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

2024-09-04

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精选8篇)

1.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 篇一

椒江十二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十二五”时期椒江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椒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的分析,对椒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路径和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椒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与重点

(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及工业化阶段判定

1、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

改革开放30年来,椒江依靠民营经济的创业创新发展,迅速从一个滨海小镇发展成为台州市的主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发展模式伴随着全国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调整,经历了从粗放型、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逐步向比较初级的集约型、内涵挖掘型发展模式转变。先后经历了从农业经济占有重要比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低层次发展,逐步发展到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并进而发展到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在1978年以前,椒江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1978年以后,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一、三”格局。到198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此外,进入新世纪,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逐步下降,代之以第三产业的快速上升,直至目前的50%左右的水平,这将是椒江经济发展中的比较优势所在。

2、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定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价与判断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目前所运用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评价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在总结国外工业化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不能完全适应于国内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椒江的工业化源于国有工业,成长于民间,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借助于市场机制的先发优势,通过民间资本,依托国内外市场逐步发展而成,走的是一条市场主导型和靠内资为主的内源性工业化道路。在多年实施优先发展工业战略的过程中,椒江工业经济的实力显著增强,既表现出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结构调整加速、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的一些重要特点,而且更显露出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加剧、要素制约加深、竞争压力加大等工业化发展阶段的诸多矛盾。因此,从整体上说,目前椒江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并呈现出向工业化高级阶段加快迈进的发展态势。

(二)产业发展状况与标杆县市的比较

椒江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通过与发展较快的沿海其他县市的比较,来反观自身的差距和问题,进而为加快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选择中国百强县中和椒江具有相似地理经济环境的江苏江阴等8个市进行了多方面比较分析。结果是,椒江在经济总量规模、人均收入、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方面与百强县中的标杆县市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也相对较慢,这些都是椒江进一步发展的劣势。但椒江的产业结构状况优于所有的标杆县市,这是椒江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值得大力发扬并重点推进以实现赶超的关键,也是椒江抢占新的发展先机的战略重点。且通过与标杆县市的比较,借鉴标杆县市的先进经验,也是促进椒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主导产业选择

能否正确地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合理地确定其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速度、边界、空间、绩效与综合实力。根据经典的“五基准”理论,结合椒江实际,主导产业选择可用产业规模、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比较优势、产业关联等指标衡量。以正常年份2007年作比较,最终可得到主导产业排序结果(详见表1)。可以看出,椒江工业结构中传统的产业如化工、纺织、塑料制品等已处于较低的位次,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力在减弱。同时也表明,这些传统产业仍然在椒江经济发展中占较大比重,将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拖累作用,因此椒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注重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同时,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也显得非常重要。

二、椒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趋势

(一)三大产业升级的思路

结合前文分析,对三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如下:

1、发展生态化的现代农业

要加快推行农业规模经营,发展都市型农业。依靠农业科技进步,重点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以大陈岛海域为重点的优质水产品养殖。严密防控重大动植物疫病。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贩销组织、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大力建设沿海防护林,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和沿海盐碱地绿化技术。同时,要推动和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程度,加快农业新品种、新产品开发,培育在全国、全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业名牌产品,注册和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农产品商标和服务商标,恢复和发展一批农产品传统品牌等。

2、发展可持续的先进制造业

以现有优势产业为依托,积极鼓励通过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研发、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吸收等途径,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重点在生物医药、新材料、专用设备、重大机械装备、光电信息产业等领域,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关键零部件。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广泛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具备较强行业优势的企业积极争取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编制。积极推进科技项目向产业转化,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支持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开展资本经营,积极争取上市筹集发展资金,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和发展新跨越。着眼于促进就业,重视发展一批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兼具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支持传统行业中的若干优势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通过跨行业投资形式积极涉足国家鼓励类产业,谋求自身跨越发展。积极应对国家推行造船业许可证制度,引导船舶修造行业通过联合协作做强做大。从政策上鼓励现有医药、化工、印染等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和尝试通过购买排污指标的方式淘汰相对落后的产品和工艺,腾出有效的环境容量新上一批轻污染型、较高技术含量的重大结构调整项目。

具体的途径:继续发挥以缝纫设备为主导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以及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电力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对整个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加大对这三个产业的技术改造、创新与升级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力争能在未来五年创建一个国际知名的区域品牌,培育5个以上产业集群为依托的区域品牌,每一个产业做大5个品牌企业,发展5个著名商标,提高行业和区域的竞争实力,实现由“椒江制造”向“椒江创造”转型;争创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品牌,力争到2015年,全区30%以上进出口企业拥有自主出口品牌,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及专利注册,鼓励有条件的品牌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实现建设用地供应量最大化。支持企业改造老旧厂房和老旧经营场所,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加强工业功能区和传统商贸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块状经济产业整合提升和新兴行业发展壮大。从政策上进一步减轻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新增的企业负担。

3、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容量,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更加优质和全面的服务,提升主城区的产业辐射能力,满足全社会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加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积极促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技术服务、咨询调查等资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继续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包括餐饮、住宿、交通服务等)、社区服务等就业容量相对较大行业的发展和规范。抓好劳动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具体产业政策,加快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市政公用行业和其他传统垄断经营行业加快向全社会开放。

具体的途径:打造服务业品牌,重点在国际贸易、港口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商贸、餐饮、社区服务、旅游、娱乐等生活消费型服务业,信息、科技、文化、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争创服

务品牌;提升专业市场品牌,大力引进品牌企业进场经营,引导专业市场进行服务商标的注册,提高市场的品牌信誉度;保护和发展“老字号”与知名商号。

(二)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趋势

1、产值预测

利用经济发展自身的延续性,分别以1990-2008年和2000-2008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对三次产业的产值进行预测并计算预测的产业结构,结果表明,由于1990-2008年间第二产业平均增长比第三产业快,使得预测的2015年的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分别达到14.9亿元、632.4亿元和604.86亿元,而以2000-2008年的三次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预测,2015年的三次产业的总产值分别达到9.4亿元、324.7亿元和469.5亿元。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这些数字仅仅是作为一个参考。但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椒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使得整个经济的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从而使经济发展空间得到拓展,而第二产业发展趋缓,这也与前文对椒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相吻合。这同时也意味着椒江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亟待转型升级,并和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相配合、协调发展,共同成为未来拉动经济进步的核心动力源。

2、产业结构预测

使用预测的三次产业产值,分别计算2015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以1990-2008年平均增长速度预测的结果为1.19∶50.50∶48.30,而如果以2000-2008年的数据进行预测,则可发现由于这段时期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较快,得到的产业之比为11.75∶40.40∶58.42,二者之所以有较大差异,是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椒江第三产业发展开始加速,平均增长速度高出GDP增速约5.7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长速度高出约7.3个百分点。

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与措施

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体现为产业内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而政府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支持和促进体现在许多方面,根据产业政策理论和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椒江的实际,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支持和促进椒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一)借助工业开发区的复合功能拉动产业升级

一是严把进入关,按量化的产业能级指标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借鉴《上海市工业项目工地导则(试行)》、《上海工业产业导向和布局指南》、《上海市产业效能指南》等,制定高标准、严要求的项目筛选政策,按照产业能级指标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样既可以解决“好企业没地,差企业地多”的问题,促进产业升级,又能避免用地面积和低价优惠等方面的暗箱操作。二是对入驻企业的产业能级进行持续考核,建立劣势企业退出机制。即使以前效益良好,但如果连续三年达不到要求,则提出整改建议,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让其退出开发区。对于效能很低但占地面积又比较大的企业,开发区给予一定的补贴让其退出。三是把工业开发区自身管理能效作为产业能级提升的组成部分。工业开发区本身也存在投资效益问题,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营管理理念先进的开发区已经对自身的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进行量化评估。椒江发展工业开发区的过程中,也应该对自身的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并进行全项目管理。

(二)建设有针对性的公共研发平台

公共研发平台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社会背景下,政府为弥补企业资源封闭对科技创新的阻碍作用,解决中小企业创新经费不足,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而建设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公共研发平台的内容包括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科技数据共享系统、仪器设备共享系统、试验基地协作系统、专业测试检测系统、技术成果转移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资源条件保障系统等子系统。椒江可利用处于台州市区中心的便利,探索与市政府合作建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在大型科学仪器、信息数据库、研发试验室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同时,椒江也可以在优势明显的一两个产业(如家电、医化),在公共研发平台的基础上自成体系,形成特色。

(三)建立科技孵化和创新支持体系

2004年投入使用的台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台州的代表性孵化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椒江的科技孵化器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科技发展相对滞后,椒江应抓住创业、创新意识强的优势,突出重点,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孵化器建设之路。

(四)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引进

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管理优化,而这两者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为此,一要重视人才的适度超前培养,把人才发展与人才结构调整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使人才结构能够跟得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二要立足本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此外,要扶持其他民办职业教育机构的成长,与省内外著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建立椒江教育基地。三要大力培养和培训经营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不一定需要从大中专学校招聘或引进,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来解决。四要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和原则引进各种所需的人才。劳动、人事和公安部门应按这一理念和原则调整或放宽相应的制度,包括暂住证、档案管理、职称评审、社会保障等方面。

(五)培养和扶持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也称为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和新兴商业模式的公司大多数获得过不同类型的风险投资支持。椒江的产业发展以本地资金和创业者自有资金为主,由于本地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相对充裕,对风险投资的需求也不是特别强烈。因此,椒江的风险投资事业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不仅本地没有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而且也没有外来风险投资在本地投资的典型案例。因此需要转变观念,重视风险投资的发展,通过政府引导示范,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同时要拓展风险投资和准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争取国际风险投资。

(六)研究出台财税优惠政策

在财税政策扶持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常州市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常州市早在1996年和1997年就制定了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这些政策针对的对象既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企业,也包括高新区外的企业,还有科研单位、人员,包括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以及税前列支成本、奖励、资金配套等30多项具体的政策。又如常州市还专门成立“积极财政政策课题组”,对国家和本地的财税政策专门研究后,实施了新的财政政策等等。

2.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 篇二

教育部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从2003年就开始实施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简称“质量工程”) 。课程建设是教学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因为精品课程建设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到了领头作用, 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 所以加强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深化教育体系改革, 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精品课程建设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将精品课程内容变为优质的网络共享资源, 实现课程的数字化, 优化课程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发挥精品课程最大的教育效益, 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在高校中,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公共政治、英语课程一样, 是大一新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它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的重任, 但相比其他基础课程还不够成熟, 而且课程内容更新较快, 所以研究和分析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领头作用、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十年来, 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建成3909门精品课程、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教学体系、有较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在我国高校中,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各个高校相继加大了对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的投入, 分别建立了校、省、国家三级计算机基础课精品课程体系, 拥有了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 并出版了一系列计算机精品课程教材。2009年, 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成立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标志着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需要高校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深化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完善课程管理机制、凝练优质计算机实验教学资源、扩大合作和交流方式、增强示范辐射力度, 为全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理论基础强、强调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决定了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导致了在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

1. 课程内容落后, 脱离实际应用

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内容老化, 严重滞后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盲目重视精品课程申报而忽视了课程建设。有些计算机精品课程的内容选择严重脱离实际应用, 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空洞而不实用。此外, 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 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导致学生学习过程混乱。

2. 重理论学习, 轻实践锻炼

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的数量逐年增长, 内容不断丰富, 但与理论学习配套的硬件设施建设缓慢。由于硬件缺乏, 学生无法实现课后练习或上机实践, 学到的知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缺乏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锻炼, 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此外, 学生在课后学习时, 遇到问题往往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导和帮助, 这说明精品课程的互动性不足。

3. 精品课程网站过于形式化, 使用效果不高

当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建立了计算机精品课程网站, 但是网站建设过于形式化, 很多功能空而无用, 也未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造成网站建设与教学内容不同步。很多高校并未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将课程教案、课件、视频等资源放在网站上向学生免费开放, 开放性不高。网站建设模板化, 不能随着课程内容的变化而灵活地进行调整, 造成网站资源拓展功能降低。

除此之外,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还存在其他问题:标准不统一, 共建机制还没形成;课程建设重复, 数量不平衡, 共享性差;教学观念先进性和学生主体角色体现不足;学生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学习进度,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课程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三我国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的转型升级

为加强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普及共享,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建设学习型社会, 2011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决定开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 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精品课程正在向计算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 注重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是: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计算思维能力。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 把计算思维与计算工具并列起来,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学会用计算思维去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我们应从整个课程体系出发, 实现课程的相互衔接, 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加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构建计算机课程教学分类设计体系

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 将课程教学体系分为:工科类、理科类、文科类。工科类课程教学设计应以程序设计、系统构建为主, 强调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理科类课程教学设计应以算法设计和分析为主, 选择简单易用的编程软件。文科类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基础知识和数据处理为主, 强调学生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培养。

3. 计算机课程群资源建设和共享

在“构建以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思想指导下, 构建能够涵盖计算机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综合应用等核心内容的计算机课程群资源。计算机课程群的资源建设是对1+X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 按系列课程建设, 要体现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科学性以及关联性, 具有比分散建设明显的优越性。课程群资源要设计具有导航功能的知识地图, 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贯通和进行自主性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课程群资源的共享方式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大类和教学需要, 实现资源的充分浏览、按需检索、组合推荐。

四结束语

加快我国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 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客观要求。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调整课程内容, 创新课程教学设计, 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共享体系, 完善课程管理体制, 以计算机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为契机, 促进高校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我国高校计算机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 并从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计算机课程教学分类设计体系构建、计算机课程群资源建设和共享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计算机,精品课程,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王和文、陈燕玉.课程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0 (4)

3.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 篇三

摘 要:在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组努力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共建、共享为主题,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着力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积极提升开放式教学的水平,持续更新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实现了从经济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向具有高水准和中国特色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赢得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途径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相关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依托学科发展的悠久历史和综合实力,华东师范大学的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2008年正式获批为国家精品课程。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课程教学组在精品课程的优化建设中,注重吸收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注重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重大科研项目的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并以“共建、共享”为关键词,积极扩大课程建设的影响和辐射效应,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课程建设质量,更凸显了课程的示范价值。2012年,通过学习研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课程教学组进一步明确了在网络传播、充分开放的环境下不断完善课程资源系统的目标[1],并将课程建设的新成果集成到网络平台,成功实现了经济地理学国家精品课程向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为我国地理学类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建设背景:创新人才培育的新环境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地理科学体系中最为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3]。随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加关注空间、制度、文化和关系等时代议题[4],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和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热点学科,不仅焕发出蓬勃的理论创新活力,也愈加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经济地理学课程作为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就成为必然。这是因为:经济地理学贴近实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得益于学科交叉特性,可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较高的理论创新活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习研究新命题层出不穷,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深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为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研究案例。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要学习借鉴国外经济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更要深入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研究和教学活动,以满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由此可见,在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提升研究性教学的水平,将对创新人才成长和国家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地理学课程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课程教学组十分关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形势。随着中国经济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面临四个方面新要求:一是中国经济的开放度进一步提升,人才国际交流日趋活跃,这就要求提升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引进国际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加快与发达国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也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深刻领会“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中国大国强国地位的新概念和新内涵,使修读学生不仅能熟悉国际前沿理论,也能构建对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论自信。二是经济地理与相关学科发展的交叉融合趋势日渐明显,在加拿大、美国等英语国家,具有社会科学特征的地理专业增加了自然科学类课程;而在欧洲国家,具有自然科学特征的地理专业则增加了社会类课程(见下表)。这就是说,课程教学组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自然科学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加主动地邀请相关学科背景的教师加入教学团队。三是中国经济活动出现了显著的地域分异,课程教学不仅需要引入更多地方案例,让研修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具备更强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而且还应该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为一些教学条件暂时不佳的高校提升教学水平提供帮助。四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基础,新时期精品课程必须依靠网络技术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辐射影响,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发达国家部分高校地理类专业概况表

高校学院系科学位主要专业方向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地理系文科学士

哲学博士文化和历史地理

经济地理

环境和资源管理

GIS

自然地理

社会地理

美国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文理学院社会科学部

地理系文科学士

哲学博士加州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

气候学

生态地理

GIS

多元化欧洲

本地化与区域化转型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麦迪逊分校文理学院地理系文科或理科学士

理学硕士

哲学博士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

GIS

英国剑桥大学自然科学学院地理系文科或理科学士

研究型硕士

哲学博士空间、经济和社会

历史和文化地理

社会坏境和发展

环境过程

第四纪

德国波恩大学数理学院地理系理学学士

哲学博士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

地理教育

地理信息学和遥感

二、建设途径:以共建、共享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为开放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和技术平台。温室气体增加、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彰显当今人地关系复杂巨系统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以综合性和地域差异性为特色的经济地理学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生态环境问题则为经济地理学课程储备了丰富的学习研究素材。这些不仅使经济地理学课程更具培养创新人才的独特魅力,也使跨专业领域、跨行政地域促进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可能。课程教学组在近年的教改活动中,通过与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德国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of Giessen、荷兰University of Utrecht以“共建、共享”为重点,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努力使经济地理学课程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并不断扩大其辐射效应和示范价值。

1.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在经济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组重点从微观、中观、宏观等三个不同空间尺度上分别阐释了经济活动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从而实现了教学模块的有机链接,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空间系统性,提升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分析问题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近年来,适应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特点,课程教学组又进一步从如下四方面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新经济地理学的文化制度转向催生了一批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课程教学组不仅重视对学科前沿成果的评介,将结构主义、文化转向、生态足迹、地方根植性、全球网络等纳入课堂教学内容,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献阅读认识这些前沿研究的独特价值及其对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价值意义。

第二,课程教学组高度重视学科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无缝”对接,注重发挥华东师大在人文经济地理学科的综合优势,及时将重大科研课题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案例教学资源,并借助与国外同行的学术联系,引入了德国鲁尔区产业转型、德国巴登符腾堡地区创新集群建设、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演变过程、加拿大资源型产业升级轨迹、美国硅谷创新环境建设等大量国外典型案例,使理论教学更为生动,增进了学生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价值认同,调动了他们参与经济地理学创新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提升了学生应用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三,为使经济地理学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课程教学组在微观尺度特别重视对企业活动空间格局的剖析,致力于帮助学生不仅从单个企业认识本地区位,更教会他们分析新形势下企业(集团)网络的全球多层、多级系统。课程教学组结合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案例,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位于上海安亭)、巴西大众汽车(位于圣保罗)、西班牙大众汽车公司(位于巴塞罗那)、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位于沃尔夫斯堡)等大众汽车公司的区位选择及其在产业链、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演变,系统阐述经济全球化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在分析方法上,重视从单纯成本因子分析到成本、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因子综合分析的演变,帮助学生掌握企业区位选择、产业升级、价值链治理等经济地理分析工具,提升其应用经济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四,充分展示经济地理学在分析人地关系系统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为提升当今区域开发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同水平服务。在跟踪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地理学课程发展趋势过程中,课程教学组发现,国外高校的经济地理学课程非常关注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公共政策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讲授生产和商品循环系统,并从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相关支撑设施条件建设、政府公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诉求、企业组织与管理、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视角来剖析整个商品循环系统及其运行模式。例如,德国波恩大学的经济地理学课程就注重分析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条件与人类经济活动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借助德国Aachen半导体地方企业网络、Hanover激光产业集群、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等现实案例,阐述了水资源有限性、生态脆弱性、低碳发展新需求对经济活动空间过程的影响,并就经济全球化、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对国际地域产业分工、各地产业区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课程教学组利用上海市张江、台湾地区新竹以及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硅谷集成电路企业所构成的产业链等现实案例,从原材料、生产、分配、零售和消费等五个环节阐释了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案例,从环境友好、生态健康、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管理先进等五大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崇明岛建设与发展历程,论述了经济开发、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管控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之,新时期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需要吸纳前沿理论和现实案例,更要注重适应企业发展和政府公共政策设计的现实需求,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为提升学生自身专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服务社会水平服务。

2.加强实践教学和研究性教学

华东师大课程教学组在进行课程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时发现,发达国家高校的经济地理学课堂教学注意避免学生对知识的被动式吸收,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的学生虽然考试能力较差,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研究的能力较强,大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成效显著。而我国大学生应对标准化考试的能力国际领先,这有利于经典知识和传统理论的传递,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此,课程教学组注重通过探究性实习引导学生提升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吸引本科生参与任课教师主持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

在实践教学方面,课程教学组发现德国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主要包括如下五个基本环节:第一步,教师提前(一般会在学期假期之前)介绍下学期经济地理学实习计划的框架和实习重点,并根据选课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分配实习选题,诸如Leibzig汽车产业园、Braufeld化工区的升级改造、Hannover光伏芯片新技术开发区、BASF公司的全球战略及其区域效应、大众汽车公司空间扩张与扶持地区发展、高铁与区际经济关系等都是实习内容选题范围;第二步,学生根据“领受”的实习选题,利用假期进行文献阅读,并运用专业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完成基于实习选题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报告(篇幅一般在10页左右);第三步,实习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同学报告实习计划的编制思路,分发专题研究报告,并接受所有参与者的讨论提问,回复各位师生质疑,并完成对专题研究报告的第一次修改;第四步,学生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将担任与被访单位交流的主要责任人,并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和对具体案例的考察,找出室内理论知识的现实使用价值和存在的问题,借助现实案例来发现新规律、创新理论,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第五步,在对室内资料、野外实证资料进行系统比较、反思、总结的基础上,完成实习报告终稿并进行实习成果的第二次演讲、交流。课程教学组认为,这一实习模式在学生开放式选题、自主设计调研方案、独立完成研究任务、教师幕后指导(点评建议)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我国传统的“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步为室内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制订经济地理学实习计划,准备实习材料,进行“备课”;第二步为野外考察阶段,教师、被访单位人员进行“导游式”介绍、讲解,学生做笔记或聆听;第三步为室内整理阶段,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根据教师确定的写作框架,完成实习报告。显然,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固定命题、制订实习考察方案、集体合作完成实习任务、教师直接管理(“手把手”指导)等特点,并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此,华东师大积极借鉴德国高校的成功经验,在经济地理学实践教学环节中,更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实习。在学期初即告知实习地点,提供基础实习资料,并要求学生自行组织若干小组进行自主实习选题讨论,在两周内与任课教师商定实习选题;尔后小组同学要在一个月内与任课教师就实习方案进行三次讨论,并通过报告会的形式听取全班同学的意见;在实习过程中,各小组同学要独立自主采集第一手资料,在任课教师指导下优化实习方案;在实习结束后,各小组同学要汇报交流实习成果。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华东师大一般选择在同一地点开展不同专题的实习,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不变。

在研究性教学方面,课程教学组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分组参与课程教师在上海张江、闵行、宝山以及福建厦门、山东莱芜等地的研究性课题调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在第二课堂建设中,教师主要帮助有兴趣的学生自主组织研究小组,并结合课堂教学重点内容,为学生调研创造条件,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讨论、集体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3.提升开放式教学的水平

在全球化时代进行精品课程建设,重要的是要借鉴吸收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开放式教学的水平。华东师大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又有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的优势平台,举办重要会议和接待重要学者来访的机会多,与其他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的机会多。课程教学组充分利用有利的开放环境条件,利用组织学术会议之机扩大学生学术视野,通过邀请政府、企业负责人做专题报告为学生剖析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即通过与德国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of Giessen、荷兰University of Utrecht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联合实习,提升华东师大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近年来受邀为我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做专题报告的国际著名经济地理学者包括德国吉森大学理学院副院长Ingo Liefner(德国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政策)、英国卡迪夫大学杰出大学研究教授、卡迪夫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Philip Cook(创建以及超越清洁技术集群)以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Harald Bathelt(知识创新网络与区域社会结构之关联),国际著名学者的精彩报告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视野,更提升了他们关注学科前沿问题的兴趣和意识。

4.更新完善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组在精品课程的优化升级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持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这不仅为课程教学组教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也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建设奠定了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完善不仅是更新参考文献和推荐期刊,更是不断引进新的教学和研究案例,并将课堂教学、野外实习、第二课堂以及讲座、会议等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资源库,为提升教学质量和传播教学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例如,课程教学组对苏州东山野外考察和上海张江第二课堂调查活动进行了跟踪录像,对相关工作成果进行了及时的宣传和交流;对所有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全程录像,并在讨论交流后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录像质量,为所有课堂教学录像配发了字幕;为有效维护和及时更新网络教学资源,课程教学组还安排了专门的网络技术管理者和网络服务员,负责资源更新以及与访问者的互动交流;此外,课程教学组还将华东师大承办的许多相关学术研讨会转化为教学资源,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帮助他们了解经济地理学学科前沿动态和学术交流的价值。

5.提高服务辐射能力

在不断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华东师大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组还积极构筑合作平台,广泛地吸纳优质教学资源。并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交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心得,提升华东师大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的服务辐射能力。例如,课程教学组与德国Justus Liebig University of Giessen达成了联合野外实习协议,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将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纳入上海市战略研究所“曾刚工作室”、上海市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所”的工作计划之中。近年来,课程教学组教师还积极利用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这一平台,传播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交流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三、建设成效:兼具高水准与中国特色的优质课程

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华东师大经济地理学课程既具有全球视野,充分关注学科研究前沿,又兼具中国特色,特别重视分析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特殊而关键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弥补了西方经济地理学教学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经济地理现象关注不多的不足。与发达国家同类课程相比,华东师大经济地理学课程较好地反映了发展中大国的现实特征,适应了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大国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深入发展的环境中谋求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要求,着力剖析了如何从经济空间的优化布局和效率提升角度实现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的目标。这不仅有助于培养修读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也为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经济地理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助于国内外高校师生更好地认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独特经济地理问题,增进他们对中国经济地理现象开展深入学习研究的兴趣。

伴随着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深化,华东师大经济地理学课程也已经由国家精品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经济地理学课程在提供网络共享服务的过程中也得到国内外同行更多的关注。国内外同行对华东师大课程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不仅增强了课程教学组不断推动经济地理学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也鞭策课程教学组进一步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在提升课程建设的辐射效应和示范价值,在为相关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熊永红. 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6-18.

[2] 李小建等.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吴传钧等. 现代经济地理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 李小建,苗长虹. 西方经济地理学新进展及其启示[J]. 地理学报,2004,59(增刊):153-161.

4.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篇四

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观点综述

杜群阳,项丹,俞斌,李凯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要】本文对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综述,这些观点涉及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出路,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和方法等方面。文章反映了国内青年学者围绕产业经济、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等问题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产业经济;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学术方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80X(2011)

2011年8月22-23日,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和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联合主办。会议提交学术论文53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70多位青年学者参加了研讨。开幕式由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虞晓芬教授主持,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杰教授致辞。会议由专题报告会、分组报告会、编辑作者交流、企业考察四大版块组成。

专题报告会分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李平研究员做“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主题报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程惠芳教授做“浙江省146家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问题”主题报告;第二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研究员做“中国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主题报告,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副主编李海舰研究员做“改造我们的研究”主题报告。专题报告会分别由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院长杜群阳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肖海林教授主持。

分组报告会设四个会场,分别由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郁培丽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永强教授、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郑江淮教授、安徽大 [收稿日期] 20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型市场势力提升研究”(批准号7107314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绩效:影响机理和实证研究”(批准号71173195),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国际化企业的创业导向问题研究”(批准号10JDJS01Z),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追赶式海外R&D投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批准号2010C25040),浙江省软科学重点项目“跨国公司纵向控制及我国企业应对策略研究”(批准号2010C25042)

[作者简介] 杜群阳(1976-6),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项丹(1988-3),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俞斌(1977-9),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凯(1982-10),男,山东胶州人,浙江工业经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杜鹏程教授主持,并由陈艳莹、江飞涛、刘林青、沈红波、晏宗新、石军伟、杜群阳、汤吉军等作重点评论。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副社长高粮副编审主持了《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与到会青年作者交流座谈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考察了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和吉利控股集团。

一、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平就“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作了主题报告。他从“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工业发展水平评估、“十二五”工业发展趋势、产业政策评价四个方面对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规模从“十一五”初期的全球排名第四跃升为第二,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具有三大特点,①工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突出,具体体现在:工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是对外贸易的主力军;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部门。②工业增长质量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地区差距有所缩小;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等方面。③行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行业协会作用增强。

在阐述对工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时,李平研究员在以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工业增长为五大指标的工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十一五”期间,工业整体指数有所增长,绝大部分工业行业处于增长状态的重要结论。他指出,①从生产效率指标来看,2000年以来,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十一五”的前四年,相较于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不断减弱。②从工业增长指标来看,“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工业平均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③从技术创新指标来看,工业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十一五”期间,拥有R&D活动的大中型企业数量以及大中型企业的R&D支出急剧上升;创新方式更加多样化,中国工业企业正处于由吸收创新向自主创新、由适用创新向突破型创新转型转变的过渡阶段,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外部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引进应用;研发投入强度明显加强,研发活动越来越成为工业企业常规化、长期性的经营活动;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工业企业专利数量、工业企业的技术成果市场转化能力等均有显著提高。但是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相较于美国、德国等制造业大国,中国研发强度仍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比较高,特别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装备仍然大量依靠外资企业和进口,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掌握不够。④从国际竞争力指标来看,中国出口产品日趋多元化,出口结构进入相对稳定阶段,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增长,市场结构多样化特征明显。⑤从可持续发展指标来看,中国工业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结构效应影响增强,高能耗行业比重下降对工业节能作用突出;废物初次治理效果显著,循环经济快速发展。⑥从工业结构角度来看,“十一五”期间,装备工业增长迅速,工业结构“装备型”重工业化特征推动了工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工业结构调整处于 “装备化”向“高技术化”转型升级的阶段。

在总结“十一五”工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李平研究员对“十二五”工业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他指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要素的价格优势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以及内需拉动工业增长作用增强。同时,李平研究员判断中国工业未来发展方向时指出,①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将推动重化工业进一步深化,并且由规模扩张向深化发展转变。②先进制造业将加速发展。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加速转变是中国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一个 显著特点。③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呈现融合化发展的特征,实现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④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将全面提速,从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拓展。

在产业政策方面,李平研究员总结了“十一五”的政策特征,①“十一五”中国产业政策呈现政策目标聚焦化、政策体系系统化、政策手段多元化的突出特征。产业政策目标聚焦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产业内结构调整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大抑制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形成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核心,产业组织政策、布局政策和技术政策协同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形成以引导手段、管制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三大产业政策手段,政策手段更加多元化。②“十二五”时期的政策走向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由大到强,这一时期,中国产业政策将以推动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着眼点,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为未来产业政策的主线,形成既有统一顶层设计、又能适合区域差异化要求的产业政策体系,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协同推进的产业结构政策,推动兼并重组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并举的产业组织政策,把加强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的产业技术政策,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助理研究员就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进行交流。他指出中国的财政分权体制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使得低价出让工业土地、牺牲环境和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成为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入的重要手段,此类行为导致严重的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了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过度的产能投资、行业内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在土地产权、环境保护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艳莹副教授交流了论文“风险厌恶与国有寡占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她从缺少职业经理人市场、优越的生存环境和目标多重性三方面研究了国有寡占企业风险厌恶倾向的成因,认为风险厌恶倾向使国有寡占企业面对成本风险时,价格和产量相对利润最大化值分别升高和降低,面对需求风险时,价格和产量均低于利润最大化值,两种情况都使国有寡占市场资源效率低下。她认为应建立国有寡占企业建立双重绩效评价标准,除了以效率为核心的一般性指标外,还要从重要供给目标的实现、紧迫危机的应对、市场运行秩序的改善、社会公平的实现等方面建立政策性指标。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郁建兴教授、沈永东博士研究生提交了论文“行业协会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类型及其实现机制”。论文认为行业协会对内职能中的“规划发展”、“设计研发”、“品牌创新”和“市场营销”,与对外职能中的“对外交流合作”、“与政府部门合作”等,构成了它促进产业升级的六个基本维度。“行业协会自身实力”决定了协会对内外部资源的汲取能力,“政府等其他机构”和“产业类型与产业地位”分别决定协会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协会的资源汲取能力大小和内外部资源的多少决定其在产业升级中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强弱。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简泽讲师提交了论文“从国家垄断到竞争: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增长与转轨特征”,讨论了市场竞争的引入与增强对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他认为,一方面,市场竞争为在位企业提高生产率提供了激励,从而推动了企业层面的生产率增长;另一方面,市场选择机制改善了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总量生产率的增长。因此,作为中国经济转轨的基本特征,从国家垄断向市场竞争的转变成为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

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余典范讲师将多国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用于中国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将产业结构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三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产业关联特性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考察。他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产业关联的溢 出效应、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问题在于成长性的缺乏,产业自生能力很差;产业在发展中的扭曲现象可能源于自生机制或关联机制,针对不同的机制扭曲需要不同的政策选择。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晓萍博士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助理研究员提交了论文“干预市场抑或增进与扩展市场——产业政策研究中的问题、争议与理论重构”。论文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存在的所谓“市场失灵”,实则多是“政府失灵”或“制度失灵”,实施直接干预市场型的产业政策只会使问题更为严重。产业政策应当以维护市场竞争、增进市场机能与扩展市场范围作为基本取向。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徐小华讲师交流了论文“政府引导、市场化、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他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是所有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政府引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在中部地区显著低于东部和西部;第一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推动经济增长。因此,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政府引导和合理干预、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措施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广州金融学院周建安副教授提交了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他认为,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与金融市场的放大作用,南北经济差距将会长期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南北经济收敛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当南方国家经济中存在自主创新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宽松,金融市场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南北经济收敛;当南方国家经济中缺乏自主创新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严格,金融市场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南北经济收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秦敬云副教授交流了论文“我国经济增长率中长期演变趋势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经济都将维持在10%左右的高增长率阶段,但2020年前后应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转折时期,因而经济增长率在之后出现急速下降的趋势,并在2030年左右下降到5%,进入低速均衡增长时期。

二、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惠芳以“浙江146家工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分析”为题,从浙江省在自身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始,以浙江省146家工业龙头企业为例,阐述浙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程惠芳教授指出,“十二五”浙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有:①浙江虽是经济大省,但是经济小省,资源支撑能力有限,资源和要素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②浙江省技术人才短缺,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对传统制造业产生较大压力。③浙江节能减排压力增大,能源持续供给的能力面临挑战。④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国际贸易条件变化,传统制造业出口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由此,程惠芳教授判断浙江工业经济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阶段,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资源型、低成本、低水平、低效应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这将对浙江政府和企业带来严峻挑战,资源和要素的支撑能力以及经济空间的拓展成为“十二五”的两大主要问题。同时,程惠芳教授特别指出浙江省工业企业增加值逐年下降的现象,数据显示,浙江的平均工业增加率逐年下降,达不到中国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企业增加值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产业或一种产品附加值的高低,是提高工业经济效力,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的关键问题。程惠芳教授判断,浙江省工业企业增加值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能源和原材料主要靠调入,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二是工业经济结构以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为主。

在浙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资源有限、经济发展空间约束的背景下,程惠芳教授归纳“十二五”时期浙江大型企业发展趋势如下:①浙江大型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浙江的企业多数是由小 企业成长起来,近几年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浙江可能会有2-3家民营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②浙江企业成长速度加快,企业成长周期缩短。据统计,146家龙头企业平均成长期为20-30年,目前浙江企业已进入从创立起10年内就有能力成长为大型企业的阶段。③大企业集聚的趋势持续稳定,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创新型企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在杭州、宁波、绍兴,并且服务业大企业与制造业大企业互动发展。④浙江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浙江是市场大省、贸易大省,贸易、房地产、重化工业发展迅速。

程惠芳教授通过对浙江146家产业引领作用明显、成长性好、经济效益突出的工业龙头企业进行调研,对浙江工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趋势进行判断:①浙江企业越来越重视研究开发的投入,研发投入的强度不断增加、规模持续扩张。虽然目前浙江企业还未完全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但是趋势已经十分明显。②浙江企业从模仿创新开始,逐渐向自主创新转变,部分龙头企业已经具备自主研究开发产品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核心技术的能力。调研表明,企业更加重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企业高度关注对核心技术的掌握。③浙江企业将更加重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动,双螺旋模式显著。多数工业龙头企业已经基本经历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的完整的创新周期,基本形成动态创新体系,产品创新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④企业从重视资源要素的集聚向重视创新要素集聚转变,从重视土地、资源、劳动力投资向增加对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技术领军人才、与国际顶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产学研体系的投资转变,企业对创新要素和储蓄体系的投入不断增强。⑤浙江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更加重视著名品牌建设,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和改善民生。

程惠芳教授表示,工业企业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企业转型升级的成本与收益难以确定,特别是通货膨胀和要素价格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创新成本提高太快,企业转型升级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创新投资的风险增加。②企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支撑力量不足,银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财政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规模不够,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③企业转型升级的领军型创新人才支撑不够,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成本大幅度增加。④转型升级的要素市场竞争不完善,在房地产高利润和资源投资高利润条件下,企业对技术创新投入动力和能力还不强,大量社会资本并未投资于技术创新,资本优势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⑤政府对企业著名品牌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⑥转型中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够完善。

最后,程惠芳教授指明未来浙江企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方向,留待大家研讨,包括:①政府创新战略导向与现实市场需求不同步的矛盾。②发展新型战略产业与强化现有传统行业比较优势的矛盾。传统行业投资见效快,新型战略产业风险大,到底哪一类产业对目前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有效,需要深入研究。③持续提高劳动者收入与企业可持续盈利发展的矛盾。④增加创新投入与短期内提高企业效益的矛盾。⑤制造业企业规模扩大与资源能源供给支持的矛盾。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要素短缺的矛盾。目前浙江科技领军人才、技术人才、设计人才最为短缺,人才支撑不够。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丹鹭硕士研究生、郑江淮教授提交了论文“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国际代工战略——基于苏州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论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的海外背景即社会关系网络是企业从事国际代工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类型的企业从事国际代工受到企业自身特点的影响:制造业企业从事国际代工主要是基于成本优势;服务业企业决定从事国际代工的因素还包括资本密集度、企业家背景以及企业规模。生产最终品的企业,品牌构成其主要的竞争优势;生产中间品的企业,企业家的背景是从事国际代工的动力。竞争力强的企业,从事国际代工时会受到创新投入、技术密集程度、生产效率以及品牌的影响;竞争力弱的企业,企业战略较多受到 领导人个人的影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桑瑞聪博士研究生交流了论文“本地市场需求、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论文指出,国内市场需求规模对工资水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最突出,而国外需求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制造业集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为负,而服务业集聚的工资效应为正,尤其在东部地区的作用最强;教育水平、物质资本投入对中西部地区工资的正效应大于东部地区,地区财政支持对西部地区工资的影响最小。因此,充分利用本地市场规模、发展服务业集聚是缩小地区间工资差距的重要途径。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胡晨光讲师交流了论文“要素优势与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一个双重分工的分析框架”。论文提出了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源动力在于其要素优势的理论,认为这种要素优势以经济圈在世界开放经济格局中要素禀赋“异质性”的双重分工优势为内容,双重分工优势来源于嵌入于区域社会网络关系中的掌握核心技术、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力资本优势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技术资本、实物资本等要素禀赋的“异质性”优势;双重分工优势导致要素流动的“逆嵌入性”,促成了集聚经济圈的形成,决定和制约传统影响产业集聚的基本因素。

郑州大学经济学院周阳敏副教授,交流了论文“回归式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固始银针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案例研究”。他将固始银针产业集群的发展划分外出务工积累、回归固始设立生产车间、二次创业开办加工厂、企业转型升级创办现代化的企业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集群式发展等五个阶段。他认为,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固始银针产业转移的集群式转型升级具有成本低、阻力小、速度快、模式新、风险小等五个显著特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石军伟副教授交流了论文“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测算——基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论文指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效率在2005年前显著高于第一、第三产业,近年来却明显下降,表明传统工业的发展改革遇到瓶颈,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同时,西部地区金融业的贡献效率下降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制约,房地产业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最大,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有待观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秦雪征讲师、尹志峰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孔欣欣副研究员基于对德阳灾后企业的调查,指出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特征:一是不同产业的可专利性以及获得的专利结构差异较大;在考虑专利申请的集中性后,产业的专利密度与研发密度呈现负的相关性。二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创新动力与创新类型、创新的信息来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三是发明专利密度与企业规模呈倒U形关系;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密度随着企业规模增大而减小;四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可能获得政府的创新扶持。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文嫮副教授交流了论文“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价值链变迁研究”,她认为近年来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量发生如下变迁:第一,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链发生变迁的原因主要是:市场规模的变化、交易成本变化、中间环节市场结构的变化,以及制度变迁。第二,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价值链发生的根本变化主要表现在价值链总体创造的价值锐减;创意制作环节和播出环节的整合,价值链变短;价值链各环节价值实现形式的变化,网络营销和虚拟商品取代短信投票的收入;最后,价值链各环节利润空间的变化,播出环节的价值创造增加。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付文林副教授通过一个融入二元经济、价值链嵌入模式的特定要素模型,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在理论上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化特征提供了一致性解读。他利用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的面板数据,证明了中国目前较低的国际分工地位是造成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不仅要对劳动力市场工资形成制度进行干预,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整体产业的价值链攀升,提高国民经济的价值创 造能力。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俞荣建副教授交流了论文“全球价值链治理的结构、模式及其升级影响”。他认为,浙商代工企业嵌入的GVC治理,具有“关系导向、权力结构、价值治理界面、知识治理界面”等四维结构;存在“掠夺型、俘获型、伙伴型与市场型”四种模式;GVC治理对代工企业升级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特征,代工能力的提升并不必然地带来关系租金份额的提升,“掠夺型”与“俘获型”模式中代工企业专用性代工能力的构建,反而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其被“套牢”的窘境。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宗文博士研究生交流了“全球价值网络与中国企业成长”的研究成果。他提出了基于价值链条的四区段,即研发区段、制造区段、营销区段和营运区段,提出了横向升级,即价值链条上的升级,“一”字型成长模式;纵向升级,即价值网络上的升级,“1”字型成长模式和混合升级,即价值升级和价值网络升级同步推进,“十”字型成长模式。

暨南大学蒲华林副教授交流了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与全球资源配置:原因、路径与组织模式”,认为在产品内国际分工逐渐盛行的时代,中国依据自己的要素禀赋主要参与了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和低附加值的生产阶段或环节。因此,中国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就是充分利用产品内国际分工以及由此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通过全球资源配置,逐步向资本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附加值的生产阶段或环节转变。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何小钢博士研究生交流了论文“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实证考察”。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能耗与排放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高能耗与高排放强度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中国工业已实现以技术进步驱动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但2003年后集约型增长受到一定抑制。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科技进步的贡献最大,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次之;能源消费结构对减排具有重要影响,在减排政策中应重点关注。

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出路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郑江淮教授,交流了“中国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背离之谜’”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迅速上升的情况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在相同人均GDP下的水平、明显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产生这一“背离之谜”的根源在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引发的“制造业成本病”,服务业产出增长明显受到规模保持递减诅咒,在制造业难以再扩张时,最终导致服务业与制造业劳动率低位徘徊,经济陷入全面停滞。要避免这一情况,必须改变资本投资驱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增加人力资本密度和生产者服务业外资利用力度等。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杜群阳教授交流了“跨国创业导向的相关研究评述”。论文在归纳创业导向及其维度、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跨国创业导向维度、海外子公司的跨国创业导向、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绩效、天生全球化企业的跨国企业导向等四方面对跨国创业导向的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从时滞因素、前因变量、中国情境等五方面展望了跨国创业导向的研究前景。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汤吉军教授交流了“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国有企业高管薪酬问题分析”的研究成果。论文从不完全市场结构角度探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高管与员工薪酬)和谐与冲突问题,认为解决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重点,一是要完善产品市场,打破产品市场垄断结构,允许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二是要完善要素市场结构,打破行政垄断和区域垄断,降低交易成本,允许生产要素区域间和国际间充分流动。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陈闯副教授交流了论文“研发组织结构对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影响的 实证研究”。他认为,将研发活动集中在公司总部的研发管理模式会明显增强研发活动中探索性活动的比例,且这种作用会随着研发体系决策自主权的加大而变得更明显;将研发活动分散在各业务单元的研发管理模式会增加开发活动的频率,但这种效应在决策自主权大的研发体系中反而会降低;混合结构更加有利于组织在探索与开发活动之间取得平衡。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曹柬副教授基于演化博弈理论讨论了纯粹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制造企业运营模式演化过程,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职能部门在绿色运营模式扩散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纯粹市场机制的作用往往难以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企业最终均采用绿色运营模式的演化结果;政府可以审时度势地采用检查策略、奖惩手段以及相关调整措施来推动制造企业绿色化运营战略的实施。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陶锋讲师、杨舜贤博士生、郭建万博士提交了论文“环境约束下中国火电行业技术效率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主要有四点:一规模技术效率是影响我国大部分省份火电行业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沿海地区或煤炭资源丰裕的省份技术效率相对较高。二是市场化改革是火电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关键,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有助于提升发电行业技术效率。民营化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民营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没有得到明确验证。三是煤运电联动机制对火电行业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四是小机组的大量存在损害了我国发电行业的技术效率,大型高效环保机组的建设可以提升火电行业技术效率。

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的晏宗新教授提交了论文“流通业的变革研究——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提出我国流通业变革的政策建议:一是要以虚拟价值为导向,发展流通金融服务业,逐步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在发展虚拟经济过程所扮演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规划,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流通产业的高端价值链创造。三是要建设流通产业数据系统,特别是要注重流通信用制度的建设。四是要建立高效而快速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于流通行业实施实时监控,对危害流通产业发展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引导流通产业向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唐辉亮博士研究生交流了“企业转型升级文献综述”。该文献综述通过对企业转型和升级定义界定、模式、升级路径、影响因素文献进行梳理,指出现有文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企业转型和升级的定义不明确、升级路径单

一、转型和升级混为一谈、缺乏对转型升级的衡量评价等。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业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米运生副教授交流了论文“互补性资产、双边依赖于要素契约的内生均衡”。他认为,农户互补性资产能生成如下双边依赖机制:互换抵押品等所形成的利益共享;企业退出给农户带来的非对称性损失、降低农户未来投资回报率等所形成的违约成本内在化。博弈双方合作下的利益共享提升合作意愿,策略性违约下的一损俱损抑制机会主义。通过双边依赖机制,互补性资产能抑制农户提租动机并解决资本被土地套牢、利润被地租侵蚀等问题,要素契约也因此而具有内生均衡性和可扩展性。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聪聪博士研究生交流了“投行网络拓展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对绩效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指出,较高的规模差异性、较低的功能互补性与较弱的小团体根治性将导致投资银行采取网络拓展行为;而投资银行的拓展行为对其绩效产生正负双重影响,在有利于其获取承销机会的同时,降低了承销项目的合作契合度。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杜龙政副教授,交流了论文“我国企业集团治理与创新转型关系初探”。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治理,正在由计划经济的“行政型治理”向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型治理”转型;建国以来的企业创新,经历了“生产型”、“市场型”和“技术型”三个阶段。市场环境下的“技术型企业集团”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意义,需要在设计、工艺再造、投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强化创新能力。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陈有华博士研究生交流了论文“债务融资与企业广告竞争行为”。论文研究了企业债务对其广告竞争行为的影响,得出企业初始市场地位高降低其广告竞争投入、企业负债多促进其广告竞争更激进、企业广告投入边际成本的相对大小以及广告投入的外部性影响企业广告竞争行为的研究结论。

五、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和方法

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碚,以“中国产业经济研究的学术方向”为题,比较直观地介绍了中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状况。金碚研究员从苏东坡与佛学禅师之间的小故事引申出学术研究都是用心中已经存在的框架看问题的道理,即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首先要有最基本学术的假设,然后要有逻辑,用假定看世界。金碚研究员通过图形阐明经济学理论形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①概念假定。②提出各种假设,包括本体位假设、条件性假设、技术性假设。③在假设条件下推导出理论体系,形成理论框架、推论、假说等等。④在现实中运用、检验。既要能解释现实的科学,又要在历史过程中接受检验。⑤检验的结果是证实或者证伪。⑥对概念、假设进行反思、修改。

金碚研究员把学术成果的主要类型分为:①按导向性来分,分为学科导向、方法导向、问题导向。学科导向的论文沿着概念假定—进行假设—推导这一逻辑进行研究,进行基本的概念推理,发明学术的理论、假说。学科导向的论文较为前沿,朝着推进学科发展的方向发展,难度很大。方法导向的论文不改变学科的逻辑体系,但是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和突破。问题导向的论文是用学科的工具、方法来谋求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应用经济学的实际问题。目前很多研究集中在问题导向类型。②按情境条件来分,可以分为一定情境假定前提下的成熟理论在相同的情境条件下和不同的情境条件下的运用。经济学的成熟理论来自于西方,但是西方理论的情境假设与我们不同,那么就有了在相同和不同的情境条件下,成熟理论运用的不同。举例来说,产业经济讲结构-行为-绩效,结构导致行为,行为导致绩效的理论框架是西方的,而在中国更重要的是机制的问题,机制导致行为,行为导致绩效。理论产生情境假设与研究对象的情境相同或者不同,也给学者创造了许多开展研究的机会。③按学术成果的论证过程区分,是完成了对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证明还是仅仅是一种表达。证明是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关系,难度比较大,而表达仅仅是阐明逻辑上的一致性。很多的论文混淆证明和表达,用了很多精细的数学公式,其实只是表达他的想法,不能证明。④按照结论分,分为众所周知的结论和出人意料的结论。众所周知的结论是该论文用了很好的表达方式,得出与常识一致的结论,这一类论文要求方法论要做得精致。出人意料的结论是该论文的结论与常识不一致,结论很吸引人,但是要做的扎实。

金碚研究员指出学术成果出现的常见问题,包括:①复杂的论述证明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认识。有些论文通过复杂的论述把问题说复杂了,最后得到的结论仍是众所周知的认识。如果论文运用了更新、更严密的方法,或通过更精致的描述来证明都是可行的,但是仅仅是把问题说复杂意义不大。②用精致的数学表达形式获得了一个逻辑不甚严谨的结论。这种问题十分常见,数学的模型是加进去的,追求形式化。数学表达形式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最精致的,最不易产生歧义的。运用数学表达形式的目标是要把结论说得更严谨,有些文章反而更糊涂、不严谨,那么不如用文字来说清楚。③忽视情境差异,假设条件不成立。这在研究现实情境的问题中常常会出现。所有的理论都是基于情境假设,情境假设差异太大,假设条件不成立,不足以推导出结论。④推论逻辑不严密,看不出是在演绎还是在归纳。归纳和演绎两者有各自的要求和原则,不能混淆。目前,受传媒业的不利影响,论文经常出现用小概率的事件去推导出符合大概率的规律,这是常见的逻辑错误。学术研究应该关注大概率事件,很多对大概率事件的研究反而不够。⑤学术水平体现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在形式或内容上体现学术水平都有研究发展的前景,但中国产业经济学就目 前来看,在形式上突破难度较大,希望学术成果在内容上表现出学术成就性。

最后,金碚研究员就目前在现代学术的氛围和信息环境的背景下,学术界少有大家,少见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的状况,发表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的学术氛围以及信息环境比过去都要优越,研究者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便捷,更多样化。但是有利有弊,信息环境的迅猛发展对学术研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少有大家,少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如何趋利避害,提高研究质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社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海舰以“改造我们的研究”为题,从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开始,指出改造我们的研究的必要性。他把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概括为:①模型证明,工具至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数学方法、工具取得进步,但是经济学研究目前出现了一种不良的趋势,重视工具而忽视想法,本末倒置,即学术论文倾向于用一个众所不知的模型说明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过程复杂,结论简单,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②过分崇拜实证研究。现在实证检验众所周知,大量采用,用实证检验来验证常识,很多理论实践已经检验了,再拿来进行实证检验。把实证研究方法当作未来研究方法,甚至最高研究方法,缺少理论的突破。③五重五轻,人云亦云。包括:第一,重发表轻实用,功利性研究,对发表的关注超过了对知识的追求,对职业的关注超过了思想的创造。第二,重证明轻发明,不是发现真理、发现思想,而是证明知识或是证明常识。第三,重模型轻思想,方法创新、思维创新都很重要,但是要以思维创新为主,不能本末倒置。第四,重规范轻创新,论文很规范,但是没有思想,规范化、模式化、格式化严重扼杀了创新。第五,重写作轻修改。

在学术研究坚持的导向问题上,李海舰研究员归纳出六大导向,包括:①问题导向,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文献中寻找问题,为了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做研究。②坚持三层分析,从数理分析,到机理分析,再到哲理分析,不能把数理分析作为唯一和最高的分析,应对分析方法进行延伸和推进。③融入国学。目前学术的研究理论基础都来自于西方,缺少中国元素,不能解释中国实际的问题。④回归定性,要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再从定量研究到定性研究,形成循环。所有的定量分析都是建立在科学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管理学的论文若不以定性分析为主,则必然影响思想的开阔性。⑤以制造思想为主流。⑥顶天立地。理论顶天、实践立地,要用理论解决实际的问题。

那么怎样改造我们的研究呢?李海舰研究员给了我们四点建议,包括:①重视调查研究。应用经济学应用性强,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我们要通过调查实践得出理论。没有调查不仅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没有调查不仅没有真知识更没有真学问。第一位是调查,解决现象问题,解决感性问题。第二位是研究,解决本质问题、解决理性问题。②重视创新思维。第一,追求异质化思维,突出个性,与众不同。第二,采用三段性思维,实现思维的延伸。第三,用三分法看问题,一分为三,一分为多,多角度得到多观点。第四,拆墙式理论,把形神打通,数道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通。第五,运用曲线思路带动启发思维。③方式方法的合理使用。更好更有效的运用西方的模型,将工具与思想合为一体。本土化的问题通过规范化的方法,得到原创性的思维。④人格的独立。要坚持人格的独立,空间的自由,不要受生存压力、权威、权力的限制。

Thinking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An overview of Forum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

2011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young scholars conference

DU Qun-yang, XIANG Dan, YU Bin, LI Kai

(Colleg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n overview of Forum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 2011 ”Chinese industrial economy" young scholars conference.The papers submitted by the young scholars involving Chines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industrial upgrade, e industrial economy upgrade based o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route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academic direction and method of industry economic, etc.The article reflects the latest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of the young scholars engages in the area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ese industries.key Words: industry economy;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economy;academic direction

5.二次创新与中国外贸转型升级 篇五

改进、应用和再创新能力

中国一些高科技企业是跟随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点和自身的能力,进行应用、改革和再创新而达到新的高度。如华为在整合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同时,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研究新的解决方案,更快、更好地改善既有的产品、流程和服务,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联想从代工涉及入手,紧跟全球IT行业的技术趋势,不断推出新产品,加强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生产商。

部分外贸平台企业,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创造新的盈利方式。如深圳的一大通企业鼓舞有限公司,看准了中小企业外贸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外贸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出口过程中的通关、物流、外汇、退税、贸易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此外,部分浙江中小民营企业,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研发、并购国外先进营销网络等方式来提升外贸竞争优势。(2014 第1期国际贸易)

6.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 篇六

一、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成效显著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五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逐步增加。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提高统计标准,企业个数由2010年的1212户减少至1044户。经过五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全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个数大幅减少,由2010年的243户减少到2015年的86户。五年间,全市不断引进战略新兴企业,20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24户,比2011年净增80户。全市工业总量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总量实现翻番,由2010年的1440.53亿元攀升至2015年的3235.19亿元,年均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487.13亿元增至2015年的1120.10亿元,年均增长18.1%,五年时间工业增加值上了千亿台阶。

(二)挖潜增效提高质量。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比2010年下降0.6个百分点,但工业仍是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的后三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结束近十年来15%以上的高增长,增速逐年放缓,2015年全市工业增长跌落为个位数,工业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工业积极挖掘自身潜力,通过降低成本、完善管理、拓宽经营渠道等方式,确保工业经济效益运行质量。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15.03亿元,较2010年年均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177.96亿元,年均增长9.8%;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61.23亿元,比2010年增加11.63亿元,年均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13.4%,尽管比2010年降低 0.4个百分点,但在全省仍位居前列。

(三)支柱产业支撑有力。有色冶炼等资源工业依然是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2015年,全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总产值847.26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4.4%;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71.07亿元,年均增长3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产值275.62亿元,年均增长15.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47.87亿元,年均增长5.2%。“十二五”期间,全市实施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655户,比2010年净增 228户;10亿元企业48户,比2010年净增36户。

(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着力壮大新兴产业,不断调优产业结构。2015年,全市高技术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0%、8.9%、8.4%和13.5%;全市医药制造业增长71.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0.2%。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9%,比2010年提高24.6个百分点;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49.6%,较2010年下降0.41个百分点。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全市工业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也为形成更大范围产业规模效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产业集聚日益明显。2015年,全市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83.7亿元,同比增长9.2%,比全市增速高4.8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8.8%,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6.8%,比2010年提高34.6个百分点;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额达853.63亿元,同比增长11.0%,“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41.5%,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6.7%,比2010年提高45.3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投资509.5亿元,同比增长8.5%,比全市增速高4.6个百分点;全市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3.16亿元,年均增长39.5%;实现利润总额123.69亿元,年均增长20.5%;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3.46万人,比2010年净增8.71万人。

(六)绿色发展逐步显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轻重结构不断改善,2015年,全市轻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24.2%,比2010年提高10.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总产值之比由2010年的13.5:86.5 调整为2015年的24.2:75.8。全市高附加值行业比重不断提高,2015年,附加值较高的通信设备制造、医药制造和文体娱乐制造三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收入的4.6%,比重虽然较低,但比2010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五年来,全市重视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能源消费强度不断降低。2015年,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16.0%,比2010年下降2.6个百分点。

二、工业转型升级不容忽视

“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经济转型升级并非一朝一夕,工业结构中深层次的问题还未得到明显改善。

(一)传统产业比重偏高。长期以来,全市工业过度倚重能源相关产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比过高,对资源环境的损耗严重,节能降耗任务艰巨。特别是当前,能源、原材料类产品价格处于低位,煤炭、水泥、火电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高耗能行业严重影响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也给转型升级带来压力。2015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49.45亿元,是2010年的1.1倍,年均增长16.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1.0%。六大高耗能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45%以上,比全省平均高近10个百分点,而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3%,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二)化解库存难度较大。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5.2%,比2014年回落5.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交货值下降16.9个百分点,大幅回落18.5个百分点。2015年,全市产成品年末库存198.38亿元,同比增长8.1%,比2014年提高6.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1%,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全市产成品存货占流动资产的比重为32.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0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存货是年初存货的3.4倍,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1倍,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9.4倍,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6.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31.1%。市场需求不足,产成品库存增加快、占比高,重点产品期末库存比期初增加较多,工业去库存压力较大。

(三)县域产业结构趋同。各县市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内部结构层次较低,工业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以资源消耗型、粗放经营型、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多,产业结构相似,产业布局雷同,重复建设项目多,区域之间的增长差异拉大。资兴市、苏仙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21.1%和19.0%,同比分别增长7.1%和7.7%,分列全市第4和第8位,发展质量有所下滑。相比之下,北湖区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尽管排在全市第2位,但经济总量较低,占比仅为7.8%;临武、汝城、桂东和安仁四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为73.0亿元,占比仅为6.5%,比2010年还下降0.1个百分点。新增企业数量方面,宜章县新增15户,苏仙区新增14户,两地新增企业数量占比29.6%,临武、汝城和桂东三地合计占比14.2%。

(四)园区产业定位不明晰。目前,全市共有工业园区 13个,入驻园区企业达350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5户。从管理权限看,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10个,市级工业园区2个。近几年来,全市工业园区功能定位不清,产业交叉、产业雷同现象比较普遍,无序发展,重复投入,争抢项目,对产业不加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园区的特色发展,很难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配套成本优势,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全市工业园区总体存在数量较多、规模偏小的现象,2015年主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40亿元、30亿元、20亿元、10亿元企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0.3 %、0.6%、0.9%、2.3%、7.6%,过百亿企业目前还没有。特别是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企业个体规模普遍偏小,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仅8家,占该行业全部企业个数的13.1%,占比较低且总体规模偏小,不具有行业带动作用。

三、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市要围绕落实“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组织开展好“兴产业、促发展、惠民生”专题活动,力求在工业的发展方式和内涵上有突破,在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产业中有新亮点。

(一)提升产业链延伸的新思维。当前,全市重化工的产业现状很难改变,重化工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接近七成,要想完全放弃而追求新兴产业并不现实。因此,怎样将传统的重化工产业链延伸与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显得较为重要。通过产业链延伸来化解产业过剩,通过产业链延伸来谋求新的动力源,通过产业链延伸来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对于煤炭、有色冶炼等产能过剩行业,要在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投资效率上下工夫,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通过“腾笼换鸟”、“两化融合”等方式来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消除产能过剩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二是对产能过剩企业可以拓展行业领域,向服务业延伸,实现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化解产能过剩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二)做好实体经济帮扶“加减法”。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为确保实体经济实现稳增长,市委、市政府把帮扶实体经济放在首位。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不该收的坚决杜绝,能够减免的全部减免,可以补贴的全力支持。加法,就是要能为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和生产需求提供保障,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扶持力度,给企业输血,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要雪中送炭;减法,减的是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包含用工成本、物流成本、生产成本,给企业减负,带给企业直接的经济效益。要抓紧稳增长配套细则的出台,并对各地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及时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

(三)、推动工业区域布局合理化。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跨区域产业转移中,应通过机制建立和政策引导,使产业转移向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布局方向发展。一是建立产业转移的协调机制。要着手建立各个县市区之间产业对接及转移协调机构,要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定期和不定期就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合作发展、产业转移对接、共同投资开发、重大项目推进等加强协调与沟通。要建立稳定和高效的操作协调机制,促进转出地区和承接地区的产业对接。二是引导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从当地的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禀赋条件、主导产业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招商引资。使产业转移建立在资源节约、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之上,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产业的转移也要坚持绿色发展,通过污染物排放、碳排放等方面规制措施,控制“三高”企业和项目的转移。

7.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 篇七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诗化的语言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要求。当前, 建设“美丽中国”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农村, 而乡村旅游发展有效促进了“美丽中国”的建设。乡村旅游作为有别于城市旅游的新型旅游业态, 是指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 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体验、娱乐、健身等需求的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形态。乡村旅游最早起始于西欧, 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了近30年,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农家乐阶段, 到90年代中后期的景区管理阶段, 如今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乡居和乡村度假阶段。随着我国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城乡统筹的推进, 将是农业产业的升级、乡村旅游的升级、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高度融合发展, 以及乡村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尤其是乡村度假转型。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 (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其中的一项内容, 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 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推进了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归根结底是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 从产业发展形态的角度, 我们可以将乡村旅游划分为农家乐阶段、观光休闲农业阶段和乡村度假阶段。根据各阶段消费形态特点, 一是以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乡村旅游六要素的优化调整。乡村度假是仅次于海滨度假的第二大度假产业, 从国外乡村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来, 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的高端产品, 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在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的规划建设中融入度假旅游, 以乡村度假引领乡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是以在乡村较长时间居住为基本特征打造乡村度假;二是以城乡一体化为引领进行乡村整治;三是以乡村体验、户外健身运动为核心开展乡村活动;四是建立依托乡村田园风光的自然生态和乡村民俗文化, 享受田园健身、养生的度假旅游方式。

二、“原乡规划”理论指导下的城乡统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对策

(一) “原乡规划”理论。

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 强调在规划过程中以“无为”作为最高境界, 尊重自然, 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规划理念和方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张以自然为本, 以居民为本, 主张保持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主张为人们提供本色的自然体验和生活体验。原乡规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应保持乡村原有的建筑特色与布局方式、以效法自然为基本规划准则、摈弃城市规划套路、重视乡村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原乡规划下的乡村意象规划不应以牺牲乡村意象作为乡村发展的代价、强调重视乡村意象的保护、实施科学的乡村意象再造。

(二) “原乡规划”下的乡村旅游规划思想

1、以乡村景观和乡村意象打造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乡村景观与乡村意象是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内容。首先, 乡村景观规划的精髓是打造。“原乡”, 即通过景观设计、风貌控制与建筑保护, 维护乡村地区的原乡风貌。乡村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和乡土文化是重要的乡村资源, 也是乡村景观构成要素。原乡性乡村景观具有丰富的内涵, 是激发城市游客产生旅游动机的最初原因。乡村丰富独特的旅游景观以不同的方式组合, 这样便构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过程中, 要以适应自然为基本的规划准则, 以朴实的艺术手法对乡村景观进行维护和整治, 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对乡村景观进行凝视和思考, 以自然选材、自然造型和自然设计, 化有形规划于无形;其次, 乡村意象包括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社会状态和文化风俗等要素, 其规划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结构体系。从游客心理学的角度看, 由具有浓郁特色的乡村景观作为底色的乡村意象是激发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根本动因, 游客在乡村内进行游憩活动所体验到的乡村文化, 使游客产生似曾相识的“回归感”, 维持并强化了乡村意象的“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在乡村旅游规划过程中, 要着力保护乡村独特的地方文化遗产、鲜明的民俗特色和优美的田园风光, 不应以牺牲乡村意象为代价。

2、以绍兴传统乡村的布局理念为主导。

乡村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建筑选材和建筑空间布局方式, 是与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紧密融合的, 它体现着绍兴乡土建筑设计与规划布局的朴素思想, 适应乡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能够从每一个细节上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乡村旅游规划应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 以传统乡村的布局理念为主导, 保护村庄建筑特色, 不去破坏、异化现有建筑景观, 这是乡村景观能够保持乡土特色, 继承乡村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 也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3、重视乡村文化在景观中的表达。

地域的文化特性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迁的。乡村文化处于不断的涵化、调适和变迁之中, 而现代化也是促使文化变迁甚或断裂的推手。现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传统生活方式出现裂变, 古老的文化精神发生断裂。目前绍兴的乡村、古村落等都存在着文化传统的断裂和缺失。在乡村旅游的规划中, 要重视乡村文化在景观中的表达。其一, 体现乡村的自然性, 即原乡的山水环境所表现的自然特征, 缺乏这一特征的把握, 就没有环境的真实性;其二, 原乡的建筑及空间场景, 建筑及其所组合的城镇、村落、街巷的空间特征是原乡固有的基因密码及文化符号, 包括许多细部特征, 如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等。在规划建设中, 要保留其自然特色和生活的真实场景。此外, 原乡规划还要力图通过规划唤醒当地居民的文化意识, 并在乡村开发建设和区域发展中, 使当地居民产生文化自觉。所以, 原乡规划旨在积极主动地担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三) 推进绍兴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基本路径

1、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 推进集群发展。

绍兴市政府要以区域旅游线路整合为重点, 突出资源特色, 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与个性化, 进一步优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通过对绍兴乡村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 明确全市和各县区的乡村旅游功能定位、发展思路和开发重点, 构建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清晰的功能定位, 形成“一区 (县) 一色”、“一村一品”的差异化发展格局。

2、创新投融资模式, 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

资金缺乏是制约绍兴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要加大乡村旅游市场化改革力度, 建立并完善乡村旅游区 (点) 建设的政府扶持、金融支持、农民投入、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努力形成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集体资金投资中小型项目, 规模投资开发大型综合性乡村旅游项目的格局。

3、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

绍兴乡村旅游应顺应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趋势, 在传统乡村旅游产品的基础上, 赋予乡村旅游以时代内涵, 不断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和新模式, 加快培育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

4、加强乡村旅游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撑, 旅游产业是典型的服务业, 对从业者的要求远高于传统农业。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基础工程, 实施“乡村旅游领头雁”培育计划, 建立政府、企业、协会多渠道培训机制, 重点加强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管理服务人员等的培训, 全面提高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接待礼仪、安全卫生、乡土文化讲解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实务技能。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 采取“订单培养”、“柔性引进”等方式, 加大乡村旅游规划管理、经营策划、营销推广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5、乡村旅游政策———特殊产业扶持政策。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政府在旅游发展规划中可以单列乡村旅游规划, 在政策上把乡村旅游作为一个特殊产业加以扶持, 解决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障碍。在乡村旅游发展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营销, 走集群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各个产业链条互相紧扣, 循环拉动的综合性乡村旅游产业。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真正升级,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才, 郭焕成等.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2]杨振之, 黄葵, 周坤.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8.传播学课程转型与升级研究论文 篇八

[关键词]产业升级;人口素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4-0045-04

一、引言

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投入的物质资本增长而更加依靠投入更多的人力因素,人口素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与推动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素质与产业升级的协调互动是有效促进就业与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区域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周明、刘艳军等的研究揭示了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赵钧研究了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偏差,总结出我国人口素质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挑战和机遇[2]。吴羡虹运用产业经济学、人口地理学有关理论分析了阜新市产业结构及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和变化调整趋势,探讨了阜新市未来产业结构变化对高层次人才学科结构变化的影响[3]。朱振凯、陆亚萍参照人口素质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有关理论,在对嘉兴市就业人口素质、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以及二者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近年来嘉兴就业人口素质提升明显,但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作用不明显的结论[4]。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青岛市人口素质状况的分析,并利用偏离度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协整分析等方法,对近几年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进行定量评价,探讨人口素质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二、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协调性评价

(一)产业结构的变动

伴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演进。这种产业调整、演进的过程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本文引入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对青岛市产业结构变动过程进行定量刻画。设定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为H,则:

其中,Ii为第i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Wi为权重。为突出产业结构的比重特点,参照朱振凯、陆亚萍[4]的研究成果,且考虑到第三产业对青岛市的重要性,将一、二、三产业权重分别取1、2、5。计算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青岛市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不断向第三产业跃升,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由2006年的3.196升至2014年的3.496。

(二)就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就业人员基本素质取决于其受教育状况,为了衡量青岛就业人员文化素质,本文参考胡振宇[5]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引进就业人员文化素质指数,将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文化素质指数权重确定为1,往上每提高一个档次权重增加4倍,往下每降低一个档次权重减少至1/4,则青岛市就业人员文化素质指数为:

其中A1,A2,A3,A4,A5分别代表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人口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利用2006—2014年数据对青岛市就业人口文化素质指数进行计算,并将其与对应年份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的发展趋势进行纵向比较(见表2)。

青岛市产业结构与人口素质形成的基本格局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以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居多,第二产业以中等素质就业人员为主,第三产业则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为主。在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中,青岛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都伴随着上述就业人员素质结构的变迁过程,二者相辅相成。

(三)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为准确反映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本文引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J。

式中Li表示第i次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Ii为第i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J值越小,表明劳动力越能按照市场经济流向利益比较高的产业,产业结构效益就越高;J值越大,则表明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受到阻碍,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偏离越明显,产业结构效益越低。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J值很大,青岛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在近几年调整幅度很低,基本呈现“凝固化”状态。这说明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是就业劳动力并没有充分流向第三产业。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就业及生活压力较大,使得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并不能在第三产业找到更好的工作,而被迫选择在相对更加稳定的第二产业就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过大,产业结构发展与人口素质的提升协调性并不高,对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形成阻滞。

三、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因果关系分析

(一)变量设定

为进一步分析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对2005—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相关变量为:W:社会从业人口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数(万人);: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全市生产总值;PGdp:人均生产总值。以上数据在使用前进行对数化处理。为保证时间序列是平稳的,避免出现虚假回归的问题,需要先进行数据平稳性的检验。

(二)平稳性检验

本文使用增广的DF检验,即ADF单位根检验。表4是利用Eviews软件中Unit root Test对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的结果,分别尝试了3种类型和差分的阶数。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二阶差分具有平稳性,同样的,对其他变量做ADF检验,结果见表5。

经过平稳性检验发现,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就业人口数(W),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青岛市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都为二阶单整形,即

(2);(2);(2);(2);(2);(2)

因此,变量原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经过二阶差分后的数据平稳,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步检验。

(三)格兰杰检验

经过平稳性检验后,结果都为一阶单整形,即I(2)。在平稳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检验,来验证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以W和之间关系为例,做假设检验,取α=0.05。

:W不是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W是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利用Eviews软件Granger Causality Test进行格兰杰检验,检验结果P值远大于α,接受原假设,即W不是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理进行其他变量之间的检验。检验结果见表6。

通过检验得出,就业人口素质是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不是其他因素的格兰杰原因,即除了人均GDP以外,以上变量之间并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就业人口中高学历人数的多少并没有有效地推动一、二、三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没有对GDP的增长带来直接影响,这与表3的结论相似。

(四)协整性检验

受制于时间序列选取期数的影响,并没有检验出延迟多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为进一步检验以上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的影响关系,进行协整检验。

本文选用Engle-Granger检验,此检验方法要求所有时间序列之间都为同阶单整,上述结论已经证明变量都为I(2),因此可以进行E-G检验。其中分别代表就业人口素质与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GDP、人均GDP回归后的残差。

以W与为例检验步骤如下:

(1)构造回归模型,利用Eviews中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构造出回归模型如下:

(2)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与的残差为e1,结果为一阶平稳。同理可得残差的平稳性。

残差结果表明就业人口素质对其他因素都具有长期影响。

四、政策建议

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新兴产业由于可提供较高的收入,诱使较高素质人才进入,并且会促使原有劳动力产生提高自我素质的愿望;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技术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对就业人口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该从提高人口素质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就业人口素质提高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双向互促关系,使青岛市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不断深入优化调整,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第一,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调整教育结构,加强就业引导。加快引进与青岛市产业发展契合的高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教育,使教育结构不断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努力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水平提高所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高素质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第二,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增强人才的“根植性”。高技能人才因高薪的诱惑、寻求更好的工作条件、得到社会承认的需要等原因流失现象比较突出。政府、用人单位必须共同创造高技能人才扎根的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建立高技能人才“一对一”服务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要求,提供精准服务。

第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支撑作用。政府应加大投入,通过购买服务或培训补贴等方式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周明,刘艳军,朱忠杰.中国区域人口素质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3(19):1-6.

赵钧.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口素质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吴羡虹.人口文化素质对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7(3):89-92.

朱振凯,陆亚萍.嘉兴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研究,2013 (6):162-167.

胡振宇,匡耀求,黄宁.资源、人口与产业结构对广东区域经济的影响[J].热带地理,2003(6):136.

上一篇:2016年度电力《安规》及安全知识考试试卷 - 答案下一篇:酒店筹备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