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观后感(共11篇)
1.飞夺泸定桥观后感 篇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电视等很多媒体都在宣传“长征”精神。那么什么是“长征”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如何学习“长征”精神,把“长征”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做新时代优秀的小学生,是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东西。前几天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中国解放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些感人故事,红军战士那种心系祖国,不怕牺牲,一心打败侵略者的决定让我深深敬佩。尤其是“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这里有几个让人感受红军坚强战斗意志的地方。一是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军战士竟然能一昼夜行军120公里,太快了!二是22名突击队员在铁索桥上冒着枪林弹雨进攻敌方阵地,只有我们视死如归的英勇战士才能做到!
我想,与红军战士所处的艰苦环境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太幸福了,我们身处和平环境,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又很好。但是,我们不可以不努力,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当我们长大后我们应成为有知识、能力的国家横梁,去建设好,发展好我们的祖国。我们应把对红军战士的敬仰之情,化做学习中的不竭动力,做好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件事!请看我们的实际行动吧!
2.飞夺泸定桥 篇二
队员们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桥上铁索是用布条做的,木板是海绵垫子。第一队的队员们小心谨慎,团结协作,终于冲到对岸;第二个队前几位队员身手敏捷,优势明显,眼看就要赢了,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最后一位队员坠入了“河”中!后来铺好的木板也掉了好几块。我为他们的失误遗憾地拍着大腿:又要从河中爬起,又要把木板铺好,这可不是一会儿就能搞定的,眼看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这时,第二队的队员们快速来到坠河的同学身边,伸出好几只手,把他连拖带拽拉上“岸”。这位高个儿的同学再次来到桥边,轻轻走上铺着木板的桥面,再蹲下身,将一头掉下的木板小心翼翼地拉起,轻轻搁好。一块,两块,三块……我大声喊着加油,他倒是不急不躁,当他铺好最后一块,直起身来冲到岸上时,计时器显示,比第一队少用3秒钟!“太惊险了!”我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当年的飞夺泸定桥,那可是真惊险啊!”爸爸看着我说,“想当年,泸定桥上,只剩下几根晃晃悠悠的铁链,桥下是湍急的河水,两边是陡峭的山崖,桥头是堵截的敌人,红军战士就是冒着敌人的枪弹边铺木板边冲锋的。” “那这样不是会有很多人牺牲吗?”我忙追问。“是啊!那泸定桥上的木板,是很多战士用生命去铺设的。”“难道他们就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有谁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啊?只是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背景下,战士们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听着爸爸的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而感动,也为自己生活在这和平的年代而庆幸。
这时,我才明白,这游戏不是一个简单的娱乐项目,而是一个厚重的教育环节。
3.飞夺泸定桥读后感 篇三
上周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多变,和身体的不适,让我的心情十分的烦躁,自己总是一个劲的进行深呼吸调整,好让自己平静下来,其实仔细静下来想想,我们都已不再是小孩子了,离20又有多远?是应该有点正型,处事什么的都应该稳重点了,也更加感觉,做人在低调的同时也要随和,这样真正的人格魅力才可以得到释放,现在有的时候觉得听听音乐,和好朋友沟通下,这就是最大的“小幸福”,而最大的“大幸福”呢?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才可以得到日后的实现,可以这么说,自己在过去的迷茫阶段,真的是拉下了太多的知识,其中也包括我语文知识的积累,导致现在知识的匮乏。
前天晚上看了一直都想看的电影“功夫熊猫”,刨开影片的娱乐性不说,影片所传递给我的精髓真的是让我感触很深,在师傅被鬼仙人劝导开以后,那动情的一幕,让阿波甚是感激,其实我们人与人之间就是因该有着这些信任,同时也要相信自己,也正应验了影片中的那句凡事无巧合,但前提是你必须要相信你自己。影片的另一精髓则是强调要战胜自己。当阿波和师傅看到传说中的武学秘籍却是空白的以后,都很是绝望,可能因为偶然,阿波的老爸告诉了自家食谱的最高境界也是空白以后,阿波一下子从中醒悟,其实最高的境界已不再是战胜对手而是要战胜自己,秘籍就像是一面镜子,阿波也通过启迪,用借力还力已柔克刚的方法战胜了强敌(此武术正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至高武学——太极)阿波战胜了自己,所以他战胜了强敌,我也深深的对“相信”和“自己”这两个词语重新理解,只要相信,你就会战胜最大的对手,但是最大的对手在意义上并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所以战胜意味着超越。自己也为能看到一部这么有意义的电影而高兴,好的电影就应该是这样,能把真谛传递给人们,我喜欢~~
通过电影的启迪和安静的思考,让我懂得,鄙视世俗,光说不够,还要有资格,世俗昏暗的告戒,让我想起伟人们都是通过自己的修身养性来控制自己,同时抱着坚定的信念来超越自己,因为最大敌人不是别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即使别人做的怎么样,现在的我还不足以左右,但是我却有机会来让自己做好,即使世界上的好人已不再有,我也要独树一帜的傲立与地球之巅!~
4.飞夺泸定桥的观后感作文400字 篇四
让我们回到1935年的5月,红军向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泸定桥可以通过。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后来又调了两个旅去增援。红四团饿着肚子,冒着大雨前进,终于在29日凌晨到达泸定桥。红军们并没有畏惧那拆掉木板的泸定桥和桥下汹涌澎湃的河水。过桥后,英雄们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英勇地夺下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读了这个故事,我心潮起伏。“红军”这个响亮的称呼化为一座永远的丰碑留在我的心中。从瑞金到陕北,红军走了二万五千里路,在这漫漫长征中,他们经历了常人无法经受的历程:翻雪山、吃树皮、吃皮带......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打倒,是什么使他们坚持不懈地长征呢?是坚定不变的信念!他们用信念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我们——祖国的花朵,更要珍惜红军战士用生命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从小学好知识,保卫美丽的祖国,不让历史重演,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5.飞夺泸定桥教案 篇五
3、从中受到英雄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丰碑》、《草地夜行》,它们讲述的都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也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动人故事。
二、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生字组词。
2、说说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说说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订正读音。
1、仍(réng)旧、倾(qīng)泻、号召(zhào)、奔赴(fù)、击溃(kùi)
2、引导分段,初始自学提示学生默读:
默读课文,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围绕“飞”和“夺”,讲了哪些内容?在书上批注。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8)第三部分(9)
或(1)—(2)—(3-5)—(6-8)—(9)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飞夺泸定桥》一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哪部分与“飞”有关?哪部分与“夺”有关。
二、新授
(一)可以说这是一场红军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战斗。那么,红军的“智”、“勇”表现在哪些地方?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边默读边画在书上。
(二)自学后交流。(通过谈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评读的形式进行交流,在交流时可利用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师点拨:尤其把课文中描写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令人胆寒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体会思想感情。
1、智:
识破诡计,智定策略
为了阻拦红军北上,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还“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面对路远(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时短(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敌强(已有两个团,又派两个旅)的不利形势,红四团果断作出决策:抢在援敌之前赶到泸定桥。
排除艰难,智斗援敌
红四团的前进并不顺利,他们一边翻山越岭,一边还要打击阻击的敌人,在“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时,“天又下起雨来”,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战士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发现了河对岸的敌人,红军战士索性“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听到敌人问话时,红军战士高声答话,声称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消除了敌人的疑心。就这样,红四团“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为成功地夺下泸定桥打下坚实的基础。
2、勇:
“险”中见勇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
“难”中见勇
“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守敌凭着有利的地势,扼守桥头,气焰极其嚣张。我们的红军呢?他们“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过桥之“难”反衬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
“激”中见勇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听到党的号召,战士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仅用了两个小时,敌人就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从战斗的“激烈”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桥下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这险境让人心惊胆战,但它却挡不住英勇的红军战士。(播放课件,自读第六自然段)
6.语文 -飞夺泸定桥 篇六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一、揭题,了解时代背景。
1、《飞夺泸定桥》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2、简介时代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17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用多少天啊!能否及时度过大渡河,对红军至关重要,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 生字词:撤che 召zhao读音
“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震耳欲聋”的意思。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什么内容?
3、小组讨论,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部分(2),讲红四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部分(6―8),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9),讲红军主力顺利度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分,也可以。
三、同桌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课文,理解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是怎么“飞夺”的?
2、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一、指导自学,讨论交流。
1、 自读课文,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2、 交流:A、“飞夺泸定桥”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B、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究竟是怎么“飞夺”的?
二、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 题目“飞夺”的含义。
“飞”就是抢夺,“夺”就是攻下天险。“飞夺”就是神速地,像飞一样地攻下天险。
2、 交流“飞夺”的原因。
7.《飞夺泸定桥》说课稿 篇七
我是语文()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A版五年级下册第13课《飞夺泸定桥》,我将从说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红军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表现了红军战士 英勇 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但要完全透过文字感悟文本背后蕴含的情感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课我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象,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理解“妄想,狼狈,震耳欲聋 ” 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学习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为了落实本科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抓住“飞”和“夺”,理解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过程,教学难点定为: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法与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选择适当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品悟法,想象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读、品、悟”(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学习本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享受审美乐趣。
为让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文本,更好地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产生共鸣,我预设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所以开课伊始,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现在的泸定桥图片,让学生观察这座桥是由什么组成的,让学生说说走在这种桥上,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泸定桥就是一座让人心惊胆寒的桥,在1935年5月29日,发生了一场让人至今难忘的战斗,顺势让学生找出课题题眼并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把握,感知全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我将让学生先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段落写了“飞”?哪些段落写了“夺”?读后,让学生汇报交流,这样为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三、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基于这一认识,我将根据上一环节学生的反馈交流,引导学生读课文描写“飞”的段落(2—5自然段),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里面能感受到红军抢时间的?引导学生抓住“28日早上”、“29日早晨”来感受时间紧、任务急,抓住“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全身淋透”、“翻山越岭”、“雨大像瓢泼”“饥饿、疲劳”等词句来感受红军所遇到的困难极大。再抓住“一整天没顾上吃饭”“仍旧摸黑冒雨前进”“与敌人对话”等语句来感受红军是怎样克服困难和机智,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激发起学生对红军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带着这种热爱之情再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接着我还将引导学生读课文6—8自然段,来了解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我将通过这样的过渡语“当红军29日清晨赶到泸定桥时,却发现”,让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读后让学生说说:泸定桥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13根铁链,木板被抽掉,河水溅起“两米高的水花,水声震耳欲聋”来感受泸定桥的险要。接着我将抓住守城敌人疯狂的喊叫,引出课文7—8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场景句子。预设学生划出“22名战士------一边前进,一边铺桥”和“英雄们听到------搏斗”这两段话,让学生齐读这两段话,找出第一段话中描写动作的词和第二自然段的比喻句,并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和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从英雄们的动作词语中和对英雄的描写中,感受到英雄们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对红军的无比崇敬之情,并让学生再通过过渡句“正因为红军 的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才能飞夺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他们为什么要渡大渡河?结果怎样?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顺序。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课文学到这儿,我将设计这样一段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红四团的高大形象一定会永远 矗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像红军叔叔一样坚强勇敢。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这个板书,我是按文章的主题线来设计的,该板书力求简洁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就能对文本有所感悟,有所思。
13、飞夺泸定桥
接命令
抢时间
飞夺泸定桥 攻天险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8.读《飞夺泸定桥》有感 篇八
想想红军长征的艰难看看自己。以前红军的生活是那么的艰苦他们为了我们现在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不怕牺牲。为了解放全中国他们英勇战斗。现在我们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都是红军战士们的牺牲换来的。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所作的贡献。我们应该向那些老红军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为了革命的目标宁愿牺牲自己。我们今天在学习上也要象红军战士一样把我们的学习当成一场战斗在战斗中要刻苦努力不怕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争取每门功课都能优秀。当年红军战士们都能乐于助人互相帮助。我们今天也要在学习上互帮互助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还要学习……
人生是短暂的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掌握本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等你有成就的时候就能好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了。
9.飞夺泸定桥读书笔记 篇九
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途中被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拦住了去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数万大军无法靠渡口的几只小船渡河,所以必须火速夺下敌人重兵把守的唯一一座铁索桥——泸定桥。28日一早,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却还有240里。夜深了,还下起了滂沱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湿滑难行。对岸增援的敌人怕苦,宿营了,红四团却没有一个人喊累、叫苦。在第二天早晨6点,如飞毛腿似的红四团及时赶到了泸定桥,占领了西桥头。
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勇士们夺桥的.决心!总攻在下午4点开始。突击队刚冲到桥东头,突然火光冲天,阴险的敌人企图用火把红军挡在桥上,用火来消灭红军。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他们神速地冲了过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交战。红四团的战士们越战越勇,敌人节节溃败,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由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消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阴谋。
10.《飞夺泸定桥》说课稿 篇十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红军抗日途中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壮举,表现了红军战士 英勇 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悟能力,且乐于表达和交流,但要完全透过文字感悟文本背后蕴含的情感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课我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情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边读边想象,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理解“妄想,狼狈,震耳欲聋 ” 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学习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为了落实本科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抓住“飞”和“夺”,理解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过程, 教学难点定为:体会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法与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选择适当的教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本节课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朗读品悟法,想象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读、品、悟”(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学习本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享受审美乐趣。
为让学生自然而然走进文本,更好地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产生共鸣,我预设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成功的导入,能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所以开课伊始,我首先用多媒体出示现在的泸定桥图片,让学生观察这座桥是由什么组成的,让学生说说走在这种桥上,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泸定桥就是一座让人心惊胆寒的桥,在1935年5月29日,发生了一场让人至今难忘的战斗,顺势让学生找出课题题眼并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 整体把握,感知全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我将让学生先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段落写了“飞”?哪些段落写了“夺”?读后,让学生汇报交流,这样为接下来的第三个环节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三、 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与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基于这一认识,我将根据上一环节学生的反馈交流,引导学生读课文描写“飞”的段落(2—5自然段),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句里面能感受到红军抢时间的?引导学生抓住“28日早上”、“29日早晨”来感受时间紧、任务急,抓住“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全身淋透”、“翻山越岭”、“雨大像瓢泼”“饥饿、疲劳”等词句来感受红军所遇到的困难极大。再抓住“一整天没顾上吃饭”“仍旧摸黑冒雨前进”“与敌人对话”等语句来感受红军是怎样克服困难和机智,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激发起学生对红军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带着这种热爱之情再读读课文第
四、五自然段。
接着我还将引导学生读课文6—8自然段,来了解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我将通过这样的过渡语“当红军29日清晨赶到泸定桥时,却发现”,让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读后让学生说说:泸定桥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13根铁链,木板被抽掉,河水溅起“两米高的水花,水声震耳欲聋”来感受泸定桥的险要。接着我将抓住守城敌人疯狂的喊叫,引出课文7—8自然段的学习,让学生默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场景句子。预设学生划出“22名战士——————一边前进,一边铺桥”和“英雄们听到——————搏斗”这两段话,让学生齐读这两段话,找出第一段话中描写动作的词和第二自然段的比喻句,并让学生说说从这些词语和比喻句中,你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从英雄们的动作词语中和对英雄的描写中,感受到英雄们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对红军的无比崇敬之情,并让学生再通过过渡句“正因为红军的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精神,才能飞夺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他们为什么要渡大渡河?结果怎样?让学生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顺序。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课文学到这儿,我将设计这样一段结束语 :同学们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红四团的高大形象一定会永远 矗立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像红军叔叔一样坚强勇敢。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飞夺泸定桥
接命令
抢时间
飞夺泸定桥 攻天险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11.飞夺泸定桥 教案 篇十一
发表于2009年10月20日 22:34 阅读(37)评论(0)分类: 个人日记 权限:好友可见 举报
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
谢琳
《飞夺泸定桥》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五主题《桥》中的一篇主题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夺取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团结一心、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在第一课时中,我指导孩子们扫清文中的生字障碍,通过了课文,归纳了文章的主题,对课文进行了分段,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了梳理。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对红军长征进行了背景的了解。
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如下:
一、整体回顾,引入课文
1、师: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生:课文讲的是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飞夺泸定桥,获得胜利的事。
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生
生:齐读课题《飞夺泸定桥》。
2、师:你觉得课题中的关键是什么?
生:“飞夺”
师:请孩子们用“△”在“飞夺”两个字上做好符号。
“飞”和“夺”各是什么意思呢?
生:在“飞”是抢时间,“夺”是夺下泸定桥
师:课文三次称大渡河为:“天险”,也就是说夺下的是天险。(板书)
3、师:飞夺哪里—— 生:(再次读题)飞夺泸定桥。
二、品读咀嚼,领悟精神
第一部分:抢时间
(一)学习1自然段
1、师:为什么北上的红军过大渡河,非走泸定桥不可?请你从课文的第一段中找到答案。
2、生:因为“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师:我们知道第一段讲的是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夺取泸定桥,也就是说这是本段的重点
句,请孩子们勾画。
生:勾画重点句。
师:体会这句话中那个词突出了泸定桥的重要,勾画出来。
师:(引读)正因为大渡河水流湍急,正因为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所以我们称它为:天险。
你怎样理解“天险”?
生:“天险”就是天然形成的险要的地势。
师:面临着“天险”,红军要夺取泸定桥容易吗?(板书:“难!”)
明知道是天险,红军还要北上,还要夺取泸定桥,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红军勇敢的气概。
师:让我们读出红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好吗?
生: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3、4自然段
1、师:红军不仅要夺取泸定桥,而起还要抢时间飞快地夺取,请孩子们自读3、4自然段,勾画出红军是怎样到泸定桥头的语句,并在你最感动的句子旁写下批注笔记。
2、学生自读、勾画
3、交流:
(1)生1:我勾了“到晚上七点钟,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一百一十里。”,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红军要走的路很远。
师:(板书:“路程远”)
(2)生2:我找到了“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是“翻山越岭”,从这个词可以体现出红军要走的路不平。
师:引导出路很险(板书:“地形险”)
(3)生3:我勾的是:“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来,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这句中重点词是“索性”,显示出红军战士的干脆和他们将计就计的聪明。
师:她找到的是第3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话,其实在这句话的前后对于点火把这件事还有一
些叙述,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读“忽然,他们望见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师:我们知道赶路的过程中不只红军,还有敌人,面对敌人的怀疑,红军和敌人进行了
对话,我们来分角色读读对话。你们愿读红军还是敌人?
生:红军
师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师指导“高声答话”等。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不疑心了,这就是刚才红军索性点起火把的高明之处。
(4)师:同样的山路,同样的抢时间,同样的火把被浇灭,不同的是什么?
生:结果不同。
生朗读“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两个旅敌人抛在了后面。”
(三)学习2、3自然段
1、师:红军战士为什么要这样赶时间,他们还面临了哪些困难,齐读2段和3段前三句。2、2、生齐读。3、3、生:红军还面临“时间紧”、“敌兵追”的困难。4、4、师:(板书“时间紧”、“敌兵追”)
面临这么多得困难,红军夺取泸定桥容易吗?(板书:第二个“难!”)
(四)学习5自然段
1、体会桥险
(1)师:正是勇敢的气概和智慧,红军赶在敌人援兵前到达了桥头,这时更大的困难摆在了
红军战士面前。(出示:泸定桥的图片)这就是泸定桥,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出示:“泸定桥一共有十三根铁链„„就像荡秋千一样。”)
(2)生朗读。
(3)师:你走过这样的桥吗?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到过现在的泸定桥,现在的桥走起来很好玩。
(4)师:确实,现在的泸定桥人们进行了修复,成为了一个景点,跟以前的大不一样了,安全
多了。(出示:敌人抽掉木板后的泸定桥图片)引读:可是现在——
生:朗读:“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了铁链。”
师:你还觉得好玩吗?
生1:我只觉得好悬喔。
生2:走在这座桥上脚都在发抖,心里也慌得很。
齐读描写桥的句子。(师板书:“桥险”)
2、体会水急
(1)
师:这样的桥足够让人害怕了,向桥下一看——(出示:河水滔滔的图片,出示:红褐色的
河水„„水声震耳欲聋。”
生读描写水的句子。
师:让我们来听听是大渡河水声。(出示:水声)听到水声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我体会到了“震耳欲聋”这个词。
感情朗读描写水的句子。(师板书:“水急”)
3、体会敌狂
(1)师引读:“而守城的两个团敌人——”
生:朗读写敌人的句子。
师:这句话中的“飞”还是指抢时间吗?
生:指的是长翅膀飞过去。
师:这里的“飞”是本义,敌人的气焰非常高,他们觉得红军无法夺桥。
(板书:“敌狂”)
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红军夺桥是多么难!(板书:第三个“难!”)
4、分女生、男生、全班读第5段。
第一部分:夺天险
(一)学习6、7自然段
1、师:这样险的桥,如此急的水,面对疯狂的敌人,红军是怎样夺下泸定桥的呢?
请孩子们自读6、7自然段,划出红军奋不顾身的君子。
2、交流:
生1:“号手们吹起冲锋号„„霎时间震动山谷。”这句话是对声音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
战斗的激烈。
生2:“二连担任突击队„„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师:能找出这句中描写动作的词语吗?从这些词语感受到什么?
生:红军的战斗很充分。
指名读。
生3:“英雄们听到号召„„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博斗。”这句中的动词有:听
到、穿过、冲进、展开、博斗。能体会到红军奋不顾身,勇于战斗的精神。
师:(板书:“英勇无畏”)指名读,感情朗读。
三、感情诵读,升华情感
1、师: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克服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难战胜了敌人和天险。(擦去板书的三个“难!”)
2、让我们怀着对红四团将士们的崇敬,高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3、生朗诵。
4、交流体会
生:通过“英勇”一次体会到战士们的无畏。
生:理解了“浩浩荡荡”,本义是指水,这里是说红军队伍人很多。
5、师:让我们把这次战役永远铭刻在心。
生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天险
难!
抢时间
飞夺泸定桥
时间紧
路程远
地形险
敌兵追
难!战士英勇无畏
桥险
水急
敌狂
难!
夺天险
(最后擦去)
课后反思:
一、勾画重点词句,突出重点
勾画重点词句是本期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我们四年级教研组在确定观课议课的主题时确定了这个主题。
根据主题,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开题通过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引导孩子勾出重点词“飞夺”,并进行理解。
2、第一段中先通过问题“为什么北上的红军过大渡河,非走泸定桥不可?”引导孩子通过读文找到句子,“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结合第一段的段意引导孩子理解本句话为本段的重点句。3、3、4自然段孩子自读,勾画重点词语。4、6、7自然段红军夺取泸定桥,选择两句典型的句子,通过指导孩子找出这两句中的动词来理解。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我认为语文课中的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审慎,切不能用图片或视频代替孩子的想象,剥夺他们享受想象的乐趣。
在《飞夺泸定桥》这一课中,我在认识“桥险、水急”的部分的理解中运用了多媒体,具体是这样的:
1、通过图片感受桥险
我准备了两幅泸定桥的图片,第一张为:泸定桥完好的图片,第二张为敌人抽走了木板后的图片。
先出示完好的泸定桥图,激发孩子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走过这样的桥有何感受。
再出示抽去木板后的泸定桥图,经过两张图的比较,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桥是险上加险。
2、通过声音感受水急
我准备了河水奔流的声音,孩子们听了声音后,对文中“震耳欲聋”这个词的理解加深了。
三、精心设计板书,升华主题
红军长征离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了,如何让孩子在离事件这么多年后能认识到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艰难,从而对红军精神无坚不摧有更深的认识,我设计了三次“红军夺取泸定桥容易吗?”的问题,和三次板书“难!”。
第一次是在理解第一段“天险”这一词后;问孩子们红军夺取泸定桥容易吗?相机板书;
第二次是在学习了“抢时间”部分后,通过对红军所欲困难的概括,再提红军夺取泸定桥容易吗?这一问题,进行板书;
第三次是在孩子充分感受了“桥险、水急、敌狂”后,顺势提出来,这一次孩子的感受更加强烈,还没等老师问完就齐声回答“难!”
有了这三次问题和三次板书,在总结课文时,我指出: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克服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难战胜了敌人和天险,同时擦去这三个“难!”,让孩子们对夺桥的困难从抽象的认识具象化。
四、抓住课堂瞬间,升成精彩片段
课堂就是舞台,学生是舞台上的主角。因此,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适时根据他们的真实表现加以点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往往这样的过程会生成一些精彩的火花,同时也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机智。在《飞夺泸定桥》的执教中,我将全副精力投入到课堂上,及时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引导。
1、有学生勾画出“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来,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
说到句中重点词是“索性”,显示出红军战士的干脆和他们将计就计的聪明。这个孩子找得很准,但是理由没有说清楚,有的孩子完全没弄懂意思。
我立刻调整思路,指导孩子这句话前后还有一些描写火把的句子,我们联系前后文来理解。学生朗读后,我说:我们知道赶路的过程中不只红军,还有敌人,面对敌人的怀疑,红军和敌人进行了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读敌人还是红四军战士,孩子们选择了红军战士和我这个“敌人”对话,我在读完对话后说:听了你们的回答我不疑心了,这就是刚才红军索性点起火把的高明之处。将这几句话的逻辑梳理了出来,学生贯通地朗读和有重点分角色,既解决了刚才的疑惑又有趣味。
2、在我出示了泸定桥原桥的图片后,让学生说说你走过这样的桥吗?有什么感受?有学生说自己到过现在的泸定桥,很好玩。由于学生天性好玩,他们只觉得这样的桥走起来很好玩。我没有去强迫孩子,而是告诉孩子,现在经过修缮,泸定桥已经成了当地的一道景观,人们在对他维修的同时也注重了它的安全性。接着我出示了第二张图片,引导他们说说木板抽去后的桥让人有什么感受,并提醒孩子看桥下。顺势提出问题:这时的泸定桥,你还觉得有趣吗?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有个孩子答道:悬。我大势表扬了这个孩子用词准确,接着孩子们说到自己走到桥上脚会发抖,心会怦怦直跳,等到板书时,“桥险”一词就顺理成章地在孩子的头脑中出现,孩子对于桥险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刻。
此外:学生对敌人叫嚣的“飞”过来的“飞”字的理解,对“浩浩荡荡”一词的理解等,我觉得自己处理也比较恰当,指点到位,适可而止。
五、遗憾之处
1、学生在找到重点词句进行了理解后,应马上回扣到朗读上,让孩子带着自己的感受,用适当的语调突出重点词进行朗读。因此,课文中读的方式不够多样,缺少琅琅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