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设计(精选8篇)
1.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设计 篇一
3.1自身干扰因素
地铁信号系统中车地无线双向通信传输的自身干扰因素主要由通信网络系统产生。根据其干扰频率的范围又可以将自身干扰分为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两种类型。自身同频干扰由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网络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不同通信设备在同一频段上产生的互相干扰,由于车地无线双向通信网络在设置无线网络终端时,同一信道由不同的无线终端覆盖,终端之间覆盖范围的互相重叠会给设备产生很强的同频干扰,不利于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自身邻频干扰即指网络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中通信设备在不同信道上设备之间产生的信号干扰。例如在2.4GHz的ISM频段的13个信道中选择相距较近的信道,其产生的频率重叠便会产生较高的邻频信号干扰。除此之外,即使选择发射频率不同的信道,由于无线设备发射的信号强度是逐渐减弱的,信道之间的信号频率之间还会产生邻频干扰,这两种干扰对车地无线双向通信传输产生显著的影响。
3.2外部干扰因素
车地无线双向通信网络的外部干扰因素主要由地铁信号系统的`通信网络之外的无线设备引起,比如无线路由器、手机无线网络设备等,这些无线网络设备的逐渐普及,尤其是手机无线路由器的应用,它可以将移动3G信号通过调试转换为WiFi信号,方便人们的使用和操作。然而,由于其信号的发射频率与地铁无线通信的信号频段相同,均为2.4GHz,因此同频段产生的信号干扰对地铁信号的传输工作带来了极大阻碍。比如深圳市部分地铁集团发布通告称由于地铁信号系统受到部分乘客所携带的3G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干扰,不利于列车的安全运行,因此,排除干扰因素迫在眉睫。
2.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设计 篇二
关键词:频域抗干扰,并行捕获,直接序列扩频,低轨卫星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部署迅速、组网方便等特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同时卫星通信受制于传输损耗大、军事应用多等自身特点,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干扰。卫星通信中常用抗干扰技术有:天线抗干扰、扩频、星上处理、自适应编码调制、扩展频段、无线光通信、限幅技术等[1]。同时采用星上处理和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能为卫星通信系统提供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但仍不足以对抗实际应用环境中的干扰,数字抗干扰技术是提高卫星抗干扰能力的重要途径[2]。
1 频域抗干扰
数字抗干扰技术可分为时域抗干扰和频域抗干扰两类。时域抗干扰采用自适应滤波算法,在处理多个窄带干扰、强干扰、非平稳信号时性能不佳。频域抗干扰根据信号和干扰的不同频谱特性,在频域上有效抑制干扰并保留有用信号,避免了时域抗干扰的收敛问题。
频域抗干扰通常借助FFT分析频谱,原理如图1所示,中频输入信号经FFT变换到频域后,消除干扰谱线,再经IFFT变换到时域信号输出,供后续的接收机处理。
2 频域捕获
受低轨卫星高速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影响,需要前导头辅助接收机同步PN码和载波频率[3]。过长的前导头导致通信效率降低,尤其是对提供短数据服务的卫星通信系统[4],需要设计并行捕获算法缩短PN码相位或载波频率的搜索时间,提高系统通信效率。常用的并行搜索扩频信号方案是借助FFT并行搜索载波频率,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5]。
信号经正交下变频后进入部分相关器(PMF),部分相关值送入N点复数FFT,在FFT计算结果中找出幅值最大的点,并与检测门限比较。超过门限时即同时捕获到了PN码相位和载波多普勒频偏,补偿NCO频偏后启动PN码和载波跟踪;否则继续搜索码相位。
3 抗干扰与捕获融合设计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频域抗干扰算法和并行捕获算法都包含FFT计算模块,通过融合设计,共用FFT模块可以大幅减少星上宝贵的处理资源消耗。抗干扰与捕获融合设计,需要解决几个具体问题:采样率、FFT点数、分时共用机制以及接收机整体方案。
(1)采样率。
进入FFT模块的信号采样率fs决定了FFT频谱分析范围,为防止混叠失真,通常要求fs>2fc,fc为信号带宽。采样频率fs越高,频谱分析范围越宽,但在单位时间内采样点越多,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越高。
频域抗干扰的频谱分析范围为射频带宽:(1+α)×BWPN,其中α为成型系数,BWPN为PN码带宽。因此频域抗干扰的采样率应高于(1+α)×BWPN×2,可以取BWPN×4。载波频差估计的频谱分析范围是多普勒频移范围fd,因此捕获的采样率应高于2fd,可以取4fd。BWPN和fd之间没有固定关系,但一般差距较大,如在Globalstar系统中分别为1.228 8 MHz和40 kHz,相差30倍。采样率不同,需要设计数据缓存及分时调用FFT模块的机制。
(2)FFT点数。
FFT点数和FFT采样率一起决定了频谱分辨率:f0=fs/N=1/NTs=1/T,其中N为采样点数,fs为采样频率,Ts为采样间隔。选择FFT的计算点数N参数需考虑:1)由采样定理:fs≥2fc。2)频率分辨率:f0=fs/N。一般情况给定了fc和f0时也就限制了N范围:N≥fs/f0。
如果抗干扰模块采用256点的FFT,当采样率为1.228 8 MHz×4时,FFT频谱估计的最小频率间隔约为20 kHz。当对抗目标为<10 kHz的窄带干扰时,20 kHz的频率分辨率会导致较大的有用信号失真。从频谱分辨率考虑,希望FFT的长度越长越好,更精细的分辨干扰,又考虑到实现复杂度,一般选择1 024点FFT。
载波频率捕获的FFT点数和多普勒频偏fd、符号速率Rb有关,频率分辨率至少<Rb/2,以便后续载波跟踪算法进一步锁定载波频率。以40 kHz多普勒频偏和600 bit·s-1符号速率计算,FFT点数应>134,考虑到包络衰减和插零操作可选512点,如图3所示,起伏较慢的包络为部分相关器累加长度内多普勒频偏引起的衰减,快变的扇形包络为FFT计算引起的衰减,插零可减少第二项扇形衰减[5]。当符号速率为2.4 kbit·s-1时,多普勒频偏和符号速率之间的差异变小,要求的FFT计算点数也将减小。
设计可变点数FFT模块,并且频繁地切换点数进行复用,实现复杂度太高。实际增加FFT点数能提高载波频率捕获信噪比,也能提高抗干扰模块窄带干扰分辨率,因此FFT点数可选择两个模块所需FFT点数的较大者。
(3)分时共用机制。
抗干扰模块在整个通信过程中连续工作,而并行捕获仅工作于通信起始时的前导头阶段,分时共用FFT模块机制如图4所示。在信号确认被捕获之前,抗干扰和捕获模块分时调用FFT进行运算;进入跟踪阶段后,FFT仅供抗干扰调用。时分参数的具体选择与工程实际紧密相关,依赖于前导头长度与捕获速度、抗干扰运算周期的相对关系,以及同时可能接入的用户数等。
(4)接收机整体方案。
图6给出了频域抗干扰和载波频率快速捕获融合的接收机框图,输入中频信号经A/D采样后首先经过抗干扰模块,其中需要调用2次FFT模块分别计算FFT和IFFT。抗干扰模块输出的中频信号经过下变频后,启动二维捕获模块:载波频率捕获采用PMF-FFT并行捕获方式,PN码相位则采用串行搜索方式。当峰值检测确定捕获完成后,切换至跟踪阶段,闭合PN码跟踪环路,同时将估计出的载波频率值传递给载波跟踪环后,闭合载波换跟踪环路。当峰值检测结果为噪声时,继续串行搜索PN码相位。
在接收机的一次信号流中3次调用了FFT模块,FFT模块工作时钟应高于抗干扰模块信息速率3倍以上,同时每次调用FFT模块前后都用乒乓RAM缓存实时信息数据。设进入FFT模块的最高信息速率为1.228 8 MHz×4,则FFT运算速率应>15 MHz;以1 024点FFT计算,每个信息样点存储2 Byte,则一共需要存储6×2×2×1 024即24 kB。从处理速度和存储空间来看,抗干扰与捕获融合的接收机可以在FPGA中实现。
4 结束语
在低轨卫星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中,干扰和多普勒效应是不可回避的两大问题,通过合理设计,使基于部分相关器的并行捕获方案和频域抗干扰方案共用FFT计算模块,可节省星上接收机的宝贵处理资源。
参考文献
[1]柴焱杰,孙继银,李琳琳,等,卫星通信抗干扰技术综述[J].现代防御技术,2011,39(3):113-117.
[2]LEONARD S,CHOCKALINGAM A.Design and system oper-ation of Globalstar versus IS-95 CDMA-similarities anddifferences[J].Wireless Networks,2000,6(1):47-57.
[3]江绵恒.“创新一号”卫星研制实践及微小卫星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6):420-423.
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探讨 篇三
关键词:无线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N91;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4-0061-02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线通信技术逐渐替代了有限通信技术,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认同。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环境当中,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显著提升通讯服务的质量,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无线通信系统在实践环节受干扰问题的影响十分严重,很多区域环境例如公共场所当中的无线通信系统更是长期遭受干扰因素的影响,这就给我国无线通信系统今后的应用与发展带来的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对抗干扰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当中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探究,以此为我国无线通信系统今后的应用与创新提供合理化的参考方案。
1 无线通信系统中常见的干扰
互调干扰是无线通信系统当中常见的一种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也被称为交调干扰,主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频率的有用信号经过同一个非线性电路时所引发的干扰情况,不同频率的有用信号之间相互调制,进而导致交调信号的频率成分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性[1]。
邻频干扰具体指的是干扰信号当中的载频与附近的有用信号相互接近,进而导致载频的实际功率落入接收机的可接受范围以内,致使有用信号的频谱出现在接收机的频谱与频带当中,从而影响到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长时间的无线通信中断等情况[2]。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因为频分复用蜂窝小区所致,这种小区将总的频带划分成了若干个子带,每一个小区分别使用一个子带构建成一个基站,不同的小区之间相互形成完整的区群,借由小功率的基站替代了大型基站。但是这种模式将有限的频带资源全部分散,致使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问题一旦出现,就很容易导致区域环境内的无线通信系统陷入中断,并且对通信信号造成强烈的干扰[3]。
同频干扰也是常见的一类无线通信系统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一般出现在较为复杂的电磁波环境当中,有用信号与其他干扰信号在无线电磁波的影响下,其载频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相同,这就会导致接收机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同频信号的干扰,严重影响正常的无线通信。功率控制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结合同频干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后可知,由于移动信号发射台当中的同频无线信号功率较低,借助先进设备与控制技术准确计算每台移动信号发射设备的最小发射功率的难度较大,因此很容易出现偏离与误差的情况,这就给同频干扰的控制工作造成了极大地难度。
2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几种抗干扰技术
2.1 MINO技术
MINO技术具体指的是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新型通信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无线发射器来发射多个信号,并且在接受信号的同时实现多数信号的叠加,从而有效恢复出更加完整的有用信号。MINO技术的实践应用是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创新型应用与发展的成果,众所周知,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是衡量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MINO技术在本质上来说仍是基于系统容量公式来运作的,通过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公式进行研究可知,在功率与带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同时增加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数量就可以充分提升无线通信信道的系统容量。就理论上进行探究可知,如果无限制的增加天线数目,便能无线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因此,MINO技术在系统当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无线信道的抗干扰性能,提高无线信道的系统容量[4]。
2.2 FHSS技术
FHSS技术也叫作跳频扩频技术,具体指的是利用载波频率在多个频率点上进行伪随机跳变的方式,以此减少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对某一频段的干扰。跳频扩频技术的实施关键是如何产生伪随机码序列,并且确保信号接收与发射的过程中能够保持伪随机跳变的方式,以此避免外部因素对无线通信所造成的干扰。根据香浓公式可知,通信系统当中的最大传输速率与码元速率和信噪比息息相关,当码元速率增加时,不需要较高的信噪比依然能够保持着和以前相似的信号传输速率,这就是FHSS技术(跳频扩频技术)所带来的便捷与应用优势。
2.3 智能天线技术
随着我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接连开始出现在市场环境当中,这为我国无线通信行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智能天线技术作为一种尖端的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主要是借住智能天线对可能干扰无线信号的诸多问题因素进行限制,利用空间域时刻而直接的对目标发射无限电磁信号,确保其他干扰因素对用户无线通信的干扰程度降到最低。智能天线技术之所以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主要还是因为该技术只向某个特定方向发射无线电信号,智能天线的主波束直接对准了接收端,从而致使有用信号的传输更加高效化。
2.4 无线电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方方面面的技术支持,无线通信过程中的频谱资源相当宝贵,信号之间相互干扰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无线通信系统及相关技术手段更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
认知无线电技术最为一种高效化的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该技术可以主动分析当前的频谱环境,在发现某些频段暂时没有被其他信号占用的时候,该技术能够及时确保自身用户使用到这些频带,以此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效率与系统容量。认知无线电技术还具有对自身频谱环境的认知与学习功能,在通信环境当中,该技术能够吸取过去的错误经验,并且对目前的无线通信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具有较高的智能性。
3 抗干扰技术的发展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不断优化与创新,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实践应用到了无线通信当中,这些技术手段促使无线通信逐步走向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化的特性,更使得无线通信系统成为21世纪最为主流的通信方式。伴随着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更成为研究与关注的重点内容,遍观我国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无线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可以明确总结出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向。
首先,抗干扰技术会逐渐呈现出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次,无线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会出现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化的抗干扰技术日益崛起。
最后,为了满足我国今后的无线通信需求,抗干扰技术势必会向着复杂化、新型化与综合化的方向衍变与发展。
4 结 语
综上所述,抗干扰技术在实践环节能够充分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效率,以此最大程度的保留无线通信系统的完整性与科学性。这种技术手段的适用性较广,在我国今后的无线通信领域理应得到充分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文清.超短波无线电通信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科技信 息,2014,(9).
[2] 熊兴中,胡剑浩.时间反转技术在无线通信抗干扰中的应用[J].电信科 学,2013,(7).
[3] 刘刚.同频干扰产生机理分析及解决方法[J].舰船电子对抗,2015,(7).
4.无线电干扰与干扰处理 篇四
无线电干扰指在射频(9KHz一3000GHz)频段内,可能对有用信号造成损害的无用信号或电磁骚扰。它可能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接收产生影响,如性能下降、误解或信息丢夫。当干扰危害无线电导航或其它安全业务的正常运行,或严重地损、阻碍,或一再阻断按规定正常开展的无线电业开时,这种干扰称为有害干扰。
一、无线电干扰的分类及成因
无线电干犹如按传导形式区分,可分为产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大类。但通常按干扰源的性质区分,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两大类。自然干扰来源于自然现象,是不可控制的。主要有天电干扰、太阳干扰、宇宙干扰等。人为干扰来源于机器或其他人工装置。是可控制的。人为干扰又可区分为无线电设备干扰和非无线电设备干扰两类。非无线电设备干扰包括工业、科研、医疗等电器设备干扰,电力线干扰等。为防止其对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干扰,国家际准中已对其使用频率和辐射允许值作出了规定。
无线电设备干扰在无线电干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主要有:
1.同频干扰。凡由其它信号源发送出来与有用信号的频率相同并以同样的方法进入收信机中频通带的干扰都称为同频干扰。由于同频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同样被放大、检波,当两个信号出现载频差时,会造成差拍干扰;当两个信号的调制度不大同时,会引起失真干扰;当两个信号存在相位差时也会引起失真干扰。干扰信号越大,接收机的输出信噪比越小。当干扰信号足够大些,可造成接收机的阻塞干扰。这种干扰,大都是由于同频复用保扩距离太小造成的。一些违章使用电台者,私自使用频率,有意或无意使用与合法电台相同的频率,但因复用距离太小往往对合法无线电台(站)造成同频干扰。当然,也有因无线电管理部门指配频率不当,或相邻地域的无线电管理部门在指配频率时未进行频率协调、或通信网络设计部门在通信网络设计时,对网络电磁兼容性分析计算上疏忽或失误等原因造成同频干扰的。
2.邻频干扰。凡是在收信机射频通带内或通带附近的信号,经变频后落入中频通带内所造成的干扰,称为邻频干扰。这种干扰会使收信机信噪比下降,灵敏度降低;强干扰信号可使收信机出现阻塞干扰。这种干扰,大部分是由于无线电设备的技术指标不产合国家标准造成的。在发射机方面,如频率稳度太差或调制度过大,造成发射频谱过宽,可造成对他台的邻频干扰、就80系列民用调频电话机而言,国家规定信道间隔为25KNZ,最大频偏为5KHz,最高调制频率为3000Hz.经计算其调制带宽为16KHz。事实上由于传输过程中的非线性.发射机发射所占用的频带比需要的要宽。如不严格控制影响发射机带宽的各因素.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带外辐射;在收信机方面,当中频滤波器选择性不良时,便容易形成干扰或使干扰变得严重。
3.带外干扰。
发信机的杂散辐射和接收机的杂散响应产生的干扰,称为带外干扰。
(1)发信机的杂散辐射干扰
在VHF和UHF的低频段,移动通信设备尤其是基站的发信机大都采用晶体振荡器以获得较高的频率稳定度。主振的频率fo经多次倍频后才得到要求的发射
频率f T。由于倍频器和倍频放大器的非线性作用,产生了大量的谐波,其频率为fo的1倍、2倍、3倍……。若倍频回路的滤波特性欠佳,这些谐波就会同fT一起放大并辐射出去,干扰在相应频率上工作的接收机。这种干扰可在发信机占用带宽外附近的一个或多个频点上产生。总之,这种干扰是由于发信机的杂散辐射值过大造成的,为此,各种类型的发信机的杂散辐射值,国家标准中大都有严格的规定。发信机杂散辐射值过大,通常是由于倍频次数多、倍频器输出回路的选择性差、倍频器之间的屏蔽隔离不良等因素造成的。
(2)收信机的杂散响应
接收机除收到有用信号外,还能收到其它频率的无用信号。这种对其它无用信号的“响应”能力,通常称为杂散响应,它与接收机本振的频率纯度有关。超外差或收信机的杂散响应主要有镜频响应和中频响应。镜频响应,即镜像频率响应。如图所示,如 fR为接收频率、fi为中频频率,fL为本振频率,则对应镜像频率fR’为:
fR’=fR一(fR—fL)一fi=fR—fi—fi=fR—Zfi
由于镜像频率与本振频率差拍产生中频,同样可以通过中频回路。因此收信机可以在镜像频率上产生响应。中频响应。当干扰信号频率等于收信机的中频频率,干扰信号从收信机的输入回路漏入而高放回路对其抑制不够时,中信号即可直接进入中频回路而产生中频响应。收信机的杂散响应,通常是由于发信机的杂散辐射造成的当然它也与收信机本身的本振频率纯度输入回路和高放回路选择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干扰分析几点心得
用频谱分析仪分析干扰的来源、根据干扰信号的频率确定干扰源
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判断干扰的来源,只有准确将干扰源定位后,才能够提出解决干扰的措施。根据信号的频率来确定干扰源是最简单的方法,因为在信号的所有特征中,频率特征是最稳定的,并且电路设计人员往往对电路中各个部位的信号频率都十分清楚。因此,只要知道了干扰信号的频率,就能够推测出干扰是哪个部位产生的。
对于电磁干扰信号,由于其幅度往往远小于正常工作信号,因此用示波器很难测量到干扰信号的频率。特别是当较小的干扰信号叠加在较大的工作信号上时,示波器无法与干扰信号同步,因此不可能得到准确的干扰信号频率。
而用频谱分析仪做这种测量是十分简单的。由于频谱分析仪的中频带宽较窄,因此能够将与干扰信号频率不同的信号滤除掉,精确地测量出干扰信号频率,从而判断产生干扰信号的电路。
2.根据干扰信号的带宽确定干扰源
判断干扰信号的带宽也是判断干扰源的有效方法。例如,在一个宽带源的发射中可能存在一个单个高强度信号,如果能够判断这个高强度信号是窄带信号,则它不可能是从宽带发射源产生的。干扰源可能是电源中的振荡器,或工作不稳定的电路,或谐振电路。当在仪器的通频带中只有一根谱线时,就可以断定这个信号是窄带信号。
根据傅立叶变换,单根的谱线所对应的信号是周期信号。因此,当遇到单根谱线时,就要将注意力集中到电路中的周期信号电路上。
3.用近场测试方法确定辐射源
除了上述的根据信号特征判断干扰源的方法以外,在近场区查找辐射源可以
直接发现干扰源。在近场区查找辐射源的工具有近场探头和电流卡钳。检查电缆上的发射源要使用电流卡钳,检查机箱缝隙的泄漏要使用近场探头。
3.1 电流卡钳与近场探头
电流探头是利用变压器原理制造的能够检测导线上电流的传感器。当电流探头卡在被测导线上时,导线相当于变压器的初级,探头中的线圈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导线上的信号电流在电流探头的线圈上感应出电流,在仪器的输入端产生电压。于是频谱分析仪的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干扰信号的频谱。仪器上读到的电压值与导线中的电流值通过传输阻抗换算。传输阻抗定义为:仪器50? 输入阻抗上感应的电压与导线中的电流之比。对于一个具体的探头,可以从厂家提供的探头说明书中查到它的转移阻抗ZT。因此,导线中的电流等于:
I = V / ZT
如果公式中的所有物理量都用dB表示,则直接相减。
对于机箱的泄漏,要用近场探头进行探测。近场探头可以看成是很小的环形天线。由于它很小,因此灵敏度很低,仅能对近场的辐射源进行探测。这样有利于对辐射源进行精确定位。由于近场探头的灵敏度较低,因此在使用时要与前置放大器配套使用。
3.2用电流卡钳检测共模电流
设备产生辐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缆上有共模电流。因此当设备或系统有超标发射时,首先应该怀疑的就是设备上外拖的各种电缆。这些电缆包括电源线电缆和设备之间的互连电缆。
将电流探头卡在电缆上,这时由于探头同时卡住了信号线和回流线,因此差模电流不会感应出电压,仪器上读出的电压仅代表共模电流。
测量共模电流时,最好在屏蔽室中进行。如果不在屏蔽室中,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场会在电缆上感应出电流,造成误判断。因此应首先将设备的电源断开,在设备没有加电的状态下测量电缆上的背景电流,并记录下来,以便与设备加电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排除背景的影响。
如果在用天线进行测量时将频谱分析仪的扫描频率局限感兴趣的频率周围很小的范围内,则可以排除环境中的干扰。
3.3用近场探头检测机箱的泄漏
如果设备上外拖电缆上没有较强的共模电流,就要检查设备机箱上是否有电磁泄漏。检查机箱泄漏的工具是近场探头。将近场探头靠近机箱上的接缝和开口处,观察频谱分析仪上是否有感兴趣的信号出现。一般由于探头的灵敏度较低,即使用了放大器,很弱的信号在探头中感应的电压也很低,因此在测量时要将频谱分析仪的灵敏度调得尽量高。根据前面的讨论,减小频谱分析仪的分辨带宽能够提高仪器的灵敏度。但是要注意的是,当分辨带宽很窄时,扫描时间会变得很长。为了缩短扫描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应该使频谱分析仪的扫描频率范围尽量小。因此一般在用近场探头检测机箱泄漏时,都是首先用天线测出泄漏信号的精确频率,然后使仪器用尽量小的扫描频率范围覆盖住这个干扰频率。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不会将背景干扰误判为泄漏信号。
5.无线通信频率干扰及解决方案 篇五
本文关键字: 无线通信9, 计算机2, 网络7, IP1, 下一代网络1, NGN1, 多媒体通信1, 宽带3, 运营商5, 射频2, 移动通信6, GSM1, CDMA1, 固定电话1, PHS2, 小灵通1, 大灵通1, TDD5, FDD4, WCDMA2, 无线接入1, WLAN2, WIMAX3, UWB3, RFID1, CDMA20001, 纠错1, 联合检测1, 智能天线2, 天线5, 3G1
在分析无线通信系统频率干扰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无线通信系统频率干扰情形,并指出了降低和消除干扰的方法。
关键词 频率干扰 无线通信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网络正在快速向以IP为基础的下一代网络(NGN)演进。未来全球个人多媒体通信的宽带化、移动化的技术趋势,加之灵活性、便利性的市场要求,使得无缝覆盖、无线连接的目标正在日益变为现实。当前,各种无线技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百技争鸣的局面,这在加速无线应用普及的同时,也因无线技术所固有的频率干扰而面临不可忽视的问题。
1、频率干扰原理分析
无线干扰的产生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专用无线电系统占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发信机自身设置问题、小区重叠、环境、电磁兼容(EMC)等,都是无线通信网络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工作于不同频率的系统间的共存干扰,本质上都是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非完美性造成的。通常,有源设备在发射有用信号的同时,由于器件本身的原因和滤波器带外抑制的限制,在它的工作频带外还会产生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这些信号落到其他无线系统的工作频带内,就会对其形成干扰。
对于无线系统而言,发射机在发射有用信号时会产生带外辐射,它包括由于调制引起的邻频辐射和带外杂散辐射。接收机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落入信道内的干扰信号可能会引起接收机灵敏度的损失,落入接收带宽内的干扰信号可能会引起带内阻塞;同时接收机也存在非线性带来的非完美性,带外信号(发射机有用信号)会引起接收机的带外阻塞。
有源设备产生的带外杂散、谐波、互调等无用信号的强度除了与设备本身的质量有关以外,还与两个因素有关:自身的输出功率越大,无用信号的输出越大;偏离工作带宽的程度,离工作带宽越远,无用信号越小。系统对外来干扰的承受能力也与两个因素有关:本身信号的强度,信号越强受干扰的机会越少;干扰信号的大小,干扰信号电平越小,信号受干扰程度越低。此外,发射机和接收机间的干扰还取决于两个系统工作频段的间隔和收发信机空间隔离等因素。
无线和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主要有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
2、无线通信系统频率干扰情形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主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将有:属于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GSM和窄带CDMA、定位为固定电话补充的PHS(小灵通)和SCDMA(大灵通)、同属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体系的TDD系统TD-SCDMA和FDD系统WCDMA/DMA2000、应用于宽带无线接入的WLAN/WiMAX、立足于短距离通信的UWB以及将应用于无线识别的FRID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领域虽然有所重合,但其特定的市场需求,将在较长时期内共存,因而必须考虑其干扰情形。
2.1 现有无线通信频谱方案
我国现有的无线与移动通信频谱具体分配情况如图1所示,此外,WLAN使用无需许可的ISM频段,UWB使用3.5/5.8G频段,而WiMAX和RFID尚未最终确定频段,其中WiMAX有可能分配在2.5G、3.5G或5.8G频段。
2.2 无线干扰基本情形
由图1可以看出,GSM1800、PHS、SCDMA、TD-SCDMA、CDMA2000、WCDMA等无线系统的频段直接相邻或重合,难以避免之间的相互干扰,而UWB的超宽带的特点也会造成干扰,如图2所示。
图1 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现有频谱分配
图2 无线干扰示意图
2.3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各种干扰一般可以分为小区内的干扰、小区间的干扰、不同通信制式之间的干扰、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干扰、系统设备造成的干扰等。
小区内的干扰主要有多径干扰、远近效应和多址干扰等。这些干扰的产生是由无线信道的时变性和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的时延与衰落等特点决定的,当相邻小区采用同一频率时产生的干扰,对于TDD系统来说尤为严重。TDD系统与FDD系统之间的干扰,主要是TDD信道(包括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与FDD上行信道之间的干扰。除了上面的干扰之外,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干扰、系统设备造成的干扰等也是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
3、干扰解决方案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虽然普遍存在,但根据干扰的产生根源和干扰情况的分析,结合计算机仿真和大范围的现场试验,也找到了一些降低和消除干扰的有效办法。这些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基本技术类和工程建设类。
3.1 基本技术类方法
从具体技术角度分析,小区内干扰可以采用设计正交性好的多址码、上下行链路同步、纠错编码、功率控制、分集接收/发送、联合检测、智能天线、空时处理等信号处理技术加以改善或解决。而小区间的干扰以及TDD与FDD系统间的干扰,可以从物理层技术方面考虑,也可以从高层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着手。从物理层来看,同步技术和智能天线技术是很好的措施,从无线资源管理角度分析,动态信道分配是十分有效的方案。此外,还需要考虑不同运营商统一协调网络规划等。
3.2 工程建设类方法
工程建设方案是在移动网络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从工程的角度采用一些优化办法改善无线干扰。这些方法主要有:增加频率保护带、提高滤波精度、增加站址间距、优化天线安装、限制设备参数等。
增加频率保护带解决方案是通过频率规划,使得干扰系统的发射频段和被干扰系统的接收频段在频域上得到一定的隔离。随着隔离的增大,干扰系统发射机信号落入被干扰接收机接受带宽内的分量减小,同时接收机接受滤波器对干扰系统发射信号的衰落加大,由此系统间干扰减小。
适当地频率保护带可以有效缓解干扰问题。同时,在考虑使用附加滤波器来限制干扰信号时,由于理想线性的滤波器难以实现,因此也需要留有一定的保护带为滤波器提供过渡带。但另一方面,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以及发射、接收滤波器频率响应特性的不同,使用保护带时也应综合考虑其他干扰解决方案,尽量减少保护带宽的大小。
提高滤波精度解决方案是在原有设备的无线收发系统基础上,通过使用高精度滤波器或附加滤波器来进一步提高发射机或接收机的滤波特性,达到系统间共存所需的隔离度。提高滤波精度是有效解决干扰的途径之一,但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增加站址间距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干扰,但此方法受到站址资源匮乏和多运营商共存情况等的限制,具体工程实施难度较大。
优化天线安装包括天线倾角、方位角、垂直和水平隔离等,通过采取一些优化措施,提高天线间的耦合损失,降低干扰。
限制设备参数是规定足够的设备指标来保证收发频率相邻的共存问题,主要有严格限制发射功率等。
4、结论
6.关于水星无线路由防干扰介绍 篇六
一、对无线干扰的检测和消减既可以利用提供接入服务的AP来扫描,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设备组成的网络来进行,甚至还可以配合专门的手持RF设备来进行干扰定位,一般适用于小的网络或小范围的精确定位。而大的网络,一般需要部署专门的网络来监控,这种专门的网络,其设备一般是处于Monitor状态的AP,或者是专门的Sensor。
二、其一是相互独立方式,即检测网络的设备和接入网络的设备是由不同控制器管理的,二者无任何交互;另一种是集成方式,即检测网络的设备和接入网络的设备是由相同的控制器管理的,检测网络的服务器也能处理来自接入网络的AP的监控数据,集成方式的网络相比较独立方式的网络来说,具有能够统一管理、充分利用接入网络的资源、检测和定位方便等特点。
三、当空口信号能量超过一定值后,就进行FFT变换,并进一步输出给WLAN接收机和各种识别器,前者判断干扰是否为WLAN信号,并进一步分析MAC信息,后者判断非WLAN干扰源的类型,
四、无线干扰避免和消减给WLAN网络性能能够带来非常大的性能改善,业界普遍都实现了这些技术特性,技术特点从802.11报文传输或WLAN整网协调等细节上进一步完善整个网络,降低相互干扰,对提高WLAN网络性能也有很好的效果。这些技术特点包括:报文发送速率调整;逐包功率控制和智能负载均衡技术。
1、报文发送速率调整就是动态计算每个报文发送速率,能够针对每个Client每次发送报文或重传报文时,都会考虑Client的信号强度、历史发送信息等,动态计算当前报文合适的发送速率。
2、当发送失败时,可以根据不同环境采用不同的速率调整算法,由于高密度环境下,报文发送失败一般是由报文冲突引起的,采用非常低的发送报文时,只会导致发送报文的空口时长变长,影响的范围更大,从而导致更大可能的冲突,引起其他AP也进一步降低发送速率,使得整个网络处于低性能状态。而只采用高速率重传,即使多次发送不成功,也可以利用上层的重传机制,最终不影响上层应用的可用性。
3、逐包功率控制和RRM动态调整AP功率的目的一样,在于减少同频AP之间的干扰。H3CAP在发送每个报文时,都会根据Client的RF状态调整当前报文的发送功率。逐包功率控制能够最大程度减小信号发送影响的范围,还能同时保证AP的覆盖范围。
7.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设计 篇七
1 通信系统常见干扰的类型
通信系统常见的干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分别为:互调干扰, 这种干扰方式主要由于接收机前端电路的选择不恰当, 造成干扰信号到达变频级。变频级在自身的非线性作用下, 造成了信号之间的混淆, 和有用信号频率形成互调干扰。这些信号在到达检波器的时候产生差拍检波, 出现啸叫的结果。交调干扰, 交调干扰和之前的互调干扰的前提一样, 都是干扰信号和有用信号到达了高频级的输入端, 而中频回路无法消除干扰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 就非常有可能产生交调干扰。副波道干扰。副波道干扰又叫寄生波道干扰。顾名思义, 是指干扰信号通过寄生通道变成中频之后进行的干扰。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指的是干扰信号和有用的信号频段一致, 从而对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带外干扰。带外干扰中发射机的谐波在接受有用信号的时候, 被干扰信号在通带内造成干扰。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对应的有用信号是微弱的信号, 在接受这些微弱信号时, 接受频率两旁和高频回路带内会产生强干扰信号的干扰, 这就是阻塞干扰。
2 通信干扰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信干扰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身设备质量不过关或者设备老化
自身设备的不足有时候也会产生通信干扰。设备由于长时间的使用, 出现老化的现象, 会产生一些本不该产生的杂散信号, 虽然说这个问题不会经常发生, 但是由于它的隐蔽性强, 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所以相关人员要进行必要的注意。另外如果通信设备配置得不合理, 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民航地空通信频率一般在118MHz~140MHz之间, 频道间隔为25k Hz, 如果各地的地空通信频率不能被很好地设置, 相近频段就会很容易造成互调干扰。各地之间的相互干扰, 对于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2.2 周边配套设施的干扰
民航地空通信系统中有很多的周边设施, 这些设施也会给通信带来一定的干扰。例如UPS供电设备中, 其产生的谐波分量会干扰地空通信。高压供电线路老化时也会产生击穿放电, 对通信系统造成干扰, 由于这种干扰通常是在干燥的白天出现, 辨别难度大, 所以在架设高压电线的时候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来执行。另外候机楼里面的无线电也有可能给通信系统带来一定的干扰。一些显示设备安装不规范、使用不合理, 都有可能给飞机造成干扰。
2.3 民众无线电的泛滥使用
民众在使用大功率无绳电话的时候, 可能会给飞机驾驶员造成干扰。大功率无绳电话的发射频率和通信系统的频率接近, 在使用的过程中, 电台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发生的时候, 被干扰的电台会先收到信令音, 这类信令音类似于电报码, 然后收到的就是电话的声音。另外无线寻呼发射装置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相似的频段很容易给民航通信频段造成干扰。这些类别的干扰解决难度大, 控制不方便, 并且解决之后容易死灰复燃。
2.4 广电系统设备的干扰
广电系统设备在理论上会对高频地空通话产生影响。广播电台的功率属于大功率, 一般大于千万级, 很多广播电视系统在功率设置的时候不按照要求, 私自设置, 增大功率的发射量, 如果一旦泄露信号, 将会给民航通信系统带来影响。同时这些发射设备有的会产生老化的情况, 频率不稳定, 有时候共用天线的机房, 非常容易产生互调信号, 给民航专用频段带来严重的干扰。
3 恒模阵列干扰抑制算法
由于上述原因的影响, 在道恒模干扰中, 我们可以设计出地空通信干扰抑制系统, 其中可以通过多通道恒模干扰抑制系统法来实现。恒模算法利用的是信号的包络恒定特性, 是盲自适应算法, 主要用于多通道干扰提取, 包括恒模提取和自适应对消器, 模型如图1:
4 自适应干扰抑制系统的设计
自适应干扰抑制系统以DSK6713为平台, 其核心是恒模干扰抑制算法, 方案如图2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将118Mhz的管制语音以及同频带干扰信号作为整个系统的发射信号, 处于接收端的天线间距不大于半个波长, 在接收到信号之后通过射频前端处理, 输出中频信号为50k Hz, DSP计算A/D采样的数据, 完成干扰。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管制语言的清晰度来判断系统抗干扰的性能度。
该系统包括射频前端、A/D采样和DSP信号处理三部分。其中射频前端首先完成三次变频和滤波, 输出中频信号, A/D采样通过两路采样后, 自适应干扰抑制算法在TMS320C6713帮助下完成计算。
5 硬软件设计
系统硬件中射频前端采用的形式是超外差接收机的形式, 其中接收频段为90~130 MHz, 信号的调制方式包括AM和FM两种, 灵敏度一般控制在-90d Bm, 动态范围为40d B, 中频带宽1d B的带宽要大于200k Hz, 中频输入频率为50k Hz, 最大幅值约为±o.95~±1 V。
射频前端的具体原理如图3所示:
系统软件使用峰度的工作原理。利用峰度可以判段信号的高斯性, 如果非恒模信号峰度小于2, 系统如果根据Goertzel估频法判断的是AM信号, 这时就是出现了误捕的情况, 要将这些AM信号进行解调输入;如果捕获的是FM信号, 则可以认为是系统正常工作。这些信号的捕获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分析, 通过比对才能保证其正确性, 所以在平时要多下功夫。
以上所有共同组成了地空通信干扰抑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强干扰下输出清晰的管制语言, 提高了地空之间的通话质量, 能够很好地提高民航飞行的安全, 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6 地空通信干扰控制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地空通信干扰控制系统的时候, 还要从大的方面出发,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6.1 加强自身设备的维护和监管
对于民航系统中自身的设备要安排专人进行监管和维护, 对于原本有的设备, 如果发现有设备老化的现象, 要及时的报告给机场领导, 进行设备的更换或者维修;对于新进的通信设备, 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不符合相应标准的要坚决抵制, 不能进入。同时配合国家对不同地区民航所使用的频段进行设置, 对于天线的架设和距离的调整按照规定进行, 避免出现各地区频段之间的相互干扰, 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努力将问题遏制在源头。
6.2 加强网络监控力度, 建立联防机制
由于一些干扰源的距离比较远, 其功率较大, 位置较高, 一般在机场当地很难检测到, 这就需要各地区进行联网检测。通过联网, 可以对大范围进行监控, 从而很快地找到干扰源, 迅速地解决问题, 保证航空事业的顺利。各地区进行联网可以群策群力, 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防患于未然。另外民航还要和各省的监测站建立联防机制。每年对于干扰情况进行交流, 使得无线电监测人员对于民航频率的干扰情况有深刻的了解, 提高其专业技能。若有问题产生, 各方面及时沟通, 保证问题不扩大, 尽快解决。
6.3 对销售市场进行规范, 保证频段安全
大功率无绳电话的使用给民航通信系统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 这种电话监控难度大, 成本高, 机场自身难以有效地控制, 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防止这种大功率无绳电话的使用, 同时规范销售市场。相关的部门可不定期的对销售市场进行检查, 一旦发现违规使用, 要坚决没收并处罚。在国家检查的同时, 要提倡民众进行监督和举报, 做到全民防范, 将问题杜绝在源头, 另外开发新的设备代替无绳电话, 削弱其市场, 做到标本兼治。
6.4 不断进行设备和制度的创新
民航通信系统比较容易受到无线电的干扰, 而无线电干扰的排查难度却是非常高, 要让通信干扰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就需要在设备上进行不断的创新。而现阶段可以用无线电综合测试仪等专用的仪器进行检测, 在检测的过程中要进行记录, 通过对几年内众多数据的比对, 找出其中的规律, 以便在问题再次发生的时候, 提高处理的效率。要把这项工作建立成一套完整的监控制度, 促成相关制度的创新, 保证以后的工作可以有所依据。
6.5 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
一些通信系统的干扰是由于民众无意识造成的, 所以要对民众进行合理的引导, 把这些作为通信干扰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可以给民众印发宣传手册, 或者在机场设置明显的标识等。在国家的范围内, 则需要国家对民众进行适当的宣传, 对于不正确使用可能产生干扰的设备, 国家要指导民众使用, 以确保民航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
7 结语
民航通信干扰控制系统长久以来都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重要难题, 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虽说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还是有不足之处。民航通信干扰控制系统的设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完成, 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此, 在建立这个体系的时候, 要综合考虑、多方合作来完成。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民航通信系统的能力, 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近年来民航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 飞行量的增加和空中交通管制的不断严格给地空通信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考验。在民航运行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原因, 出现问题颇多, 使得地空通信系统受到干扰, 飞机驾驶员和地面控制中心不能很好的配合, 危害了民航的安全性。本文就恒模阵列干扰抑制算法、自适应干扰抑制系统的设计、硬软件设计、地空通信干扰控制系统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相关阐述, 深入探讨了民航地空通信容易受干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民航通信,地空通信干扰抑制系统,设计,实现
参考文献
[1]黄建宇.基于恒模算法的民航地空通信自适应干扰抑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 2007
[2]蒋通泽.现代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4
[3]谈华生.互调干扰的探究[J].中国无线电管理, 2000, 12 (6)
[4]胡正忠.消除大功率无绳电话干扰的思考[J].2008 (28)
8.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设计 篇八
[关键词]扩声系统;无线传声器系统;频率配置;频谱资源管理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4.005
随着无线传声器使用的普及,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便利性,同时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无线传声器系统本身的频率与外来频率冲突所引起的不稳定性,以及带来的不安全性。所以,需要在密集的会议室之间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规划好无线传声器系统频率的使用,以保证会议顺利、安全的进行。下面以某礼堂的扩声系统为例,阐述无线传声器系统遇到频率干扰时的具体解决办法,及如何做好频谱管理。
1.厅室及无线传声器系统概况
该厅室面积三百多平方米,主要承担一些重大新闻发布会的任务。其特点是现场新闻记者携带的无线设备比较多,并且会议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所以该厅室的地位很重要,扩声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其中一部分的无线传声器系统更为重中之重。
该无线传声系统采用的全指向性天线安装在机房内,无线传声器在场内的情况下,接收机的射频信号满格,接收状况良好。2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在某次会议中,会议现场扩声正常使用的无线传声器突然被外来频率干扰,导致当时无法出声。会后经过认真分析,发现问题极有可能是由新闻记者使用的无线传声器发出的同频信号干扰所致,由于该信号离分集接收天线很近,接收机接收了该信号,从而断开了正在使用的会场扩声系统的无线传声器。由此说明,在频谱资源管理以及对外来无线设备使用频率的管理有些混乱,并且在解决无线传声器系统遇到干扰问题方面缺乏重视。
3.干扰原因的分析及解决措施
3.1频谱资源的分配
无线传声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过FM(频率调制)调制到一个载波上通过发射机发射,再被接收机接收解调转化为音频信号,送到扩声系统中。因此无线传声器系统是一个单向的通信系统,这和对讲机系统是不一样的。
根据2005年9月中国信息产业部无线电技术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重新修订的《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的技术要求》,无线传声器和民用无线电计量仪表等类型设备使用470MHz~510MHz、630MHz~787MHz频段;发射功率限值:50 mW(e.r.p);占用带宽:不大于200kHz。通用无线遥控设备使用470MHz~566MHz、614MHz~787MHz,这些频段就是无线设备的使用范围。但需要注意,实际使用这些频段时要避开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的频率。由于进口无线传声器系统的频段大部分都在450MHz以上,尤以470MHz~787MHz居多。下面针对该扩声系统中使用的某进口品牌无线传声器系统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频率干扰问题进行分析。
该无线传声器系统使用的是UHF中频波段的某一部分,而UHF的范围是470MHz~806MHz,可以容纳更多的工作频点。该系统的接收机用的是2个1/2波长的分集式天线。这种分集式接收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死角”和“死点”,避免出现断音或亚音。所以重点要解决的是频谱资源管理和外来频率干扰问题。
3.2避免频率干扰的措施
(1)摸清该扩声系统的无线传声器系统使用的频点
把相邻的几个厅室的无线传声器系统目前使用的频率点的数据采集回来,进行统计整理,进行数据分析。
(2)确认外部干扰源和可以使用的频点
利用该无线传声器系统适配的管理软件进行扫频监控。该软件可以协助鉴别射频信号,并且搜寻无干扰的操作频谱。依据国家标准GB/T 14431-1993《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的规定,找出超过干扰保护比的强干扰频点,将其弃之不用,找出虽有干扰但仍可使用的频点。
测量礼堂和相邻几个厅室之间无线传声器信号的隔离度。如果某些频点两者隔离度很高,大于40dB以上,也就是说这些频点无线传声器信号的衰减量大于干扰保护比,则这些高隔离频点在各会议室或厅还可以同时使用。
(3)严格进行频率配置
根据前面的工作,确认干扰频点和可以使用的频点,在可以使用的频率范围内,依据同频配置、邻频配置和大于50kHz带内配置的方式,配置无线传声器使用的频率,将全部可以使用的频点列成表格,并将这些频点分配到各会议厅或室。同时预留一部分邻频配置的频点,供新闻记者及其他外来人员使用。
(4)据频率配置建立无线传声器频谱资源管理制度
这项核心工作,不管是现在用的无线传声器系统还是以后添加新的无线传声器系统,需要注意频率之间内部产生的互调,尤其是三阶互调,这需要查阅相关品牌无线传声器厂商的频率表,使得所有系统使用的频谱井然有序,而不是随便设定一个频率工作。这样,首先避免了礼堂厅室之间无线传声器信号的互相干扰;另一方面,新闻记者需要使用无线传声器,必须提出申请,然后分配一个邻频配置的频点,无论其在哪个厅室采访,都不会对正在使用的无线传声器造成干扰。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每套系统在分配时都要留出若干个备份频率,以防万一发生紧急情况时进行手动更换。总之,通过规范管理更合理地分配、使用这些频谱资源。
(5)充分利用无线系统的管理软件带来的便利性
利用软件寻找频点的优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随时监测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每路天线信号的情况。
该系统使用的品牌近些年新出了一套集干扰侦测并规避、频率分集、远程控制、电源管理、软件控制、频点备份及自动转换功能为一体的无线传声器系统。如能升级为该系统,将为日常的使用带来更大便利,且有更稳定的系统。
(6)由于外部干扰源随时变化,要加强对会场环境的监测,经常用无线系统管理软件进行扫描收集现场射频数据,记录偶发或突发的射频干扰,并找出干扰源。日常工作中注意经常观察接收机面板的RF射频指示灯,看是否有其他信号干扰。若有则继续寻找干扰源。
4.结语
如何解决好无线传声器的干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但是通过系统地查找、分析,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把频谱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了解新的技术知识,并加以利用,从而把无线传声器遇到干扰所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无线通信的抗干扰设计】推荐阅读:
地铁中的无线电频率干扰及其对策论文07-18
无线电通信教案06-26
无线通信系统管理制度07-02
2018年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10-08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设计08-23
通信铁塔设计基本知识07-17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09-11
串行通信单片机设计10-12
通信工程传输设计规范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