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贫困农村现状调查

2024-09-16

中国贫困农村现状调查(共8篇)

1.中国贫困农村现状调查 篇一

区农村贫困党员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农村贫困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为xx区保护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目前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困难。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全区农村贫困党员的基本现状、致困原因、相关对策,我们组织专班,实地走访了全区8个乡镇36个村122名贫困党员,并召开了乡镇、村党支部

书记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认真分析、深入探讨。

一、基本现状

从调查情况来看,全区1174名农村党员中,贫困党员共301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5.6。

(一)结构情况。全区农村贫困党员35岁以下的15人,占5,36-60岁的92人,占30,60岁以上的194人,占65;男党员266人,占82,女党员35人,占12;初中以上113人,占37.5,小学及文盲188人,占62.5;担任过村主职干部的约占20%,无职党员约占80。由此可见,农村贫困党员中,以老党员居多、男党员居多、低文化党员居多、无职党员居多。

(二)经济情况。据调查,在贫困党员中,特困党员(年人均纯收入在800元以下)73人,占25%,贫困党员(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108人,占35%,一般贫困党员(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120人,占40%。从数据分析来看,贫困党员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1)耕田种地收入占35,(2)退耕还林补助占20,(3)家禽养殖收入占20,(4)零工收入占5,(5)子女救济占5,(6)社会救助(主要包括农村低保、农村特困救助、大病救助)占15。支出情况主要包括:解决温饱占70,医疗费用占12,孩子学费占15,其他支出占3。

(三)主要心态。在调查交流中,农村贫困党员的心态主要呈现四种类型:一是朴实向上。这种心态在农村贫困党员中占主流,约占70。这些党员能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时时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面对困难不埋怨,身处逆境不泄气。二是失落无助。约占18。这部分党员的反映是:过去为村集体的发展作过贡献、吃过苦、受过累,现在年龄偏大、身体不好,家庭缺乏劳动力,政策好却有心无力。在调查中,部分党员反映:现在比一般群众过得还不如,党组织又慰问关心不够,常有一种受到群众取笑的感觉。从中可以看到一部分老村干部在生活困难中的思想失落、情绪低落。三是消极等待。约占10。这部分党员一般因为年龄较大、思想老化,缺乏自立意识,依赖思想严重,有田不想耕,有地不想种,过一天算一天,不仅不能在农村发展、勤劳致富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反而是农村一个相对落后的特殊群体。四是“灰色”心态。约占2。有乡镇反映:极个别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呈现与党员标准相悖的情况。极少数党员由于缺乏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思想出现滑坡,不仅不信任共产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反而误入思想歧途。有的信奉宗教思想,有的崇尚邪教思想,有的发表有悖于党的方针政策的言论,有的误导群众思想,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权益状况。在调查中,我们感到大多数党员的权益得到了维护和保证,极少数党员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其基本权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多数党员反映:“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比较了解的,对目前的农村政策还是非常满意的。”特别是去年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镇、村两级党组织都能把集中学习、交流讨论、征求意见活动延伸到基层农村党员,覆盖面达到90,同时“七一”节、年终慰问,都能通过不同形式,把党组织的温暖带给农村基层党员。在这方面,大部分农村贫困党员比较满意。在履行义务方面,农村贫困党员能积极支持村级党组织的工作,参加组织生活,按期交纳党费,参与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开展村级集体建设,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这部分党员虽然比较困难,但不轻易向组织张口伸手。

二、致困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贫困党员致困原因是复杂的,有的是单一因素,更的是由多种原因造成。通过分析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主观原因致困

1、素质偏低。统计数据表明,农村生活贫困党员中绝大部分是低文化层次的,小学及文盲居多,占贫困党员总数的62.5以上。由于他们缺乏文化,素质较低,本身没有一技之长,加上对新知识、新技术知之不多,适应性不强。在农业生产的主战场上,他们缺乏应有致富能力,自我创造能力较差,一旦家庭出现一点变故,生活就陷入窘境。

2、思想偏旧。这种情况主要集中体现在老党员身上。由于年龄较大、素质不高,仅限于采用老传统、老办法耕田种地,科技意识淡薄,不善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对发展养殖业、庭院经济的办法和途径了解不多、思考不够,经济来源单一。极少数党员还存在“等、靠、要、怨”思想,一味依靠组织救济,不愿自食其力,稍不如意就牢骚满腹。

3、能力偏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年龄大,劳动力缺乏,脱贫致富能力弱;二是文化素质低,运用科技水平不

高,适应能力弱;三是农业生产收入不高,家庭不富裕,抵御风险能力弱;四是思想守旧,观念不新,创新能力弱。

(二)客观条件制约

1、因“老”致困。全区农村生活贫困党员中,60岁以上的占贫困党员的65%。这些老党员,大多数是六、七十年代入党,他们曾经为农村建设作出过贡献,如今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生活缺少保障,生活十分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一种无助的处境,只能在每年“七一”或春节期间领到各级党组织送去的微薄慰问金。

2、因“病”致困。由于年龄偏大,绝大数农村贫困党员均不同程度地患有肝、肺、肾、心脑血管等疾病,以致劳动力弱,有的甚至丧失劳动力,而且还要承受因为看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

3、因“灾”致困。这部分党员过去家境一般,因为遇到突发的天灾人祸致困。

4、因“学”致困。这部分党员家庭本不富裕,因为有子女读高中、大学,较贵的学费使家庭经济压力雪上加霜。

5、因“地”致困。这部分党员的生活来源仅限于耕田种地,其产出效益较低。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耕地质量较差。有一半的贫困党员承包地均是岩板地,虽然有一定的承包地面积,但是只能零星间种经济作物,土地的可使用率很低;二是地理位置偏僻。大部分耕地位于深山老林,交通极其不便,即使有一定的农副产品,但是由于运输外销不便,难以转化成一定的现金收入。调查发现:绝大部分耕地种植的是苞谷、土豆,仅限于生活食用和饲养家禽,基本不可能进入市场,极少种植其它的经济作物,日常微薄的经济收入仅能维持生活支出。

(三)社会因素造成。社会因素,是农村党员致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风气的影响。近年来,在农村特别是较偏僻农村,由于生活普遍困难,子女不养父母、房子不让父母、有钱不济父母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调查中发现,六十岁以上的农村贫困党员一般均与子女分开过生活,住的都是偏房,子女的救助非常有限,基本依靠自给。二是社会救助的欠缺。由于神农架林区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经济比较落后,村级经济薄弱,不论是林区、镇,还是村,用于社会救助的能力相对有限,造成社会救助机制尚不够完善,覆盖面尚不够全面,特别是对农村贫困党员的救助机制尚未建立。

(四)其他措施缺乏。从总体上讲,各级党组织在帮扶农村贫困党员方面是比较落实的,但是尚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现象,主要体现在:一是重面上,轻点上。从全区的整个面上讲,农村党员被关心关怀的覆盖面达到80以上,但有少数的空白点和盲区,特别是少数乡镇党委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农村经济上,对贫困党员这一弱势群体有所忽视,关心不够引起了少部分农村贫困党员的异议。二是重“输血”,轻“造血”。各级党组织对农村贫困党员的帮扶大部分仅停留在临时状态,很少注重培育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在这方面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三是重原村干部,轻无职党员。对过去担任过村干部的贫困党员关心的多一些,对无职的贫困党员关心的少一些。

三、建议和对策

(一)着眼长效,建立农村贫困老党员帮扶救助基金。当前,探索农村贫困党员帮扶保障长效机制的当务之急就在于建立“农村贫困老党员帮扶救助基金”,以经济扶助的方式,对遇到困难的老党员进行帮助。

1、确定筹集办法和使用原则。采取“三个一点”:区财政拿一点,自留党费划拨一点,发动全区党员捐赠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在使用原则方面,必须遵循专款专用、重点使用、救助联动、逐级审批等基本原则,建立专用账户,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严格规范救助程序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成立贫困老党员帮扶救助基金管理和监督小组,负责基金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帮扶基金使用。

2、建立管理台帐,确定帮扶对象。按照一般困难、比较困难、特别困难三个层次,分别在各党支部、基层党委、林区党委组织部建立管理台帐。台帐别人包括贫困党员基本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年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并根据帮扶进展情况每年审核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对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党员,担任过村主职干部的贫困党员,每月分别给予一定的经济扶助,解决生活困难。

3、明确审批程序和监管制度。申请帮扶救助基金必须由贫困老党员本人提出书面申请通过所在党支部的核实后在支委会或党员大会进行分析评议,并在支部氛围内进行公示,然后报所在基层党委审核,基层党委必须对帮扶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逐个入户了解情况,分析党员产生困难的原因集体研究处理办法,并签署所审核情况是否真实有效的意见,并报林区党委组织部给予复核和审定。同时各级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财经管理要求,自上而下开展对帮扶救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督察,检查帮扶救助的金额和人数。对虚报、挪用和截留帮扶救助资金的相关人员按照党费管理和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和责任追究。

(二)标本兼治,既要“输血”又要“造血”。对贫困党员进行帮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方式,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

1、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实行激励性引导。对于那些存在“等、靠、要、怨”等观念落后、思想僵化的贫困党员,要突出思想引导。要采取正面引导、集体谈心、典型激励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摒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陈旧思想,克服思想障碍,启发他们增强自力更生、依靠科学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尽快脱贫致富。

2、从解决贫困党员的当务之急入手,进行生活性扶助。贫困党员由于生活状况的艰难,生活上自顾不暇,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是当务之急。对于那些因年老体弱、天灾病痛或不可抗拒的突发性自然因素而导致一时贫困的党员,要及时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以“输血”扶贫为主,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3、从增强贫困党员的造血功能入手,开展生产性扶助。对于那些有脱贫的愿望和信心,因缺少资金而无法起步的贫困党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性扶持。各级党组织、参与帮扶的党员要形成合力,充分盘活现有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脱贫生产。

4、从加强科技培训入手,加强智力性帮扶。要针对不同情况,通过组织党员参观学习、外出考察或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利用村党员电教活动室定期播放科技电教片等形式,确保每个党员掌握1-2项致富技术,提高党员的致富能力,引导党员贫困户树立致富信心。特别是当前应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方式,针对扶贫项目进行大范围的农村党员科技培训,通过致富技能的提高,为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创造条件。

(三)整体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

1、建立结对帮扶制度。各级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采取“一帮一”、“几帮一”的形式,与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重点帮助贫困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致富技能,提高自我脱贫致富的能力。要求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应为帮扶党员做二至三件实事,深入帮扶党员家中座谈了解生产生活情况,提供致富信息,帮助发展经济。各级党组织建立帮扶工作档案,将帮扶救助基本情况、帮扶的主要做法、经验和效果等及时记录,帮扶情况纳入科级领导干部年底考核。

2、建立督查考核制度。采取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督查,每年开展一次帮扶工作考核总结评比,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单位目标考核、干部选拔任用和民主评议党员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3、坚持党员走访慰问制度。在每年的“七•一”和春节期间,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看望慰问曾获各种荣誉称号的、担任村主职干部的贫困党员,注重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帮助。

4、建立党员谈心谈话制度。把物质救助与精神救助结合起来,对生活贫困党员适时谈心谈话,掌握党员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帮助生活贫困党员解开思想疙瘩,鼓励士气,振作精神。

5、完善党员社会救助制度。把帮扶贫困党员纳入整个社会救助体系中,在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农村五保户供养、再就业免费培训时,适度向生活贫困党员倾斜,使党内互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建立生活贫困党员大救助工作格局。对重病重灾党员户,采取集体救助、倡议社会募捐等办法,筹措资金,帮扶救助。

2.中国贫困农村现状调查 篇二

一、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村信息传播现状

(一) 传播设备相对完备, 但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改革开放以来, 前郭县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较以前有了大幅的提高, 文化、经济、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改善。根据调查, 前郭县的农村居民拥有电话和可上网的手机的用户占比例60%以上;使用广播的用户为大多数老年人与部分司机;农村居民甚少有人具有阅读习惯, 并有73%的农村居民认为报纸和杂志的阅读对自身没有用处, 所以在农村居民中, 报纸与杂志的使用居民比例较少, 约占5%。可上网电脑的使用数量逐年上升, 却多数应用于娱乐项目。只有居民家庭均拥有的电视机可实现帮助农村范围的信息传播。所以, 目前农村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依赖于传统的电视和亲朋之间的交往。政府宣传机构与网络媒介却没能发挥很好的作用。电视几乎是农村受众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 这种信息生态的失衡带来了信息接收渠道的的单一化。

(二) 农村受众多喜关注娱乐信息, 甚少关注民族政策

调查数据显示, 前郭县农村受众的新闻信息源多取自于央视栏目《新闻联播》, 另有大部分受众会常锁定法制频道、都市频道、乡村卫视进行观看, 但据调查了解, 关注的内容除法制频道的部分内容及都市频道的社会民生新闻外, 均与其自身及周边生活环境无法良好契合。大多数居民聚焦于电视剧、电影、相声等综艺娱乐节目。市、县电视台信号可覆盖前郭县农村居民的居住范围, 但调查发现, 只有26%的农村居民收看市、县电视台, 收看者大多数关注于天气预报、身边新闻等信息。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农村受众, 有36%的农户不关注民族政策。

(三) 基层组织的对农村居民信息传播及服务的机构并不完善

调查过程中发现, 前郭县农村所配备的信息服务站与信息服务员, 在信息传播上并无发挥作用, 部分村子甚至没有信息服务站和信息服务员。大部分农村居民表示未听说过农村设有信息服务站和信息服务员, 也没有通过信息服务站上报的农村居民的意见反馈。前郭县一共19个村镇, 以长山镇为例, 长山镇下有15个村, 13个设有广播站, 但无法全面覆盖传播, 多数为春种秋收时节的短期使用, 其余时间闲置。而乡村电影院早期比较完善, 电影放映的设施较完备, 人员配备较齐全, 但最近十年几乎被搁置了, 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晓有农村电影院。报纸和杂志在农村不发行, 有的村落有农村书屋, 借阅量也不是很大, 前来书屋的多是政府人员和附近就读的学生。

(四) 农村居民文化信息生活氛围不活跃, 对信息设备的使用能力较弱

普遍的农村居民认为网络信息可信性不强, 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意识薄弱;应用于实践中的网上学习、查询信息等项目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多数用于观看电影, 娱乐游戏;调查还发现:村民中没有电脑的, 也不具有学习和使用电脑的兴趣, 主要认为网络获取信息并无较大作用, 安于现状。可上网的手机设备在农村年轻居民人群中使用比例较大, 但不会利用设备查询受用信息, 反而一心钟情于聊天娱乐, 其他信息的使用能力贫困。

表一:前郭县农户的电脑使用情况

二、影响农村信息传播主要因素分析

(一)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小康, 却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尤其是多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前郭县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 年均2-4万占48%, 4-6万的占36%。虽然信息基础设施较以前有了大幅的提高:电话、电视的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 部分家庭有线电视可上网电脑齐备;但家庭收入、开支水平所影响的先进传播设备的购买, 业余文化在农村居民间的开展进行, 一定程度的制约着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主动权, 阻碍了科技、文化等有用信息在农村的传播。

(二) 农户对信息的需求意识不强

农村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 素质不高, 信息的学习与利用能力不强。其中种养大户对信息的需求最为强烈, 其次是营销大户、批发市场、农业企业, 最后是一般农民。受传统思想和经济能力的束缚, 农户无志亦无力投资于信息化建设, 更愿从一些免费渠道获取微量信息。在农村用户的电脑使用中, 多数作为日常结算工具或娱乐工具, 很少应用于获取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缺少信息需求意识已成为农村用户信息传播贫困的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 农村政府宣传机构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宣传、服务职能

农村信息传播员能否在信息传播的每一个阶段发挥效用, 是信息能否及时有效地传达给农村居民的充分条件。在调查范围的大多数乡镇中, 农民们反映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或专业人员下乡向他们宣传农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政府网站宣传力度不足, 在乡镇居民中, 60%的人对政府网站的设置一无所知, 即使知道也并不经常使用。究其原因, 20%的人认为政府网站的信息与自身无关, 更新也慢。农村居民目前尚未建立利用政府网站以维护自身权利、提升自我认知的习惯。通过本次调查, 前郭县下各村镇政府宣传机构如今拥有现代化传媒手段, 却并不能被农村居民关注使用, 政府网站缺乏面向农村居民的认知推广, 缺少对农村人群的信息的采集引导, 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宣传、服务职能。

(四) 村民缺乏文化素养和人文观念

农村居民综合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受教育程度多集中在初、高中, 这进一步影响着村民对媒介的接受能力和使用能力。部分的文化程度为小学, 以老年人居多;甚至有1%的村民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而当代农村青年人虽然大多数经历过农村当地的九年义务教育, 但初中结束后有很大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选择回家务农或打工, 虽然使用传播设备的能力相对较强, 但获取的信息多为娱乐项目。

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居民多搬迁到县城居住, 形成了断裂带, 更进一步地拉大了县城与农村间的贫富差距, 导致普遍农村居民经济弱、学历低的现状, 愈加偏离了真正的信息社会。前郭县农村居民散漫恬然的文化观念与较低的文化素养导致了多数不高的信息需求意愿, 在此情况下, 农村居民自然屏蔽掉了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 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贫乏。

表二:农村人口文化程度现状

三、农村信息传播贫困现状的解决措施

(一) 引导农村居民对信息传播设备的充分使用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为农村受众接触传播媒介提供物质条件。运用农村现有的各种宣传渠道对农村受众进行知识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向村民展示信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获取信息对自身生活的益处, 教导广大农户如何利用现有的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设备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可在市、县电视台节目中传播与农村居民自身生活环境相贴合的信息, 尤其是生产、致富方面的信息。在现代科技设备 (电脑、可上网手机等) 的使用上, 应加强年轻人的使用能效, 迎合农村年轻一代的喜好, 创新传播形式。以此提高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认知、解读和批判能力, 以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服务的能力。

(二) 进一步加大农村政府宣传机构对农村信息的服务职能

首先, 基层政府可以组织邀请专业人员深入农村, 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村民探访、知识讲座、广播电视宣传、现场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的宣传手法让农村居民认识到信息对农业生产、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 进而充分利用媒介获取对口信息。

其次, 基层政府应努力鼓励拉拢合适企业开拓、发展农村市场, 从众多全国优秀村镇案例来看, 这是一种可以使村民、企业双赢的互利举措。

另外, 针对村民无良好阅读习惯的现状, 基层政府应完善建立乡镇图书馆, 为农民们获取农业知识提供方便。民族地区的政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应由农业生产信息服务向政治信息、经济信息 (生产、市场) 、文化信息 (生活、娱乐) 等综合信息服务转变, 把信息传播视野扩展到与农民相关的各个领域。

(三) 加强信息传播设施的完备管理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相应的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却没能紧随建成, 导致了制约农村信息传播的“瓶颈期”的形成。引导农村居民提高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加强不完备公共传播设施的推广普及。通过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的责任体系, 完善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 开通乡村书屋, 为村民全方位开通获取信息的渠道;电视、广播、电脑等现代传输手段和传统的报纸、杂志等传播方式相结合, 构建多种媒体互联互通的信息传输技术平台;减少信息资源的浪费, 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 以此完善农村传播设施, 实现农村信息的高效、稳定、可持续性的传播。

(四) 创新方法、加大力度改善村民的综合文化素养

3.中国贫困农村现状调查 篇三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67-03

一、研究缘起

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发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开发并运用信息技术以及资源,建立信息社会需要的教育环境。在技术发展层次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及多媒体化;在教育领域层次方面,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环境虚拟化、学习自主化、管理自动化、活动合作化及系统开放化。[1]我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一。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在当前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研究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中小学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及其利用情况、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及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等情况,可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同时辅以访谈法。编制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和态度、教师信息化知识的掌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等方面。选取了国家级贫困县——山西吉县,对该县中小学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调查了6所小学、4所中学(在下文表中以代号表示),共发放教师问卷180份,回收156份,问卷回收率为86.7%,其中有效问卷148份,有效率为94.9%,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所调查学校的硬件设施等情况

从表1可知,每所中学均有信息技术教师,但数量极少,生师比分别为:600:1、1500:1、1296:1、200:1,全校仅有的一两位信息技术教师要负责全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设备维护。每所被调查的学校均有机房,但是电脑台数少,不能满足学生上课需要,只有一所学校联网。在普通教室里都没有幻灯机,几乎一半的教室没有投影仪。只有一所学校的教师办公室配备有办公电脑,只有一所学校有自己的网站。由于硬件条件所限,只有两所学校平时开设信息技术课,而另外两所学校只是在教育部门检查时才开课应付一下,此外,网络课程不是很乐观,3/4的学校没有网络课程。

从表2可知,6所被调查的小学中5所小学都没有信息技术教师,只有1所小学有1位信息技术教师,生师比达到700:1。硬件设施配备情况堪忧,只有两所小学各有1个机房,但是电脑台数非常少,分别为10台和4台。而且只有其中1所小学校能联网。在普通教室里几乎都没有投影仪和幻灯机。办公室都不配备办公电脑,2∕3的学校都没有自己的网站。所有小学都没有网络课程,平时几乎都不开设信息技术课。

2.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优化教学十分重要。据调查可知,64.2%的教师认同上述观点,33.8%的教师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并不重要,仅2%的教师否认这一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多于1∕3的教师对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培训时需提高这部分教师的认识水平。75.7%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60.8%的教师认为有助于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60%的教师认为节省了教学时间,约56%的教师认为运用信息技术能拓展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优化教学的作用。研究表明,33%的教师认为最应该具备的是常用的计算机知识,24.3%的教师选择“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的能力”,23%教师选择“课件制作的能力”,21.6%的教师选择“了解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调查结果在更加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提供了方向,同时也反映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需要分层次进行,一锅粥式的培训是导致培训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3.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表明,在对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面,比较熟练的占57%、非常熟练的占15.5%,而不熟练和一点都不会用的分别占15.5%、12%,可见,近1∕3的教师需加强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在对教育资源网的了解程度方面,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了解的分别占6.8%、33.8%和35.8%,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占23.6%。这样的结果与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较薄弱有关,多数学校没有实现互联网络的联通。

4.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情况

据调查所知,有14.9%和34%的教师经常或有时使用课件,但有27.7%和21.6%的教师却从未或很少使用课件。35.8%的教师从来没有用过学校多媒体教室,21.6%的教师很少使用。对于影响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原因,52.4%的教师认为“缺少多媒体设备”,38.5%的教师选择“缺乏编制教学软件的知识和教学设计经验”,可见,硬件设备和相关知识经验的缺乏,影响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5.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情况

据调查可知,52.7%教师认为影响自身信息技术素质提高的因素是缺乏培训,20.9%的教师选择“缺乏设备”,认为“学习吃力”和“时间不够”的比例均为12.8%。另外,对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所遭遇最大困难的调查,选择最多的是“投资太少,设备条件不好”和“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不够”,分别占42.6%和27%,而有17%的教师选择了“领导不重视”,其余的选择“教师思想上不重视”。可见,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配置和相关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对教师提高教育信息化技能与水平非常重要。从表3可看出大多数教师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其中主要是县级和校级的培训分别占48%和43.2%,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市级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较少。endprint

调查发现,如果教师有机会得到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35.1%的教师最希望得到课件制作技术的指导,选择“网络应用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操作技术”的比例分别为25%和16.9%,23%的教师最希望得到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指导,可见这部分教师不具备最基本的教育信息化技能。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反映“培训形式化”、“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力度,多给教师提供编制教学软件和教学设计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每年多举行几次培训学习,分批次学习以便提高”、“领导应重视,多组织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丰富多样”等,这些均反映了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近几年吉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有了一些改善,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相对薄弱

中学配备有一定量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但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设备陈旧落后,年久失修,很多已无法使用,而小学几乎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机房能够联网,教师办公室配备有电脑,有网络课程的学校更是少之又少。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缺少和落后,直接影响了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积极性和相关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依然很大,这阻碍了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情况从一方面反映了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够重视。因此,应提高认识,加大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投资,购置相应的设备,满足中小学校教学的需求。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进而提高贫困地区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2.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情况不乐观

由于学校领导思想上不重视和学校条件所限,几乎所有的小学都不开设信息技术课,部分初中学校只是在检查时才开此课,高中学校平常就开设。但是开设此课的学校往往将其视为选修课,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学校普遍缺乏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

几乎所有的小学都没有信息技术教师,中学虽有信息技术教师,但数量极少,且大多是兼职的。绝大多数学校应加强信息技术师资的配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作用,这对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很重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优化教学十分重要。根据上文所述的调查结果,有必要提高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如信息技术设备的基本操作、对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对教育资源网的了解和使用等;努力建设校园网络课程,在此基础上,进而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4.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少且流于形式,成效低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一些培训,但是这些培训往往内容简单,而且很少进行分层次培训,培训的效率低,受训教师感到收获不大。另外培训所用的设备陈旧、培训教师的水平有限,这大大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因此,从提高培训效率的角度,应挑选比较精通信息技术的人员,让他们分批、分层次地培训中小学教师。每次培训过后要有阶段性的培训检测,促使受训教师真正掌握信息技术,从而才能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益。另外开展一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讲课比赛,进一步激发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的兴趣,促进教师相关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亚兰.苏州农民工子弟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 (4):8-10.

[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 2012(12):19-23.

[3]何安兵.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6):23-24.

[4]高方银,申建恒.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思考——以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3(9):35-38.

4.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篇四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末总人口为44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747.73万人。云南现有农村劳动力216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930万人,截止6月,已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6.68万人。本报告所称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4个月或全年累计6个月以上,留在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孩子。

(一)云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

一是数量多,比例大,且呈上升趋势。根据本次调查统计,截止今年8月,我省留守儿童总数已达121.34万人,占全省1247.5万0-17岁儿童的8.98%。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省农村留守儿童占全省儿童总数的比例为3.43%,七年来上升了7.76个百分点。

二是分布广,不均衡。从统计分析,我省16个州市均有农村留守儿童,但分布不均衡,人口密度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多的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所占比例高,反之则低。

三是留守早,时间长。我省有32%的留守儿童不到6岁就留守,有53%的留守儿童在7-12岁时留守。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三年以上的占34%,一年至三年的占31%,四个月至一年的占35%。

四是与父母联系少、见面难。我省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省外务工的占53%,在省城务工的占17%。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主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联系,经常保持联系的占46%,偶尔联系的占46%,从不联系的占8%。每年能与父母能见上一面的占30.6%,多年才见一面的占22.2%。

五是家务繁重,自理能力增强。调查中,有45.6%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要承担烧火做饭、洗衣服,割猪草、养猪等家务。也因此,有56.3%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一是以隔代监护为主,多监护方式并存。我省留守儿童主要有单亲监护(父亲监护、母亲监护)、隔代监护(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儿童自我监护、其它监护等几种,其中又以隔代监护为主,占49%。

二是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管教方法简单。我省留守儿童监护人没上过学的占46.8%,小学及小学未毕业的占37.7%,留守儿童父亲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0.8%,母亲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0.2%。监护人采用放任自流的管教方法的占85.6%,采用打骂教育方法的占10.3%,采用说服教育、民主教育的仅占4.4%。

三是隔代监护者年龄偏大,生活负担重。绝大部分隔代监护人年龄在60岁以上,有的监护人要监护多个孙辈,十分辛苦,且经济困难,生活负担重。有的年老多病,不能自理,留守儿童还要为他们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甚至出现“逆向监护”。

四是自我监护人年龄偏小,生活困难。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有部份父母双双外出务工,又无祖辈和亲威、朋友依靠的留守儿童,全部生活自理,非常艰难,如果没有学校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他们的生活都存在问题。

(三)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情况

近年来,省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暨‘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范围,初步形成了各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牵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组织召开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转发了全国妇联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文件,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把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落到实处;三是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建设。20,我省创建了第一所“云南省流动人口、农村家长示范学校”,至今,全省创建省级“流动人口、农村家长示范学校”50所,创建全国“流动人口、农村家长示范学校”30所。“十一五”期间,我们计划再建200所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四是组织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以及学校教师培训,创建了“云南省家庭教育网站”,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到各地举办讲座146场,累计听讲人数达10万余人次。我省家庭教育讲师团的经验被中宣部列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大典型经验之一。五是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行动。各地开展了“代理家长”、“手拉手”、“爱心妈妈”、设置亲情电话和教师挂钩帮扶等活动,部分县、市建立了留守儿童普查、家访制度。曲靖会泽县还组建了由100名巾帼志愿者的队伍,对100名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

但是,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重视不够和解决问题措施不力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各地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展不平衡。

二、云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综合调研情况,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生存环境堪忧

一是自然环境恶劣。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要选择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留守儿童不仅难于接触到新鲜事物,而且上学、出行也极不方便。二是家庭环境欠佳。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留守儿童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的温暖,生活枯燥;普遍存在缺乏卫生习惯,卫生状况极差;营养不良、生病后不能及时医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三是社会环境亟待改善。一方面,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针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医疗保障缺失。

(二)教育问题突出

教育问题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也是监护人感到最棘手的问题。调查显示,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问题的占43.3%,其次是生活和安全问题,分别占18.3%和11.7%。教育问题,又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逃学、辍学比例较高,学习成绩下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经常迟到的占56.8%,从不迟到的仅有0.8%;每天都能完成作业的占35.5%,有时能完成的占40.3%,偶尔能完成的占4.7%,很少能完成的占19.5%;有14.7%的留守儿童有过辍学经历;有47.1%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二是道德品质易滑坡。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管理放任自流,留守儿童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不良行为比其他儿童更为突出。通过问卷教师对留守儿童行为的评价,75.2%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较非留守儿童更突出。

(三)心理健康受损

调查显示,有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调查显示,有70.4%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比其他学生更自卑,有45.6%的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孤僻,有60.8%的认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比较困难。

(四)安全难有保障

留守儿童意外事故(溺水、触电、被狗咬、火灾等)呈上升趋势。从问卷看,54%的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缺少安全感,43.1%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的最大问题是“安全问题”。另外,受农村社会治安环境影响,留守儿童权益易受侵害。据昭通镇雄县的一个派出所统计,20xx年至20xx年6月,该镇就发生了15起留守儿童杀人或被杀的案件,5起留守女童被强暴案、1起吸毒案。

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策体制滞后是制度根源。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伴生的高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等制度,使收入低廉的农民工无法负担,只好选择子女留在家乡农村学习生活,促成了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增多。

(二)贫穷落后是经济根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带来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改变。这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无力缓解农民外出与子女留守的矛盾;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同样因为贫困很难改变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现实。

(三)认识不足是措施障碍。总体看,各级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还是不够,有的只关注农民外出务工创收和向城市转移,对留守儿童问题却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民工自己家庭的事情,没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看。这种认识和态度,直接导致当地没有对留守儿童采取任何措施。

(四)关爱不够是直接原因。监护人也是家庭留守者之一,他们不仅要负责整个留守家庭的正常运转,还要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进行照料。隔代监护人,他们年龄已经较大,身体多有疾病,加上缺少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守旧;单亲监护因家庭缺少了劳动力,因此对留守儿童管教普遍缺乏耐心,打骂体罚留守儿童是常事;其它监护方式,对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则更加不利。

(五)教育资源短缺是重要因素。一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二是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缺乏规划,应对措施乏力。三是教师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沟通有限。

(六)责任感缺失是农民工自身原因。对部分年轻的留守儿童父母,他们在经济利益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的偏差,不再安于农村生活现状,对农村的家庭责任感弱化,使得一部分家长忽视或顾不上照料儿童的身心健康。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艰巨而紧迫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刻不容缓。综合调研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

1.统一思想形成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共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全面贯彻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把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上来,努力形成各级各部门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思想共识。

2.建立健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地都要尽快按中央的要求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机构,积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妇联协调、全社会参与、覆盖城乡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3.科学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制定整体工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近期和中长期工作内容及目标,循序渐进,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5.中国贫困农村现状调查 篇五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这既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然而,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限制,农民工的“空间城镇化”并不代表身份的市民化,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享受和市民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公共服务和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屏蔽机制依然在起着身份区隔的作用。同时,受制于家庭经济能力、社会关系网络、城市社会排斥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他们在流动过程中作出了携带或不携带子女进城就学的家庭决策,从而形成了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随迁子女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学机会、就学途径、经费保障等方面,问题显而易见且相对紧迫,同时他们的空间流动会对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形成冲击,触及了相关主体的教育利益,因而更容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也较早成为政策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则主要表现为安全、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少直接触及其他主体的利益,自然难以形成“利益冲突式“的社会关注效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相对滞后,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弱势和弱小群体,作为家庭结构肢解化的承受者,作为中国城镇化不完全发展的代价承受者和衍生现象,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全国妇联课题组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1]。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2]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的态势,可以预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征途中,农村留守儿童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当前,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多持“问题化”的研究进路,存在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夸大化、标签化甚至污名化的倾向,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本文以浙江省、山东省、重庆市、四川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甘肃省10省(市)9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为样本,通过统计和推断方法,整体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特征,摸清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真相,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在身体、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态势,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和潜在问题提供有效的实践应对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对于“留守儿童”的认定标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父母外出的结构,即双方均外出还是仅单方外出;二是父母外出的时间,即不能与子女见面的时间为半年以上还是一年以上;三是留守子女的年龄,即是18岁以下还是15岁以下或者12岁以下。我们这里所呈现的数据是父母至少一方外出、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在义务教育学校读书的儿童。为了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我们把留守儿童分为三类:一是父母双方外出的完全留守儿童;二是父母一方外出的半留守儿童,其中包括父亲外出留守儿童和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两种。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特征

1.农村留守儿童占39.69%,劳务输出大省尤甚

在我们所调查的9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有3750人为留守儿童,占39.69%,比全国妇联课题组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的37.70%高出两个百分点。但是,全国妇联课题组是按0~17岁全口径计算的,如果仅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计算,则农村留守儿童(2948万)仅占农村同年龄段学生数(10128.5万)的29.11%,这样我们的调查数据要高出六普数据10.58个百分点。在所调研的10个省(市)中,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超过平均值的省份有河南(57.82%)、山西(44.25%)、湖南(44.11%)、重庆(43.17%)和湖北(40.16%),尤以河南省数量最多,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

2.完全留守儿童高达43.36%,父亲外出留守儿童最多

从父母外出结构看,有43.36%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达1626人,如果按照严格的留守儿童定义,即父母双方均外出且一年以上不能与子女见面,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比例为17.21%。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为半留守状态,达2124人,占56.64%。在半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的占82.82%,为1759人;母亲外出的仅有365人,占17.18%。男子作为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外出打工比例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甚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而母亲作为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人物,留守家中陪伴子女、从事农业生产应该是家庭较为理性的决策,对缓解社会矛盾意义重大。

3. 留守儿童呈低龄化趋势,年轻外出母亲更倾向子女留守

尽管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对数量上看4~6年级最多,占50.68%,7~9年级次之,占33.58%,1~3年级最少,仅占15.74% ,但是从留守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的相对比例上看,1~3年级最高,达44.05%,4~6年级次之,占40.26%,7~9年级最低,只占37.96%,小学高于初中,小学低年级多于小学高年级,基本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这与范先佐教授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农村留守儿童低龄化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关。一方面,年轻人刚刚组建家庭,经济基础较差,需要通过外出打工来巩固家庭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年轻人有着比其他群体更具优势的打工资本(如知识、体力、健康、适应能力等) ,而且父辈尚有精力帮忙照料孩子。在三类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小学 1~3年级留守儿童在同类型中的占比,母亲外出最多,占22.44%,完全外出次之,占16.27%,父亲外出最少,只占13.88%;小学4~6年级同样是母亲外出最多,占55.11%,父亲外出次之,占53.54%,完全外出最少,仅占46.62%,母亲外出的低龄留守儿童需引起重点关注(见表1)。

4.三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跟祖父母居住,22.62%同兄弟姐妹居住

6.农村调查报告 贫困出路(定稿) 篇六

1、产业发展活力不足。一方面,种粮是农民主业,是农民生存的主要来源,但是贫困农村的实际情况是,耕地面积本来就不多,而且地块小,地力差,村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现有耕地得不到充分种植,种夏不种秋,打夏不复播,复播面积不达50%,有个口粮就满足了。村民想办企业、搞养殖,土地审批手续又不好办,一系列因素使得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发展信心不足,集体经济力量十分薄弱。

2、农民生产生活困难重重外出打工的村民由于自身学历和素质低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城市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待遇普遍较差,面对低收入、高消费的巨大压力,他们又成为背负着精神、物质双重压力的“城市边缘人”。同时,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都是被称为“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人中很多都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缺乏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渠道,生活水平很难得到改善。

3、政策落实中潜伏不少矛盾隐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的扶持政策不少,如:免收农业税、种粮直补、义务教育免费、新型农合及村村通补助、集中供水补助、沼气建设补助等一系列政策。客观地讲,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减轻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一些边远贫困农村,落实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实际情况是:对于农民个人人人有份的政策,效果好,矛盾少,比如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义务教育及合作医疗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但没有意见和矛盾;对于集体公益设施补助的政策,农民个人不是太关心,比如村村通工程、沼气补助工程、集中供水工程等等,由于受贫困村客观条件限制,很多政策往往成为一纸空文,无法付诸实施,即使勉强落实,也是频频举债;对于涉及农民个人利益的公用事业性政策,农民非常关注,比如:植树造林、通道绿化、修路及城中村改造等牵涉到用地占地的政策,如果补贴不到位,补助不到手,或是补偿价格低等因素,都会引起农村矛盾和造成不稳定局面。

四、团树村因何而困

1、宏观政策支撑乏力。近年来,国家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连续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主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逐渐消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立,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如此,城乡之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制度安排,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国家按照户籍身份来分配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方面的资源和利益,使城乡“二元结构”从经济方面延伸到教育、文化、就业等社会生活领域,更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同时,没有出台针对贫困农村如何有效脱贫的政策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一直以来处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贫困村则更是问题多多,积重难返。

2、地方引导支持力度不够。虽然按照中央要求,各地都接连制定出台了种种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但对位置偏远的贫困农村来讲,仍显得收效甚微。在产业政策上,表现为力度不大,特色不显,没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对农村土地补偿、有效利用闲置土地等方面要求不明确,往往是管得严,统得死,直接限制了村里经济发展;在资金来源上,一方面是仅有的征地补偿费微不足道,贫困农村受到各种既定条件限制,往往争取不到相应的帮扶资金。另一方面贫困农村想发展,想贷款,难以突破重重门槛阻碍,缺少资金支持,无法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缺少扶贫济困帮扶的长效机制,人才引不进或引进来留不住,智力支撑薄弱。

3、农民自身素质欠缺。一是文化水平低,决定了大多娄数农民只能从事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收入水平也只能是低水平的。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能力差。在结构调整上,思路狭窄,不敢主动出击,存在等靠要思想和过分依赖政府心理,瞻前顾后,怕担风险,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三是择业观念陈旧。部分农民不愿意离土离乡去务工,在村里种点地,找点事混日子;有的农民只愿到大企业、好企业、工作稳定的单位就业,怕苦怕脏怕累,又想工资待遇高,致使很难实现就业。

4、村级党组织力量薄弱。相对于邻近城市的农村,贫困村既无资源,也无企业,位置偏远,基础设施滞后,可以说什么都靠不住。作为村干部来讲,基本上处于上压下挤的工作环境中,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政府布置的事情不好完;另一方面农民想办的事情他们又办不成,同时,安全稳定的压力又很大,有的干部迫于上级信访稳定的压力,硬不起来,怕惹麻烦,“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回避矛盾,无所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五、对团树村的发展的几点建议

1、大力实施非农产业带动。当前情况来看,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以非农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的发展是解决贫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长期性和根本性措施。

2、搞好劳动力转移。继续坚持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两条腿走路的做法,进一步加大农民工转移输出力度。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务工能力,让他们能走出农门,能干好工作,能挣得到钱。建立农民工培训档案,完善相关制度,推动农民合理有序向城市、城镇转移,到非农领域谋求发展。进一步拓宽外输渠道。积极筹划建设农民工信息服务中心,通过这一平台,为进出的农民工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在做好对外输出的同时,也要积极做好回流引进的工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家乡做贡献,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高劳动者素质。从战略高度认识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不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低收入家庭增加收入的长远基础。一是努力普及初中教育。必须把发展教育的重点放在普及初中教育上,努力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解决部分少年儿童不上学和中途辍

学的问题,防止新一代文盲人口的产生。二是通过开设各种培训班,对一些上过小学、初中或高中的农民进行职业培训,传授给他们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争取几年内使每个低收入家庭都有一个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特长的劳动力,这对贫困农村的经济发展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又有长远的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中等专业学校、农民职业中学,培养一批中级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二、三产业,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贫困农户由于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生活消费,维持简单再生产都比较困难,要想扩大再生产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的。对于贫困户,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拨款。确保每年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贫困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富裕农村与贫困农村之间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同时,要改变面面俱到的救济式的扶贫形式,“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六、结束语

总之,故乡贫困根本的原因在于传统的农耕模式上基本没有改变,人们思想观念落后,不重视思想文化教育,或许是他们已经习惯陶渊明“田园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干旱降临,那就是2009年,三年连续干旱,团树村属于重灾区。干旱打破了他们沉睡的梦,也深深触痛了我的心,有的人开始外出打工,希望他们不是为打工而打工,几年后能回村带动村里人发展;有的人开始寻找新路子„„

7.河北省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 篇七

一、沽源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一)流转规模不断扩大

沽源县的土地流转自2008年逐渐兴起,流转面积在两到三年里呈现出了急速增长的趋势,由于受自然条件、市场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随后整体规模有所波动。目前,全县的流转率在30%~40%左右,有的乡镇流转率可达80%,例如闪电河、小河子、黄盖淖等。同时,承包商的流转面积也在百亩到千亩之间不等,但大多数成片分布,便于使用大型农用机械。

(二)沽源县土地流转原因多样

1. 人均耕地较多,流转后收益可观、稳定。

沽源县人均耕地可达6~7亩,属于地广人稀的坝上高原。水浇地流转收益可达500元/亩,旱地在150~300元/亩之间,土地流转收益可观。同时土地流转后,农民既可以外出打工,也可在流转地打零工,例如种菜、包菜、清除地膜等,农民收入既有流转土地收入,又有打工收入,且打工收入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农户自己不用承担自然灾害等带来的不确定损失风险,无论盈亏,按照合同或者协议流转费用会如数支付给农户,收入变得相对稳定。

2. 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大规模种植蔬菜。

沽源县属坝上四县之一,年平均气温+1.6℃,年日照时数最长3246小时,年降水量426毫米,无霜期日数117天。汛期主要在6、7、8三个月,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3%。气候呈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之态。同时,沽源县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土地多为类似于东北地区的黑土土质,沽源境内有闪电河、滦河、白河三大水系,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很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15条、水库5座、淖泊12处,总水域面积达6.1万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产出的蔬菜、马铃薯等作物质量更优,成本更低,成为该地区土地流转的自然优势。

3. 青壮年外出打工,劳动力严重不足是土地流转的重要诱因。

当地农民绝大多数没有经济能力或意识将他人土地流转进来,而自己的十几亩土地收成低又没有保障,致使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只有老弱病残,缺少劳动能力,只能把土地流转给外来的商人。在调研期间,县城中心地带还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多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或者从事其他商业活动,而乡镇里的年轻人极为罕见。据有关人员介绍,50岁已经是很多乡镇里最年轻的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也正在不断缩小。在发放问卷的169名农户里,50岁以下的占调查人数的比重仅仅9.5%,不到10%。

(三)沽源县土地流转效果明显

1.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之前,沽源县以种植胡麻、莜麦等传统作物为主,产量低,收入少,以至于难以达到温饱的标准。流转之后,沽源县2015年在册耕地16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燕麦、马铃薯、亚麻、杂豆、蔬菜等,成为华北最大的脱毒薯基地。2015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预计实现总产值35672万元,同比增长4.7%。乡镇种植意向调查资料显示,菜蔬、莜麦、甜菜、玉米、杂豆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增长,零星种植的马铃薯、小麦、油料等种植面积有所下降。这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成倍增加。例如闪电河乡,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在全县排名第一。

2. 农业公共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且保存完好。

当地政府通过水电建设的优惠政策、投资打井、架高压线引电以及完善其他农用机械的投入,吸引承包商前来流转土地。政府支持和扶持促进了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使用。与流转前相比,流转之后,设备设施每年由专人保护,使用期限较长。

3. 促进了高科技和大型农用机械的投入和使用。

土地流转前,农民自己耕种土地,规模小且分散,打井引水缺乏经济实力,遇上干旱等自然灾害甚至颗粒无收。土地流转后,一个承包商就会将方圆几百亩到几千亩土地流转进来,既有条件去打井、引电、使用大型农用机械,同时还利用生物技术防病虫害,这些投入和改变使蔬菜和土豆的产量成倍增加。承包商利用雄厚的资金条件引进先进的高科技术和大型农用机械,促进当地的科技进步,真正地做到了“五节”:节肥、节水、节电、节地、节工。

二、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私下流转,双方义务不明确,权利没保障

调研中发现几乎全部流转土地都是通过承包商私下和农户商谈而成,或者通过村里比较有威望的人去帮助流转,只要村民可以接受承包费用额度,达成流转意向,然后签订协议,甚至是口头合同,当地乡镇政府没有参与。然而,这种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没有第三方的流转方式往往会造成纠纷,而矛盾一旦出现,承包商和农户又会去寻求政府的援助,这直接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难度。例如,承包合同一般签订时长为10年以上,而合同签订时的承包费用固定,在承包商大丰收或者周围其他地方承包费用上涨时,农户往往希望上调承包费,但承包商以合同规定为由,拒绝上调;承包商流转失败潜逃,农民无法得到流转费用等都是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

(二)地下水开采无节制,水资源严重污染

沽源县属于半干旱气候,降水量很少,无法满足蔬菜、土豆等作物的需水要求,地下水便成了沽源县最主要的农业用水来源。承包土地的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承包期内极尽可能使用土地,大量开采地下水、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地膜,不顾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下漏斗的出现,水资源污染严重,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沽源县是北京的主要水源地,担负着为首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所以,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三)土地肥力下降,沙化加剧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湿润区与半旱区、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亦是黑钙土向棕钙土的过渡地带,又处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带,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而沽源县恰恰处于这个地带,土地流转后,对土地的利用更加缺乏保护,承包商为了追逐更高的经济效益,一般不采用轮耕制来恢复土壤肥力,同时,农药和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难以分解。这些行为导致当地的土地肥力急剧下降,土层变薄,沙化加剧。因为农牧交错带也是我国北方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地,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我国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所以,沽源县的土地保护不仅是对本县发展至关重要,更是整个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

(四)土地流转规模难扩大,盐碱地改良投入高,收益小

从2010年开始,沽源县的土地流转逐渐大规模开展起来,部分乡镇到现在流转率已达80%。原有的耕地基本全部流转出去,没有流转的主要是零星分布的、土地比较贫瘠的盐碱地。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改良盐碱地效果并不显著,投入大,收益小。

三、促进贫困地区土地有序流转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鼓励力度,吸引本县青年回流

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不愿意继续耕种土地,一些学业有成的高学历人才更是选择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造成了劳动力和人才的大量流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扶持政策,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乡经营土地,使农户的土地不仅是流出,更要流入。本地人员流入土地,将在更大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当地风土人情的延续。在调研中也接触到几户当地承包商,因为资金有限,这些农户流转进来的土地大多是几十亩或者一二百亩,流转规模与外来大户相比,可谓相差甚远。从他们口中得知,有些补助政策有名无实,这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成立专门管理土地流转的相关部门,规范流转程序

通过座谈,发现外来承包商流转土地几乎没有通过政府在中间协调而进行的,并且流转合同大多不规范,矛盾分歧自然不断。随着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扩大,县、乡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将其归管到原有相关部门,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规章,以书面的形式将相关条款确定下来。同时,组织相关法律讲座、宣讲会,印发手册,不断提升农户和承包商的法律意识,让双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更加明确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这样就将整个土地流转过程规范起来,让由此引发的矛盾从源头上得以解决。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当地政府必须从细节做起,抓好每一个小部分,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

(三)严禁违规打井行为,采用滴管技术,节约用水

承包商为了方便灌溉,在田间大肆挖井,开采地下水,如此便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政府部门和承包商都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近几年滴灌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下乡走访期间发现,几乎所有的灌溉都采用了滴灌,极大地减少了水流的蒸发和无效外流,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四)严格把关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农家肥

在座谈会上,据相关人士透露,因为化肥见效快,成本低,为了一时的好收成,承包商多使用化肥来增加土地肥力,使用农药来保证蔬菜的卖相,有时走到田间,都可以闻到刺鼻的农药味,这种现象让人毛骨悚然却屡禁不止。所以,相关农业部门必须严格控制这些有害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化学物质的使用量,提倡鼓励使用农家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对土地的保养问题,聘请外来专家,引进先进技术,争取实现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让畜牧业为农业提供肥料,将农业中的蔬菜遗弃部分作为牲畜饲料的一部分。

(五)利用独特优势,争取农业带动旅游业

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沽源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每当夏秋季节,天高云淡,气候凉爽,广阔的草原,淳朴的民风,成群的牛羊,加之距首都北京不足300公里,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政府部门在对外宣传特色蔬菜的同时,应将本地的旅游业品牌打出去,以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农业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牛勤.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瓶颈与突破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3):13-14+33.

[2]张春霞,李文秀,贺金虎.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目前还不很活跃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5(02):56+59.

8.中国贫困农村现状调查 篇八

【关键词】独立学院 贫困生 感恩现状 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15-03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贫困生主要是因为家境困难或特殊事件下临时特困群体,属于高校内经济弱势。为确保贫困生不因经费困难而失学,国家、社会各界和学校高度重视,采取各种形式给予贫困生经费资助。国家不断扩大贫困生的资助范围,提高贫困生奖、助学金资助的额度;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也在高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来资助贫困学子;高校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奖、贷、助、补、减”等资助政策,为贫困生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但是,部分高校贫困生在获得资助后,表现出感恩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甚至是忘恩负义等问题,例如接受过爱心人士丛飞资助完成学业的贫困生在自己有能力情况下却不愿意尽自己能力给予病重的恩人资助一定的医疗费。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弘扬传统的美德,共建和谐社会,加强对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完整人格,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作为新型大学,独立投资、学费高昂是其本质特征,而高等教育普及化使得独立学院已成为更多学生的选择,这些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也逐年递增。学费高昂意味着贫困生如想读书需承担更多的资金压力,其如果获得资助,在回报社会时需比普通高校偿还更多;机会均等条件下,其就业压力更大。过重压力会严重影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对资助的正确认知和适度的情绪体验,阻碍其感恩意识的形成和确认,进而影响感恩行为。贫困生感恩教育,特别是独立学院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已是迫在眉睫,须重点狠抓的问题。

一、对象与方法

运用燕展编制的《大学生感恩量表》对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贫困生感恩现状进行调查,以了解贫困生感恩现状,为感恩干预提供数据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15年3月对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贫困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9%。其中男生64人,女生134人;独生子女33人,非独生子女164人;家住城镇71人,农村127人;大学一年级114人,大学二年级56人;大学三年级28人。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是燕展编制的《大学生感恩量表》,编制的《大学生感恩量表》由个因子组成,分别属于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是感恩认知、感恩情感、感恩行为。幸运知足和消极认知属于感恩认知成分,热心快乐和消极体验属于感恩情感成分,前者反应积极情感,后者反应消极情感。回馈帮助属于感恩行为成分。该大学生感恩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构合理,符合量表编制的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感恩水平的工具。问卷共有26条题目,采用五点计分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施程序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单独一对一进行施测,学生有对问卷不明之处主试给予及时指导。数据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贫困生感恩的总体特点分析

为了解独立学院贫困生感恩的总体状况,对贫苦生感恩总分及各维度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贫困生感恩总平均分及均差为91.2576±10.73016(见表1),总体感恩水平较高。

(二)贫苦生感恩的性别差异分析

对感恩的性别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发现,在“消极体验”和“回馈帮助”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男生比女生在接受别人帮助后“消极体验”更强烈,而且比女生更倾向于减少回馈帮助(见表2)。这可能是由于男生个人的性别角色特点引起的,对于男生,社会上给予的期望更强,认为男生相对坚强,更能通过自身努力走出困境,可以“顶天立地”。但是家境贫困短时间内无法改变,需要相对长的时间和努力,处于这一阶段的男生如果自身没有对帮助有正确的认知,而是将帮助理解为施舍,或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更容易体验消极情绪,产生抵触心态。对感恩的消极认知极大影响了贫困生的体验。同时,对于回馈帮助更倾向于产生抗拒心态。

(三)贫困生感恩的专业差异分析

在专业分科方面,对贫困生的感恩进行差异比较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感恩总分及各维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中人文社科学生在感恩总分、热心快乐、回馈帮助、幸运知足方面的分高于理工农科学生(见表3)。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相对理工农科专业学生对于政治、经济、文学、娱乐等方面相对较为感兴趣,进而对于这方面信息接触较多,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强,情绪情感觉知、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因而一定程度上在感恩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上较理工农科专业学生感受和表达上更强。

(四)贫困生感恩的城乡差异分析

对贫困生的感恩进行城乡差异比较发现,不同城乡背景的贫困生在感恩总分及各维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见表4)。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在感恩总分、热心快乐、回馈帮助、幸运知足方面的分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生活条件相对城镇学生的生活条件较差,且时间持续长,当接受资助后,生活、学习条件逐步改善,资助团体目前更多倾向于“授之以渔”,即去传授改变贫困的方法,这意味着并没有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仍需要学生自己去承担起改变贫困的责任,自己动手改变所体验的幸福感满足感相对较强,对于资助事件的感恩体验更积极;部分来自城镇的贫困生是因家庭突发事件导致的,比如因家族公司倒闭负债而使得其经济紧张、生活拮据,当其接受以前经济条件相对差的人的资助或经济条件相当的人的资助时,不一定体验正向积极的情绪,反而有负向消极情绪,认为是对自己自尊的打击,这使得其更不愿去提及曾经的受助事件,其感恩总分、热心快乐、回馈帮助、幸运知足上的得分不高。

(五)贫困生感恩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感恩在是否独生子女这一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发现,是否独生子女的贫困生在感恩总分及各维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中非独生子女的贫困生在感恩总分、热心快乐、回馈帮助、幸运知足方面的分高于是独生子女的贫困生(见表5)。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唯一小孩,受到的关爱和照顾最多,使得其在思维、情绪、行为上很大程度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其是否贫困,其受到的帮助相比非独生子女偏多,对于帮助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回馈上一定程度上会偏弱。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贫困生感恩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独立学院贫困生感恩的总体状况较好;对感恩的性别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发现,在“消极体验”和“回馈帮助”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男生比女生在接受别人帮助后“消极体验”更强烈,而且比女生更倾向于减少回馈帮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感恩总分及各维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城乡背景的学生在感恩总分及各维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是否独生子女的贫困生在感恩总分及各维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知,独立学院贫困生感恩的总体状况较好,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感恩教育,使感恩成为常态、成为品质,怀着感恩的心,做感恩的事。为加强感恩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程中融入感恩内容,引发学生进行反思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感恩题材的内容,因时因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强化感恩认知的提升和转化。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人际关系”一章中以“与父母关系”为主题,引导学生反思父母对自己的情义,自己为父母做的事和父母为自己做的事对比,思考如何更好地与父母相处,感恩父母。

(二)加强实践,将感恩渗透进日常生活

感恩的主题丰富,引导学生感恩反思,也需要引导学生感恩行为的产生和实践。利用有特殊意义的节假日,做感恩的事情,比如植树节时组织学生参与植树计划、国庆节参与升国旗仪式等;在日常中做实事做好事,以身作则,弘扬大学生的新风貌。

(三)注意男女感恩的差异性,进行必要的差别教育

在对独立学院贫困生感恩现状调研中发现男女生在感恩上有差异性,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差别教育,了解其心理特点,组织专题性的感恩活动,如“男生哭吧不是罪”,通过改变男生的部分认知,提升其感恩体验感。

【参考文献】

[1]高长丰.大学生感恩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2(2)

[2]刘利才.我国青少年感恩品质现状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5(1)

[3]谢朝晖,邱地.大学生感恩心理的调查分析[J].教育评论,2014(5)

[4]刘振洋,满春涛.浅析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J].学术交流,2014(2)

[5]李亚婕.增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

[6]燕展.大学生感恩量表的编制与实测[D].荆州:长江大学,201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独立学院贫困学生感恩教育体系建构研究”(2014ZZ039)

【作者简介】檀 俊(1981—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心理。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稿下一篇:绘本阅读教育随笔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