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

2024-11-11

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通用8篇)

1.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 篇一

试论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观’摘 要: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观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统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社会主义; 发展观。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观点,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创新。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对深入理解和领悟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重要性。特别是 1992 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1]的著名论断,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强调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

1.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早在 1848 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最终达到共产主义。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指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2]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以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如何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一个有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使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曾经指出: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3]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 20 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从而使中国的经济长期处于低速运转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多。显示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容易导致人民不相信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 “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它就站不住。”[4]“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发展。

3.发展才是硬道理,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邓小平指出: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6]和平问题没有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占世界 1/5 人口的大国,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社会稳定。因此,中国发展的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就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为包括十三亿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市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共产党

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民族的愿望、时代的脉搏,也就把握了中国对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历史责任。邓小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要求下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因此,发展是必然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发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党和国家提出了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实际的任务和政策,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很多失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强盛的根本在于发展,而发展的前提在于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在1992 年南方谈话中指出: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7]因此,虽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8]但发展速度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当前最大的国情出发,“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的发展”。[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建成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要上百年的时间,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一步到位。有鉴于此,作为战略家的邓小平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精心构建,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行的步骤,说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

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管理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0],以建成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正是在认识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1]这一观点。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但中国的发展还是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邓小平强调: “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12]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只有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不为外强所左右,一往无前地走自己的路,才能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信誉,吸引更多的合作者,才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邓小平正是围绕着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祖国完全统一等一系列问题。

总之,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理论,解决了在落后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为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光辉的典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这一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4][5][6][7][9][10][11][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第 377,269,373,105,379 - 380,375,373,78,29 页。

[2][3][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年: 第 251,313,255 页。

2.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 篇二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只适用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当然也包括不远的将来。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其本质的显露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只有发展到一定时期和程度, 才能全面展现出来被人们所察觉。与此同时, 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受到人们自身所处的地位、经验、认识水平的限制。社会主义发展到现在, 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 详细调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每个人的认识都受其生活的时代的限制, 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从适用范围上讲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跨出这个范围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社会发展将经历三个大的阶段:

(1)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 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或称初级阶段;

(3) 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只适用于第二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社会动乱不堪,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尚未真正取得国家政权;而在第三个阶段, 生产力已高度发达, 社会文明水平极高, 各种不平等现象消失, 人民生活和谐, 实现了共同富裕, 继续提“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过时了。

二、如何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首先, 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1) 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程度。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关键在于解放生产力,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落后的生产关系制约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用改革的方法打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以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2) 如何解放生产力, 改革生产关系, 这就是要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必然存在着剥削现象。两极分化是同剥削现象紧密相连的。我国虽然消灭了剥削制度, 但仍存在剥削现象, 不同地区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 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仍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 为此, 我们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 我国保证了各族各地人民的平等权利, 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社会平稳发展, 坚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曾有人提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 因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放在了最后。我认为这是没有道理的。共同富裕, 是指经济上而言, 但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人, 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好。这里邓小平同志只提到了经济发展的目标, 其实还有文化发展的目标以及人的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明确, 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为了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才识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意义

首先, 邓小平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以前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进行了预测, 指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接下来的列宁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树立了楷模,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后来的毛泽东都过多强调形式, 重视表面的东西, 忽略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探讨, 建立起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力, 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其次, 邓小平为后人认识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开辟了新的道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后的社会主义社会超出了初级阶段自然会有其新的不同于初级阶段的本质。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随着量变的进行其本质迟早会发生变化, 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早晚会变质”。但是, 这种变质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不断总结经验为以后的社会定性、定质。

综上所述,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本质的论断突破了前人的思想认识, 但社会的发展会赋予其新的内容, 我们要对未来的社会进行科学预测, 推断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为建设更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探索, 为共同的理想奋斗。

摘要: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及“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认识, 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东西, 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初级阶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 篇三

关键词:义利不离;义利和合;历史过程;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48-02

一、总论

自先秦以来,义利之辩就贯穿中国思想史的各个阶段,从诸子百家对义利概念的不同解释和观点的争鸣,到汉代经学开始的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义利观的传承与发展,兼有佛道两家义利思想的光辉闪烁其中,历代思想家都不曾停止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和完善,形成了逻辑严密、架构稳固清晰的系统理论。但大多都是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倡导和追求绝对的舍利而取义、重义而轻利。而处在时代和王朝大变革之中的王夫之,一方面在传统义利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和扬弃,思辨地传承了自秦以来所形成的重义轻利的伦理思想,另一方面由于他个人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影响,使得他对传统义利观进行了大胆而深刻的改造,将传统义利观中的合理因素和他时代视野下的独特认识杂糅在一起,使他的义利观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在不同思想文明的激烈碰撞和历史变迁中,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儒家义利思想,形成自己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义利观,并以朴素辩证的历史观重新解释了义与利的关系。

二、“义”与“利”

“立人之道曰义,生人之用曰利。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尚书引义禹贡》)王夫之义利思想对传统的突破和发展就体现在这里。利是维系人的生存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条件,而义则是人以及人的群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二者都是人类群体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它们不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在义与利的范畴之中,义是人类道德追求的终极目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千年以来儒家思想中对“修身”的根本要求。但这不代表利的追求就是错误的,更不代表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正确。义利不是完全割裂的对立方面,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有着变化和重合。

首先,义利并非单独存在,义中有利,利中有义。作为道德评价标准的义不是凭空存在的,是在以物质基础为条件的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尺度。那么人类的生存必须依赖物利实现,无数个体为了维持生存而获得和追求的物质利益,是义这个道德尺度存在的绝对基础。“出利入害,人用不生”义利相对而不绝对,追求极端的“舍利而取义”不一定就能顺应心意抵达道德的制高点,反而很有可能“入害”。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和满足能够承载人类的生存,而人类以及人类社会才是道德标准的实施主体,保持人的生存,社会的存续和发展是公义,那么私利便融合于公义之中了,由此来看宋儒对利的完全否定是错误的。另一方面,利欲本身与道德亦非相斥。“要而论之,义之与利,其涂相反,而推之于天理之公,则固合也。义者正以利所行者也。事得其宜,则推之天下而可行,何不利之有哉?”。(《四书训义》)义的本质就是对大众有利,即对生命的保障,对人类群体和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万事万物无不从中获益。人之生欲,必求私利,而这是一切道德伦理价值实现的载体,所以义利之间并无绝对界限。

其次,义利不离。道德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在利益基础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很多时候相互重合,利在义之中,义在利之上。道德以利益为表现形式。“先立其大者以尽人道,则如天之无不覆,地之无不载,近取借身,饮食居处,富贵贫贱,兼容并包而无疑也。非此而欲忘之,皇者不可期月守,高者且绝人理而自狗天下,愈下于僻炙。”(《船山思问录》)在利益追求的过程中如果始终以大义为根本目的,以道德规范过程,利的追求就能得到满足和长久的发展。而如果只是以单独的道德考量来评价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考虑道德实现的物质基础,那么义的追求就会沦为空洞的理想,甚至背反道德的终极目标。所以说只有利益被满足,才构成道德和大义的基础和条件。利益的追求不能无边际无限制,而是要以不违大义为前提,而合理的物质利益是道德实现的基础。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实现以道德规范为前提。

在论证了义利关系的基础上,王夫之对义在利先还是利在义先这一具体过程做了如下论述:

利在义先。在王夫之之前,宋儒所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把利与义完全对立起来,所以依照常理王夫之这位宋明理学的传承者不可能形成与儒家传统理念相悖的观念。利在义先的思想似乎是完全与儒家传统理念背道而驰的,但是我们了解王夫之所生活的年代,在一个朝代更替,战火纷飞的时代,人的基本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王夫之身边的亲属多死于颠沛流离的逃亡当中,他对人的生存欲望有着深刻的理解,而社会现实也说明在最近的利益不能被保障的情况下道德的追求根本无从谈起。他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辩证地分析了儒家传统的义利观,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更是对宋明理学之前儒家传统义利观的理性回归。

义在利先。王夫之利在义先的理念并没有否定义在利先的存在,而是更进一步地完善了义在利先的思想,这并不矛盾。王夫之义利观的论述,其根本方法是辩证的,不论是义在利先还是利在义先,都应该在具体的历史过程中成为衡量行为的标准,“但在政教衰乱之世,则有义而不利者矣。”“政教衰乱”之时当义在利先,对盲目的无边际的利益追求进行严格的规范和限制,不可使人性丧失基本的底线。当礼教兴盛,天下太平,就应该发展和满足人的利益,丰富社会物质的方面,君子亦求利。礼教败坏之时,义才是一切行为的先决条件,必要的时候当舍生取义。王夫之对义利关系的辩证分析,最终的目的是追求义和利的统一,有利有义,义利和合,这是义利关系在实践中的理想状态。自始至终他反对完全对立和孤立片面的义利观。

义利作为道德与否的评价标准,划分善恶的行为分界线,究其原因是利的追求在大多仅仅是单纯个人私欲、小群体利益或者短期利益的需要,而能够代表和反映公众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则是义,所以衡量义利的界限和标准就是对于公众是否有利。而何为公众,公众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或者一成不变的,它只是相对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群体而言。涵盖范围各不相同,或大或小,不断变化的群体对义利的衡量有着根本的影响,此时此处为公,彼时彼处便有可能为私,所以义的衡量就具有层次性。王夫之说:“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而一人之义私矣;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道义,而一时之义私矣;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所自定也。”(《读通论鉴》)“一人之正义”这是指普遍的道德规范,“一时之大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则是遵循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而“古今之通义”则是一切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都必须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前提。这是义的三个不同层次,它们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前者需符合后者的要求与规范,任何一种都必须在遵从“古今之通义”的框架下存在。“一人之正义”和“一时之大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而“古今之通义”则是亘古不变的。

固然对义的遵循和坚守是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把义的要求孤立起来,而否定利的追求对社会存在的基础价值和积极意义,对社会发展不仅无益,甚至有害。在足够重视传统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对义利观进行有时代特征的改变与发展,是王夫之对义利观的重建与解释中留给我们的启示。怎样既批判地吸收传统理念的有益部分,有很好的判断时代的特点,对义利观念推陈出新,使之以新的面貌作用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历史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作为上层建筑存在的伦理观念,义利界定和评价体系适应社会发展水平的情况下,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对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而滞后的、片面孤立的伦理观念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以时代潮流为方向,不断调整和转变观念,使道德水平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才是社会机能健康完善的保障。

三、“义”与“利”对当今我国国民道德的启示

总结王夫之对义利关系的论述,我们应当认识到不能无节制地放纵私欲,也不能把利益置于与道德完全对立的方面,而应辩证地理解义与利及其相互关系。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超越者,王夫之提倡贵义重利,追求义利统一,并融传统义利观以义制利的思想,引导我们正确看待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在利与义的关系中找到共同的部分,统一于自己的社会实践。我们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不难找到一面面镜子,当社会道德沦丧,如何强盛的国度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而一味追求道德的圆满,否定功利,故步自封也是败亡之道。以史为鉴,当社会群体对利益有所追求,才能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而只有追求正当的利益,以促进社会大环境发展为前提的利益追求,才能保证社会机能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私利与大义之间的关系,以道德规范来抵制私利对大义的损害,引导人们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实现短期利益与长久利益有机统一。

王夫之的义利观对于我们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价值,如何辩证地分析义利关系,统筹考量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不但要追求经济的发展,更要强调社会的和谐。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带来的是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创造了历史,奇迹般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是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面面俱到,曾经被经济腾飞所暂时消弭和掩盖的矛盾不会消失,而是积累下来。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思想水平和道德体系的建设滞后,成为影响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巨大障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拜金主义盛行,信仰缺失,失去了道德规范的利益追求使社会风气浮躁不安,矛盾显现。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重建社会价值体系,使道德规范重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巨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同时道德规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制约,更多的是体现在规范和引导,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把好关,站好岗,使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夫之.船山思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王夫之.四书训义[M].长沙:岳麓书社,2011.

[3]王夫之.读通论鉴[M].上海:中华书局,2004.

[4]邓玉梅.论王夫之的义利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5]王泽应.王夫之义利观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1).

4.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 篇四

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锲而不舍的思考,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后,最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的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实践提高到新的水平。问题的提出

有些人感到困惑和不解: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正在从事宏伟壮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什么还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鉴于以下三个事实: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二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三是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思路

邓小平同志在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有着一以贯之的思路: ——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以后,很长时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还是贫困,现实迫使我们考虑这个问题。

——考虑的第一条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能因为发生一些问题就动摇社会主义信念,否定四项基本原则。——问题是怎么坚持社会主义,怎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那就是必须选择好的政策,建立好的体制。

——什么叫好的政策和体制?就是能使生产力大大发展,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的政策和体制。

于是问题就深化了:为什么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要有一个选择好的政策和建立好的体制的问题?为什么好的政策必须是使社会主义生产力能得到较快发展的政策,好的体制必须是能促进社会生产力较快发展的体制?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使我们豁然开朗。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科学涵义和深刻意义

这是邓小平长期思考和研究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结晶。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不仅忠实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从这一简要明确的概括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论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动态上论述,“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这就把社会主义本质和我们的任务、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明确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任务和奋斗目标,增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次,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表现在把“解放生产力”写进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里,并把它放在第一位,尽管恩格斯也讲到社会主义也是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但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里经过改革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毛泽东同志看到了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向自然开战,发展生产力,但他只是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发展生产力,而没有看到经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极端必要性,更没有看到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本质表现。毛泽东同志一个严重错误就是没有认识到解放生产力的重要性,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过程中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简单划一,过急,过快,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毛泽东同志也说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但是由于对形势的错误估计,搞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严重地影响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说,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中增添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对于邓小平同志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随着改革的推进,认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体会到这是一个内涵深刻、判断正确、表述精辟的科学概括。这个科学概括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完整性。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个单要素构成的简单事物,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和发展的长过程。对于这种具有特殊的系统性和过程性的复杂事物的本质,如何进行概括,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理论创造工作。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每句话都是用逗号(,),中间既没有用句号(。)隔断,也没有用分号(;)连接,也就是说,它是完整的一段话。提出这个语言表达上的问题,是想提请我们注意: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它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提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二是科学性。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如果离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只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就难以同右的观点划清界限。邓小平同志不仅强调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且同时强调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样,仅仅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无法同过去那种离开生产力实际状况“割资本主义尾巴”、“穷过渡”的“左”的观点划清界限。邓小平同志在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之前,先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偶然的,它揭示了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社会改造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因此,这种表述的完整性,正是理论的科学性。

5.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 篇五

答:改革开放开始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但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市场和计划的矛盾愈益显现出来,成为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特区经济蓬勃发展,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正是这十多年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我们取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共识提供了实践基础。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于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将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6.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 篇六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使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不懈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简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布局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二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关键和根本任务,目标即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即农业、交通、能源、教育和科技。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关键则是人才。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任务。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条件、机遇和基本要求。社会战略持续发展实现的条件———国内稳定和国际和平,邓小平明确地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这是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速度和效益相统一。邓小平在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一方面突出地强调中国一定要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争取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强调这种快速发展是有条件的,有区别的,没有水分的,最终要体现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必须是有效益的,概括起来就是发展要持续、快速、健康,求得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第四,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方法、途径、原则和动力。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方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全面发展。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总之,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方法——台阶式发展。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讲话中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捷径——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在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时,邓小平从中国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这个“大政策”。他认为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途径——依靠科技和教育。邓小平同志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科技领域的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灵魂——思想解放和理论突破。思想解放有三次大讨论: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大讨论。理论突破有三个: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战略持续发展的原则——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是战略实施效果的标准系;社会诸要素协调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推进社会发展,渐进有序地发展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农村改革和建立经济特区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突破口。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动力——改革开放。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他说:“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即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五,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治保证和领导核心。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为了正确地把握我们的发展方向,邓小平在强调改革开放的同时,及时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新突破,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解决突出的矛盾问题。其中,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从“八五”时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联合国环发大会后,我国为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多项重大战略和政策研究项目,并在世界上率先编制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美国拒绝承担有关国际义务的情况下,我国1998年便签署了《京都议定书》,2002年核准了该议定书。这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那么,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坚定地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前进呢?

首先,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综合决策中。传统增长方式的核心,是单纯追求经济产出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当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代名词。但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观察,这种增长方式忽视了经济、社会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往往以环境的严重破坏与自然资源的迅速消耗,来加速经济产出,是一种非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对此,既有“赶超战略”的极端表现,即用压低农产品、矿物原料和能源价格,补贴重化工业的方式,不计代价地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体系,从而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也有大批量生产、大批量消费模式的极端表现。转变传统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修正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把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纳入经济核算中,把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更加合理的目标和指标上。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要在10个省市启动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便是向这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外,我们还需要逐步取消各种使用资源的补贴,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其稀缺性、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需要增加对污染收费的观念和机制,使污染者补偿其污染环境的成本等。

第二,要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要我们有着坚定不移的保护环境的要求,并采取行动来积极地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就会为环境保护提供持久的动力。比如,大批量物质消费和“用过即扔”的消费模式,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是传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这种模式下,大众消费和大规模生产相互促进,大量的物质产出带动着大量物质消费,大众消费浪潮又推动着物质产出的增加,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便是这种大众消费的一个“典型”。在这种惊人的消费增长中,北美洲的人均消费,是印度或中国的20倍,这使发达国家在资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方面不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水平,都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5%,却消耗了世界资源的80%,在全球排放的臭氧层耗损物质中,发达国家排放量占84%,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50%。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不能把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作为蓝本,因而要改变以越来越多的物质消费为目标的消费模式,而致力于减少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相应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因此,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该选择与环境相协调的,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的体系。从消费品特征来说,就是要强调持久耐用,强调可回收,强调易于处理。

第三,要通过清洁生产,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对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为改善人类所处的环境,提供了各种可能手段,也为人类改变或破坏环境创造着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上一世纪所造成的全球范围的环境危害,就源自工业革命后人类发明和创造的各种生产技术。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同自然相容的产业体系,就成为我们有意识地引导科学技术来适应环境保护的重要选择。

第四,要发展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环境问题是市场不完整及运转失效的外在表现,需要政府实行干预行动。但是这种干预要有理有据,因而政府不论是采取直接行政控制和提供服务,还是采用间接经济手段,都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有关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从发达国家有关法律的制订和实施情况看,1970年以后,这些国家一系列环境状况指标有了很大改善,说明它们对此采用法律制度是有效的。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和完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问题。

7.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篇七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一概括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又赋予社会主义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 包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科学内涵。

一、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将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范畴, 突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基础地位, 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

将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范畴, 赋予它以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 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内容, 突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中的基础地位, 是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 也是邓小平同志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 还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本质决定特征, 特征是本质的表现。因此, 我们只有首先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特征, 也才能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毫不动摇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理论深刻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应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 我们不能脱离发展生产力讲社会主义, 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才能体现出来, 社会主义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发展, 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它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 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特别需要注重发展生产力的迫切需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 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存在价值, 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 社会主义就失去了意义, 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 邓小平同志把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并作为社会主义首要内容的依据。

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因此过去人们不把它作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范畴。也正因为如此, 改革开放之前, 人们总是离开生产力, 只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谈社会主义, 谁讲发展生产力, 就会被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而遭到批判、打击。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纠正了这一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当然, 邓小平同志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之中, 不是简单地出于对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 而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 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第一, 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 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完全搞清楚, 之所以不完全清醒,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社会主义, 误以为只要不断地改变产关系, 扩大公有制的范围, 提高公有化的程度, 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此外, 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因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第二,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看,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表现得更加突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第三, 从时代特征看,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 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 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 时不待我,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 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3. 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讲发展生产力, 而且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中。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讲生产力, 特别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一直强调,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而过去讲解放生产力, 仅仅指通过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 革旧的剥削制度的命。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就只要发展生产力, 似乎就不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但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 这是革命, 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 我们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我们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 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 不完全, 所以应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既然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已消除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从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痼疾, 那么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为什么还要讲解放生产力呢?从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来看,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出现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 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陈旧、落后, 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再不改革, 社会主义就有被葬送的危险。因此, 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所以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二、指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最终目标, 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指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1980年, 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986年, 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的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 第一是发展生产, 第二是共同富裕。”1990年底, 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所以, 邓小平同志认为,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做到。

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依据。

列宁同志曾指出, 在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增长的技术改进, 意味着社会不平等加剧, 使有产者和无产者的贫富更加悬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 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资本主义以资本家私人占有制和按资分配为主体, 这就使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具有根本不同的目的。历史告诉我们,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曾创造出很高的劳动生产率,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今天,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也高于我国。但由于实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 使少数资本家能够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从而导致剥削和两极分化, 最终引发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则从根本上排除了依靠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而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劳而获的剥削现象, 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了前提条件。所以, 邓小平同志指出:“在改革中, 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二是共同富裕。”

2.指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他认为, 要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与前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只是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 而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 消除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还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就是说, 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和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经济落后,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社会物质财富贫乏, 那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 都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先把蛋糕做大, 再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每个人所得的份额才会增加, 共同富裕才能成为事实。如果企图立即消灭剥削, 搞平均主义, 只会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最终谁都富裕不了。故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 实际上是共同落后, 共同贫穷, 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可见,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提高生产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物质基础。

其次, 邓小平同志认为, 要达到共同富裕, 还要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使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邓小平同志认为, 要实现共同富裕, 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外, 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讲, 还有一个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使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而这又只有在存在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所以, 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 一个公有制为主体, 一个共同富裕, 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他指出, 我们发展生产力, 创造的财富归人民所有, 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当然,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又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 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以前, 社会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得到充分体现。

三、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两方面内容, 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两者不可分割。

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上述两方面内容, 既各有侧重, 又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但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生产力, 否则就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区别。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所以如果我们只讲“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不讲“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就达到共同富裕”, 那么社会主义就无法资本主义区分开来, 就不会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就会犯放弃社会主义、走资本主义的右倾错误;如果我们只讲“消灭剥削, 消灭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而不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表面看来, 这样可以与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剥削制度划清界限, 但无法同过去那种离开生产力实际情况, 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单从生产关系上判断社会主义的“左”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最终也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 而只能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资料普遍匮乏的条件下, 过共同贫穷的生活。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本质的两方面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任何只讲一方面而忽视、甚至否定另一方面的做法, 都是错误的, 也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必须全面、完整、系统地理解和把握, 避免犯错。

摘要:“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 这对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坚持、拥护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内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10月江苏第二版.

[2]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93年10月江苏第二版.

[3]列宁选集 (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1973年10月第二版.

[4]陈占安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二版.

[5]人民日报理论部主编.“六个为什么”——对若干重大问题的解答.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9年6月第一版.

8.邓小平社会主义义利观 篇八

关键词:社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

一、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

社会问题,是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调造成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现象。根据郑杭生教授的定义“社会问题是指影响社会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对于社会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及早预防,一旦发生,必须尽快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改革在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多次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人口等社会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中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的论述对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在研究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时,主要从这两方面着手。

二、邓小平关于收入差距问题的论述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发展,邓小平反复强调,必须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但是,他同时也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在与弟弟邓肯的谈话中提到:“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

(一)防止两极分化的根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指出:“至于搞不搞两极分化,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总之,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3]之后,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再一次讲到“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相反地,吸收外资也好,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好,归根到底,是要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4]

(二)消除两极分化的具体途径:共同富裕。要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带领后富的人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5]“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所谓两极分化就是出现新资产阶级),但这不是要搞平均主义”。[6]

总之,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是不能“发展下去”的。邓小平对分配方面出现的问题看得如此之重,展现了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眼光。这不仅仅是对收入本身的关注,更着眼于对我国发展的关注,对人民获得实惠的关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关注。

三、邓小平关于腐败问题的论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机关中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邓小平一直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并强调如果不坚决惩治腐败,我们的世界就会变成盗贼横行的世界。

(一)腐败现象与社会风气。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同社会风气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风气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原则逐步侵入到政治生活领域和其他非经济领域。市场经济的自发趋向是引导人们追逐金钱,社会上出现了价值观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社会风气开始变化,“一切向钱看”成了一部分人的行为准则。这种现象,引起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警觉。陈云同志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几乎同时,邓小平说:这几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7]“对一些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腐败现象,要坚决制止和取缔”。[8]在这里,邓小平明确地点出了社会风气与腐败现象的关系:社会风气不好,会助长腐败现象的蔓延和发展。

(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措施。腐败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反腐败斗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面对腐败现象的屡屡发生,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措施,打击腐败,制止犯罪,保证党和人民的利益不被侵害。邓小平的反腐倡廉论对如何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严厉惩治腐败分子。对于如何才能处理好改革开放和反腐败的关系。邓小平论述到:“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要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两点论。但今天回头来看,出现了明显的不足,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一硬一软不相称,配合得不好”。[9]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也指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10]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谈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1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开放必须抓好,措施要具体扎实。反腐败斗争也要抓紧抓好。

第二,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理想。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理想教育的效果要体现在具体的行为规范上,就是要遵纪守法、廉洁奉公。1978年,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说:“后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定要廉洁奉公,当好红管家。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要同假公济私、开后门的现象作斗争”。[12]“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3]

加强理想教育,提倡廉洁奉公,是反腐败措施之一,重点在于提高自律精神,使领导干部对私心筑起一道反腐败的堤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的第一个要求领导干部发扬自律精神的重要文件是《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文件对反腐败的自律要求是“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的教育,把廉洁奉公,反腐倡廉建立在干部高度觉悟的基础上,是廉政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三,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党。邓小平早就说过:执政党如果失去监督,就会犯错误,而且要犯大错误。解决之道,是“党要受监督,党员要受监督”。[14]对权力层必须建立制约其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这是防止和反对腐败的一条重要措施。邓小平的监督思想主要有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人民群众和党员对干部的监督;监督要制度化、规范化;重视专门机构的监督检查等等。

在邓小平反腐倡廉论的思想指导下,党和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长远看,如何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制度,还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的探索。

四、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小结

社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必须解決的。在带领全国人民奔向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邓小平发现社会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腐败等严重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虽然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邓小平社会问题思想中折射出的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8页

[2]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6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9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2页

[6]邓小平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01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6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4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78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25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67页

上一篇:湘阴一中2010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大赛营销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