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与良心励志日志(共4篇)
1.利益与良心励志日志 篇一
贫困是一个宝贵的环境
文/安德鲁·卡耐基
作为穷人家里的长子,我有幸在小时候就外出干活,因此在童年时代我就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是协助我的父母养家,尽快成为家里挣钱的人。问题是,我能找到什么活干,而不是我想干什么活。
我出生时,父亲是苏格兰手艺很好的纺织工。那是蒸汽机未出现的日子。他拥有4台手工织布机,还雇了几个学徒,他给一个提供我们原料的商人纺布。
蒸汽机的出现自然使得手工机织业衰退。在我10岁时,第一个严肃的生活问题降临我家。我的父亲给那商人送去最后一批货,回到家中,再没有活让他做了。那时,我下定决心,总有一天,我们要把穷困这只恶狼从家门口轰走。
我们天天在家庭会议上讨论迁居美国这件事。最终我们决定去投靠匹兹堡的亲戚。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和母亲都觉得这个决定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牺牲,但是“对两个孩子来说更为有利”。
一到匹兹堡,父亲就进了一家棉纺厂,接着我也去了,成了一个“线筒男孩”,就这样,我开始为后来的学徒生涯做准备。
我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拿到第一个星期的工资——1.2美元时的自豪劲儿:这钱给了我,是因为我对社会有了点儿用。我觉得没有别的事情能使一个少年更快地成长为一个男子汉了,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那才叫棒。
后来,我管理很大的账目,有上百万美元经过我的手,可是以后赚的任何一笔钱给我带来的欢欣,都远比不上那1.2美元带给我的满足感。那是诚实手工劳动的直接回报。它代表着我一个星期的艰苦劳动。要不是干活的目的是挣钱帮父母养家,那活真可以称为奴隶般的劳动。
那时,除星期日外,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工厂,直到天黑下来才让下班,中午只给40分钟的时间休息。这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担子真是很重。但是我正年轻,有自己的梦想。我的内心有一种力量时时激励我:这种情况不会也不可能更不应该持续下去。有一天,我会登上好位置,而且,我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小男孩,而是一个十足的小男子汉。
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一个做线筒的善良的苏格兰老人把我带进了他的工厂。但是在这儿有一段时间比在棉纺厂更糟。因为我既要烧地下室的锅炉,还要看管那台驱动机的小蒸汽机。我要使锅炉内的水位保持正常,还要看管发动机,责任重大,要是出点儿差错,整个工厂就会被炸成碎片。那时,我经常在夜间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坐在床上做调试蒸汽压力表的动作。
但是我从来没有告诉家人这些,我只能让他们知道好的一面。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因为家里每个人都在拼命干活,没有人会抱怨和放弃。
我那好心的老板不久就解除了我的压力,他需要有人开账单、记账,他看我能写出小学生水平的字,还会做加法,就叫我当了他的唯一职员。
大家都知道人们总是把贫困说成一大罪恶,好像觉得谁有钱,谁富有,谁就会更幸福,更有作为,就能享受更多的生活乐趣。
但是,穷人简陋的小屋里的生活,比富人豪华宅邸里的生活更温馨!我总是同情那些有仆人伺候,很大了还有家庭教师的富人子女,他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因为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父亲无时无刻都是他的伙伴、导师和榜样,母亲则集护士、老师、保护者——他所信奉的圣人于一身。这样,比起富人的孩子,他拥有生活中一笔更大更宝贵的财富,与这些财富相比,其他任何财富就是微不足道了。
我亲身体验过贫困家庭里的那种温馨、美满和纯真,这样的家庭无暇为琐事操心,不受他人的嫉妒,不与他人争斗,为了养家糊口这个共同的目标,家人相互爱护、团结一致。正是因此,我对富人家的孩子深表同情,而对穷人家的孩子表示祝贺。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穷人的队伍中已经涌现出,而且还会不断涌现出众多坚强、优秀、依赖自己能力的杰出人才。
如果你愿意看看那些流芳百世之人的名单,你就会发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出生于贫困——这个宝贵的环境中。
2.关于学习与兴趣的励志日志 篇二
每天都有很多件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看到一则广告,听到一则新闻,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宝洁公司对于大学生来说绝对不会陌生,大学宿舍里到处可见宝洁公司的产品:舒肤佳、玉兰油、碧浪、汰渍、激爽、佳洁士、护舒宝,等等。而洗发水这一类产品,宝洁公司就推出了6个品牌:飘柔、沙宣、海飞丝、潘婷、伊卡璐和润妍。就算你没有使用这6个品牌中任何一种洗发水,你身边肯定会有人使用,你也肯定看过这些产品的广告。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些问题:宝洁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个洗发水品牌呢?这些品牌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或许你会觉得这些问题非常无聊,跟自己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却因为思考这个无聊的问题而获得了一份工作。
大学期间我并没有系统地学过经济学方面的任何理论,但对于身边的经济现象却非常感兴趣。有一次买洗发水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了一个问题:宝洁公司为什么不集中精力做一个洗发水品牌呢?那样的话不知道可以节省多少广告费用。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宿舍里听到同学谈论喜欢什么洗发水,我才恍然大悟:宝洁如果只推出一种洗发水品牌,就算把这个品牌做得无可挑剔也肯定会有些人不喜欢,但如果同时做多个品牌,大部分消费者总能从这些品牌中找到一个中意的。这应该叫做多品牌战略吧?
那么,这些品牌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宝洁的广告。很快,我发现飘柔强调的是发质的柔顺,海飞丝专注于去屑,潘婷突出的是营养,而沙宣给人的印象是专业,走美容院路线。
很久以后,在一次面试的时候,主考官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请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多品牌战略在日化行业的应用及其利弊。我几乎不假思索就谈出了我对于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的理解,并谈论了这一战略对于创业型公司的价值和挑战,还谈到了品牌的覆盖面问题。这些都是我平时慢慢积累起来的一些想法,没有经过任何学理的论证,但是面试官却非常满意,很快就决定聘用我了。
后来我又去过一家广告公司应聘高级策划师,策略总监让每个参加面试的人都设计一句中国联通的核心广告词,也就相当于是品牌核心价值。对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大品牌,我平时一直留意二者在广告上的差异。中国移动最大的优势是网络的稳定,它的技术明显比联通更胜一筹,所以它的广告词为“移动通信专家”,强调自己的专业性,以此来暗示中国联通在技术上是不够专业的。而中国联通最大的优势是资费便宜,但是对于一个移动通信品牌来说,过于强调自己价格便宜无异于让品牌掉价,使人觉得联通就是“廉通”,这显然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所以联通强调自己是后起之秀,一定能够迎来出头之日,于是它的广告词被设计为“一切即将改变”,随后又变成了“引领通信未来”,期望能够在广告受众心中引起共鸣。
跟我一起参加应聘的人先后设计出了广告词,有人写着“因为有梦,所以鹰击长空”,也有人写着“连通爱,连通脉搏,联通新世界”,看上去都文采飞扬朗朗上口,但都跟我的思路迥然不同。为了突出联通是年轻的后起之秀这一特质,我设计的广告词是:“让我们享受年轻。”没有任何文采可言,但我还是满怀信心地交了上去。最后,面试我们的总监说,我是这些人当中唯一懂得广告的人。可事实上,我可能是那群人当中唯一没有过广告行业工作经验的人。一个完全没有广告行业工作经验的人,仅仅凭着自己平时看到电视广告或者公交站台广告时习惯性的思考,应聘上了那家大型广告公司的高级策划师。
可能你觉得我对身边每件小事如此在乎,生活一定会非常累。可事实却完全相反。当我从超市买了洗发水出来,我可以什么事也不想地回到宿舍,也可以沿路思索洗发水的品牌战略。当我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车外的公交站台广告或者其他公交车的车身广告,我可以心不在焉地瞥一眼,然后忘得一干二净,或者只记住广告上全智贤的性感Pose和姚明的憨厚一笑,也可以用接着坐公交车的时间去揣摩那个广告的创意,去尝试着修改那个广告的文案内容。同样是走回宿舍,同样是接着坐车,少想一个问题根本就不会让自己更轻松一些。我想,对于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来说,如果用这些时间来考虑更深层的东西,应该会从这种思考中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吧。
不管你将从事的是技术、市场还是别的什么性质的工作,如果能够养成一个勤于思考身边小事的习惯,你所能得到的将远远不止是一份日化或者广告行业的工作。你应该看到过交警站在路边检查车辆的场景,因为很多车辆都不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所以交警只好在路上对过往的车辆进行逐个检查。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方案:通过摄像机将过往的车辆拍摄下来,并通过连接到电脑而自动识别出其车牌号码,然后马上连接数据库,判断出这个车牌号码是否已经缴纳相关费用,如果没有,就立即发出报警声,交警便赶紧进行追捕。这个方案看上去有点儿理想化,但是,前几天一则新闻说北京的交警已经拥有这种装备了。我想开发出这套设备的人最初肯定也是从日常生活中产生了一个想法,然后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
3.关于成功与努力的励志日志 篇三
在泰国有一个雕像很奇怪,正面看是一个非常婀娜多姿的女人,但是看不到女人的脸,到背后一看,光秃秃的,一根毛也没有。泰国人说:这是“机会女神”之像,意味着当机会来到你的面前时,我们往往看不到她的脸,也许是蓬头垢面,可当机会走了的时候,才发现是机会,但是你再去抓时却抓不到,因为后面光秃秃,一根毛也没有。所以当机会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要先一把抓住她的长头发,不要让她跑了,然后再掀开她的长头发看看是不是美女,是合适的就留下来,不是就让她走。这个雕像的故事,让我感触很多: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整天在抱怨“没机会没机会”,实际上不是没机会,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留意身边的事情,没有去认真了解,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一般而言,机会到来的时候都是丑陋的,是不被看好的,但结果都是非常好的。如80年代初期摆地摊,如90年代初期的股票,这很多机会很多事情都是在反对声中开始,在议论声中发展,在掌声中成熟或结束的。
机会是什么?机会就是:别人不知道你知道了,别人不明白你明白了,别人犹豫或不做而你果断地做了。当别人知道了,明白了,想要做时,你已经成功了!机会就是这样,总是偏爱少数人,因为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惰性,喜欢跟风,人云亦云,所以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我们要想实现梦想,得到梦想的结果,就需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创业的平台,通向这个舞台的桥梁就是机会。
有的朋友,抱着老黄历来看新事物,感到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好受,总是持怀疑的眼光看待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还有的朋友,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高人一等,对一切新事物,都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不去做深入的了解,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是用旧有的观念去分析新事物,用老框框去套新形式,拒绝了解新事物,还要阻拦别人了解,怕别人跑去抓新机会,明明是好东西,却硬将新事物生搬硬套成一个坏东西,毫无根据地说一些极不负责任的话,结果是:耽误了自己,又伤害了别人。其最后的结局是: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上,束缚在旧有的观念上,牺牲在自己的误区上。因为新的事业,你看不懂,他看不懂,总有人看得懂;你不做,他不做,总有人去做。谁也阻挡不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千万不要把无知当个性,更不要等到未来因为错过机会而感到惋惜。对于机会,宁愿深入了解了之后而放弃,也不要因为不了解而错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三次创业致富的机会:第一次下海经商,倒买倒卖,我们认为是不务正业,投机倒把;第二次股票,我们认为是骗人;第三次房地产,我们认为会血本无归。可结果呢?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而恰恰相反,参与者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机会呢?因为很多人都是选择了“万一……怎么办?”实际上大部分机会都是在选择了“万一”之中失去的。我们为什么不去选“9999”的机会和几率,而只去选择“1”呢?这是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是否应该逆向思维一下了?应该想到“万一”成功了呢?
历史告诉我们:先知先觉的人是机会者,后知后觉的人是行业者,不知不觉的人是消费者。犹豫者失去机会,观望者没有机会,等待者永无机会。你见过看热闹的人和发表言论的人拿到冠军的吗?
思路决定出路,机会决定未来。机会又总是从那些没有准备的人身边悄悄溜走、躲过、一去不返的,失去一次机会,有时候便失去了一生的转机。机会到底是什么?机会就象小偷,它来的时候无声无息,但走的时候会让你损失惨重!对待机会只有一个办法,抓住它!机会就是这样,从不对某一个人格外青睐,也不会对谁格外吝啬,我们所做的,就是在它到来之前,去努力做准备,这个过程或许一年,或许五年,也或许会更长,甚至耗尽生命,也不会等到那一次可以使自己一跃便从鱼成龙的机会。
4.利益与良心励志日志 篇四
文/米歇尔·考奇
很多有钱人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一夜暴富、花钱如流水,他们会挣钱,也知道节约,下面我们就看看有钱人是怎么说的。
1、我是这样看的:节约就等于挣钱。比如坐飞机,如果我放弃花美元坐头等舱,也就相当于从别人那里挣了2000美元。在一把不太舒服的椅子上坐3小时就挣了2000美元,你不会不同意吧?
——波士顿一位著名整形外科医生。
2、当你翻开报纸,看到那些优惠活动,就仿佛是一张张钞票在看着你……我就是这样学会省钱的。为什么不借机省一笔呢?
——希拉里·斯万科,美国影视剧明星。
3、我们身边就有亿万富翁,但是你从外表看不出来。真正的有钱人通常并不是那些穿着最昂贵衣服、拿着最新潮手包或开着豪华轿车的人。在我居住的马撒葡萄园岛,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居着价值千万美元的房子,却开着买了的丰田车。
——波士顿一位著名整形外科医生。
4、买东西时,最好问一问:“贵店是从哪儿进的货?”有一次,我想买一些有机食品,价格高得惊人。所以我就想,这家店是从哪儿进的货?我进行了考察,给批发商打了电话。这批食品批发单笔订单最低是250美元,于是我又给朋友们打了电话,从他们那里寻求订单,然后按需要批发了一些,回来时顺路以相对便宜的价格把东西卖给了朋友们。
——杰弗德·塞斯勒,家政公司CEO。
5、如果你想成功,就要敢于接受风险。上世纪90年代时,我在AOL公司工作,公司裁员300名员工,我是其中之一。那时候电影《泰坦尼克》刚刚上映,我突发奇想,用租金买了500件T恤衫,在上面印上了一句话:“放弃沉船,从新开始。”要是我卖不掉这500件衣服,我就只能流浪街头。但是只用了6个小时,这些衣服就一售而空,我挣了5000美元。后来我又购进了10000件T恤衫在网上出售,两个月就将其全部卖出,挣了10万美元。那个网店是我开的第一家公司。
——彼得·萨克曼
6、在投资中,要留意身边人给你带来的启发。一天,妻子欢天喜地地说汉斯公司要在百货店里卖连裤袜。我一听,觉得一个家庭主妇对此这样着迷,这家公司可能有前景,于是我买了汉斯公司的股票,后来眼看着这只股票涨了6倍。
——一位公司经理。
7、我在当上程序设计员后挣得多了一些,想拿出些钱来帮助那些因为经济不景气而手头紧的亲朋好友,但又担心他们不会要。所以我想了个主意,让他们为我设计程序出谋划策,他们提的建议用处不大,我几乎没因此而多挣一块钱,但我还是给了他们几千美元的合作费。
——阿兰·沃恩,程序设计员。
【利益与良心励志日志】推荐阅读:
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考试答案——良心答案10-08
大国利益与大国战略10-01
我与良心相遇初二作文07-31
良心小学生作文10-03
做一个有良心的教师06-22
良心的解脱优秀作文09-26
写给良心的一封信09-29
读守护教育的良心有感10-26
高中以良心为话题的作文800字09-03
利益原则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