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共10篇)
1.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 篇一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旅游经济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业要与世界接轨、走向现代化,必须以发展旅游文化为本,走文化型旅游经济发展的道路。旅游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旅游业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认识,深度挖掘旅游文化新内涵,从而构建旅游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发展
中国旅游业在逐步走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步伐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使中国旅游业利于不败地位,并能够脱颖而出,需要旅游文化的支撑,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一、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
美国旅游学家曾把旅游动机划分为几种基本类型: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方面的动机和地位及声望方面的动机。日本学者田中喜一也把旅游动机分为四类: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经济的动机。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旅游者求新、求知、求美的文化的动机是出自人类的天性,出自人类远方崇拜的特征。所谓远方崇拜就是人类对眼看不到、耳听不到的远方有一种天生的渴求和向往,生命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断追求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生命本身正是在这种不断求取与外部世界和谐的审美感应的漫长过程中,获得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远方崇拜所产生的探险精神,是人类不断开拓前进的动力。
目前,在我国,具有强烈旅游欲望且具备承担旅游开支费用财力的大多数人还是城镇居民。对生活在被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包裹的大中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外出旅游更是大有成为生存必要措施的趋势。为调节在竞争中疲惫不堪、浮躁不安的心灵,避开日常生活中追名逐利的喧哗与骚动,许多城市中人选择到广大农村城乡中去,甚或深入到穷乡僻壤,从民俗所蕴含的传统中汲取智慧,通过对异地的人情物理的体验来充实自己。
(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
旅游资源不外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是天赋的,但一般都经过人类的开发利用,将景观中的寓意和寄托着人类情感提炼出来,打上自己所处社会的文化印记,其中构成我国自然资源精华的名山大川,如泰山、黄山、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景观,实际上已是人化了的自然,它与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已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人文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其固有的,重要的是进行保护和发掘整理工作。如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东方美女风采,给人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为之神往,武候祠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悲壮与概叹,弥漫着思古之幽情,极大地感染了旅游者。众多古迹在历史上屡毁屡建,历尽千百年的沧桑而不衰,至今仍为旅游圣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之融为一体的名人名篇的永恒魅力。景以文显,文以景传,相互映衬,共同传递着强烈的旅游文化信息。
(三)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
号称“无烟工业”的旅游业,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它之所以被称为“无烟工业”,是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从古到今都得力于文化的因素,它根本是以文化为依托,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大厦。旅游业是以该国、该地区、该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游客,取得收益的文化经济。相对于国外游客来说,旅游国独特奇异的民族文化、人文古迹更是令他们惊叹不已、流连往返。因此,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不是别具一格,具不具有吸引人前来觅踪的魅力,实在关涉旅游经济的兴衰成败。
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我国旅游业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今天,我国旅游业初具规模,逐步从经济型旅游转化为文化型旅游经济,这也与人类旅游发展和世界旅游潮流相适应。目前,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方兴未艾,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是21世纪的旅游业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经营项目应以满足旅游者所购买的对旅游景点的精神文化享受为目的,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和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较好地解决旅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这既是与世界旅游接轨的历史必然,也是中国旅游以文化为内核的历史传承。可以说,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核、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游客的文化素养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可预见,随着我国旅游业乃至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正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整个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及兴衰成败。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意识性、对象性很强的活动。人们暂时离开现实生活,进入另一个时空环境,感受迥异于常规空间的别样文化,追求文化享受与精神的升华。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是旅游业的基石,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不能仅仅从追求财富增加这一狭隘的目标上考虑,它应当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社会中给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旅游业固然是一个经济型的产业,通过对旅游活动的促进和向游客提供服务而获取收益。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活动的本质是文化性,出游的目的是增加社会阅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基于此,旅游业更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结合部,是将两者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产业。
(二)保持旅游地社会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保障
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也可以成为“文化生态环境”或“文态环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地社会文化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上。旅游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享受,良好的居民素质和社会风尚都是宝贵的无形的旅游资源,能对游客产生极大的旅游吸引力。然而,我们应该承认,如同世界旅游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对于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
比如,由于个别旅游者乱涂乱画等行为,照相机的闪光灯,数以万计旅游者的汗水、呼吸和踩踏,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迎合一些旅游者猎奇的需求,有些旅游接待地的固有文化被舞台化、商品化和庸俗化,失去其本身面目等。因此,必须对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给以高度重视,并对旅游地进行适当合理的文化调试,以保证其文化环境免遭破坏和污染,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一个生产要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和脆弱性。自然旅游资源无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还是内含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半自然景观,都不再是可以任意无偿使用的资源,对他们的利用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再生能力;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不可复制性,对它同样要采取“只取利息,不动底本”的消费方式,以保证后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使用不受破坏。
对这类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带来的成本支出将是无穷的,也必将是永远的负效益。因此,开发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必须本
着“保护第一”的原则,杜绝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的破坏开发,适度开发旅游产品,保持资源的文化特性。
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想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必须深深植根于文化。
参考文献:
[1]谢贵发,华国粱.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秦永红.旅游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 篇二
旅游市场营销包括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企业营销两个层次, 前者重在形象, 主要由地方政府牵头;后者重在产品, 由旅游企业主导进行。随着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 营销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就国际旅游来看, 营销的意义尤为突出。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决定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即游客不能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对目的地产品进行体验消费。这种背景下营销最大的障碍就是通过何种方法打动客源国消费者, 使他们最终选择不可及不可见的异国旅游目的地。
以陕西为例, 10年来, 陕西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稳定、开发和拓展上采取了一系列大手笔的营销方式, 使得欧美、日韩和东南亚游客不断增长, 外国游客占到入境游客比例达80%, 外国人比例在入境游客中处于全国前列, 成为中国入境观光旅游的“晴雨表”。
陕西国际旅游促销在巩固北美、西欧、日韩、东南亚等传统主要客源国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俄罗斯、印度国际市场以及入境市场港澳台的促销力度, 并且抢占先机, 开拓新兴市场。陕西旅游促销的足迹遍布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俄罗斯等比邻市场;美国、加拿大北美市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市场;澳大利亚、新西兰大洋洲市场;南非、阿联酋、埃及等非洲市场以及巴西、古巴拉美市场。多年的广泛国际推介工作赋予了陕西省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营销方式上, 遵从科学发展, 运用当代最新营销理念来规范和设计国际旅游市场营销模式, 采取了合作营销、机会营销、体验营销、整合营销等多种举措。
二、方式
省域旅游目的地应当从实际出发, 基于自身的资源特点与优势, 针对目的国客源市场, 广泛调研、博采众长, 可采取合作营销、机会营销、体验营销、整合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进行产品推介。
1. 合作营销
旅游宣传是系统工程, 省域旅游目的地在国际旅游促销上应当密切关注营销环境, 实行旅游与商务、文物、文化结合, 与外宣、体育、影视、媒体结合, 与航空结合, 与重点活动结合, 采取合作营销手段推介旅游资源, 形成旅游宣传合力。以陕西省为例, 2007年9月利用”中国陕西省-韩国合作周”平台, 联合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等单位, 举办以“大唐国都—中国长安”、“2008北京奥运, 旅游观光直通陕西”为主题的中国陕西省文化旅游图片展、中国陕西文化旅游活动日、中国陕西旅游说明会, 参加韩国第十届釜山国际旅游交易会等活动, 宣传展示了陕西旅游整体形象, 引起了公众、旅游界、航空界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得到了国家旅游局与省政府的肯定与好评。2008年2月, 陕西省政府在澳洲开展了“春节文化品牌系列”宣传活动。2010年元旦之际, 策划组织参加了美国洛杉矶迎新年花车巡游, 获得了巨大成功。2011年9月, 配合由华商报集团组织的中国主流媒体重走丝绸之路自驾车, 并结合意大利中国文化年, 在意大利举办了”丝路起点—中国陕西”的宣传活动;2012年5月, 借助陕西省文物局在比利时开展的“中国的黄金时代———大唐遗珍展”契机, 向前来参观的观众和马斯梅克林购物村的公众推介陕西旅游, 做到了“文物搭台、旅游唱戏”, 收到了极好的效果;2012年7月, 借助兵马俑在美举办展览之际开展促销, 通过“兵马俑端起一碗面”大型海报张贴、“游中国—陕西旅游美食之夜”等活动, 在纽约刮起了强劲的陕西风。
2. 机会营销
机会营销就是抓住外部市场环境中有利的短期时机, 借船出海、借力营销。机会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节日、一个热点话题、一个市场变化等。为深度扩展美国市场, 提升陕西旅游知名度, 招徕更多的美国旅游者来陕, 陕西省代表团于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月7日赴美国参加了第121届洛杉矶玫瑰花车大巡游, 并举办了陕西文化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始创于1890年1月1日的洛杉矶玫瑰花车大巡游, 是美国西海岸迎接新年第一天的标志性活动。从首届现场参加人数2.2万人发展到现在的超过百万观众, 是世界上最大的玫瑰花车游行, 至今已举办过120届, 其间从未间断。美国及其他国家主流卫星电视同时向60多个国家和地区转播。玫瑰花车大游行是一次难得的旅游营销机遇。2009年在陕西省旅游局与凤凰卫视的不懈努力下, 美方花车组委会在中国参加竞争申请的省份中最终批准陕西省以旅游为主题参加2010年巡游, 并排在第一方阵。
活动期间, 陕西代表团参加了1月1日洛杉矶帕萨迪纳市玫瑰花车大巡游和和花车展示会, 举办了中国陕西文化旅游公众活动日、陕西旅游图片展、《中国长安之夜》大型文艺晚会、与加州主流媒体见面会、两地业界洽谈会和旧金山中国陕西旅游推介会等, 发放各种宣传资料旅游纪念品3万余份。
在花车展览期间, 陕西旅游代表团匠心别具, 搭建了一个小型舞台, 连续三天每天有四场节目奉献给来观花车的观众。工作人员利用观众围在舞台周围等待节目开始之际, 发放各种宣传资料, 从西安空运过去的布老虎被美国小朋友索要一空, 供不应求。汉唐乐舞、秦腔绝技顶花灯, 中国功夫、木偶轮番上演, 陕西花车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成为摆放着十几辆花车的公园里人气最旺的一隅。陕西花车“兵马俑与你共舞”, 在巡游展览期间备受青睐, 从来自92个不同地区的巡游队伍中脱颖而出, 荣获第121届洛杉矶玫瑰花车大巡游“最佳设计艺术展示大奖”和“指挥官花车奖”。
本次参加第121届洛杉矶玫瑰花车大巡游及陕西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内容之密集、宣传形式之多样、覆盖范围之广泛前所未有。根据洛杉矶花车组委会公布数据, 1月1日花车巡游现场观众达150万人;通过电视现场转播观看巡游的世界范围内受众达8亿人;1-3日花车展示、陕西旅游公众活动日、陕西旅游图片展观众达450万人, 2日晚2800名当地民众观看了《中国长安之夜》专场文艺晚会。宣传媒体近百家出席, 其中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国日报、世界日报、凤凰卫视、美联社、美国广播公司 (ABC)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NBC)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 (FOX) 等主流媒体均作了大幅报道, 极大地提升了陕西旅游在美知名度。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盛赞此次活动“穿越时空的连接, 东西文化的交流。”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认为陕西花车以中华文明最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倾倒了美国民众。南加州华人社团主席张素久赞:古都长安, 千载华夏名城延续汉唐风韵;大洋彼岸, 百年玫瑰花车展示盛世辉煌。此项活动得到了我外交部、国新办、文化部的赞誉, 均认为陕西做了一件非常难得、对弘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3. 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目标顾客通过观摩、聆听、品尝、试用等方式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爱并采取购买行动的营销方式。在人类五种体验感官中, 味觉体验是参与性最强、最能打动消费者的体验方式之一。2012年7月, 陕西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张贴“兵马俑端起一碗面”大型海报, 举办“游中国—陕西旅游美食之夜”主题活动。美食是陕西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赴美促销活动给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在家门口品尝万里之外美食的机会, 彻底克服了旅游产品的无形性与不可移动性, 超越了借助于宣传材料等传统形式为旅游产品代言的形式, 呈上的是原汁原味的美食产品, 对于品尝者而言, 这是何等惬意的体验。
“香酥葫芦鸡、泡泡油糕、腊汁肉夹馍、核桃酥、三鲜水饺”等陕西名菜名点, 极大地吸引了美国民众的眼球, 使得陕西美食在异国他乡引起了强烈反响, 被美国人誉为“一种不可言传的神奇好吃”。许多嘉宾顾不上身份直接以手代筷, 并在品尝后激动地说:“恨不得立刻买机票到陕西去。”更有嘉宾在活动结束时还满桌子寻找甜品饺子“胡桃酥”要带回家。
在纽约万豪酒店3天的美食展示中, 同时推出了陕西民间艺术泥塑, 农民画、剪纸和木版雕刻吸引了大批民众。许多来宾在品尝陕西美食的同时, 长时间驻足在民间艺术品前观看现场表演, 从仔细询问到动手学习, 到索取留念, 甚至当场求购。
“游中国—陕西旅游美食之夜”主题活动举办的同时, 陕西省文物部门正在纽约时报广场探索博物馆举办中国秦兵马俑展。加上不久前打动了世界人民味蕾的《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 兵马俑、民间艺术、陕西美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时报广场同时出现, 叠加在一起, 融合成了我省旅游促销的最强音符, 赚足了纽约民众关注的目光。
这次营销活动不仅征服了美国业界与公众的味蕾, 而且强烈唤起了他们组团来华的愿望, 为旅游企业销售打开了通道, 最终荣获2012/2013年度北美“最佳宣传奖”。
4. 整合营销
整合营销是一种协调沟通过程, 通过协调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事物为营销活动提供基础, 创造条件, 以达到营销目的。其目标是传播一个声音、一种形象。近年来, 陕西在国际旅游营销中对参与人员与推介传播的形式进行了高度整合。营销活动参与人员来源广泛, 覆盖了中外两方可能参与进来的各个领域、各种渠道人士。应邀参加推介活动外方人员来自客源国政府机构、旅游机构、我驻外领馆、旅游办事处、旅游业届同行、航空公司、旅行代理部门、酒店、新闻媒体、报道团、机构社团以及民众等多个方面。参加推介活动我方人员来自国家、省、市级旅游局、合作单位、旅行社、景区景点、酒店等旅游企业。另外还有直接参与推介活动的服务人员、旅游推介大使、民俗艺人、演职人员、厨师、学生等多方人员。
陕西在旅游推介形式上也体现了高度的整合性。近年来, 陕西省调动了尽可能多的资源, 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推介形式。利用推介会平台发放资料、纪念品;协调旅游企业和航空部门, 举办抽奖赠票活动;组织相关人员, 举办文艺演出、图画展览、民俗现场展演, 宴请招待、特色美食等体验性活动;组织旅游企业进行贸易洽谈、协议签订;邀请新闻媒体、旅行商来华考察;在客源国推出户外静态、动态广告等举措。
作为营销的最高级别, 整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支持与参与活动各方的协力配合。国际旅游营销的特殊性对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国内营销不同, 国际营销涉及到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障碍, 牵扯到复杂的出行手续, 例如出入境证件办理、海关报关与验关、卫生检疫以及携带相关物件的入境手续等。要做好国际营销, 地方政府需要本国上级政府、目的国相关机构、甚至两国国家级相关部门的支持, 否则精心策划准备的营销活动可能寸步难行。同时, 营销中也要注意研究客源国文化习俗、推出适合目的市场消费偏好的项目, 尽量避免文化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通常情况下, 国际营销人员出访日程紧、压力大, 除了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外, 还要应对全新环境带来的多方面冲击, 对出访人员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要求都比较高。出访前, 要对随行人员进行充分的教育与培训, 确保其在外安全以及出访活动顺利进行。
三、提升
省域旅游目的地在开展国际旅游营销时, 还需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注重网络营销;二是强化对客源国市场旅游消费行为调研;三是加快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四是保持旅游营销持续发展;五是大力提升旅游服务。
网络营销是新世纪旅游业的主要营销方式, 其优势在于高速、互动、全球性、全天候、成本低、见效快, 应尽快利用网络宣传陕西, 把陕西旅游介绍到世界各地。互联网在引起消费者注意力、激发消费者兴趣、帮助消费者搜寻信息以及消费后评价等各个旅游消费行为阶段, 都发挥着巨大的信息支持作用, 这一点在国际旅游中尤为突出。新媒体、社交网络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来营销, 旅游业要适时的加入进来, 不断丰富、更新营销方式, 才能吸引更多旅游者。
强化对客源国市场消费行为的研究刻不容缓。市场营销已经从产品阶段进入到了消费者导向阶段。国际旅游市场由于距离遥远, 语言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 更加需要我们对消费者行为进行调研, 了解他们的旅游动机、旅游习惯、旅游偏好、旅游目的地选择等行为, 这样, 在营销时才能投其所好, 把客源国消费者喜欢的一面展现给他们, 引起他们的旅游兴趣与购买行动。
加快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 就是打造本省独特的旅游形象。“古都西安”、“好客山东”等品牌形象就是将旅游目的地活化、温暖化和特色化的典型, 使得省域形象深入消费者的内心。21世纪的旅游业正进入品牌竞争时代。要发展成为一个日渐成熟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的发展应从规模经济时代转入品牌经营时代, 加快发展的步伐, 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品牌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省域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构建、传播并维护自己的旅游品牌。
保持旅游营销持续发展。国际市场是巨大而充满潜力的, 零星的推荐活动很难激发这种潜力, 推介方要不断投入、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支持, 为营销活动持续开展下去提供有力支持, 才有可能对国际市场产生持久影响力。同时, 国际国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客源国消费者需求也在持续变化, 目的国要不断研发策划、推陈出新, 才能吸引住消费者的眼球。
大力提升旅游服务。国际营销通过宣传吸引消费, 花大气力吸引过来的消费者怀着对目的地的美好憧憬与高度期望到此一游, 如果旅游市场混乱、旅游服务质量堪忧, 结果就会大失所望, 形成负面口碑, 紧接着就是负面口碑借助个人交流以及互联网的迅速传播, 花费巨大代价积累起来的形象、品牌有可能立刻坍塌。相反, 秩序良好的旅游环境、优质的旅游服务将会大大提高游客满意度, 带来的是正面口碑, 对目的地旅游形象与品牌都会起到正面强化作用, 加上强有力的旅游推介, 目的地旅游业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结语
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给营销提供了无限广大的舞台与发展空间。怎样来打动、说服国际客源市场消费者, 使其最终采取行动赴目的地旅游, 是一件刺激而充满挑战的任务。在国家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下, 省域旅游目的地要继续努力, 在包括旅游营销的旅游业发展各个领域不断开拓进取, 继续实实在在做事, 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奋进。
摘要:旅游产品具备不可转移性, 因此如何在消费者不能提前感知产品的情况下打动国际游客是省域旅游目的地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时的重点。本文通过介绍陕西省在国际上的开展的合作营销、机会营销、体验营销以及整合营销的具体案例为基础, 分析了省域目的地进行国际旅游营销的主要手段, 并提出了五大提升策略, 一是注重网络营销;二是强化对客源国市场旅游消费行为调研;三是加快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四是保持旅游营销持续发展;五是大力提升旅游服务。
3.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 篇三
一、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代价
我国在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之际,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能源与环境代价。从经济增长方式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生产要素的外延式扩张,这种增长方式过分强调了经济总量的快速提高,而忽视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耗费水平、环境影响状况等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重要基本内容。依据2011年《国际统计年鉴》(中国)数据显示,中国单位GDP能耗为7.9吨标准油/万美元,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和德国的8.04、3.90、4.55、4.98倍,是全球平均的2.71倍,中国的单位GDP能耗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高能耗经济发展态势的形成实质上有着深刻的全球产业转移的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以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为代表的产业转移力度,而中国成为了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承接此类产业的规模总量占全球产业转移的50%以上,致使中国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以2010年为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比例分别第一产业10.10%、第二产业46.75%、第三产业43.14%,以工业为主体依然成为中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远远低于目前世界高收入国家的72.7%与世界69.4%平均水平。2000年至2010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8.36%,其中工业、建筑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34%和11.07%,且2010年工业、建筑业能源消耗总量占当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为73.04%。可以说,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特征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单位GDP能耗高的经济发展态势。当然,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及其伴随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电气化的耐用消费品的比重提高,也是助推我国将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处于能源消耗高水平增长的重要因素。
与能源消耗高水平增长相对应,能源自给能力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数据分析,自1992年中国能源自给能力出现缺口,能源缺口总量为1914万吨标准煤,占当年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至2010年能源能源缺口总量为28023万吨标准煤,能源缺口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为16.08%,占当年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的8.62%。中国能源自给能力短缺主要源于石油供给能力不足,自1993年中国首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缺口总量为34269.3万吨标准煤,占当年石油消费总量的1.62%;至2010年中国石油缺口总量为3264064.2万吨标准煤,石油缺口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为30.74%,占当年石油消费总量的52.87%。
我国外延式扩张经济增长方式的另一个严重的负向产物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三废排放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致使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冲击。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可比年鉴数据,1995年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与产生量分别为2218943万吨、123407亿标立方米、64474万吨,2000年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与产生量分别为1942405万吨、138145亿标立方米、81608万吨,2010年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与产生量分别为2374732万吨、519168亿标立方米、240944万吨。1995年至2000年期间,我国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与产生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63%、2.28%、4.83%,其年均增长速度远低于同期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还呈现出减少态势。而2001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与产生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03%、14.16%、11.43%,除工业废水排放增速略低外,其他两项的年均增长速度都超过了10%水平,若按剔除价格指数计算,工业废气、固体废物排放与产生量年均增长速度已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水平。以大气污染为例,2010年中国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为2185.15万吨和519168亿标立方米均居世界首位,已经超过了我国大气环境的承载能力。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灰霾和臭氧污染尤为突出,灰霾天数已超过全年总天数的30%以上。
上述分析显示,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已成为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无疑,无论何种形式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会以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代价,但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与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在处理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方面有着本质区别。自工业革命200多年以来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上面,可供人类发展各种物质资源越来越稀少,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从这个角度分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能是以尽可能低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污染为前提而谋取尽可能高的经济发展总量。而现行GDP核算体系虽然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但是不能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计量,无法反映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即GDP只能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量,而不能对其经济发展的质进行客观反映。因此,现行GDP核算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为此,本文拟构造兼顾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DEA相对效率评价理论为支撑,对我国各省域国民经济发展效率进行综合性评价,揭示各省域经济发展在兼顾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条件下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和所存在问题,进而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二、基于能源与环境因素的中国省域经济效率评价方法
1、DEA相对效率评价方法
DEA即Date Envelopment Analyses的缩写,称为数据包络分析,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提出的,它是按照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对同类型单元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DEA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有效解决多投入与多产出的效率评价问题,这样就非常有利于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省域GDP与能源、环境等多投入变量的综合评价;此外,由于影响一个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要构造符合其客观发展的生产函数非常困难,而DEA在构造其生产前沿面时不需要预先设定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因此通过比选,本文选用C2R模型进行效率评价。
2、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选取与数据采集
(1)产出指标。尽管GDP核算体系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但其能够将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作为全部核算范畴,可以较为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成果。因此,本文依然采用GDP作为反映省域总体经济活动成果的产出指标。其数据来源直接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核算篇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和指数”数据。
(2)投入指标。Cobb—Douglas生产函数等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系统发展的投入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固定资产和综合技术水平三个方面,而未考虑资源与环境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现象的形成源于工业革命初期,全球资源相对丰富,整体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小,资源与环境问题尚未成为全球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今,资源与环境已成为关乎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人们在考察自身经济发展时就不得不将其作为导致经济产出的重要投入因素来看待。其中,环境污染表面上看是经济活动的一种产出后果,但实质上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资源,从这个角度分析,环境污染实际上就是对原有环境的不当占用。为此,本文在确定省域经济活动投入指标时,补充资源与环境污染两大因素。
此外,在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本投入时,不仅应该包括固定资产净值,而且还应该包括该经济体的财政支出部分,财政支出是满足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所需要资金的重要构成部分。
基于上述分析,并鉴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将省域经济投入指标归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量、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四个方面七个指标。资本投入分为固定资产净值和财政支出,其中固定资产净值由实物资本存量表示。劳动力投入量由就业人数表示,资源消耗由能源消耗总量表示,环境污染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三个方面,分别由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表示。除实物资本存量指标外,其余六项指标均可直接采用《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数据,实物资本存量则采用谢群、潘玉君《中国内地各省区1952—2009 年实物资本存量估算》的研究成果,并在2009年各省域实物资本存量基础上导出2010年各省域实物资本存量数据。
三、2005年至2010年基于能源与环境因素的中国省域经济效率评价
2006年至2010年是中国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了反映我国第十一五规划期间各省域经济实际综合效率,以及在能源与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成绩,本文选取了各省域2005年至2010年投入产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详细基础数据均直接采用《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数据(基于数据统计口径标准不同,被评价省域只包括中国大陆省市。且由于数据缺失问题,也不包括内陆西藏)。
2005年至201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相对效率评价结果及各省域经济相对效率均值排序结果如表1所示。
四、研究结论
由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的相对效率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DEA有效省域,具体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山东、广东五个省市,其综合经济效率在六年中均为DEA有效。第二层次为DEA评价值较高省域,具体包括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四个省市,其六年相对效率均值(DEA)处于0.9?燮DEA<1之间。第三层次为DEA评价值中等省域,具体包括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湖南、辽宁五个省市,其六年相对效率均值(DEA)处于0.8?燮DEA<0.9之间。第四层次为DEA评价值中下省域,具体包括安徽、河南、江西、甘肃、云南、吉林、贵州、山西、湖北九个省市,其六年相对效率均值(DEA)处于0.7?燮DEA<0.8之间。第五层次为DEA评价值低下省域,具体包括陕西、广西、四川、新疆、重庆、青海、宁夏七个省市,其六年相对效率均值(DEA)处于0.4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国际统计年鉴201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 Charners A,Cooper W W,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6). 旅游泛指旅行和游览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文化现象。雄、奇、秀、幽的自然景观和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可以使游览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愉悦精神,同时,旅游者在浏览中的一些文化活动,诸如吟诗作画、题写匾额楹联,建造楼台亭阁,修建寺院宫观,又进而充实了自然景观,使之成为闻名遐迩的名胜。所以,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属于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活动在中国有悠久的发展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起西方学者就旅游所下的定义及阐释,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的旅游;而中国的旅游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佛教文化对我国有深刻的影响,中国的佛教旅游资源历史之久,数量之多,艺术之精是中外驰名的。佛教自西汉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兵荒马乱,苦海无边。佛教以其大慈大悲、普济众生、因果报应、彰善惩恶的教义赢得了各层次人群的信仰。加之上层社会人士出于“家弃章句,人重异术”的文化心态,所以也乐于交游佛教徒。玄学与佛学共向交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既深且广的影响,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峨眉山就是以佛的圣地闻名于天下,成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从某种意义讲,峨眉山佛教文化已成为峨眉山文化旅游魅力所在。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佛事频繁。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藏传佛教中,峨眉山被称为“挺拔屹立的大象山”,是一座吉祥山,在四大佛教名山中,唯有金顶华藏寺普贤菩萨的坐像是面向西方。因此,在诸山中,峨眉山特别受到西藏僧众的青睐。佛教徒认为普贤菩萨将会以他无边的法力来庇佑西藏人民。 佛教哲学与道教哲学一样,都是宣扬出世的哲学,其基本精神是老庄倡导的顺应自然,返朴归真。所以游方问道在佛教界有着悠久的传统。佛教有一部流传极广的大乘经典《华严经》,该经的《入法界品》介绍了广善财童子从文殊菩萨处发心问道,继而百城烟火,前后参访请教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终于证明“华严法界”的生动事迹。千百年来,中国佛教徒以善财童子为榜样,通过“西行求法”游方问道、朝礼山胜迹的活动,促进民间旅游活动的成长和发展。中国僧侣的游方是受佛陀“游行教化”传教方式的启发而形成的。佛教认为:人生是“无常”的,充满了痛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彻底摆脱生死痛苦,进入超脱生死的境界。为了脱离苦海,不少佛教徒不远千里,到异国他乡寻找真经。早在东汉中叶,中印佛教徒就开始交往。汉明帝时期“白马驮经”佛教东来佛经的历史记载,生动地反映了伴随着佛教传播而兴起的旅游活动。自那以后,不断有古印度和西域的高僧大德来我国译经传教。如安世高、安玄、竺佛朔等等。他们博学多识,孤身远游,在传播佛法的同时,还带来了异国他邦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崇高的献身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僧人寻求佛法,朝礼圣迹的热情,形成了持续千年的“西行求法”运动。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或走陆路,或行水道,“轻万死以涉葱河(今新疆一带),重一言而之萘苑(泛指印度)”。其人数之多,路程之远,行旅之艰,历时之久在古代旅游史上都是罕见的。在成百上千的求法高僧中,以法显、玄奘、义净等最为著名。他们每到一地,即寻访名师,学习佛法,并了解当地的山川形势,风俗民情,学成归国时带回大量的经籍图像,并积极从事翻译工作。他们撰写的游记性专著《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和《南海寄归内法传》等,是今日研究古代印度和南亚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资料,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有四个字,叫“千载一时”就是说历史虽已过去,但“已作不失”,众业所造积淀不来,成就了我们的今日。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就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有独特结构和气象的中国佛教。而峨眉山就是这样在4700多年的历史中,以包容道教、佛教、儒学三教之宗的胸襟,历经多种文化形式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形成了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并传习至今,形成了以佛教文化 为核心峨眉山文化。峨眉山佛教属大乘佛教,僧徒多是临济宗、曹洞宗门人。峨眉山先后住僧人数以万计,其中为弘扬峨眉山佛教有过贡献的名僧有:晋代慧持、宝掌和尚;北朝东魏淡然大师;唐朝慧通禅师;宋代怀古大师、茂真和尚、密印禅师;明代广济禅师、别峰禅师、宝昙禅师、无穷禅师;现代圣钦和尚、普超和尚。 在新世纪开始,我国制定并付诸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经济发展作用.对中国经济在21世纪稳定、持续、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鉴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教训,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中,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快旅游业发展是首要的战略措施. 作 者:李世广 崔平 作者单位:李世广(高等院校经济类教材编委会) 崔平(延安大学经管系,陕西,延安,716000) 1、中文 宣传主题:“美丽中国——2015丝绸之路旅游年” 宣传口号:“游丝绸之路、品美丽中国”,“新丝路、新旅游、新体验” 2、英文 宣传主题:“Beautiful China,2015 —— Year of Silk Road Tourism ”(译文:美丽中国——2015丝绸之路旅游年) 宣传口号:“Explore Beautiful China Along the Silk Road”(译文:游丝绸之路、品美丽中国);“New Silk Road, New Travel Experience”(译文:新丝路、新旅游、新体验) 二、有关要求 1、各地要借鉴历年中国旅游主题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旅游主题年在旅游市场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对丝绸之路旅游的战略性研究,统筹规划,扩大旅游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切实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2、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在旅游宣传品制作、广告投入、参展促销等方面加强区域联合推广,在旅游产品开发和资源整合上加大合作力度。 3、各地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实际,围绕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和宣传口号,认真研究和制定本地区主题年工作方案,并努力打造适销对路、竞争力强、市场效益明显的精品旅游线路。请各地将《20旅游主题年工作方案》、《2015年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目录》于12月1日前报国家旅游局。 1.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方式 就现阶段来看, 目前空间自相关性检验方式主要针对单个模型, 无法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为此, 可以使用分块对角矩阵法来进行计算, 具体表达方式如下: 在上式之中, W是空间邻接矩阵, e为残差估计值, Ir为时间矩阵。 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空间自相关性就是样本观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关系, 这是包括两个内容的, 即经济变量样板采集上存在的误差与经济联系之间的客观存在, 空间自相关性存在因变量与误差项两个滞后项, 具体表示方式如下: 二、变量的选择方式与数据来源 1. 变量的选择方式 在因变量的选择上, 我国是未建立起旅游卫星账户的, 因此, 就难以获取到相关的旅游产业数据, 在统计数据的限制因素下, 本研究选择我国31个省区旅游收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这一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出我国各个省区旅游经济发展情况, 具体采用TR进行表示。 在自变量的选择上, 虽然创新因素由创新、发明、扩散几个因素构成, 但是, 在一般情况下, 国内外相关研究都将创新的研究重点放置在专利计量上, 究其根本原因, 是由于在市场化激励因素的影响下, 技术变革与技术扩散因素直接影响这创新效果, 地区专利拥有情况直接反映着这一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 还可以表现出具体成果的发展潜能, 因此, 本研究采用旅游创新专利授权数量反映省区旅游创新情况, 具体采用TP进行表示。 2. 数据的选择 本研究数据选择于2001年到2013年年度数据, 来源于旅游专利信息, 根据地区的不同划分成为不同的年份与省份, 为了避免数据发生异方差问题, 数据选择对数形式, 同时, 为了真实的反映出变量的关系, 采取国家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折算旅游收入。 3. 空间权重矩阵分析 在应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时, 必须要确定好空间权重矩阵, 这可以使用二分权重矩阵进行确定, 但是, 考虑到各个地区经济联系都存在一些差异, 为了提升分析的准确性, 可以应用经济权重矩阵, 具体的表达形式如下: 4. 实证结果 本研究使用与Moran’s、Walds等自相关统计量来分析省区旅游收入水平与旅游专利数对数关系, 并采用Geo DA095进行计算, 结果显示, 我国省区旅游增长与旅游创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检验值都是正数, 这就表现出省区旅游增长与旅游创新之间属于正相关关系, 两者之间有着聚集效应与一定的相似性。 在检验出省区旅游增长与旅游创新之间之间的关系后, 采用空间计算模型来分析两者空间机制, 基于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来检验样本, 考虑到时间效应与固定效应因素的影响, 具体的模型能够分成4种类型, 即无固定效应模型、时间固定模型、空间固定模型以及空间与时间固定模型。采用Matlab7.6来分析检验结果, 显示, 在不同的固定效应环境之下, 空间滞后模型拟合优度与极大似然值高于空间误差模型, 在空间滞后模型之中, 残差空间自回归系数以及解释变量系数符合显著性检验标准, 因此, 该种模式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创新之间的关系。旅游创新基本上不会通过空间传导机制来影响区域旅游经济水平的发展。 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几种空间自回归系数与自相关系数与显著性检验标准相关, 这就进一步显示出我国省区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创新工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创新因素对于旅游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旅游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周边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 两者之间是一种正向溢出效应。对几种固定效应模式拟合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 空间固定效应拟合优度与极大似然值比其他几个模型大, 有着显著的回归系数, 这就显示, 在我国各个相邻地区中, 其旅游创新因素对于旅游经济因素的影响有空间外溢性, 该种外溢性通过区域结构差异来反映, 导致该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旅游资源、旅游经济结构出现区位性的变化, 这种因素与时间并无显著的关系, 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 旅游经济增长与创新因素之间就表现出一种的地区差异性。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使用空面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2001到2013年我国省区旅游经济增长与创新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 我国省区旅游经济增长与创新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创新因素能够很好的推动旅游经济水平的发展, 两者有着空间集聚性与相似性关联。同时, 旅游创新因素对于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这就说明, 旅游创新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本省旅游经济水平的提升, 还能够有效促进相邻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 为了促进我国旅游经济水平的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增加旅游创新的资金投入量, 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 通过提升旅游创新力来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 还要进一步发挥出各个地区旅游产业的支柱性作用, 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此外, 还要将旅游创新的溢出效应与空间聚集效应利用起来, 将旅游创新成果利用在本省区的同时着力向外推动, 发挥出创新因素的区域转移作用, 不仅带动本省区旅游经济水平的发展, 还要通过这种区域转移作用来带动相邻区域旅游经济水平的发展, 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摘要:在社会的发展下, 我国旅游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人们往往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开发放置在主要地位, 未意识到旅游创新的作用。实际上, 对于任何产业而言, 创新都是促进其发展的重点途径, 因此, 我国旅游创新与旅游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一个重点课题。 关键词:旅游创新,旅游经济,数据模型 参考文献 [1]王火根, 沈利生.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空间面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12) . [关键词] 国外案例 影视旅游 发展规划 影视、旅游,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正在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时尚而潮流的旅游主题。现代影视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有着完整产业链的工业体系,目前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后电影产品”的开发。给影视拍摄后的间接旅游商机带来更大的经济繁荣。 一、国外影槐旅游案例 在国外,影视旅游是一根两头甜的甘蔗,旅游靠影视剧作的魅力大赚其钱,影视剧作则通过旅游得以推广促销、提升票房。英国旅游局为迎接踏访影视之旅的游客。每年都推出一张“英国电影地图”,详细介绍67部经典影视作品中的110个旅游胜地。旅游者可沿着这些路线,游览影视剧作中主人公旅程的沿途风景,身处此境,重温影视剧作中演绎的情调。 美国每年的旅游收入中至少有2/3与文化旅游有关,尤其是各种专业艺术中心、影视中心、迪斯尼乐园等将产生出上百亿元的收入。可见电影产业给美国带来的巨大的主题旅游规模。影视旅游在欧洲和美国的表现形式还表现在目前世界影响最大的国际性电影节及奥斯卡颁奖典礼。影视节也是影视旅游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当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级电影节有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电影节的开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欧洲大陆游客到举办地观光游览,大大促进了举办地旅游业的迅速提升发展。 《大长今》于2003年9月至2004年3月在韩国播出时,曾经创下58.9%的收视率,达到收视之冠,并于2004年获得“第31届韩国放送大奖”、“2004男女平等奖”。2005年初至5月在香港播出时,收视率曾达到42点。由于《大长今》在观众中广受欢迎,使得拍摄此剧的韩国文化放送电视台将为拍摄《大长今》而建造的外景舞台——“大长今村”改为主题公园,在村内的每个场景都设置详细的说明。大长今村于2004年12月对外开往后,立即吸引了大批韩国本土、中国台湾、日本等地的游客前往追踪长今的踪影。现在,大长今村跻身于韩国民俗村,以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德宫之列。成为新的吸引游客的著名景点。 二、我国影视旅游发展概况 中国影视旅游的产生,是以影视城的建设作为标志。1987年无锡影视基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影视旅游的正式兴起。随着《唐明皇》、《武则天》、《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电视剧的热播,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热潮,它每年吸引了超过300万人次的游客,促进了无锡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随后。国内兴起了投资建设影视城的热潮,先后有30多家影视城投资兴建落成,如广东南海影视城、山东威海影视城、河北涿州影视城,横店影视城等。其中横店影视城已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年接待游客达160万人次。 另一方面,中国的影视与旅游的关系还停留在“影视剧+影视城”的简单商业开发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所以也会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影响,缺乏政府引导,没有形成完整营销系统,造成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运营效益低,持续吸引力不强,文化内涵体现不足等问题。 三、中国影视旅游发展规划 (一)优惠产业政策扶持 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将极大地推动影视旅游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在以市场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组织、发动和协调各种社会主体的力量,通过政府计划、规制、金融支持、国际合作等措施促进影视业、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影视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和宣传媒介,影视剧的质量以及国际影响力是影视旅游发展的基础。政府为打造一流的影视剧出台政策、法规以及优惠措施。如美国通过文化登记制度、税收政策等鼓励企业向文化事业投资,设立文艺振兴基金等专项基金,财政支持等。 同时,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举办影视节等文化节庆活动,并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吸引大批旅游者。此外,可简化旅游者签证手续,购物减税、免税等方面的措施吸引众多旅游者。 (二)整合影视旅游产业链 中国影视旅游还没有完全形成比较成熟的运营模式:紧紧围绕影视作品这一核心主题应深度开发相关旅游衍生行业的“后电影产品”,并系统性地将其整合在一起形成跨行业、复合型的影视旅游产业链。影视业与旅游业的紧密互动发展将产生良好的“影视经济”放大效应。在拍摄地点、演员服装、饮食文化选择等方面要十分讲究,这是影视业与商业紧密结合的重要策略之一。选择风景优美的景区作为外景地,或者根据需要搭建的外景地,影视作品拍完之后根据影视情节将影视外景地包装成旅游景点或建成主题公园。地方政府以及商家根据看到的影视作品巨大的营销效应将对影视剧拍摄给予诸多优惠与便利,如韩国免收景点场租费甚至出钱建造影视基地。影视作品中的衣服、食品、饰物、物品等都将成为精明商家争相生产、销售的旅游商品,而价格也会因为影视剧的营销作用而翻上好几倍。影视业与旅游业的利益共享机制孕育了庞大的影视旅游产业链,将促进影视旅游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三)实施旅游目的地营销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营销主体模式。由政府专职部门牵头协调各种社会力量,例如企业、影视行业组织、媒体、社会组织等组成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策划、实施海外旅游营销活动。这种模式能够集中、统一、高效配置目的地各种营销资源,从而走出了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的营销模式。 (2)形式多样的主题影视营销活动。策划、实施影视旅游营销活动方面要创意匠心独具,而且表现形式差异化、创新性。例如美国在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各大城市不定期地开展主题影视旅游宣传活动以吸引旅游者。巧打“名人牌”,聘请知名度高的影视明星参加海外旅游营销活动,利用名人的知名度来吸引旅游者。 (s)传统与新型营销手段的互补。为提高其影视旅游胜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一方面花费巨额资金在传统营销媒介上开展旅游宣传,还邀请海外旅行机构和旅游记者参加体验旅游活动,以高密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轰炸”来吸引目标市场的注意。另一方面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高科技营销手段。健全旅行社电子网络系统,作为联系海外市场的交流平台,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以多国文字向各国发布旅游信息,推销旅游线路。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旅游文本;增译;省略;借译;中国文化传播 旅游文本包括景点介绍、广告标语、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等内容,是一种对外宣传资料,其中景点介绍最具旅游文本特征,也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是旅游活动的魅力所在。旅游文本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是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让他们在看懂文本内容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等信息。时巴中国特色文化传递给国外游客,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更好地向外界传播中国文化也是中文旅游文本翻译的目的之一。而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中国的了解,影响我国独特文化的传播。因此,翻译此类资料时必须采用相应策略,以提高译文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与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旅游文本的翻译有其自身特点。旅游文本只是通过景点介绍来增加人们的旅游信息,吸引人们前来旅游观光。因此,译者拥有较大的自由度,翻译过程中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形式机械处理,否则译文很难被读者理解。而应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有的学者提出了“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在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过程中可以采用增补省略、借译等翻译策略。 一、增补法 增补法是指增添适当的理解原文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发生年代,名人身份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名胜古迹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历史典故等。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旅游文化丰富的内容,古老神秘的东方文化是吸引许多国外游客来华旅游的重要原因。但是,英文读者因文化差异,对富含文化背景的译文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进行旅游文本英译时,译者应该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解释,努力将原文中的特色文化传达到译文中,以满足国外游客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理,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1:有机绿茶产自云南高山云雾之中,清明前精心采制。茶香宜人,富含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常年饮用,包您健康。 译文:e organic green tea growson the mountm Deak admistthe cloud and mist and is carefully coliccte and prepared before Qingming Day.The tea has a goodsmellwith a variety ofnutrients,which prove tO be efectiveto your heMth.So keep drinking all the year orund,andyouwilenjoygoodhealth. 此英译文本对原文本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处理不当。首先,对重要节气“清明”只进行音译显然欠妥,严重影响英语读者理解“清明”的真正含义;第二,了解中国茶文化者都知道,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是茶叶质量好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该词语的英译与汉语“字当句对”,但对英语读者恐怕难以起到与对汉语读者相似的“劝说效力”,因为onthemountainpeak不能充分传达源语所蕴藏的“言外之力”。中文读者一看到“产自高山云雾之中”就会想到“茶叶质量肯定很好”,而英文读者看到growsonthemountainpeakadmistthecloudandmist则很难有这样的联想,这会直接削弱茶叶对外推销的力度与外宣效果。为此,需要进行增补,在以上译文后加上whichendowsitwithuniquequalitynadhealthpreservationelements。另外,对“清明”这一传统中国节日也可以作出解释,在音译“Qingming Dya”后加上“which is a Chinese festival,usually on hte fifth fo AEirl”,从而向外国游客更好地介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他们了解到采茶的最佳时间。 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含有历史典故等信息的文本就更有必要采用增补解释法,便于外国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例2: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旁证了建筑长城所付出的巨大代价——除了钱币,还有众多建筑者的躯体。 译文:hTe legend thatthecollapse ofhte GeratWallwas cause({bythe cry ofa womna named Meng Jiang-nv,whose husband died in the construciton fo the Great W all,is an evidence showing htta the price of building thiswonder ofhte wodd Was notonly money,butalso the livseofcons~a’uctors. 一、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5天~3.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6、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 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及前景 (一)发展机遇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1世纪前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将保持7%以上,综合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推动旅游业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 一。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这种小康水平下,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国旅游客源市场。 3、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部不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形成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4、加入WTO以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国际商务旅游的增长。 5、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国。美国“9.11”事件和美伊战争爆发导致全世界旅游下滑,但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6、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杭州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大会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将首次在北京召开,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前景分析 1、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常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矗 3、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见表2)。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大力发展我国旅游业应采取的措施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展,关键在于“客源”,它是开发整个旅游业的龙头,只有客源充沛,龙头高高昂起,则其他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作为龙身龙尾,才会随之起舞。反观我国现有旅行社,起步晚,经营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了增加客源,应扩大开放度,引进和激励竞争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对我国国际旅行社市场,因打破国家垄断的局面,而改为“扩大开放,适度保护”的策略。第一步于国外信誉好、经营实力强并富有招徕能力的旅行社兴办合资旅行社,利用它们的渠道网络,广徕客户,只有客源扩大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进而使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得益。在迈出第一步合资旅行社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放宽开放度。 2、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以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象西方发达国家,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努力使凡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我国目前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而且这情况在近几年不致会有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现实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面,对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是唯一可采取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时期内全面改善我国的旅游环境。 3、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屡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如报纸上披露的庐山、华山垄断旅游景点,旅游者拍照要收费。广西桂林“野马”宰客十分厉害。有的甚至规定只准本地车辆上山接送客,外地车辆严禁上山(如山西五台山)。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次不符”的现象。 4、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当前每年用购买各类旅游消费品近1万亿美元之巨。为使我国更多旅游商品走出国门,应建立相应的生产管理机构,加强对旅游产品的调查研究,从多方面下功夫。对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国家应在资金、能源、原辅材料、税收和外汇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扶持,使企业有生产经营旅游产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通过合资、租赁和三来一补等多种形式,以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扩大旅游产品的花色品种,提高商品质量,以满足国外旅游者和扩大出口的需要。 【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推荐阅读: 世界旅游商品开发现状07-17 暑假旅游400字作文:世界之窗10-09 中国旅游地理07-29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09-25 中国国际旅游现状10-10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内容09-13 中国旅游日宣传口号10-01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10-20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资料06-304.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 篇四
5.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 篇五
6.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与宣传口号 篇六
7.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 篇七
8.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 篇八
9.浅谈旅游翻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篇九
10.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 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