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反思

2024-10-20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反思(8篇)

1.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反思 篇一

在高中进行英语分层教学的反思总结

从我大学毕业以来,我已经带了六届高三毕业生,作为一名普通的高中英语教师,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在英语教学方面进行了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要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对我们高中英语老师就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为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天分、兴趣、和能力以及他们的学习成绩都是有别的。对普通中学而言,英语学科向来是成绩较弱的一个科目,尤其是我们农村中学。对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初级中学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特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要达到考纲的同一个基本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设计上就必须考虑很多实际的因素,不至于使“每个学生的发展”成为事实上的空话。

我认为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因为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均衡的,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关注。只有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保证,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学习成绩才会提高。我们老师要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喜欢的地方,这是我们的任务,也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所在。

那么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如何合理、恰当地处理,才能实现高考目标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呢?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体现层次性,并且能够基本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呢?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分层教学的形式。

一、什么是分层教学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分层教学,第一种是在一个年级中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把班级分为A、B、C几个层次。第二种是在同一班级把不同学生分为A、B、C,按成绩分为不同级别。我采用的是在同一班级里对不同学生进行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根据他们的英语水平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步骤

1.在备课方面,我在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充分运用教材中知识点循序渐进,逐渐增难特点,我在每任教新高一时,都认真研究了初中英语教材,然后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确定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在高一必修一我在讲解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时,我就对不同的级别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C级学生我只要求他(她)们知道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并能做出选择题,对B级学生我要求他(她)们不仅能做出选择题,还能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互变。对A级学生要求就高了,他(她)们不仅能完成C级和B级学生的任务,而且能够把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汉语例句翻译成英语。这样,C级学生能学会直接引语,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B级会互变两种引语,他们会有学习的成就感。A级学生层次(她)最好,对他(她)们要求严一点,任务提出的高一点,他(她)们不至于“吃不饱”,并且学会翻译句子,书面表达就不是太大难题了。

所以,备好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2.在课堂教学中,教室是分层教学的场所,也是难点所在。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会提问的老师,他(她)教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也会很好。因为他(她)激发了不同级别的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我会用不同难度的题目来提问不同级别的学生,比如,我在教授教授Great Scientists这一单元时,刚开始要求学生总结一些形容词来形容伟大的科学家,我先提问C级学生,而C级学生只给出了常用的词,比如像beautiful,handsome,careful,gentle,friendly等非常常见的,C级学生给不出更高级的词时,我适时让B级学生继续,B级学生词汇量要好些,他们给出了诸如able,active,hard-working,frank,selfless,capable,A级学生的词汇储备量更高,他们则给出了像capable,aggressive,ambitious,confident,independent,considerate,devoted,strict dependable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会利用容易的问题优先考虑C级的学生,让他(她)们回答,在他们回答正确时,再及时的表扬,比如用简短的英语,如Good,Well done,表扬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B级和A级学生对C级学生答案的回答和补充,也会让C级学生明白他们的差距所在。我偶尔也给设置难题,以此来培养C级学生的尝试精神,解决难题的能力。当问题的难度较大时,A级学生可以站出来了解决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的进展情况,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大家知道,英语课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比如C级学生,他们阅读能力差,我就必须特意检查他们课外预习情况,否则,他们就跟不上班里B级和A级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新课也很难按计划进行。所以,加强检查监督工作也是必要的。

3.在布置作业方面。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要做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贯彻素质教育,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尽力使每个学生依照其自身的条件得到最好的发展,在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力争充分展现出每个学生的独特的个性。我们农村中学的孩子,家庭条件不好,很多是留守孩子,父母在外打工,不在他(她)们身边,我们首先要关心他(她)们,也要认识到学生的理解、认知,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尊重这种个体的差异,承认他(她)们的英语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布置作业不能搞“一刀切”,有难易之分。我在对待学生的作业上,对C级学生能够按要求来成,用心去做,卷面整洁,就要表扬,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而对B级学生的要求是,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对,对A级学生的评价要求更高,不仅要做对,而且遇到类似的题型,能够举一反三。

我在布置英语作业时,能够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尽管我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我认为,科学的课外作业设计要让学生学习英语与生活实际有机融合起来,平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句子、对话在课下运用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去。我们经常举行英语第二课堂,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交流,使学生学有所用。帮助学生在兴趣中轻松掌握并且运用所学语言。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了更好的贯彻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作业的形式上一定要“多样性”,尽量贴近生活,学生才更有兴趣。

总之,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为学生策划未来,这样学生的能力、素质才能得到全面地提升。

4.在课外辅导方面。

首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同级别的学生,他(她)们问的问题也会有很大的差别。C级学生自尊心强,更敏感,而他(她)们问的问题,相对浅显,一般容易解决,但我们依然要有耐心为他(她)讲解,尊重他(她)的想法,再适时的鼓励,让他(她)更有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A和B级学生他(她)们的问题稍微难些,但他们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都强,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多引导,让他们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三、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理解并尊重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师要和学生甚至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要让他们理解分层教学的益处;让他们明白最终的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理解。由于我在班里采用了“分层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分层教学,有时会影响教学进度,我会利用课外时间给C级学生“加小灶”,C级学生跟上来了,教学进度也会加快。教学时间也得到了弥补,学生的英语成绩自然而然会提高。

当然,分层教学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老师的耐心和恒心,还需要我们各科老师配合起来,团结在班主任的周围,把分层教学积极有效地贯彻到底。

2.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反思 篇二

反思一:现行的教育制度设计是否适合推行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设定是以高考为核心的,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为改变这一现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先后出台了各种文件,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学生高考的成绩。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高考这一无形的指挥棒而展开的。高考的制度设定从根本上说就是用同一目标、同一标准、同一进 度去要求全体学生的,显然这一要求与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背道而驰的,因而在现行教育制度的设定下,高中学科实施分层教学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高中教学实践中要想推进 分层教学 模式, 首先要对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进行革新,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可以考虑不同的高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考试要求,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实际选择不同要求的考试形式,从而真正让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反思二: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是制约高中分层教学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分层教 学实践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分 层是基础,处于核心地位,分层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在学生分层基础之上才产生的。因此,学生分层的标准是否客观、科学,直接影响着分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影响着整个分层教学的效果。

笔者认为,在不改变当前高中阶段教学班建制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应该采取隐形的分层方法,但这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隐性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原有知识、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心目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具体层级由教师自己掌握),分层结果不向任何人公布,仅作为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座位的编排、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然后进行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分层实施教学实践活 动、分层实施评价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

反思三: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考评机制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设计下,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针对每次考试的成绩,对学生在年级、班级内进行排位,以确定学生的优劣;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是按教师所教班级成绩的平均分进行排位,教师的排位甚至影响到其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事关其切身利益。所以,在分层教学实践中,缺少科学而全面的考评机制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之一。当前对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没有一 个具体的可操作 性评价尺 度,这制约了 分层教学 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要切实推进分层教学,就必须建立合理的教与学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要建立一个公正、权威、具有足够评价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 的评价管理机构和评价标准,这种标准应该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应该能根据分层教学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评价方案的指标和权重,克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使其持续对教学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分析评价得出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保障分层教学有效持久地开展。

宋朝的张载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 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 妄也。”意思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 就不能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高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 教、分层指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笔者只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并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对当前我国高中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反思,希望以此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反思,促进高中教学的发展。

摘要:当前,分层次教学成为我国教学方式的一种主流,但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可能忽视了我国现阶段教育制度的设定,导致现有的研究似乎是在一定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实行分层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诚然,分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践中关于分层教学有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3.高中分层教学反思谈 篇三

[关键词]高中分层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96

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尊重学生的差异,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意義是显然易见的。国内不少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作了许多研究,成果显著,对高中教学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笔者以为,许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可能忽视了我国现阶段教育制度的设定,导致现有的研究似乎是在一定理想状态下进行的,因而在实践中实行分层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感分层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关于分层教学的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反思一:现行的教育制度设计是否适合推行分层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设定是以高考为核心的,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为改变这一现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先后出台了各种文件,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学生高考的成绩。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高考这一无形的指挥棒而展开的。高考的制度设定从根本上说就是用同一目标、同一标准、同一进度去要求全体学生的,显然这一要求与分层教学的出发点是背道而驰的,因而在现行教育制度的设定下,高中学科实施分层教学是不现实的。

因此,在高中教学实践中要想推进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对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进行革新,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可以考虑不同的高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考试要求,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实际选择不同要求的考试形式,从而真正让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反思二: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是制约高中分层教学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分层是基础,处于核心地位,分层教学的其他环节是在学生分层基础之上才产生的。因此,学生分层的标准是否客观、科学,直接影响着分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影响着整个分层教学的效果。

笔者认为,在不改变当前高中阶段教学班建制的前提下,实施分层教学应该采取隐形的分层方法,但这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隐性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原有知识、智力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潜力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心目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具体层级由教师自己掌握),分层结果不向任何人公布,仅作为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座位的编排、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然后进行分层设定教学目标、分层实施教学实践活动、分层实施评价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

反思三: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考评机制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设计下,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针对每次考试的成绩,对学生在年级、班级内进行排位,以确定学生的优劣;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和评价是按教师所教班级成绩的平均分进行排位,教师的排位甚至影响到其绩效工资、职称晋升等,事关其切身利益。所以,在分层教学实践中,缺少科学而全面的考评机制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之一。当前对分层教学中的学生和教师的考核没有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评价尺度,这制约了分层教学的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要切实推进分层教学,就必须建立合理的教与学评价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要建立一个公正、权威、具有足够评价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的评价管理机构和评价标准,这种标准应该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应该能根据分层教学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评价方案的指标和权重,克服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使其持续对教学工作发挥积极作用,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分析评价得出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保障分层教学有效持久地开展。

宋朝的张载认为:“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若教人“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意思是说教师如不能因材施教,不顾学生的内心要求,就不能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反而会误人子弟。高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笔者只是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并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对当前我国高中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反思,希望以此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反思,促进高中教学的发展。

4.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篇四

湖北省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

潘芝忠

邮政编码:434100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学生处在心理和生理的快速发育期,他们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对事物的接受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都存在差别,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班级学生素质更是参差不齐,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力与掌握能力的差距明显,这势必对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初、高中教材编排体系不同,教学内容脱节,而教师在教学中又常常忽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问题,易造成高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以为教学就是把学生聚在一起上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

“分层次教学”是教师的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在同一班级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全面地考虑到班级的各类学生,设计的问题应随学生的思维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思维水平低的学生,问题设计的起点低一些,问题的难度小一点,思维的步骤铺垫得细致一些,使他们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思维水平能力较高的学生而言,问题设计的起点就可高一些,问题的难度大一点,思维的跨度大一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享受到挑战的快乐。教师要让上、中、下三层的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步缩短,即平时我们所说的“培优转差”工作力度一定要加强,在照顾优生的基础上,还应化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那些所谓的“后进生”,让他们逐步向中、上层靠拢,从而使班级发展趋于均衡。

三、“分层次教学”的数学课堂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分层不要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前期必须做好分层前的充分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次教学的原则是在完成《大纲》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个体要求有所不同,使学生心理平衡,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2.学生层次化,体现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的区分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结果。

3.在教学各环节中开展“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分清学生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例如,在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应要求A组学生牢记公式,能直接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B组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较综合的三角函数问题,要求C组学生会推导公式,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

(2)课前预习分层。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独立完成练习题,遇到困难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

(3)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要注意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特别是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C层在听课时不等待,A层基本听懂,得到及时辅导,即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

(4)布置作业分层。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单元考核分层。每一单元学完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就是在统考中,也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如上次考50分的,这次考60分就算达标了。在每次考核后,每层次的人员应作适当的变动,如A、B层中成绩最好的两名学生分别升为B、C层,而B、C层中成绩最差的两名学生分别降为A、B层。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6)课外辅导分层。教师要做好补缺、提高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四、“分层次教学”的学生评价原则

1.根据学生层次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既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分层是通过学生学生自我评估完成的,完全由学生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这样既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5.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篇五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56

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很多方面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现代素质教育正不断对以往一些错误的教育理念进行纠正,分层教学就是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教学方式。所谓分层教学,指的是教师要以对班级里的每个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为前提,这种了解包括对学生的性格个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再根据了解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从表面上看起来,分层教学似乎是将学生进行了平等的对待,教学过程中做到了一视同仁,但是从根本上分析,分层教学很好的凸显了因材施教教育的理念,做到了以人为本。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这是适应教学发展的。由于人与人本质上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因此其学习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传统的应试教育讲授模式无法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这可能会导致许多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受重视,导致班级内学生成绩分化严重,甚至形成教学恶性循环,不利于班级以及学生的整体发展。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兼顾到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水平,要求教师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既能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同时又做到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但这也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高中数学相比较初中数学而言,更注重系统性和归纳性,所以要想学好高中数学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

一、教师对要接触的学生和课本进行充分了解

首先是对学生的了解。高中阶段,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进行密切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哪些学生是应该不断进行鼓励的,哪些是应该不断进行鞭策以促进其学习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平日的测验进行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不等同于学习成绩,有些学生可能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较好,但是成绩较差,这就说明该学生可能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对待,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鞭策,改变其懒惰习性。因为学习成绩不等同于学习能力,所以教师也不能简单地通过学习成绩来划分学生或者紧盯着学生的成绩对其偶然的进步和落后进行批评。另外,教师对学生的等级的划分只是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教师没有必要把划分的具体情况公布给学生,只要做到自己明白就行,否则将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其次是对高中数学课本的了解。高中数学课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简单来讲就是包括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知识点,但是其中又可细分,如函数问题、空间几何问题、概率问题、数列问题、向量问题、解不等式等。而函数问题又自成系统,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抛物线、双曲线、三角函数等。虽然知识点庞杂,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大多数学生自己无法进行归纳分类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指引。教师应该对高中数学的重难点有熟悉的把握,这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熟悉高考题型,只有知道高考要考什么,才能落实重点教学方向。在掌握了教学目标和高中数学的重难点之后,教师就能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二、进行系统的分层教学规划

(一)关注各层次学生的发展

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布基本是2:6:2的比例存在。其中,优秀的学生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占少数,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占大多数,基本上呈纺锤形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所侧重,即既要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断促进其学习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又要加强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关心,同时兼顾大局,抓好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其个别进行鼓励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进步。针对优秀的学生,教师无论是在分析题目还是布置作业或者是平日提问,都要鼓励其对有兴趣的问题进行钻研,充分发挥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之情。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让其制定或者为其制定具体学习目标,不苛责学生,要求其掌握基本知识,最起码应该保证对于数学课本中的概念以及基本的运算法则有足够的掌握。例如最基本的指数函数运算公式是必须要掌握的。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并不一定在其他方面逊于别人,因此,对于其特长也要加以肯定,不能遏制学生兴趣的发展。

(二)注重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要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其不断学习数学的兴趣。许多时候,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辈子,因此,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也应进行适当的鼓励,要认识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其实是有很大的发掘潜力的。同时,教师应该做到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规划,鼓励具有钻研精神的学生,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些,不断给自己制定新目标,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努力向优秀学生方向靠拢。而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一般只注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或者追求学生成绩的整体持平效果,这样的两个极端必然会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以及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甚至导致学生整体成绩虽然持平、但是却整体成绩特别差劲的误区。而分层教学就能极好地避免这两个误区的产生。

(三)灵活教学

在高中阶段要做好数学分层教学的另一个要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教学不死板,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特色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而不是在沉闷的过程中被动接受知识。另外,要做到严肃不严厉,既不失教师的威严,同时又不能与学生拉开距离让学生感到惧怕。教师与学生最好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平等的,能在课余时间自由的进行学术探讨,做到互相促进。

6.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 篇六

其实造成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原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上的.客观上主要有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人的思维能力会受到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影响;主观上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不同, 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另外初中教材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不高, 而且主要是形象思维, 对抽象思维涉及的不多, 以至于高一的学生一遇到字母的问题就害怕, 根本不知道讨论, 因此学生的思维没能在初中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而高中使用的教材, 不管从知识的容量和对抽象思维的要求上都有一个很大的跨越, 导致很多的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教材和老师的教法, 因此从初中到高中存在着一个适应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 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同样的要求、同样的难度和方法来授课, 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原则, 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 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两极分化, 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对这些现实情况, 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一切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的获得, 都必须经过学习者主体感知、消化、改造, 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和掌握.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给学生提供活动的时 (思维时间) 空 (思维空间) , 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于这样的观点,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 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分层教学是能很好的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方法.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时我做了以下的工作:

1. 对学生分组.

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 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 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组代表成绩最好的学生, 能够通过自学很好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 独立完成习题, 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B组代表成绩较好的学生, 即能掌握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C组代表以上两层剩下的学生.当然在分组的时候还要遵循一个自愿的原则, 有时候学生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 喜欢把自己归入更高一层, 这时老师要和学生做一定的解释, 尽量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

2. 分层备课.

教师的“教”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学”, 学生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的过程中, 对A, B, C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 尤其是在选择例题上, 要选择各个层次的例题, 或者这个例题有很多问, 不同的问题能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真正使每名学生都能吃饱, 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另外老师还必须指出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 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 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 比如对C组的学生, 要求他们能掌握一些最基础的知识, 在课后能完成练习, 若有不懂的能主动向同学或老师请教.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3. 分层授课.

进行分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限于客观条件,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分层授课有点像复式教学.因此, 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高一的函数这一章, 教学时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要注意形象、直观, 尽量使抽象的函数形象化、直观化.例如:讲两个函数为同一个函数时可举“变量好比人的一件衣服, 衣服换了但是人本质没有变, 所以函数f (x) =x和函数f (t) =t是同一个函数”等直观例子.对C组的学生只要求会求基本的函数表达式、基本函数的基本性质, 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就可以了;对B组的学生要求会求稍微复杂的函数的定义域, 会利用函数的基本性质求解一般基础的问题;对A组的学生还要求掌握题外的引申, 外加类似的问题加以巩固.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以便检测他们的掌握程度.另外要增加考试的密度, 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 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和测试, 以便能很好地掌握不同组的学生对本模块的掌握情况, 以便及时调整上课的难度和对不容易掌握的问题倾注更多的时间.总之,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但是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只要有一点进步, 都要给予表扬.

7.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 篇七

一、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和学生的“学”达到统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有进步.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在这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都不同,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充分准备好,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他们布置一些较难的题目,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难题的同时,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面对数学难题时的自信.对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低的题目,让他们通过解决这些题目提高解决数学难题的信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战胜难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

二、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

1.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分层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非常重要.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理解分层不是对学生分等级,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他们来提高数学的成绩.高中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中一定不要表现出对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态度的不同,要一视同仁,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通过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这就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2.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成绩拔尖,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都较高,能独立完成各种难题的学生.B层是中间层,即学习成绩中等,通过教师的指导,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解决数学难题的学生.C层是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较差的学生.通过分层次学习,A层的学生可以帮助B层和C层的学生,学生之间通过赶、比、帮、超,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学生分完层次之后,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时要注重全面发展,同时兼顾优生和差生.在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为依据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进行学习任务的安排,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2)课堂教学层次化.在课堂教学中,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按时完成教学目标,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以B层为标准,在B层以认真学习,能理解的水平为标准进行授课.同时在课堂题目的设置中要兼顾A层和C层.对A层的学生,教师在提问时要从起点较高的层次进行提问,让他们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而不应该提A层认为较简单的题目,这样反而会打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认为教师提的问题自己都会,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会越来越差.在面对C层学生时,教师要提一些对他们来说相对简单的题目,来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在具备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后,再提一些相对较难的问题,让C层的学生体会到挑战成功的乐趣.

三、分层教学的效果

在进行分层过程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估,还有学生对自己的评估,通过综合评估选出适合学生的层次.在分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愿的原则选择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和理解水平选一个自己认为可以胜任的层次.通过自主选择,在学习中他们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还包括每解决一个问题就代表着对自己的肯定.不断地肯定自我,可以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还能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就不会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反而觉得充满乐趣.通过分层学习,让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压力大大减小,让他们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解决难题的乐趣,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8.分层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尝试 篇八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时,正确地运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自觉性增强、学习兴趣浓厚,使数学教学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依照分层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和实现的目标,一般将一个班的学生按2:5:3的比例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基础以下的学生,第二层为中下层的学生,第三层为中上层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商讨、动态分层的原则。首先,要向学生宣布上述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其次,教师应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维护了自尊心。但学生的层次也不是永远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出必要的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调整一次),最终达到第一层逐步解体,第二、第三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分层

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同一堂课里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便是一个问题。教师应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第一层学生达到①~③;第二层学生达到①~④;第三层学生达到①~⑤。

三、课堂教学分层

教师务必使第一层的学生都切实掌握教材的解题思路,然后当堂出相似的题型让学生练习巩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不降低数学教学要求。凡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运用的,一定当堂练习、当堂检测,这样便于学生能够理解。凡是当堂教的数学定理、公式要当堂记忆,当堂运用知识正确解答有关的习题,当堂掌握。对于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学生,教师还应该要求其掌握更多的解法,以扩充他们的知识面。

例如,在高一《函数概念》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复习完相应的旧知识后,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什么叫映射?函数?

②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x的取值范围称什么?

③函数值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y的取值范围称什么?

④x,y的取值范围有什么关系?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⑤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

⑥你能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吗?自变量x、函数值y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

然后让第一层学生回答①②③题,第二层学生回答④题,第三层学生回答⑤⑥题。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又可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函数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突破这一难点。

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了《函数概念》后,又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①函数由哪三个要素组成?与映射有何关系?

②如何求自变量x取a时的函数值(fa)?并说明(fa)与f(x)的异同。

③自变量是否一定用x表示?两个函数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④说出二次函数f(x)=2x2+2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并求f(0),f(1),f(a),f(x+1)。

⑤下列各式能表示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⑥下列各组中是否表示同一函数?为什么?

先让第一层学生解决①②题后,请第二层学生解决③④题,再由第三层学生解决⑤⑥题。从而使全体学生悟出道理,学会方法,掌握规律,提高了信心。此外还要安排好教学节奏,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分,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些趣味数学,以便活跃课堂,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全过程。

综合以上教学实践分析,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严格控制教学内容。凡大纲和教材删去的,坚决不教,以保证学生集中精力不折不扣地学好课本基础知识及做好练习卷中的习题,让学生得到适当的减负。此外,教师还应该力求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

四、作业布置分层

一刀切地布置作业,往往使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为此,各层学生的作业练习量基本一致,但内容有所不同。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别设置与三个层次学生水平相适应的练习题和作业题,题量与难度均在学生承受范围内,使每位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得心应手的状态,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是复合函数的导数一节的各组练习:

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测验考核分层

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测验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教师采用分层教学以后,对学生的测验采用同一套试卷不同的要求,如可为避免出现学生将时间消耗在超越他们能力的试题上,试题设置可从易到难排列进行难度分层,要求学生做多少算多少,同时教师积极鼓励他们继续往下做;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第一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第三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每次考核后,各层次的人员应作适当的变动。例如,第一、第二层中成绩最好的两名学生分别升为第二、第三层,而第二、第三层中成绩最差的两名学生分别降为第一、第二层。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在班级中就会出现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上一篇:岗位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正青春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