇谈的最佳“平台”,更是言语操练的最主要“时段”。但是,教师放得不够,学生也因此而无法畅快淋漓地自主言说。实际上,唯有多维、立体的课堂交流,才能让教学丰润、高效!

2.案例

浙江蒋军晶老师获全国一等奖的《月光曲》,在课堂交流方面做得更好。请看片断:

师: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这和我们以前曾学过的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一样,在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他们心有灵犀。

生:我觉得贝多芬已经知道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所以没有必要他非得点明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

3.对话

老师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并不易答,因为书上并没有直接可寻的答案。但是,他的“放开”却换来了学生的“开放”,学生的发言应该说在“个体自主性”和“多向交互性”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不但每个人的发言都很自主、独到和完整,而且整个群体交流过程又很自由、交互和多维,充分展示了学情,有效锻炼了学生,也全面推进了教程。课堂交流,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三、读解策略学科化

1.观点

虽然语文是一门不折不扣的“综合性”课程,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同时也承担着启迪人生智慧,丰富人文内涵、提升道德境界、培养审美情趣等诸多使命,但其毕竟有自己的专司之职——学语习文。

2.案例

师: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3小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4小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请同学们在这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

3.对话

学生只需要知道课文在“讲什么”就行了吗?如果这样,那讲解无疑是最“经济”的方法。实际上,学习一篇课文,关键是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阅读、自行参悟,以努力求解和破译课文在“怎么讲”。学语文需要熟读和精思,小组分工学习,让学生获得一次宝贵的研读深究的机会,这种“亲身体验”会让学生“收获颇多”!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且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9.聚焦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经验总结 篇九

虎林市第一小学首届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总结

于秀华

各位领导、老师:

为了全面落实鸡西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构建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精神,展示我校课堂教学成果,实施好有效课堂教学,我校依据教学计划,于2010年4月7日——4月16日,利用两周的时间,举办了虎林市第一小学首届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本次参赛教师共计23人,其中语文学科11人,数学学科6人,其余学科6人,大赛采取提前一天按教学进度抽取内容,抽讲课顺序,也就是说,准备时间均为一天,起点相同,教师们独立备课、走进课堂,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次大赛的评委由校级领导担任,工作非常辛苦,但领导们很认真,每天听课基本上是3节以上,在这里我代表自己谢谢陈校长、李书记、孙校长、王主任的鼎力相助。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大赛进行总结,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校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惊喜:

惊喜1.报名教师数量之多,学科也较全。惊喜2.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参赛教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驾驭课堂的能力显著增强。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艳春老师刚刚参加工作3年,教学流程自然流畅;刘银萍老师凭着对教学工作的满腔热忱,很好地把握了三类课文的尺度,课上的恰到好处;王红梅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师生情感交融,激情互动,恰恰符合当代教师应具备最饱满、最阳光、最有激情的精神风貌的要求。唐春艳老师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用了半天的时间备课,课上得如此潇洒自如,可见功夫在平时,宋丽丽老师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现了教学上的简约,王坤老师的课堂上师生互动默契、教师设问巧妙,语文基础知识夯实到位,教学基本功扎实过硬,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光老师在课堂上勇于承担责任,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们知道了无论是谁,负责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品质,东萍的课堂教学在有意识地体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韩凤青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并关注学困生,任立玮第一次讲课我没有听到,据说紧张的不得了,而这次在课堂上那么自然,丝毫没有紧张感,我想说这就是进步,姜玉宇老师的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王淑珍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过硬,语言流畅、板书漂亮。刘海燕的阅读课思路清晰,王莹老师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周丽娟老师的课不温不火,在阅读课教学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申玲老师不但课堂教学有明显进步,而且课件做得也很精彩,可以和戈、景、张等专业水准相媲美。孔令华的课注重学科整合,夏欢的课思路清晰,赵杨的课通过唱一唱、创一创、编一编在教歌曲的同时教音乐知识。张志强老师寓教学于兴趣之中:从学生兴趣入手,传授知识。姜红的课设计合理,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较高。杨帅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多,教态那么自然、语言那么亲切、流畅,出乎听课教师的预料。

惊喜3.有效教学模式已见雏形

参赛教师能够认真领会有效课堂标准,更加关注学困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他们的感受。刘银萍、王红梅都善于抓住机遇,及时鼓励、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越来越多的教师善于创设宽松、自由、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不时地在课堂上会听到:某某同学多有进步呀,大家鼓励鼓励他吧。

惊喜4.教师开始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课程的设计者

这个变化比较显著,表现在参赛教师既尊重教材,更尊重教学实际,合理开发有效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换词练习、课外学习资源的运用 惊喜5.教学方法趋于合理优化

教师们把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肢体语言化繁为简,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

惊喜6.学生学习方法趋于完备

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探究

二、感动

感动1.听课教师积极、踊跃:其中听课节数较多的教师有:张晓娜、王红梅、万海艳、姜春艳、毕连杰、姜红、杨帅、明光、魏良芳、刘海艳、孔令华、朱晓玲。特别是魏良芳老师,真正是体现了一名老教师的风范:活到老、学到老,精神可贵、向您致敬。

感动2.团队精神得以体现:科任教师讲课,班主任都积极为讲课教师带学生、课堂上坐在学生中间,帮助组织学生。另外同学年组的教师也合作得很好,听课、评课。

感动3.教师们重视此项工作,带病坚持上课,敢于超越自我:明光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都特别清楚,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优异,这次大赛正赶上他生病,嗓子哑的说不出话来,满可以不讲,但他把这次活动当成自己的学习的机会。带病坚持上讲台,虽然由于生病课堂上有些遗憾,但明光这种对学校工作极端支持,对自己发展及其负责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

感动4.导师时刻关注徒弟

本次大赛,虽然是独立备课,但徒弟的课牵动着导师的心,他们时刻关注徒弟的课。

感动5.校长极其重视教学工作

本次大赛得到了陈校长的大力支持,除特殊情况有公务缠身外,带头认真做评委还给了获奖教师丰厚的奖励,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获奖教师向校长表示感谢。

三、遗憾

1.个别教师教学基本功不过硬

表现在对教学内容理解较肤浅,不能融会贯通,教材钻研不透,知识点出现错误,或知识讲不透、不敢上伸下延,板书、语言基本功也不过硬。

2.提问缺少思维含金量

问题设计中难度、坡度不合适,缺乏针对性,启发性,提问随意、无序、要么问题空间带大、词不达意,造成学生不知要回答什么。

3.课件这一辅助手段不恰当

课件用完之后,忘记关掉,干扰学生读书或一边放课件,一边要求学生读书,学生不知如何是好。还有的课件出现错误——文字上的(表达不清或有错别字)

4.个别教师上课无激情,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语气平淡。

5.课堂预设的多,生成的少

本次教师大赛,有多个教师由于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致使超时,最长达5分钟,有的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已经完成而未到下课时间,由于缺乏教学智慧,又不知讲什么,则提前2-3分钟下课。

6.语文课学生朗读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不敢范读,学生朗读能力不强,声音小,技能低。7.低年级养成习惯要培养 8.个别教师课堂上牵得多

四、建议

1.要扎实苦练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基本体现,也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

教师的语言、教态、板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则涉及到更广泛的基本功,你学历再高,再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知识不等于能力,必须把基本功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从语言表达、板书开始下功夫逐项提高,逐项过关,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你将受益终身。

2.勤于钻研,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通过大赛要进行自我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提高,形成良好循环。

3.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爱岗敬业

希望老师们工作踏实,专心致志,勤勤恳恳,从最平常的事情做起,做好最平常的事。

因为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的壮举,每天面对的无非是上班备课上课、批作业,平常事做好,做到位,把每一步迈扎实。

各位老师:

上一篇:测试:你是哪一种人才?下一篇:校园的生活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