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柳叶儿》教学设计

2024-10-14

七年级《柳叶儿》教学设计(共10篇)

1.七年级《柳叶儿》教学设计 篇一

《柳叶儿》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柳叶儿的“苦中带涩”,在孩子看来却很“乐”。

2.理解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

3.能在理解的情况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人人都说孩提时代是最快乐,最开心的时代.你有哪些快乐开心的事情可以和大家分享呢?(学生介绍)

同学们的经历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让人觉得快乐开心.而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柳叶儿>,在那里,让作者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现在回忆起来确实“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二)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读一读这些生词.

捋()噌噌地()兀地()嚼()逞能()

天蒙蒙亮()飕飕()攥着()

(请学生开小火车)

2看来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到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学得很认真.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我发现同学们读得特别专注,接下来请以小小组为单位,分享你们的理解,并完善你们的答案,时间3分钟.

(学生讨论交流)

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的脸色已经让人觉得大家是胸有成竹了,那么,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吧.

(学生发言)

课文描写了童年时代,我在严重的饥荒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

3同学们,作者对柳叶儿抢得这么开心,吃得这么开心,我想:柳叶儿一定很甜吧.我这里有几片柳叶儿,想请同学们来尝一尝,到底是什么味道.

(设计学生有舔叶片的有嚼着吃的……)

到底什么味道?你能告诉大家吗?

(应该不甜,是苦的或者是涩的)

既然柳叶儿是又苦又涩的,为什么作者还抢得这么开心,吃得这么快乐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考.

学生一:因为“大人们只能抢低处的,高处的,大人没办法,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所以,他是乐自己能显示上树爬高的本领.

学生二:文中写道:“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还要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地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数值弹过来,摆过去”,可见,我的上树本领确实很高.“得意洋洋”挨了打“心里美滋滋的”,能体会出我显示了爬高的本领以后的乐趣.

学生三:文中说:“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从侧面告诉我们当时的饥荒之严重:就这样的东西,其他人也不能吃饱.“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鼓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是写我贪吃和数量之多,同时表达出在当时的特殊年代,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的乐趣.

学生四:因为柳叶儿救过我的命,所以,我对柳叶儿有着特殊的感情.儿时的记忆才会那么地清晰.

……

4“我”小时侯觉得美味的东西,在“我”长大之后,味道变成了“味苦,微涩”,是不是“我”把原来的想法推翻了呢?

学生:事实上,柳叶儿就是苦涩的.这是它原本的味道,味道没有变过.作者并没有推翻自己的想法。只不过,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感受不同。

5那为什么小时侯的我没有能尝出这种苦涩的味道呢?

学生一:因为在加工成包子的时候过程非常复杂:先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我想:这应该就是为了把柳叶儿苦涩的味道去掉吧,所以,就吃不出这种苦涩了.

学生二:因为当时作者毕竟小,古语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作为小孩子,他不能感受到大人们感受到的`那种苦涩.

6所以,作者长大之后,再次咀嚼柳叶儿,就能感受到当时的苦涩了.你能读出文中包含的苦涩的滋味吗?

学生一:第十段的关于清晨景色的描写,如果不是有去抢柳叶儿的任务,应该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就因为有抢柳叶儿的任务,这就让人觉得“一种苦中带着写涩的”滋味喷涌而出.

学生二:文中说:“做菜糊糊粥吃”,“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一个豆儿”就“香得不行”,现在想来可以体会到很多的苦涩啊.

学生三:“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的.”这种内心真实的写照,是极端饥饿后景物在脑子里的反映.就因为太饿了,才随时会想到吃

7那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呢?

告诉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如此幸福美满,让我们不要忘记那种苦难的日子,更加要好好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8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语言非常的生动形象,请你按照示例进行赏析,发言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

示例: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的.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鲜红的太阳比喻成肉做的樱桃,这种内心真实的写照,是极端饥饿后景物在脑子里的反映.就因为太饿了,才随时会想到吃.可以看出当时的饥荒相当严重.

(学生思考赏析发言)

(三)结束新课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希望同学们记住课堂上的感悟,好好地珍惜今天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

王朝一

2.七年级《柳叶儿》教学设计 篇二

小组学习 讨论交流

(开放性思维训练,肯定学生的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激动、兴奋,因为我们大家从课文中知道了过去岁月的艰难,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课堂讨论气氛热烈,大家发言积极。老师在要下课时想对大家说:你们是好样的,你们会合作,你们善解人意,你们帮助了我,你们令我兴奋激动,老师祝愿大家学习进步。噢,老师好险忘记了一件大事,我这儿为大家准备了两份作业,请同学们联系一下,也好让老师检测一下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同意吗?(发第一份计时作业)

学生练习 独立完成

(若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外完成)

六、课内外作业

完成两份计时作业

作业1 针对基础深化课堂

作业2 拓展提升优化课堂

3.又见柳叶儿飘六年级优秀作文 篇三

柳叶纷飞,这是思念的季节吗?

都说莺歌燕舞是春的前奏,万般红紫是春的盛幕。双星汇聚,一切美好都点缀了这个季节。呵,美丽的珀尔塞芙涅,你可知道,最让我迷恋的是你的精灵——柳叶儿啊。那清新,明朗的绿色就如一阵凉风,拂起记忆的浪花——

爷爷,你在那个美丽的地方,还好吗?

今年回去的时候,坟上已经长满了青草,角落上,去年插上的柳条也苏醒过来了。爷爷,你曾经对我说,柳是世界上最顽强的植物,立根于哪儿,就能在哪儿抽丝发芽。我点头,却又怎么会想到,说这话的你却没有顽强地撑下来呢!看着漫山遍野的迎春花,阳光下无比娇艳。爷爷,我知道,那一定是你在笑,你在那儿幸福地过着日子,是吗?

爷爷,好久不吹你教我吹的柳叶儿了,这次摘了一片最嫩的,凭着记忆吹起来,声音竟比以往嘹亮了许多。爷爷,你曾经对我说,无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吹吹柳叶儿,就会坚强地微笑。我点头,却有怎么回想到,说这话的.你再也不能微笑了呢!爸爸说,你走的时候,身子轻的如同一片羽毛。也许是吧,你变成羽毛飞走了,飞到那个美丽的地方去了,是吗?

爷爷,我不懂,为什么你对我的许诺一个都没实现,就这样匆匆走了呢!你还要再做一次柳叶蒸饭给我吃呢,你还要再弯一个杨柳帽戴在我头上呢!

爷爷,我的好爷爷,你看见了吗?我在这儿快乐地成长着。今年冬天一点儿也不冷,春天也来得很早,你在那儿可要保重身体呀。

柳叶儿轻轻扫过,就像你那双粗糙却温暖的大手。爷爷,看着影象中一个个微笑的你,眼睛悄悄地就湿了。

正是柳叶儿纷飞的季节,爷爷,你可听到,你远方的孙女在喊着你的名字?

会的,会的,柳叶儿一定会带去我的祝福。爷爷,你收到了吗?

风绵绵地吹着,眼前出现了一道绿色的帘子,记忆中的一个个温馨的片断,让我泪流满面。

4.柳叶儿教学设计 篇四

课件1出示一组关于柳树的图片。

大家有什么感受?柳是美丽的,是入诗入画的。我们再来看一首诗:

课件2《咏柳》。齐读。师简要赏析。

同学们,柳树如此美丽可爱,你能把柳树和吃联系到一起吗?

课件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宋学孟先生的作品《柳叶儿》,看看我们会有什么收获。

二、感知课文

课件4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文章围绕“柳叶儿”写了哪两件事?请在“柳叶儿”前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加以概括。

明确:抢柳叶儿、吃柳叶儿。

我们再来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是围绕柳叶儿写的。分别是?对。恋柳叶儿和赞柳叶。那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呢?柳叶儿。好再回到刚才的问题。(板书 恋 抢? 吃? 赞? 柳叶儿)

三、品味“乐”

1、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这两件事,给童年的“我”留下的最深感受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乐(板书)/

2、课件

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读读相关语句。说一说柳叶儿为什么会给他带来 乐 的感觉?小组学习:一划二读三说。

一“乐”是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第8小节一系列动词充分显示了我爬树本领之高。而“挨了打”“心里却美滋滋的”最能体现显示本领后的开心。

二“乐”是抢柳叶儿之乐。近处抢完了就到远处抢,在抢柳叶的过程中,我英雄终有用武之地。

三“乐”是吃柳叶儿之乐。

12、13小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得以饱尝美食的快乐。

过渡:而立之年的作者回忆自己8岁时的经历,他仍然只品到童年时的“乐”吗?如果没有,那么他又品出了什么滋味呢?课件6(“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你能否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这种滋味呢?

四、探究“苦”

课件7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体现“苦涩”滋味的语句,结合其中的关键字词加以分析,说出你的感受。小组学习一划二读三说。

清晨抢柳叶之乐(分析景物描写)(如果没有去抢柳叶这个背景,我们会感到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阿: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如果一联想到这是在抢柳叶的路上的环境描写,一种“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就会涌上我们的心头:太早了,万物还没有醒来,八岁的“我”就已经和三叔去抢柳叶了……

我”把太阳比喻成“肉做的”“鲜红鲜红”的大樱桃,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

还有吃柳叶的情节,一点柳叶就能把孩子撑成那样,可见当时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

▲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啊,人们要靠吃树叶来养活自己?课件8(补充背景资料,)

五、拓展延伸(师生谈话)课件9

现在的人还吃野菜么?是出于什么原因 ? 以前的人们是寻求温饱,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而现在的人们却是因为感到新鲜,想要去尝试,或者是追求绿色健康。正是由于社会的变化,时代的进步,才造成了过去和现在的不同。那么本文的中心也就显而易见了:通过回忆童年的一段艰苦岁月,表达了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六、总结课件10

5.《柳叶儿》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的:1、感受作者童年谈谈苦涩中蕴含乐趣的特点。

2、学习课文富有音乐感的语言。

学习重点:目标2

教学方法:自读、诵读、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有的人的童年是幸福的,有的人的童年是苦难的。作者的童年是苦难的,他们得用柳叶儿来充饥,而且这又苦又涩的柳叶儿还不易得到,得去“抢”。就让我们来感悟课文字里行间蕴含的人生的淡淡的苦涩。

二、阅读主场

(一)学生自读课文,在粗通文意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努力能够把握的角度作较深入研读。

阅读思考参考角度:

⑴课文分几层?

⑵课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⑶课文用什么方法描写人物?

⑷“柳叶儿”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⑸课文的语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⑹课文究竟要抒发怎样的情感?

(二)小组讨论交流后,在班上作发言。

教师点拨⑷⑸:

⑷①柳叶儿是作者童年情感的寄托。

②柳叶儿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

③柳叶儿是全文的线索(抒发对柳叶儿的眷恋之情——回忆童年时代饥荒岁月里吃柳叶儿的往事——表达对柳叶儿的深情)

⑸语言上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叠音词的大量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音乐感和意境,化艰难为有趣):

例:一片片打着细卷儿/慢慢舒展/咔嚓咔嚓把树枝全割下来/哗哗的摇/哇哇地哭/心里却是美滋滋/天蒙蒙亮/湿润润的清凉/淡淡晨雾/缓缓地流淌/牙齿咯嘣嘣响/凉飕飕的/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上/肚子圆鼓鼓的

3、分小组、分部分诵读课文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二”

(二)讨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练习:

1、课堂练习(积累词语):抄写课文中的叠音词。

2、课外练习:将课文朗诵给家长听,并请家长讲述童年苦涩岁月的快乐故事,再以“我对柳叶儿说——”为题写一段文字。

6.柳叶儿 教学设计(共) 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语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苦”与“乐”,让学生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3、学会简单的景物描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的文人骚客常以柳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在旧社会里,许多人以柳叶来充饥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品尝柳叶的苦涩的滋味。师板书课题: 柳叶儿

宋学孟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达到感性认识,同时把不熟悉的字词写在黑板上。捋luō 飕sōu 攥zuàn 师:读完课文,你能否简单复述一下课文呢? 生1:略。生2:略。

师:很好!刚才两位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环节进行复述,语言组织也较好,我们用掌声予以鼓励。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发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吗?(提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生1:“我感受到了当时岁月的艰苦,柳叶儿、榆树皮„„都拿来吃,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一代人都失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想说:我们要积极发扬老一辈的吃苦耐劳,不怕吃苦的精神,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奋斗!” 师:你说得太具体了,从从前说到了今天,谈到了我们应该具有的精神。生2:“我感受到了作者一代人的生活的苦涩,作者对柳树融入了真情,可以看出作者对柳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柳叶当时救了好多人,真是不平凡。” 师:嗯,你连作者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很好!掌声鼓励!

生3:“老师,老师,我说,我说。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富裕、发达,首先必需解决人民的口粮问题。” 师:你选取的角度真是与众不同!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刚才阅读是仔细的,感受是深刻的!

三、再读课文,反馈交流。

师:我们又把课文读了一遍,对课文的理解又更深入了,下面我们探讨下列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一幅柳叶图

师:柳叶儿是什么?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

生1:“柳叶是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阳光里慢慢的舒展的叶子,柳叶是我们救命恩人,是当时人民的救命恩人。”

生2:“我说两点:(1)柳叶儿是柳树叶子,一片一片的,打着细卷儿,细长、青翠的,嚼起来略带些苦涩的味儿。(2)柳叶儿是‘我’的救命恩人是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师:刚才两位同学细致地描绘了柳叶儿,并说出了它的作用。其实,不管它的外形怎么样,最主要的是它救了许多中国老百姓的命。

师:对于柳叶,文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你能说出有关咏柳的诗句吗? 生1:两只黄鹂鸣翠柳。

生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3:客舍青青柳色新。生4:张籍的“柳色看犹浅”。许多学生争着发言。

师:太精彩了!想不到同学们能够有如此丰富的积累。师:好,我们再回到课文。文中写了“我”几件事? 生:我和三叔捋柳叶儿,我吃柳叶儿。师:还有吗?有哪位同学来补充? 生:爬树!

师:我们把它归纳一下,总共是三件事: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师:这些事在作者的童年时代被认为是乐事还是苦事? 生:乐事!

师:长大后“我”如何看待这些事? 生:苦中带涩、特殊感情。师:“我”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吃了。

生2:露珠儿还在树叶儿的时候,就去抢叶儿的 生3: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师:刚才我们已经体会到在作者的童年时代的心目中,抢柳叶儿、吃柳叶儿似乎有无穷的乐趣,其实,乐中充满的更多的是苦涩。请同学们考虑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

生:“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这些食物在我们今天已经很常见了,甚至吃腻了,但是在那时却是很难得的,我觉得这里浸透着苦涩。

师:真是今非昔比呀!你说说还有哪里可以体现。

生:“包菜包子,里面还要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其中“一勺油”“一个人吃”“肚子圆溜溜的”“几乎透明”这些短语流露出了浓浓的苦涩味。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这位同学能够从语句中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很不简单!希望其他同学能向他学习。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三个模块。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一段文字:“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子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的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从这些语句里让我感觉到了作者的爬树技术之高,更让我体会到作者在当时凄冷的天气里爬树的滋味并不好受。

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语句来体会它的妙处吗?

生1:“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作者为那几天里能吃到柳叶而高兴,但是反映出‘我’在这里面的功劳不少,很引以为自豪,与别人相比能多吃,表现出来了幸运的情感。

生2:我想说两个地方:(1)“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说明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与感激之情,(2)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说明了当时的生活之不易,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之情。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得到了热烈掌声的回报,可见,回答是精彩的。文中有几处晨景的描绘,非常美。我们把它齐读一遍好吗? 生:好!生齐读。

师:你能用几名话来描绘傍晚时的景象吗?

生1:夕阳西下,映照着彩带似的晚霞,把天边围了起来,树林中传来了一声声鸟叫,偶尔是麻雀或者是斑鸠,听那远处的是什么,哦,是一只喜鹊在枝头鸣叫,好象在宣告明年的好收成。

生2:夕阳的光辉洒满了大地,一切都是金黄色,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的,仿佛在诉说着夕阳的美好,不一会儿,两边又出现一道紫红的云霞,慢慢地、轻轻地飘着„„

师:壮哉!美哉!能抓住特点,运用合适的修辞。

五、回顾全文,情感教育。师:抢柳叶儿吃,这本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讨论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乐”在何处? 爬树逞能之乐 抢摘柳叶儿之乐 饱吃柳叶儿之乐

师:这些童年时期的乐在中年的我看来,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无奈,请同学们试着用“有一种快乐叫••”的句式来描述作者的复杂情感。例如: 1,有一种快乐叫无奈

2,有一种快乐叫辛酸

3,有一种快乐叫简单

4,有一种快乐叫„„ 生:有一种快乐叫苦涩。生:有一种快乐叫伤心。生:有一种快乐叫满足。生:有一种快乐叫单纯。生:有一种快乐叫温饱。

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呢?

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努力学习,不能虚度年华!师: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不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人和事吗? 生1:逃课、不学习。

生2:有的人在食堂吃饭时,总留有许多的饭在碗里或倒掉。生3:还有的人上网、玩游戏。

师:哦!原来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陋习,你能用名言警句来劝说他们吗? 生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生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摒弃缺点,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使自己有一个亮丽的,充实的美好人生。

六、立足课文,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里通过写有关柳叶儿的几件事,抒发了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下面两首诗。课件出示: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把它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日 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我们一起把这两首诗读一遍,注意两首诗的语气、语调。生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时候似乎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不够。现在,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这两首诗蕴涵了作者什么情感。此时,学生热烈地讨论着。

生:《咏柳》这首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他应是对柳的赞美。所以读的时候,应该有欣赏之意。师:不错。看到了实质。

生:《再别康桥》这首诗中“走”、“作别”应是离开康桥这个地方,我感觉是一种留恋之情。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从字中摄取了信息。我们对刚才两位同学以掌声鼓励。下面,我们用欣赏、留恋的情感再读这两首诗。生再读。

7.《柳叶儿》教学总结 篇七

金凤区良田回民学校 王玉升

本学期我们在金凤区教研室高宝珍老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聚焦课堂、有效教学”这一中心,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关键环节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为主线,围绕“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和“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核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力求解决课堂进行中低效和无效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良田回民学校七年级备课组承担了“写人记事类课型教学各环节有效性课例研究与实践”这一子课题。接受任务后,我们备课组积极活动,开展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展示,组织听评课等活动。在教研室高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反复推敲,不断改进,我作为主讲有幸展示了《柳叶儿》这样一堂语文课,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

一、教材的整体把握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单元的内容是金色童年,重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的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童年时上树爬高逞能、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趣事,再现了那段虽苦涩却快乐的时光。教学中我们不断研究教材,从最初的“忆苦思甜”课,反复修改,最后确定为:重点通过赏析词句,分析细致的描写,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唤起同学们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懂得经历就是经验,苦难就是财富的道理,从而能正确地对待困难。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赏析词句,分析细致的描写。原因:本单元的重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所以教学中重点从词句入手,从描写入手,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对柳叶的特殊感情的。

原因:学生现在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很难体会文中所描绘的生活的艰难,也很难理解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所以教学中我们重点通过对“乐”的分析、对时代背景的展示、对开头和结尾的理解来把握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懂得经历就是经验,苦难就是财富的道理,从而能正确地对待困难。

三、教学方法的确立:

刚刚迈入初中的学生对于散文的理解与把握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柳叶儿》之前已有四篇文章做铺垫,学生可以以自学与感悟为主。当然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学习散文的积极性,不能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有思维阻碍,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一些动画、图片、视频、故事的插入非常必要;这篇看似浅显的散文需要学生去体验、去感悟,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是非常重要的。

1、注重阅读,以读促悟。

《柳叶儿》是文质兼美的散文,所以我通过让学生听读、自读、齐读等方法,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去体味课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2.注重合作、探究。

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启发式、讨论式,通过合作、探究来赏析词句,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注重体验、感悟。

本文语言质朴生动,充满情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能浮于表面,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既要尊重学生的体验,更要引导学生的体验和提升学生的体验,把作者的情感由“苦中有乐”升华到“虽苦犹乐”。

4.注重利用资源。

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有效的利用能为课堂增色不少。特别是导入新课环节动画、图片的插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作者情感环节视频资料的播放能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景,便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入应能给学生以启迪,几经修改,我们最后确定激发兴趣,引出重点难点来。柳是春的使者、美的化身;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多媒体播放诗画)可是柳叶又苦又涩,有人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来嚼一嚼,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当代作家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品尝柳叶儿,体会情感。

(二)初读感知: 《柳叶儿》所写的事情由于学生未曾经历,因而较难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因而教学中我采用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给生字注音,标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或精彩的词、句、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字词,找出线索,概括主要内容,体会全文的感情基调。

(三)品读赏析

品读赏析是这节课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这节课是否有效的最直接的体现。教学中我设计了“品味生活”和“体会情感”两个问题,紧紧围绕着“赏析词语”、“品味句子”和“分析段落”三个环节来把握主旨,体会情感。

1、品味生活:(突出重点)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为什么我当时会感到“乐”呢?

一“乐”:上树爬高。找出动词,体会作用。“甩、飞、爬、抱、摇、摆、溜”生动而准确地写出“我”的淘气,也浸透着“我”的快乐心情。“爬高逞能”满足表现欲

二“乐”:抢柳叶儿。引导学生分析抢柳叶时的环境之雅:齐读句段,体会作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四个词尽显环境的清幽淡雅。为后文抢摘柳叶凭添了几分情趣,也衬托了“我”快乐的感受。“抢在太阳和别人前面”满足竞争欲。

三“乐”:吃柳叶儿。吃柳叶时的尽情满足:终于可以吃到美味了,于是直吃得“满心里香得不行”,“肚子圆鼓溜溜的”。满足口舌欲。

本环节通过分析主要内容,抓住“乐”,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2、体会情感(突破难点)

(1)了解作者和背景(便于正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2)分析开头和结尾。开头: “抽”,写出了柳树发芽的动态过程,表明作者的关注。

“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可见作者的关切。“每当看到„„总忍住„„”,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柳叶儿的关心。

结尾:

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柳叶儿虽苦涩,能救命,给快乐。表达了作者对柳叶儿的感激之情。

作者情感:在那苦涩的岁月里,正是有了苦涩的柳叶儿,才给我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所以作者的情感是虽苦犹乐。

本环节我通过引导学生品读开头和结尾,把核心主旨巧妙地从“苦中有乐”升华为“虽苦犹乐”,这是一种“精神之乐”、“生活之美之乐”。这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深度。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懂得经历就是经验,苦难就是财富的道理,从而能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

8.七年级《柳叶儿》教学设计 篇八

赵克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2、积累咏柳的诗文及珍惜幸福生活的名言警句;

了解写作背景,梳理情节,把握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1、2、3、运用圈点勾画法自读课文,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课时: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

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间地头,到处都可见柳的身影。柳树历来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你能回忆起哪些咏柳诗句吗?

“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杨柳万千条”、“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等。可谁曾想到它当年曾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当代作家宋学孟曾说“柳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虎骨那段难忘的岁月。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宋学孟,当代作家,著有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特殊历史的长篇小说《深秋的颜色》,短篇小说集《十九岁的微笑》,中篇小说集《马汉王外传》等。

背景:1951~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圈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捋(luō)勒(lēi)紧 兀(wù)地 攥(zuàn)一茬(chá)凉飕飕(sōu)噌(cēng)微涩(sâ)逞能(chěng)

2、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用“文章讲了一个 的故事”的句式。

【点拨:文章讲了在饥荒的年代里,我与三叔抢柳叶儿的故事;或文章讲述了一个人们用吃柳叶儿的办法度过灾荒的故事。】(独立思考)3.作者围绕“柳叶儿”的写了哪些事情?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点拨:恋柳叶儿四.精读课文 品味感情

1.八岁那年的“我”如何看待“抢柳叶”、“吃柳叶”的事情?(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之中,还可以品出什么味道?

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赞柳叶儿】 3.回忆这些往事时的“我”,对柳叶的感情又是如何呢? 五.品读文章 欣赏语言(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说说好在何处?

提示:可以从思想感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关键词语等角度进行赏析。

【示例】“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子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的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交流展示】(1)第8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摇、摆、溜”写出“我”的陶气,也为了下文爬高摘柳叶打下基础。

(2)第10段中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趣。而“冰凉、咯嘣嘣、凉飕飕、滴进、阴凉”等词则写出了抢摘柳叶了的苦涩滋味。

(3)第10段中,把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去年鲜红鲜红的”生动形象地写出极端饥饿,流露出苦涩之味。

(4)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5)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六.总结文章 感悟升华

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滋味; 看今朝,生活幸福,稚童低语尚言苦。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对待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努力学习,不能虚度年华!)

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不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人和事吗?(不学习、浪费、沉迷于网络游戏„„)

原来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不知道珍惜幸福生活的人,你能用一些名言警句来劝说他们吗?

【点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教师寄语

时光已流逝,抹不去苦涩的记忆;柳叶又抽芽,牵动着如歌的情思。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柳叶的那个时代吧!因为柳叶时代的情感熏陶了我们的灵魂,丰厚了我们的思想积淀。但愿它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珍惜现在的生活,用真正的幸福装点自己的人生。

(二)板书设计

忆柳叶

抢柳叶 苦

柳叶儿 煮柳叶 珍惜幸福生活

9.七年级《柳叶儿》教学设计 篇九

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能学好音标最强烈最持久的自信心和勇气。要让学生明白:只要上课多多专心并认真模仿,大多数学生是能学好音标的。学生学习音标犯错是难免的,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一犯错就指责,这容易伤学生学习音标的热情和信心。所以老师要尽最大努力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音标持久的动力和激情,而不是无意中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将集中教学和分散巩固有机结合。音标教学时,第一天可以集中教六至十个,接连二三天都复习和巩固这几个音标。开始时,老师要讲清发音要领并多次示范,全班一起学,待多数学生都会读时,然后抽部分学生单独读音标,从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也可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组长在老师处过关,成员在组长处过关,同时老师也要抽查个别成员,从中发现音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

最后,老师教音标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法

1)新旧对比

教新音标时,老师可利用已经学过的相近的音标,指出新音标的特点,以及它和旧音标在发音方面的异同,使同学更容易模仿。比如教[ i: ]/时,先教学生读[ i ],并告诉他们发音要领:a.舌尖低下齿,舌前部抬起, b.唇形中常,上下齿可容一个食指/,并反复练习,并纠正其中错误。然后再教[ i: ]/,同时告诉学生们发音要领: a.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尽量抬起。b.唇向两旁伸展成扁平形。c.它的发音是[ i ]/的两倍。

2)正误对比

音标教学时,我将学生的错误发音与正确发音对比,使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并体会正确的发音。比如[ s ] [ z ]和[ θ ] [ δ ]这两组音极相似,多数同学常常将它们读错。于是我告诉同学们:[ s ]是舌端靠近齿龈,气流由舌端齿龈之间泻出,摩擦成音,[ s ]是清辅音,[ z ]是浊辅音。而[ θ ] [ δ ]发音时:是舌尖轻触上齿背,气流由舌齿间窄缝泄出。摩擦成音,[ θ ] [是清辅音, [ δ ]是浊辅音。

2.模仿法

学习音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但在模仿之前,要让学生明白发音要领,并注意口型变化,先集体模仿,再个体模仿,最后抽成员过关,对不正确的发音,要及时纠正,并鼓励他们多开口练习,为自己以后拼单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反复操练

在学生能熟练读音标之后,在学习新单词之前,可利用每个单元的单词表,先老师拼读单词,大约两周以后,抽音标读得好的同学拼读,老师只是纠正读不准的单词,最后,过度到抽更多的同学读单词,同时要及时给予帮助,一定要消除同学们对单词的恐惧感。

10.《柳叶儿》教学设计 篇十

1、结合课文语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苦”与“乐”,让学生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3、学会简单的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的文人骚客常以柳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在旧社会里,许多人以柳叶来充饥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宋学孟的《柳叶儿》,和作者一起品尝柳叶的苦涩的滋味。师板书课题:柳叶儿

宋学孟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达到感性认识,同时把不熟悉的字词写在黑板上。捋luō飕sōu攥zuàn师:读完课文,你能否简单复述一下课文呢?生1:略。生2:略。

师:很好!刚才两位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环节进行复述,语言组织也较好,我们用掌声予以鼓励。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童年时代,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抒发了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师: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说些什么吗?(提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生1:“我感受到了当时岁月的艰苦,柳叶儿、榆树皮都拿来吃,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一代人都失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想说:我们要积极发扬老一辈的吃苦耐劳,不怕吃苦的精神,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奋斗!”师:你说得太具体了,从从前说到了今天,谈到了我们应该具有的精神。生2:“我感受到了作者一代人的生活的苦涩,作者对柳树融入了真情,可以看出作者对柳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柳叶当时救了好多人,真是不平凡。”师:嗯,你连作者的情感也体会到了,很好!掌声鼓励!

生3:“老师,老师,我说,我说。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富裕、发达,首先必需解决人民的口粮问题。”师:你选取的角度真是与众不同!

师:可以看出同学们刚才阅读是仔细的,感受是深刻的!

三、再读课文,反馈交流。

师:我们又把课文读了一遍,对课文的理解又更深入了,下面我们探讨下列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一幅柳叶图

师:柳叶儿是什么?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

生1:“柳叶是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阳光里慢慢的舒展的叶子,柳叶是我们救命恩人,是当时人民的救命恩人。”

生2:“我说两点:(1)柳叶儿是柳树叶子,一片一片的,打着细卷儿,细长、青翠的,嚼起来略带些苦涩的味儿。(2)柳叶儿是‘我’的救命恩人是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师:刚才两位同学细致地描绘了柳叶儿,并说出了它的作用。其实,不管它的外形怎么样,最主要的是它救了许多中国老百姓的命。

师:对于柳叶,文人墨客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你能说出有关咏柳的诗句吗?生1:两只黄鹂鸣翠柳。

生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3:客舍青青柳色新。生4:张籍的“柳色看犹浅”。许多学生争着发言。

师:太精彩了!想不到同学们能够有如此丰富的积累。师:好,我们再回到课文。文中写了“我”几件事?生:我和三叔捋柳叶儿,我吃柳叶儿。师:还有吗?有哪位同学来补充?生:爬树!

师:我们把它归纳一下,总共是三件事: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师:这些事在作者的童年时代被认为是乐事还是苦事?生:乐事!

师:长大后“我”如何看待这些事?生:苦中带涩、特殊感情。师:“我”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生:不容易!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1:柳叶儿是要抢的,低处的几天就被大人们抢吃了。

生2:露珠儿还在树叶儿的时候,就去抢叶儿的生3:近处的抢完了,就往远处。

师:刚才我们已经体会到在作者的童年时代的心目中,抢柳叶儿、吃柳叶儿似乎有无穷的乐趣,其实,乐中充满的更多的是苦涩。请同学们考虑吃柳叶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

生:“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这些食物在我们今天已经很常见了,甚至吃腻了,但是在那时却是很难得的,我觉得这里浸透着苦涩。

师:真是今非昔比呀!你说说还有哪里可以体现。

生:“包菜包子,里面还要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其中“一勺油”“一个人吃”“肚子圆溜溜的”“几乎透明”这些短语流露出了浓浓的苦涩味。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看法吗?生:同意!

师:这位同学能够从语句中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很不简单!希望其他同学能向他学习。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第三个模块。

四、三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一段文字:“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子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的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从这些语句里让我感觉到了作者的爬树技术之高,更让我体会到作者在当时凄冷的天气里爬树的滋味并不好受。

师:你们能从文中找出语句来体会它的妙处吗?

生1:“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作者为那几天里能吃到柳叶而高兴,但是反映出‘我’在这里面的功劳不少,很引以为自豪,与别人相比能多吃,表现出来了幸运的情感。

生2:我想说两个地方:(1)“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说明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与感激之情,(2)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说明了当时的生活之不易,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之情。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得到了热烈掌声的回报,可见,回答是精彩的。文中有几处晨景的描绘,非常美。我们把它齐读一遍好吗?生:好!生齐读。

师:你能用几名话来描绘傍晚时的景象吗?

生1:夕阳西下,映照着彩带似的晚霞,把天边围了起来,树林中传来了一声声鸟叫,偶尔是麻雀或者是斑鸠,听那远处的是什么,哦,是一只喜鹊在枝头鸣叫,好象在宣告明年的好收成。

生2:夕阳的光辉洒满了大地,一切都是金黄色,麻雀在枝头叽叽喳喳的,仿佛在诉说着夕阳的美好,不一会儿,两边又出现一道紫红的云霞,慢慢地、轻轻地飘着

师:壮哉!美哉!能抓住特点,运用合适的修辞。

五、回顾全文,情感教育。师:抢柳叶儿吃,这本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讨论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乐”在何处?爬树逞能之乐抢摘柳叶儿之乐饱吃柳叶儿之乐

师:这些童年时期的乐在中年的我看来,是何等的辛酸、何等的无奈,请同学们试着用“有一种快乐叫”的句式来描述作者的复杂情感。

例如:

1,有一种快乐叫无奈

2,有一种快乐叫辛酸

3,有一种快乐叫简单

4,有一种快乐叫

生:有一种快乐叫苦涩。

生:有一种快乐叫伤心。

生:有一种快乐叫满足。

生:有一种快乐叫单纯。

生:有一种快乐叫温饱。

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呢?

生: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努力学习,不能虚度年华!师: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不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人和事吗?生1:逃课、不学习。

生2:有的人在食堂吃饭时,总留有许多的饭在碗里或倒掉。

生3:还有的人上网、玩游戏。

师:哦!原来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陋习,你能用名言警句来劝说他们吗?生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生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够摒弃缺点,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使自己有一个亮丽的,充实的美好人生。

六、立足课文,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里通过写有关柳叶儿的几件事,抒发了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下面两首诗。课件出示: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把它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日在我的心头荡漾

师:我们一起把这两首诗读一遍,注意两首诗的`语气、语调。生齐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时候似乎对这两首诗的情感把握不够。现在,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这两首诗蕴涵了作者什么情感。此时,学生热烈地讨论着。

生:《咏柳》这首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我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他应是对柳的赞美。所以读的时候,应该有欣赏之意。

师:不错。看到了实质。

生:《再别康桥》这首诗中“走”、“作别”应是离开康桥这个地方,我感觉是一种留恋之情。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从字中摄取了信息。我们对刚才两位同学以掌声鼓励。下面,我们用欣赏、留恋的情感再读这两首诗。生再读。

上一篇:七年级作文我爱你祖国700字下一篇:大学形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