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精选8篇)
1.学校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篇一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3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根据教育局要求、和中心学校安排,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我校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周杰
副组长:赵一锋、赵有芬、成员: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二、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交通安全重大事宜。
2、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交通安全事故,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4、突发事件的临时指挥实行值班制度,(一)、传染性疾病
1、学校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中出现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要求其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由村医作初步检查,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校医或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医院市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7、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二)、食物中毒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中心校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建筑物倒塌或发生火灾时
事故现场的教师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指挥机构。
(四)、突发事件
1、遇来人来防未经允许强行闯入,门卫不得放行,追赶不及、应立即通知值日值周教师及有关部门领导,及日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2、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行窃、斗殴,先制止、制服,为防不测,同时拨打“110”报警。
3、为防止不良分子逃逸,在制止、制服之前,要关闭校门。
4、如有事件发生,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五)、楼道安全管理及疏散
1、每天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在校门口迎接师生的到来。
2、禁止在校园教学区内踢球、爬墙、爬楼门、滑楼梯栏杆。违者通报批评。值日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在校园内上述违规现象。
3、防止学生在课间、集会、做操等活动中出现拥挤等其他现象,保证学生有规律、守秩序的上下楼,当天值日教师负责楼道口进行监督、疏导。
4、各班主任要进行遵守秩序、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5、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校楼道、楼梯设施:楼梯照明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六)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教育局和中心学校报告。
3、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5、妥善处理事故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为了加强我校对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和职责,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一)应急救援领导组
组 长:学校校长
副组长:其他校级、副校级领导
成 员:各处室、专业部主任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由分管安全的副校级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保卫科科长、办公室主任、教育处主任、教学处主任、总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应急救援领导组主要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组平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全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和监督工作,适当的时候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练;事故发生后实行首长负责制。
2、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向市教育局和上级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及应急救援情况。
3、负责组织实施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领导组成员在事故发生后十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各工作组按预案开展工作。
4、负责师生的思想稳定及事故的善后调查、处理工作,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5、根据上级的授权,按统一要求,负责向新闻媒体发布事故的相关信息。
6、领导组成员在事故发生后,预案终止前,必须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
(三)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
1、现场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副校级领导担任,负责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2、抢险救援组:各职能处室职工和专业部教师,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原则,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3、现场秩序维护组:保卫科科长及相关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和现场秩序的维护。
4、组织人员疏散组:教育处主任、专业部主任、现场教师,负责组织事故现场师生的疏散工作,特别是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要有序的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到安全的避难场所。
5、伤员救护组:办公室主任、校医,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救治和医院抢救工作的联系。
6、救援物资保障组:总务处主任,负责救援物资的组织和保障。
7、家长接待工作组:教育处主任、教学处主任、专业部主任、班主任,负责接待受伤学生的`家长,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稳定家长的情绪。
各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全力参与抢险救援,把抢救师生生命摆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
二、应急救援实施方案
(一)火险
1、学校安全人员要加强对校园、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的巡查,一旦发现火情,一方面组织就近人员使用消防器材进行及时扑救,火情较大,要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另一方面立即向学校保卫科报告火情(电话:2383060),同时及时通知和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报警工作要做到谁发现谁报告。报警时,首先要沉重冷静,不要惊慌;二是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姓名、电话告知消防队;三是要早报警,为消防队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2、保卫科在接警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并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3、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到位后,立即按预案各施其职开展工作,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4、应急救援工作应将组织事故现场师生安全疏散和抢救受伤人员生命摆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生命损失。
(二)社会安全事故
1、学校门卫要加强对入校人员的盘查、登记工作,防止不法人员入校给师生带来安全隐患。校园内一旦发生恐怖暴力事件,知情人员要设法拨打110电话报警,并立即向学校保卫科报告(电话:2383060),现场教职工要设法与犯罪分子周旋,稳定当事人双方的情绪,争取救援时间。
报警时,一是要讲清发案的地点、现场人数、危及生命安全的施暴工具(如:刀、枪、炸药)等基本情况;二是要注意回避犯罪分子,防止激怒罪犯;三是要早报警,尽量减少损失。
2、保卫科在接警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围观群众,组织救援工作,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
3、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到位后,在现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密切与公安人员配合,立即按预案各施其职开展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4、应急救援工作应将组织事故现场师生安全疏散和抢救受伤人员生命摆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为了及时妥善处理我校发生的突发事故,提高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有效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和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学校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学校成立安全突发事故处理小组,统一领导学校安全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由学校行政及年级负责人组成,校长任组长。
附:安全紧急情况处理小组名单: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老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老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
4、根据需要对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二、各类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一)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校医室,同时拨打“120”电话或送医院进行处理。
2、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并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等,以备卫生部门检验。
3、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和家属工作,迅速向所在地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报告。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注意观察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
(二)传染病应急预案
1、我校师生在家中出现流脑、风疹等传染性疾病,应迅速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学、上班。
2、我校师生若在校内出现疑似传染病,要求其立即戴防护口罩和手套并到校医室休息,学生出现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作任应立即通知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陪同的,由老师送去医院就医。
3、学校对传染病人所在班级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师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三)应急预案
1、发生后,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并迅速报告交通部门。
2、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3、组织保护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四)台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停课。对影响师生安全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放)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也可以报警求助。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五)建筑物倒塌或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1、事故现场的教师一边指挥学生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向校领导报告。
2、发生火灾,严格禁止学生参与救火,及时将学生带至远离火源处。老师要利用一切救火设备组织自行扑火。火势比较大,靠学校自已力量难于扑灭时,立即拨打“119”报警求助。
3、师生疏散地点一般以学校田径场为集结点,若遇紧急情况,则直接疏散出校园。
(六)晚自修期间停电应急预案
1、参加晚修的学生必须坐在课室的原来座位,不得喧哗、起哄或走动。下班教师负责组织、管理好本班学生。
2、值日行政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查明停电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若停电15分钟后未能恢复正常供电,则晚自修暂停,值日行政利用校园临时广播系统发出疏散信号,下班老师负责指挥学生按初一、初二、初三顺序进行疏散、离校。
4、晚自修学生没有离校之前,学校的行政运转照常进行。
5、为确保学校教学工作中的电力供给,学校配备后备电源能保持30分钟提供学校广播电力。
(七)其他突如其来的伤害事故(件)应急预案
1、发现学生在校内受伤或身体不适,应当立即向值日老师和学校领导报告,并送去校医室救治。如校医、学校领导认为有必要送医院救治的,应迅速通知家长,并由家长陪同就医,若家长不能陪同的,必须由校医或有关老师陪同到医院。
2、外来人员未经允许强行闯入校园,门卫不得放行。追赶不及,应立即通知值日领导或其他行政,及早将闯入者逐出学校。
3、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行窃、斗殴,现场老师或第一位发现突发
事件的老师为应急处理第一责任人,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制服并报告学校领导。事态严重的,为防不测,应拔打“110”报警求助。
(八)楼道安全应急预案
1、不准在楼道狂追狂打、高声叫喊
2、不准抓着楼道扶手滑行玩耍
3、不准攀爬楼道围栏
4、集体行进中,不准在队伍中弯腰捡拾地上的东西和系鞋带,不准推挤同学
5、楼道中要做到礼让右行。
6、上学、放学、课间操等人员通行的高峰期,禁止其他人员在主流人群中逆行;同时校园值班人员要在人流密度大的地方值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保卫处负责楼道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宣传、班级集体活动行进线路的确定、学生楼道行进规范的训练,楼道管理值岗教师的安排和管理检查、楼道安全检查记录。
8、楼道安全管理责任及值班人:
总负责:季红祥
分工: 星期一:金士华 星期二:杨红雨 星期三:洪高峰
星期四:季洪祥 星期五:王学来
(九)学校日常安全管理
1、每天值日行政和值日老师要严格按照值日制度在校门口、学校校园、走廊等处进行经常性的巡视。
2、禁止在校园教学区追逐、打球、攀爬窗台(围墙)、滑楼梯栏杆等。值日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上述违规行为。
3、为防止学生在课间、集会、早操等活动中出现拥挤等其他现象,保证学生有序的上下楼梯,值日老师负责楼道口进行监督疏导。
三、信息报告:
1、安全紧急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的信息,采取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领导汇报,事态严重的,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2、事件向外发布情况,需经学校应急处理小组同意,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突发 事件,或擅自接受报刊、电台等宣传媒体的采访。
3、应急事态期间,学校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
2.学校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篇二
下午14:30,现场抽签组成的5个参演队依照抽签顺序进行演练。历时三个小时的演练,云岩分公司、修理公司获一等奖;公交旅行社、收银公司获二等奖;南明分公司、金阳分公司、小河分公司、集团公司机关、后勤服务公司、天然气公司均获参赛奖。
演练结束后,集团公司安全部副部长赵军、保卫部部长张辉对演练进行了点评。主持演练的副总经理刘开贵要求各单位要提高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履行好职责,锻炼好技能。
市国资委、市安监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公交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观看演练。
3.学校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篇三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高校突发事件也就是发生在或涉及高等学校校园内部的突发事件。根据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社会关注程度、危害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发生频率,综合考虑,高校突发事件可以从宏观上分为: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突发群体性事件,突发人身伤害、死亡事件以及突发治安、刑事案件。
一、不同类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研究思路
对于不同类型高校稳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问题的研究,技术性方法很多,我们着重从“程序”合理、合法性和“实体内容”适用、可操作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因为“程序”的合理、合法是对“实体内容”适用、可操作性的重要保证。所以对于每一类型的突发事件,我们将依据特定的程序,充实丰富实体内容,从而保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影响范围广,处置技术性要求较高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问题
1.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主要包括水污染事件、有毒有害气泄漏事件、实验室放射性物质污染环境事件
由于该类事件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强,危害后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广延性,处置的技术性要求比较高。所以高校突发环境公共事件启动、响应问题,除做到以上谈及的六点要求外,还要做到:控制污染继续发展是前提,救治伤者是重点,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是根本。所以应急预案启动、响应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即报告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发生区域,封锁污染区域,紧急疏散无关人员,禁止人员靠近。目的是控制污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在划定“封锁区域时”要以初步认定的“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二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并将接触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救治。救治“密切接触人员”时,要按照“120”急救人员的要求,全力做好协助工作。三是由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勘察现场,确认或重新划定突发事件发生区域。保证突发事件控制、处置的有效性。四是向国家主管机关或职能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
2.突发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群体性卫生事件,群体性政治事件,群体性伤亡事件
由于该类事件具有人员多、规模大,集中爆发的特点。常伴有人员伤、亡和财物受损的情况发生。所以处置该类突发事件,要遵循“宜解不宜结,宜顺不宜激”“宜分散不宜聚集”的处置原则。一是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拨打报警电话“110”。救治受伤人员,做好聚集人员劝导和现场警戒工作,目的是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新的伤亡发生。二是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事件组织形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并向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和公安机关报告。三是依据高校突发事件社会影响由发生区域或核心向周边跳跃性、不连续性发展的特点,掐断其与外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具体为掐断其与社会人员的联系;掐断其与周边高校的联系、呼应;掐断高校内部院系之间的联系、呼应。目的是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将事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四是掌握突发事件发生的核心问题、核心人物,以所属学院为单位,以思想政治辅导员为主力队伍,突出抓好对不明真相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可视情况配合公安机关对带头闹事的违法人员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五是在处置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类信息和证据,为事件的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六是查清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进行专业评估。
3.高校突发自然灾害事故,主要包括由自然现象引起的火灾、地震、泥石流等灾害事故
由于该类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所以处理该类事件要遵循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及时救助伤者,寻求专业技术救援和做好伤者的心理辅助治疗的原则。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或火警电话“119”。报告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受灾概略范围(面积)、灾害程度等。二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害的基本情况。初步划定灾害范围和区域,对灾害进展情况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实施动态的监测,对灾害区域实施警戒。三是协助医疗机构救治伤者,并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行政机关报告。四是正确评估灾害影响的程度和救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
三、需要国家司法、行政机关介入处置的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响应的问题
这一大类的事件包括突发人身伤害、死亡事件;突发治安、刑事案件。这类事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意外事件,不具有行政违法性或刑事犯罪性,不需要追究行政、民事、刑事责任的事件。比如说意外死亡事件(猝死等)、疾病死亡事件等。另一部分属于具有行政违法性或刑事犯罪性的案件,需要国家司法、行政机关立案侦查,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案件。无论是以上哪一部分事件(案件),其处置程序都应该是一样的。在处置以上两类事件时,重点关注程序的合理、合法性问题。尤其是第一部分“意外事件”的处置,程序的合法性至关重要。高校的许多“信访”或“缠访”事件大多数是由于程序的合理、合法性被忽略导致的。一是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积极协助医护人员救助伤者。二是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或案件的基本情况,保护好事件或案件现场,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110”;由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对事件或案件现场进行勘查;对当事人或知情人展开调查。三是及时通知相关学生家属或近亲属,讲明事件或案件的基本情况。四是协助公安机关勘查现场,展开外围调查工作;五是由公安机关认定事件性质,并由公安机关向相关学生家属通报事件性质,家属若有疑问可直接向公安机关问明情况。六是事件一旦被公安机关认定为案件,即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参考文献:
[1]王强.试论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
[2]黄嫆.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2.
[3]朱维林.浅议高校突发事件防控与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信息,2011.
作者简介:任恩岐,男,1979年生,汉族,陕西渭南人。工作单位:西安科技大学,法律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高校稳定安全。
4.学校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篇四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学校饮用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发生在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具体措施
1、提高意识、预防为主
宣传普及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饮用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统一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3、快速应急、及时处理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应急,及时处理。
三、组织管理
1、报告制度
校园水源一旦受到污染,由昝万俊(总务主任)及时向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同时负责向卫生防疫监督站报告。
2、现场保护和水源处理
保护好水源现场,请卫生防疫监督站及时提取水样。将污染水源彻底放尽,停止饮用。
3、指挥协调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要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指挥各班主任工作,协调作好校区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理工作。
5.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篇五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为确保公司生命财产安全,防范公司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争公司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效,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置安全事故,特制订本预案。
一、管理机构
(一)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XX
副组长:
XX
组员:
XX、XX
(二)工作任务:
1、预测、预警:
采取传统与科技手段湘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将突发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不可消除的突发事件,及时向。预警。
2、响应控制、抢险、救援:
突发事件发生后,由应急管理工作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并亲临现场组织指挥救援行动,确保及时、有序、有序科学地实施现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人员,采取先救伤员的行动顺序,并保护好现场,同时做到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交警、公安、消防和上级有关部门)。
3、信息管理和善后恢复:
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成员保持通信畅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协调各部门消除公众恐慌。应急处置后,重点安抚好受害人员及家属,稳定局面,清理好现场,并及时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性质。
二、车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交通事故应急处置:
1、发生交通事故后,及时通知受害家属,并迅速报告交警部门。
2、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3、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协助交警疏导交通。
4、及时报告投保部门,做好车辆事故的理赔工作。
(二)车辆火灾应急处理:
1、车辆发生火灾后,驾驶员应立即切断车辆电源,使用车载消防器材施教。
2、紧急拨打火警电话“119'。
3、组织人员抢救所载货物,及时与货主取得联系。
4、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勘察事故货物损失程度,并查明火灾原因。
5、如有人员受伤,及时送往医院,并通知受伤人员家属。
三、应急救援行动小组人员及分工:
组长:XX
负责事故的处理、人员的安排以及组织人员调查
副组长:XX、XX
XX负责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协调工作。
XX负责组织恢复生产、调度救援车辆。
组员:XX、XX
各组员负责事故现场的维护,与医疗机构协调救治事故受伤人员,安抚受伤人员家属情绪。
四、应急救援行动小组人员联系方式
XX
XXXXXX
XX
XXXXXX
XX
XXXXXX
XX
XXXXXX
XXX
XX年XX月XX日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2总则
1.1编制目的为提高水力发电厂管辖区域内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身和枢纽运行安全,结合水力发电厂生产特点,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关于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小浪底建管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试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突发事故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水力发电厂管辖生产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故。
1.4工作原则(1)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实现由事故处理向事故预防转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2)应急救援工作以“保人身,保枢纽,保电网,保设备”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3)水力发电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由厂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实施。(4)应急救援工作按照水力发电厂下属各二级部门责任区域划分,事故发生单位首先采取自救措施,做好初起事故的应急处理,控制事故的蔓延,尽量减少损失。(5)应急救援工作采用各二级部门自救与全厂救援相结合,各二级部门服从水力发电厂统一安排,做好救援工作。
1.5 预案体系水力发电厂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水力发电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各预案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
1.5.1水力发电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水力发电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突发事故总体应急救援预案》的分预案,是水力发电厂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水力发电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
1.5.2水力发电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水力发电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主要是水力发电厂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安全事件制定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坝突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2)水淹厂房突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3)水淹进水塔突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4)泄洪、引水发电系统突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5)大面积停电突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黑启动专项应急救援预案(7)起重设备突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8)火灾突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9)电梯突发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0)防汛应急预案(11)地震灾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2)雷电、大风、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保电预案(13)河道溢油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4)反恐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5)极端天气下的防洪、防凌专项应急救援预案风险分析
2.1单位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水力发电厂”)于1999年1月正式成立,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下属二级单位,其基本职责是负责小浪底水利枢纽及其反调节水库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小浪底水利枢纽由拦水大坝、泄洪排沙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三部分组成,有1个进水塔、9条泄洪排沙洞、3个二级消力池、6条发电引水洞和地下厂房等重要设施。枢纽含各类闸门67扇、过水孔口119个,有多台套充水平压系统和复杂的卷扬启闭设备;发电部分装有6台单机容量为300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和输变电设备,多年平均发电量51亿Kwh,是河南电网调峰和事故备用的主力发电厂。1999年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1年底机组全部投入运行。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以下简称“西霞院反调节水库”),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16km处,水库总库容 1.45亿m3,长期有效库容0.45亿m3。水库大坝由混凝土坝段和左右岸砂砾石坝段组成。混凝土坝段布置有发电及泄洪排沙系统,泄洪排沙系统由21孔泄洪闸、6条排沙洞、3条排沙底孔组成;发电系统安装4台3.5万kw机组。其开发任务是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灌溉和供水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反调节水库于2004年1月10日开工,2006年11月6日截流,2007年6月份第一台机组发电,2008年竣工。水力发电厂管辖范围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区域(包括大坝、进水塔、坝顶控制楼、地面副厂房、开关站、地下厂房、各供水泵站、工区各变电所等),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区域(包括大坝、水工建筑物、厂房、开关站等)。水力发电厂下设办公室、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财务部、生产保障部、运行调度分厂、发电维护分厂、水工分厂和水电供应部共9个部门。
2.2 主要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溃坝造成溃坝事故主要原因有:洪水漫顶、渗透破坏、滑坡、设计缺陷、调度运行不善或其他原因。溃坝不仅使工程本身遭受损失,更严重的是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特别严重灾害,后果极其严重,为特别重大事故。
2.2.2非溃坝性事故按照事故出现的形式,可分为以下9大类(1)裂缝(2)渗漏(3)管涌(4)滑坡塌坑(5)护坡破坏(6)冲刷破坏(7)气蚀破坏(8)闸门启闭失控(9)其他事故发生非溃坝性事故,可能产生从一般事故到特别重大事故,其危害性也不容忽视。
2.2.3地震(1)强震:使大坝等水工建筑物损坏、人畜伤亡,严重威胁着枢纽安全,大坝一旦溃决,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水患灾害。(2)诱(触)发地震:其发生可能破坏水工建筑物,甚至引起人身伤亡事故。从小浪底水库库区的地质条件和水库运用工况分析,不排除发生水库诱(触)发地震的可能性。
2.2.4高边坡及滑坡体失稳边坡失稳的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并造成经济损失。高边坡落石、滑坡等引起的伤害事故,严重影响人身安全及临近道路、建筑物和配电设备的安全。小浪底水利枢纽进水口及出水口均为高边坡,地下厂房进口及枢纽周边道路边坡多为高边坡。因此存在因边坡失稳等原因引起事故的可能。小浪底库区存在七个较大的滑坡体,在小浪底坝区4号公路中段存在东苗家滑坡体,通过近几年观测,目前尚未发现整体滑动征兆,但在其他条件影响下,仍存在滑动的可能。这些滑坡体滑动,都可能给小浪底水利枢纽本身或道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2.2.5水淹厂房水力发电厂主厂房为地下厂房,进厂通道高程较低,当遭遇西沟水库大坝溃决、暴雨引发特大山洪、厂房排水设备故障、尾闸室控制设备出现故障等情况,则有导致水淹厂房的可能。一旦水淹厂房,将产生特大或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2.6水淹进水塔当由于进水塔内充水平压管道破裂、充水平压阀门损坏、进水塔水工建筑物损坏以及特大洪水蓄水位超过EL275m,使水库内的水进入进水塔内部等情况,有导致水淹进水塔的可能。一旦水淹进水塔,将产生特大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2.2.7火灾、爆炸火灾:水力发电厂所属生产区域、物资仓库发生火灾,将会造成设备严重损坏、人员伤亡、水力发电厂停电等严重后果,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其中,变压器、电缆火灾危险性最大,且容易引起重大火灾。爆炸:变压器、互感器、高压开关、蓄电池等电气设备,如操作、维护不当,可能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引起人身伤亡。空压机、压力管道和各种压力容器,若设备未按要求进行检验存在缺陷,安全附件不齐全或操作不当,均存在超压爆炸的危险性;使用油品的场所,如通风不畅,遇火源则可能会直接产生爆炸。2.2.8电力生产事故电力生产事故主要包括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
(1)人身事故员工从事与小浪底水利枢纽生产运行有关的工作时,发生本单位负有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事故,由于人身事故对家庭和社会影响较大,长期以来电力系统一直把防范人身事故作为电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电网事故电网事故具有停电范围大、影响面广,甚至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的显著特征。长期以来电力系统一直把防范电网事故,特别是防止大面积停电和电网瓦解事故,作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工作的首要任务。接地短路(外力破坏、对地放电)、继电保护(保护误动、保护拒动、二次回路故障等)和雷击是构成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技术原因。自然灾害(雷击、雾闪、覆冰舞动等)、人员责任(运行人员和其他人员责任)、外力破坏和制造质量依次是一般电网事故的主要责任原因。输电线路、继电保护依次是造成电网事故的主要设备原因。(3)设备事故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缆、电力电容器、开关设备、高压电动机、发电机等电力设备在运行中由于维护不到位、检修未按计划完成或人员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电力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被迫停止运行,水力发电厂对外停电或少送电,导致电力生产事故。
2.2.9电气伤害事故电气伤害事故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而产生的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热效应及生理效应而导致的伤害。电气伤害分为触电伤害、雷击伤害、静电伤害、电磁辐射伤害。水力发电厂安装6台300MW及4台35MW水轮发电机组,存在发生电气伤害事故的可能。
2.2.10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危险性分析水力发电厂存在高空作业以及机械设备检修等作业,因此,存在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危险性。
2.2.11噪声、振动危害分析水力发电厂有水轮发电机组、空气压缩机、鼓风机、水泵、电动机、变压器和断路器等,是主要噪声源和振动源,在正常工作时,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噪音和振动。长期在高噪声区和高振动区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存在产生生产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潜在影响。
2.2.12污染、毒物等危害因素分析SF6气体在水力发电厂高压设备中大量使用。SF6气体在电弧作用下会产生气体的分解,绝大部分分解为硫和氟的单原子,电弧熄灭后,大部分可还原,但有极少部分在重新结合的过程中与游离的金属原子及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金属氟化物以及HF有毒性和腐蚀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可导致设备事故同时危及人员的健康。
2.3突发安全事件及事故分级1、为了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件及事故,依据水力发电厂生产区域内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件及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把事件及事故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1)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件及事故(Ⅰ级):指在水力发电厂生产区域内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生产区域周围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统一协调、调度有关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及事故。(2)重大突发生产安全事件及事故(Ⅱ级):指在水力发电厂生产区域内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协调、调度多个部门和相关单位资源和力量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及事故。(3)较大突发安全事件和事故(Ⅲ级):指在水力发电厂生产区域内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协调个别部门资源和力量进行处置的事件及事故。(4)一般突发安全事件和事故(Ⅳ级):指在水力发电厂生产区域内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水力发电厂生产区域内小范围安全造成危害或威胁的事件及事故。2、事故等级划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安全事故分级如下:(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本条第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行业(专业)事故等级划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组织机构与职责
3.1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办公室组成。
3.2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3.2.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水力发电厂厂长副总指挥:水力发电厂副厂长、总工总指挥负责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与外单位应急反应部门、机构进行联络,调动各种应急救援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和损失,保证相关人员的安全。副总指挥负责协助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总指挥提出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在总指挥的指挥下分别指挥管辖应急救援队伍按职责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及时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3.2.2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管理机构为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厂安监部。主任:安监部主任成员:安监部专责工程师应急救援办公室执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决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水力发电厂突发安全事件应对工作,组织编制和修订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预案,督促检查预案演练工作,应急预案启动后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信息、预案、建议和指挥场所等,组织协调有关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3.3应急救援工作组应急救援工作组由技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组成。应急救援工作组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技术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
3.3.1技术保障组组?长:生技部主任副组长:安监部主任成?员:生技部、安监部全体人员负责应急处理时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技术方案,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技术工作,组织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人身伤亡事故和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3.3.2后勤保障组组?长:厂办公室主任?副组长:生产保障部主任成?员:厂办公室、生产保障部全体人员负责保证应急救援的交通、后勤及善后处理工作,组织应急救援所需物资、材料、工具及其它物品,联系医疗救护人员,协助做好受伤人员抢救及护理工作。
3.4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援队由运行调度分厂应急救援队、发电维护分厂应急救援队、水工分厂应急救援队、水电供应部应急救援队组成。
3.4.1运行调度分厂应急救援队队长:运行调度分厂厂长副队长:运行调度分厂副厂长成员:运行调度分厂全体人员
3.4.2发电维护分厂应急救援队队长:发电维护分厂厂长副队长:发电维护分厂副厂长成员:发电维护分厂全体人员
3.4.3水工分厂应急救援队队长:水工分厂厂长副队长:水工分厂副厂长成员:水工分厂全体人员
3.4.4水电供应部应急救援队队长:水电供应部主任副队长:水电供应部副主任成员:水电供应部全体成员各应急救援队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应急救援队队长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职责分工,指挥实施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对各个应急救援环节进行协调,采取措施尽量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现场救援情况。副队长在队长的领导下协助队长工作。队长不在时,行使队长的权利与义务。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气象信息水工分厂接到局调度中心在局网上发布的即将有大雨、暴雨等恶劣天气信息时,要加密巡视和检查,将咨询公司库区滑坡体及塌岸区、外部变形观测结果及报警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并将分析结果及时报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救援办公室根据情况报应急救援指挥部,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
4.1.2设备信息当各生产部门出现异常情况时,各部门首先将异常设备隔离,做好防止事态扩大的措施,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处置险情,及时将设备情况相关信息报应急救援办公室,为应急处置争取时间。
4.2预警预防行动(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水力发电厂职工预防事故和自我保护的意识。(2)组织准备。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落实预防各类事故的责任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后勤保障组织的建设。(3)设备准备。按时完成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对存在问题的设备采取措施,做好隔离,避免异常情况扩大。(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预案,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各种紧急情况,制定专项预案。(5)物资准备。按要求储备必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合理配置。对重点部位、重点设备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救援物资,以备急需。(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厂内、局内以及社会通信网络,确保防汛、电调等通信畅通,确保水情、雨情、调度信息和应急指挥指令的及时传递。(7)设备检查。做好定期、不定期的设备检查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做到有检查有落实。(8)日常管理工作。加强日常管理工作,落实责任制。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遇险报警(1)报警程序:事故发现人→室主任(值长)→分厂(部门)负责人→厂应急救援办公室→厂应急救援指挥部→局应急救援办公室。(2)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详细地点、现场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原因、现状等相关情况。
4.3.2遇险信息处置(1)如果遇险信息来自自动报警系统,接报人应立即安排现场人员核实,并尽快反馈现场情况,通知做好救援准备。(3)如果发现现场险情,发现人应立即将相关情况按报警程序报厂应急救援指挥部。(4)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报警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向局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局应急救援办公室根据情况报局应急救援指挥部。(5)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指挥部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若启动则按预案进行应急救援工作,若不需启动预案则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处理。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分级
5.1.1 特别重大、重大(Ⅰ级、Ⅱ级)在发生特别重大(Ⅰ级)和重大(Ⅱ级)时,由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内报局应急救援办公室,由局应急救援办公室按局总体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处置。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应及时赶赴现场,根据局应急救援指挥部确定的事故类型启动专项预案,实施现场应急救援。
5.1.2 较大安全事件(III级)在发生较大安全事件(III级)时,由各分厂(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内报厂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厂应急救援指挥部按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处置。发生较大(Ⅲ级)安全事件时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统一协调各专业应急救援队,根据电厂应急救援指挥部确定的事故类型启动专项预案,实施现场应急救援。
5.1.3一般安全事件和事故(Ⅳ级)在发生一般(Ⅳ级)安全事件时,由各分厂(部门)应急救援队长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并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报告电厂应急救援办公室,厂应急救援办公室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报厂分管安全副总指挥。各分厂(部门)应急救援队长根据事故类型确定是否启动专项预案或现场处置预案,实施现场应急救援。
5.2响应程序
5.2.1响应启动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事件等级,并根据安全事件的等级,由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发生特别重大(Ⅰ级)和重大(Ⅱ级)时,由建管局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在发生较大安全事件(III级)时,由厂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在发生一般安全事件(IV级)时,由各分厂(部门)应急救援队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各级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应立即到达事故发生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根据事件的发展情况及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发展变化情况。
5.2.2紧急处置(1)发生事故的部门负责人迅速到位,按规定的处置程序,指挥应急救援队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凡能采取措施将事故隔离的应首先进行隔离,并组织安全警戒,疏散无关人员,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2)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组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单位,在查明事故部位和原因后确定事故能否控制,提供相应的专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人员迅速执行。(3)后勤保障组到达现场后,立即会同发生事故单位,确定应急救援所需物资,组织供应,并联系开展伤员抢救。(4)如事故现场已无法控制和挽救,危及救援人员的安全时,应撤离事故现场全部相关人员,在上级应急救援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启动上一级应急救援预案。
5.3应急结束突发事故经应急救援实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预案终止的因素;如事故已无法控制和挽救的,各级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必须终止的,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下达应急救援终止令或授权应急救援副总指挥下达应急救援终止的决定。应急救援终止后场内相关人员应全部撤离,所有参与部门应清点现场人员,并确保无相关人员滞留在事故现场。信息发布生产安全事件的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由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指挥部会同局办公室、党委工作处对发布和报道工作进行管理与协调。适时准确发布事件的经过、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人员伤亡等情况。后期处置应急救援工作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事故救援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以便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对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改变现场的,应做出标志并做详细记录,妥善保存现场痕迹、物证。救援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方式,恢复现场工作秩序,避免生产延误造成损失扩大。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完成下列两项工作:(1)按要求组织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和制定防范措施,根据事故调查情况向上级管理部门上报。(2)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抢修,尽早恢复正常生产。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人身伤亡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依据水力发电厂的考核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应急保障
8.1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1)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视现场情况作出决定。(2)应急救援人员进入有危险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3)进入火灾现场必须穿阻燃服装,戴防毒面具,如电气设备、电缆等着火,必须戴呼吸器,以防窒息。(4)进入电气设备事故现场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绝缘工器具。(5)涉及防汛、水上抢险必须穿救生衣。
8.2应急救援通讯应急救援期间所有涉及事故的办公固定电话、应急救援人员的手机全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作为应急电话,确保应急救援中通讯畅通。
8.3现场监测(1)现场监测工作由技术保障组及相关事故部门技术人员负责。(2)用于现场监测的仪器由相关事故部门负责准备,现场监测方法由技术保障组决定。(3)相关部门实验室做好检验准备。(4)技术保障组负责确定监测点及现场工作,并将监测结果的报告及时送达应急救援指挥部。(5)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的范围和扩展的潜在可能性;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现场危险物质的类型、特性;密闭情况,包括压力、温度、泄漏情况等。培训与演练
9.1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应急救援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新入厂人员要按照工作要求及时培训。培训的内容如下: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成和知识,应急救援人员的岗位职责,应急救援组织中本人所承担的任务及各类事故救援技术,包括:(1)消防器材的使用;(2)个人的防护措施;(3)危险源的辩识;(4)事故报警;(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7)熟悉现场疏散线路;(8)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培训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9.2预案演练应急处置预案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根据各专项预案的实际情况及季节特点,水力发电厂相关人员每年组织各专项预案演练一次。通过演习达到下列目的:(1)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2)提高救援队伍实际救援能力,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3)检验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5)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奖惩? 小浪底水电厂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奖励和惩罚的按照《小浪底水力发电厂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小浪底水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工作奖惩实施细则》和《小浪底水力发电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条款执行11 附则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改进本应急救援预案由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管理和组织对预案进行修订。当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危险设施和危险物质发生变化、组织机构或人员发生变化、救援技术改进时,必须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改进。相关支持性文件(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附录七紧急救护法。(2)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安全评估报告。附件主要危险源基本情况表序号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事件)1洪水国民经济重大损失2地震国民经济重大损失3库区滑坡、塌方影响枢纽安全运行4渗漏国民经济重大损失5枢纽异常渗漏危及枢纽安全6火灾危及设备、人员受到伤害7恶性电气误操作发电系统失去控制8闸门启闭失控(汛期)影响枢纽泄洪安全9泄洪建筑物事故(包括孔洞空蚀和损坏)影响枢纽泄洪安全10枢纽泄洪系统供电故障(汛期)影响枢纽泄洪安全11水淹进水塔设备损坏,泄洪系统不能正常使用12水淹厂房设备损坏及重大经济损失13全厂对外停电对电力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14进水塔充水平压系统运行时振动过大充水平压管道破裂,对枢纽泄洪及发电设备造成影响15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损坏,人身伤亡16水上事故船只损坏,人身伤亡应急救援资源序号名称数量存放地点1破拆工具1套生产保障部仓库2登高作业车1辆地下厂房3梯子若干各部门库房4安全绳若干各部门库房5强光灯若干各部门办公室
12.3 厂外应急救援机构小浪底咨询(工程)有限公司设有测量部,负责枢纽安全监测工作,能够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布枢纽安全监测信息;设有专业人员和工程机械,能够完成水工设施的工程抢险工作。小浪底建管局综合服务中心设有车队和通讯队,能够提供应急交通车辆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通讯设备故障处理。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公安局设有消防科,配有专业消防设备及专职消防队员。小浪底建管局综合服务中心设有职工医务室,有专业医务人员可以参加人身伤亡事故的救援。
12.4 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见附件1附图(1)在水力发电厂所辖生产区域内发生安全事故时,报告程序见附件2: ??(2)事故发生后,应按事故应进行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救援程序见附件3。(3)地下厂房逃生路线示意图。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3为了加强我校对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和职责,保证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救援领导组
组 长:学校校长
副组长:其他校级、副校级领导
成 员:各处室、专业部主任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由分管安全的副校级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保卫科科长、办公室主任、教育处主任、教学处主任、总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二)应急救援领导组主要职责
1、应急救援领导组平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全校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和监督工作,适当的时候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救援的演练;事故发生后实行首长负责制。
2、负责组织实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向市教育局和上级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及应急救援情况。
3、负责组织实施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领导组成员在事故发生后十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各工作组按预案开展工作。
4、负责师生的思想稳定及事故的善后调查、处理工作,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5、根据上级的授权,按统一要求,负责向新闻媒体发布事故的相关信息。
6、领导组成员在事故发生后,预案终止前,必须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
(三)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
1、现场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副校级领导担任,负责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2、抢险救援组:各职能处室职工和专业部教师,负责实施现场抢险救援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原则,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3、现场秩序维护组:保卫科科长及相关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和现场秩序的维护。
4、组织人员疏散组:教育处主任、专业部主任、现场教师,负责组织事故现场师生的疏散工作,特别是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要有序的组织人员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到安全的避难场所。
5、伤员救护组:办公室主任、校医,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救治和医院抢救工作的联系。
6、救援物资保障组:总务处主任,负责救援物资的组织和保障。
7、家长接待工作组:教育处主任、教学处主任、专业部主任、班主任,负责接待受伤学生的家长,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稳定家长的情绪。
各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全力参与抢险救援,把抢救师生生命摆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重大事故造成的损失。
(一)火险
1、学校安全人员要加强对校园、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等的巡查,一旦发现火情,一方面组织就近人员使用消防器材进行及时扑救,火情较大,要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另一方面立即向学校保卫科报告火情(电话:2383060),同时及时通知和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报警工作要做到谁发现谁报告。报警时,首先要沉重冷静,不要惊慌;二是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姓名、电话告知消防队;三是要早报警,为消防队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2、保卫科在接警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并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3、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到位后,立即按预案各施其职开展工作,尽量减少事故损失。
4、应急救援工作应将组织事故现场师生安全疏散和抢救受伤人员生命摆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生命损失。
(二)社会安全事故
1、学校门卫要加强对入校人员的盘查、登记工作,防止不法人员入校给师生带来安全隐患。校园内一旦发生恐怖暴力事件,知情人员要设法拨打110电话报警,并立即向学校保卫科报告(电话:2383060),现场教职工要设法与犯罪分子周旋,稳定当事人双方的情绪,争取救援时间。
报警时,一是要讲清发案的地点、现场人数、危及生命安全的施暴工具(如:刀、枪、炸药)等基本情况;二是要注意回避犯罪分子,防止激怒罪犯;三是要早报警,尽量减少损失。
2、保卫科在接警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围观群众,组织救援工作,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领导组成员。
3、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到位后,在现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密切与公安人员配合,立即按预案各施其职开展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4、应急救援工作应将组织事故现场师生安全疏散和抢救受伤人员生命摆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4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环保局应急工作措施要求,确保在本辖区内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有序行动,高效处置,降低危害,实现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环保局有关指示要求,制定黄山区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基本任务
(一)负责对本辖区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污染源或危险废物的鉴别鉴定,进一步核实污染物的性质。
(二)判定环境污染危害范围,提出区域隔离、人员撤离及其他防护建议。
(三)参与对污染区域、水域、建筑物表面等消除去污及对染有生物粘剂、化学毒剂的物品和其它危险废物的善后处理与处置。
(四)完成市环保局应急预案赋予的其他任务。
二、应急启动
(一)接到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通知时,立即通知应急人员,指定集结地点,明确集结时限(20分钟以内),明确相关要求,展开应急准备工作。
(二)视具体情况报告有关领导,通知相关部门。
三、应急准备
(一)应急任务
受领应急任务内容:1、事件的基本情况;2、本单位的基本任务;3、可能得到的支援及协同规定;4、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和通知相关部门。
(二)应急措施
在分析判断情况的基础上,应结合预案、应急任务和实际情况,定下执行应急任务的行动计划。应急器材、设备、任务、处置方法及应急人员防护等措施。
四、应急处理与处置
(一)协同监测应急小组采取应急监测,接收应急监测有关数据;
(二)对污染源进行定性的鉴别鉴定,准确判定污染源的种类、性质、规模;
(三)向上级部门报告鉴别鉴定结果,并提出处置建议。
(四)根据污染源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应急监测数据,对污染或危害范围作出概略判定,及时提出人员撤离及防护建议。
(五)根据污染源种类、性质、污染范围,组织实施消除相应污染。
(六)认定污染类别,选择处理方法,对污染危害进行最终彻底处置。
(七)及时上报各类污染信息,发生较、特大突发事故是地,及时请求社会救助。
五、应急终止及应急保障
(一)组织人员返回,维护、保养应急设备。
(二)指导有关部门及事故单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三)进行应急工作总结,编制应急总结报告,上报应急工作情况;
(四)做好器材、车辆、通信设备、医疗及生活的应急保障。
六、应急组织机构
(一)设定应急投诉报告电话:8532643
(二)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黄山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导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环保局组长担任,小组办公室由环保局副局长及各科主要负责人组成,小组成员为环保局及科、站这到所有成员。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5为了切实做好科技节活动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科技节的正常进行和场内全体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经校行政研究,特制定应急预案。
成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学生发展部
成员:各处、室成员以及各班班主任
1、在活动过程中,如有学生出现受伤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向现场安全工作人员求助,并通知安全保卫工作小组,医疗组马上对伤、病员进行诊治,情况较为严重的要立即送往医院作进一步处理和救治。
2、如有学生之间发生争执或打架事件,场地安全保卫人员立即上前制止,及时把矛盾双方分开,避免事件进一步扩大,减少不良影响。
3、在活动过程中,如有学生起哄、扔杂物或对活动的正常进行产生滋扰和不良影响的,场地安全保卫人员立即上前制止,情节严重者,要将其驱逐出活动现场,并交安全保卫工作组严肃处理。
4、活动进行期间,如有不良分子袭击、行凶、行窃、斗殴等行为,对开幕式正常进行造成严重影响的,现场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对不良行为人进行制止、制服并报告安全保卫工作组。事态严重的,应拨打“110”报警求助。
5、活动场馆内如发生火警和其他紧急事故需要在场人员马上撤离的,突发事件发现人要立刻向安全保卫工作组报告。安全保卫工作组迅速稳定和控制现场,指挥现场人员有序地疏散撤离。(安全疏散路线由指挥方制定,并安排工作人员驻守各出入口、通道,引导、指挥学生离场)。
6、活动现场范围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直接影响到活动出入路段交通的,维持活动工作人员要及时对事故进行处理,保证活动结束后现场路段交通畅通。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6根据教育局要求、和中心学校安排,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我校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原则,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周杰
副组长:赵一锋、赵有芬、成员:各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二、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召集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交通安全重大事宜。
2、副组长负责学校安全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处理突发交通安全事故,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3、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学校各年级、各部门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并保证领导小组指令的畅通。做好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落实、检查、处理等,把安全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
4、突发事件的临时指挥实行值班制度,(一)、传染性疾病
1、学校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中出现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要求其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由村医作初步检查,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校医或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医院市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县教育局和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7、学校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二)、食物中毒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中心校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建筑物倒塌或发生火灾时
事故现场的教师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指挥机构。
(四)、突发事件
1、遇来人来防未经允许强行闯入,门卫不得放行,追赶不及、应立即通知值日值周教师及有关部门领导,及日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2、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行窃、斗殴,先制止、制服,为防不测,同时拨打“110”报警。
3、为防止不良分子逃逸,在制止、制服之前,要关闭校门。
4、如有事件发生,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五)、楼道安全管理及疏散
1、每天值日教师要严格按照值勤制度,在校门口迎接师生的到来。
2、禁止在校园教学区内踢球、爬墙、爬楼门、滑楼梯栏杆。违者通报批评。值日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在校园内上述违规现象。
3、防止学生在课间、集会、做操等活动中出现拥挤等其他现象,保证学生有规律、守秩序的上下楼,当天值日教师负责楼道口进行监督、疏导。
4、各班主任要进行遵守秩序、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5、学校要不定期的对学校楼道、楼梯设施:楼梯照明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六)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教育局和中心学校报告。
3、迅速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5、妥善处理事故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7为了有效预防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调动各方面力量,迅速、高效、有序地投入抢险救助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应急方案
1、建立信息报告制度,若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生活老师、班主任应在三分钟内报告行政处,行政处立即上报校长室。
2、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班主任、生活老师先将学生送校医室进行初步诊断,同时上报行政处、校长室,确定是否送医院紧急治疗。
3、如果发生师生食物集体中毒现象,安全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抢救组、维护现场秩序警戒组、善后处理组等,以确保抢险、救助工作有序进行,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抢救组必须迅速与医院联系,展开急救,并上报市教育局、市卫生监督所。
5、维护现场秩序警戒组,立即严格控制非本校人员进入学校,同时封存食堂预留食品样品,以便医院检查中毒情况。
6、事故处理小组要稳定家长、学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达成良好共识,妥善地解决事后工作。
三、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根据有关规定,食堂要配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要立即封存食堂预留食品样品,不得隐瞒真相,阻挠调查。
四、防范监控
为了预防食中毒事故的发生,学校行政处要把好食堂、校园超市进货关,杜绝“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学生处要加强对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食堂要制定食品生产的规程,规范操作。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8学校组织的大型运动会、文艺汇演、文体教学活动和表演活动等,以及军事演练、科普学农、春游等大型学校集体活动,这些活动人员高度集中,涉及器械种类多,很容易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火灾及其他安全事故,为防患于未然,提高学校对校内外集体活动突发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各学校须制定大型集体活动突发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并因地制宜地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保障师生安全。
一、加强安全知识健康教育,提高法制意识
各学校、幼儿园要开大力开展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识健康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发生意外事故后的自救自护能力。组织学习《未成年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管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省、市下发的关于如何加强防范学校大型集体活动安全事故发生的文件和要求,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
二、组织活动前对可能引发各种校(园)内外各种集体活动事故的原因进行预测
进行大型集体活动前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带队教师疏于管理、学生不遵守活动纪律擅自自行活动或离队;租用的车辆车容、车况差、安全性能差、驾驶员疲劳驾车、超载、超速、随意变道、闯禁令标志或驾驶技术不熟练、应变能力差;活动场所的设施、体育设备、体育器械(具)等存在安全隐患;活动场所缺乏消防设施和设备;活动场所的建筑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等;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等。对以上存在的事故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并根据活动性质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应急预案,成立事故发生应急处理小组,明确组织管理机构职责、具体应急措施。加强对全程活动的监督,明确信息报告人和信息报告的程序。
三、制定或完善大型集体活动安全防范措施
各学校、幼儿园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精心组织好学生和幼儿参加的各项集体活动,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务必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一)、各学校、幼儿园在活动前要拟定详细行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路线、参加人员、服装要求,交通通信工具的准备饮食安排、活动总负责人、各部分专项工作负责人、各班级(学段、年级、小组)负责人等基本安全保障做出概要说明,做好组织分工、配齐工作人员,并将整个活动计划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做好活动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1、在组织活动前,要争取得到开展活动场所所在的当地政府、公安、交通、消防、卫生防疫和电力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要派专人事先勘察活动场所,熟悉环境,弄清有关情况,消除事故隐患,对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尽量不要组织学生前往。具体内容如下;
1.1勘察活动场所,熟悉环境,防止火灾、人群拥挤踩踏、舞台踏陷、骚乱或溺水事件的发生
要从安全角度明确进、退场时间、地点、顺序和座席区域,要给每个班规定固定的座位区域并定出互不冲突的疏散通道,若有多个学校参加活动规划时要与相邻的兄弟学校协调,以免发生冲突。会前画展出平面图分发到班,指挥学生排队依次入场和退场。
1.2要认真检查活动场所,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
明确场馆内所能容纳人数的最大限额。使用室内会场时,会场所有前后门边门可以随时开启进出,只有在出口通道足够应急使用的情况下方可指挥入场举行集会。检查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公共场所的电器及消防设施,发现并排除可能引起火灾的不安全因素。
1.3确保有关器械、设备、设施符合卫生与安全要求,特别是运动器材及参加活动人员生活设施等重点部位和环节的安全检查。
2、如组织参观活动,应在时间安排上尽量做到提前预约,避免先在参观人数处于高峰的时间段。
3、注意选择天气较好的时间,根据季节、气象预报情况提示活动参与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开连雨季和冰雪天气出行,以防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4、学校和承办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并督促各项制度的和措施的落实。大型活动需要的盒饭、点心、饮料等食品必须在卫生、工商等部门公示的专业企业中定购、保证外加工食品的卫生与安全。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异地军训、学农、游览、参观等活动时,对需在外地就餐的,必须在承办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配合卫生防疫部门事先调查就餐地点,查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包括食堂和小卖部等)以及从业人员健康和培训证明、饮水卫生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等,并将就餐地点和人数告知当地的教育部门及卫生监督部门,经卫生部门认可后,方可组织学生就餐,确保活动的环境、饮食、饮水的卫生安全。
5、学校和承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公路、铁路、卫生、公安等到部门,精心选择活动的路线和车辆,落实交通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参加活动人员途中和活动期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落实活动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1、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要求全体工作人员明确职责,坚守岗位,避免疏漏。一旦发生事故,则应以保证学生安全为核心,临危不惧,沉着处理,切不可抛弃学生,临阵逃脱。
2、出发前、到达目的地后、活动前、活动后、返校前、返校后,都要清查人数,避免走失学生。
3、乘车、乘船按核载人数乘坐,不得超员,不与司机攀谈,大声喧哗;不得将肢体伸出窗外,不向车窗外扔废物。
4、不允许学生携带危险品及不洁净食品饮水。
5、保证各个环节上的安全责任人坚守岗位,如班主任坚持跟班,在进出口安置指挥进退场的专职人员,配备喊话筒或其他指挥用具;在场馆内的疏散通道主干线、安全门、消防设施、电源等处设专人负责,并使各种安全设施处于应急准备状态。
6、要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座次区域距入口的远近,安排进出场顺序。
7、在馆室内的参观活动应强调让学生认识并牢记安全门的位置及安全通道的方向。
8、活动过程中保证秩序,严禁学生在座席内嬉戏、打闹、大声喧哗。教师所处位置要尽量使自己所负责的学生在视野所及和指挥有效的范围内,如果所负责的学生较多,要分区域让班干部协助管理。
9、户外集体活动,一般20-30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并建立必要的组织网络和通信网络。参加集体食宿的所有人员在活动期间必须服从组委会的统一安排,未经组委会同意,不得擅自在外食宿。
10、对活动中使用的花环、花束、气球、乐器、背景字幕拼板的材料,标牌、旗帜、横幅道具都要认真考虑,在设计上考虑学生的年龄,要轻便、易拿、防火,尽量没有尖锐的棱角。制作的横幅尽可能用纱幅底(纱不兜风,能减轻举横幅学生的负担)。对吹塑脂等易燃物更要做出严格的规定。对活动中使用的有关器械要进行认真检查。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9通过开展设备抢修应急演习,使员工熟悉并掌握各类设备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正确方法及应急程序,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以便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确保装置的安全,为以后生产事故突发做好应急准备。特定于20xx年2月27日上午11点30分进行演练。
1)成立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由张建伟担任。
2)成立应急小组。应急小组组长由丁利桥负责担任,成员名单如下:
总 指 挥:张建伟
组 长:丁利桥
副 组 长:马存喜
组 员:曹明普、石红伟、杨英伟、张洪亮、王晓华、王 浩、贾晓凯、董雪珂
3)岗位抢修人员接到电话必须及时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汇 报抢修总指挥。
4)总指挥职责:负责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监督作为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应急小组人员进行作业前动员。
5)应急小组组长职责:演练前做好设备的安全交底工作,针对突发事故要有应急方案。各项工作都要有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划分、劳动力、工机具准备等工作,确保工作如期、顺利的完成。
6)应急小组组员职责:应急工作严格按照检修作业规程执行。应急人员熟悉机组的相关技术资料图纸,了解机组仪表设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严格执行质量标准规范,把每一步工作做细,确保抢修质量。针对每个检查部位都要执行验收制度并做好记录,并严格执行检修作业规程中的步骤。
1.检修作业规程的制定
2.检修前配件的准备
3.检修前专用工具及常用工具的准备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0一、总 则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结合学校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保证实验室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保护实验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
(三)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明确分工,依法规范。对突发安全事故反应迅速,科学处置。(一)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
成员单位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研究生处、公安处、后勤管理处、发生事故的学院等。指挥小组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专家小组。各学院成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由发生事故学院的院长负责指挥、协调,具体成员由学院确定。(二)各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科研实验室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研究室负责人担任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负责制定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三)事故初起阶段,在研究室负责人、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现场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的领导下,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协同处置突发事件。
实验中心主任或研究室负责人无法处置的安全事故,立即通知学院领导,由学院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学院无法单独处置的突发安全事故,已造成人员伤亡,或不及时处置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的突发安全事故,由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小组处置。(一)预防
1.实验室工作人员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首先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由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研究室负责人对实验设备配置、个人防护、应急设备器具、实验室安全行为、安全操作规程等做出明确规定。
3.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储存室。对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样本,加热设备,压力容器,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剧毒、高毒、强酸、致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
4.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管理,在实践中经常演练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6.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研究室负责人要加强实验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实战能力。
(二)预警
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危险品建立档案和使用记录,发现遗失、不当存放,立即处置。
2.重视实验人员健康检查,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立即报告、处置。
3.严格执行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消除隐患,对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人员,有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用品用具,及时发出书面预警通知,提醒相关人员提高警惕。
(三)安全状态监测
1.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与实验有关的所有人员均有义务对实验室安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举报,对举报有功人员由学院进行奖励。
2.实验过程中,注意监控实验室内的状况,包括仪器主机、附件,特别是气体贮存容器及其主要连接件(管路、阀门等)是否正常;水、电、气状态是否正常;实验室内有无异常气味、响声;(非正常)火苗、火花;空气中有无不明烟雾,地面上有无不明液体、固体等。
3.仪器设备检查由实验操作人员定期进行。包括对仪器设备电气性能的评估;对装载易燃气体钢瓶或其他容器的安全检测;对化学试剂存放使用的安全性检查;对实验室水、电、气运行状况的检查等。
(四)信息报告
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在自救的同时立即向所在单位负责人汇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如经初步处理仍无法控制,要立即通知学院领导、学校公安处、地方应急处置单位等,请求协同处理。事故基本控制后,及时对突发事故进行侦测、调查,综合评估,控制危害蔓延。
(一)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传播应急处置
1.实验室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接到传播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对传播事故进行确认,并对传播的病原体性质及扩散范围进行充分评估。
2.立即封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防止微生物扩散。
3.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留取本底血清或相关标本。
4.对造成污染的工作环境及污染物进行消毒。
5.配合医院等有关部门开展进一步调查。
(二)试剂操作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1.强碱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水冲洗。若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
2.强酸腐蚀。先用干净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甘油。若溅入眼内,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3.液溴腐蚀。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甘油或酒精洗涤伤处。
4.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上包扎。
5.苯酚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4体积10%的酒精与1体积三氯化铁混合液冲洗。
6.误吞毒物。常用的解毒方法有: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灌水或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伸入喉部,引起呕吐。注意磷中毒者不能喝牛奶,可用5—10毫升1%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三)仪器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1.金属外壳的仪器设备要有充分的接地保护,如仪器设备漏电导致人员触电,首先切断电源,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拉触电者,也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的物品挑电线。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院治疗。
2.仪器使用中的容器破碎及污染物质溢出,立刻戴上防护手套,按照仪器的标准作业程序关机,清理污染物及破碎玻璃,再对仪器进行消毒清洗,同时告知其他人员注意。
(四)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1.实验室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灭火毯、沙箱、消防栓等消防器材,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并熟悉其操作规范,清楚安全通道所在位置。
2.局部起火,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毯、沙箱等灭火;发生大面积火灾,实验人员已无法控制,应立即报警,通知所有人员沿消防通道紧急疏散。同时,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向学院领导报告,有人员受伤时,立即向医疗部门报告,请求支援。人员撤离到预定地点后,实验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学生干部立即组织清点人数,对未到人员尽快确认所在的位置。
(五)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1.实验室发生污染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尽快通知实验中心主任或科研实验室负责人,救助受伤人员,尽可能防止污染区扩散。
2.实验中心主任或科研实验室负责人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现场,指导相关人员实施紧急救援,如发现事故难以控制,要尽快通知分管院长,并请求相关部门援助。
3.发生事故的学院领导应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组织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处置方法科学有效。
在突发安全事故得到彻底控制,经突发事故处理指挥小组确定,终止应急状态。
(一)在事故应急响应终止后,突发事故处理工作小组人员必须做好事故过程、损失及其他相关情况的整理、统计、记录工作。
(二)事故现场调查完毕,即可对现场进行善后处理并恢复其正常状态。
(三)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以后的防范工作。
(一)通信保障。
当安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处置,同时上报相关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作好记录,保证应急处理信息的畅通无阻。实验室相关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手机应保证24小时开通。(二)技术保障。
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监测与预警方面的业务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三)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要定期评审,并根据形势变化和实施情况及时进行完善修订。八、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科学技术处、公安处、后勤管理处负责解释。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11总则
1.1编制目的规范全市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工矿企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无锡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3.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1.3.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和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各市(县)区和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企业要认真履行主体职责,建立健全应急预案。
1.3.3依靠科技、规范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和救援装备,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增强应急救援能力。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3.4反应迅速、协同应对。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3.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应急救援和预防工作相结合,切实加强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装备建设和预案演练工作,提高应急响应系统的整体救援能力。
1.4事故分级
按照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性质、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受事件影响的范围,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ⅱ级)、较大(iii级)、一般(iv级)四级。
1.4.1特别重大事故
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1.4.2重大事故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危及10人以上、30人以下生命安全,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1.4.3较大事故
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含失踪),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1.4.4一般事故
指一次死亡3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上述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无锡市行政区域内工矿企业突发一般和较大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包括:
(1)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含失踪),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重伤),或需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2)超出市(县)区应急处置能力,或跨市(县)区行政区、跨市内多个领域(行业和部门)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3)市政府认为需要启动本预案处置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无锡市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
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是无锡市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市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由市长或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市发改委、安监局、经贸委、国资委、公安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环保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交通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质监局、公用事业局、消防支队、气象局、人防办、财政局、民政局、医院管理中心、总工会、新闻办、电信公司、供电公司和有关市(县)、区政府,以及驻锡部队、武警无锡支队等负责人组成。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抢险救灾、转移安置、医疗救护、救援保障、善后处理、事故调查、宣传报道等八个应急工作组。(见附件10.1)
2.2指挥部主要职责
2.2.1研究、部署、指导全市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制度,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工作;
2.2.2统一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本预案,统一部署和实施应急救援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2.3根据事故发生情况,正确判断灾情性质,分析人员生存的可能状况,根据灾情制定抢险方案,并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2.4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事故后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2.2.5根据事故灾害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
2.2.6对事故单位依法下达停产停业整顿指令;
2.2.7组织事故现场保护和事故调查工作;
2.2.8开展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适时发布事故公告,稳定社会秩序。
2.3应急工作组职责
应急工作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协同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2.3.1综合协调组。由副总指挥牵头,市经贸、安监、公安、环保、交通、建设、卫生、质监、人防办、财政等市有关部门、军分区和事发地市(县)、区政府组成。负责现场组织协调,调配应急救援人员、交通、通讯、装备和救援物资等。
2.3.2抢险救灾组。由市公安(消防)、安监牵头,市环保、质监、建设、气象及安全专家,事发地市(县)、区政府等组成。负责拟定现场抢险救灾方案,经指挥部批准后组织实施;收集事故灾害信息,分析事故起因、影响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判断事故的变化趋势,预测次生和衍生事故发生的可能,并提出下一步抢险救灾方案。必要时经军分区协调驻锡部队、武警支队增援抢险救灾。
2.3.3转移安置组。由事发地市(县)、区政府牵头,市公安、民政、卫生、经贸等部门及发生事故企业组成。负责现场警戒,维持秩序;组织疏散、转移和安置群众。
2.3.4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医管中心、药监等部门,事发地市(县)、区政府,发生事故企业等组成。组织制定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方案,紧急调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相关药品、器材,迅速开展医疗救护工作,重点做好重伤员的救治;负责事故发生区域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2.3.5救援保障组。由市交通、经贸、国资、民政、公用、供电、各电信运营企业等部门,事发地市(县)、区政府,发生事故企业等组成。负责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物资供应,组织抢险救援物资、器材的生产和调拨,及时运送到指定位置;负责涉及的水、电、气的切断与供应。
2.3.6善后处理组。由事发地市(县)、区政府,市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及发生事故企业、有关保险公司等组成。负责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负责财产损失核定与保险理赔等工作。
2.3.7事故调查组。由市安监牵头,市监察、公安、质监、建设、总工会等部门和市检察院组成。按“四不放过”原则,依法开展事故调查。
2.3.8宣传报道组。由市新闻办牵头,市安监、公安等部门组成。统一接待新闻媒体的采访,组织发布新闻稿件。
2.4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市发改委负责将全市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目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将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资金纳入计划。
市安监局负责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协调;负责组织应急救援专家组,依据行业标准判断灾情变化趋势,提供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指导;牵头负责事故调查组工作。
市经贸委负责组织抢险救援设备、物资、器材和食品的协调供应。
市国资委参与市属国有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导、检查和督促相关企业的应急工作。
市公安局负责组织和实施事故的抢险救灾;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道路交通管制,会同事发地政府负责有关人员的紧急疏散、撤离;负责核实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控及逃逸人员的追捕;参加事故调查和证据收集。
市卫生局、医院管理中心负责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抢救治疗工作;组织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医疗保障;负责事发地防疫工作;参加相关事故调查和卫生监督。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调集抢救伤员所需的药品、器材,掌握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供应的城市及来源。
市环保局负责事故现场环境监测工作,及时
通报监测情况;负责污染物的处置工作;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配合事故发生地政府,协助做好职工善后处理工作。
市交通局(市港口管理局)负责涉及通航水域、航道及港口码头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涉及事故水域、航道的管制;负责组织各类应急救援物资运输工作,及时把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运送到事故抢救现场;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
市建设局负责建筑物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对建筑物倒塌事故提供相关技术支持;负责对事故中受损建筑物的评估、鉴定工作;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相关技术支持,并参加事故调查。
无锡质监局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处置的技术支持;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市公用事业局负责涉及城市燃气设施的应急救援和技术支持;负责提供事故场所地下水、气管网情况;指导自来水公司及时修复事故地区的自来水供应;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无锡气象局负责事故所在区域的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提供气象数据资料;参与雷电、静电引起的爆炸、火灾、人员伤亡等事故的调查、鉴定和评估。
市人防办负责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通讯保障;充分利用人防通讯装备,迅速赶赴现场,为指挥部提供通讯保障。
市财政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安排落实事故抢险和事故处理资金。
市民政局负责受灾人员的临时救助,协助遇难人员所在单位或亲属处置遇难人员的遗体、遗物及遇难亲属的安抚工作。
市总工会参加事故调查。
市新闻办按照新闻发布的有关规定,适时向媒体发布事件进展和处置情况,同时组织新闻媒体向公众宣传自救防护等知识。
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负责修复损坏电信设施;无锡供电公司负责事故现场供、用电应急处置;快速修复损坏的供配电设备,及时恢复正常供电。
市(县)、区政府成立相应的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组织,负责启动本级政府的应急预案;负责事发地或周边危险环境居民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以及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
2.5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
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是我市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协调、指导机构,执行市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的指令,负责全市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综合协调及其相关工作,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督促、检查各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和维护无锡市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全市事故信息,及时掌握、分析重要信息,向指挥部及时提出处置建议。
3预警预防
3.1监测预警
为有效预防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政府加强领导、属地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确保安全运行”的原则,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法加强管辖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监管。企业要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日常监测信息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事故,确保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的制度化和日常化。
3.2重大监测信息报告
企业发现重大危险源监测信息发生异常等,要及时向企业主管部门,所在地市(县)、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市有关部门和各市(县)、区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掌握的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信息报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对可能引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重大信息,经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上报市政府和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3.3预警级别和发布权限
根据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性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受事件影响的范围等,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其级别与事故分级标准相对应,按下列权限发布:
3.3.1ⅰ级(特别重大,红色)预警,表示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事故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由国家发布或者由省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国家后,由省长签发。
3.3.2ⅱ级(重大,橙色)预警,表示预计将要发生重大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由担任省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的分管副省长请示省长后签发。
3.3.3ⅲ级(较大,黄色)预警,表示预计将要发生较大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在市应急指挥中心请示省应急指挥中心后由市长签发。
3.3.4ⅳ级(一般,蓝色)预警,表示预计将要发生一般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由市(县)、区级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请示市政府后发布。
预警的解除也按照该级别事故的预警程序进行确认和发布。
3.4预警预防行动
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接到可能导致工矿企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后,应迅速组织专家对事发地的危害进行辨识评估,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及时做出判断,确定事故影响的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初步确定响应级别,并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如果事故不需要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则关闭应急响应;如果事故达到预警级别,要迅速通知事发地市(县)、区政府,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同时报告市政府,并抄送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响应准备工作;如果事故预警级别达到ⅰ或ⅱ级,由市政府立即向省政府报告。
3.5预警结束
经过跟踪监测并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后,认为应当结束预警状态的,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要及时向市政府提出建议。由市政府决定结束,并向社会公布。
4事故报告和紧急处置
4.1报警
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报告110以及当地政府、归口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述单位和部门接到发生较大级(含)以上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市政府、市安监局及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事故单位可越级上报至无锡市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市有关归口管理部门和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主要危害物质及危险源、事故性质、波及范围、发展趋势、次生和衍生事故(件)的可能性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4.2信息处理
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有关部门接到较大级以上事故(含)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市政府分管市长,并通知有关成员单位迅速赶赴现场。必要时市政府应将事故情况通报驻军或武警支队,请求事故抢救或支援,并及时上报省政府。
4.3紧急处置
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自救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当地政府和先期到达的公安(消防)队伍等应急救援队伍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扑救,全力控制现场事态,抢救人员和财产,控制事故蔓延,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的发生。
4.4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地和有关单位必须依法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5应急响应
5.1预案启动
事故发生地的市(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已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应当立即向市政府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启动本预案后,要迅速组成现场指挥部,通知成员单位,实施本预案。(见附件10.2、附件10.3)
5.2指挥协调
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救援协调工作。
(1)启动市突发工矿企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2)根据现场情况和上级领导要求,成立若干应急小组,协调有关应急力量进行应急处置,接受省工矿企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和市指挥中心的指挥。
(3)掌握现场信息,提出现场应急救援行动的要求。
(4)组织专家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5)协调与周边城市和单位的关系,寻求对应急救援的支持配合。
(6)及时向省、市政府报告事故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5.3信息资源采集
有关成员单位要迅速开展信息资源采集工作,包括事故单位情况,事故原因,次生事故和衍生事件发生可能,对环境和气象的影响,当地气象、地理、地质、水文信息,居民分布信息,抢险救援设备、设施信息,事故中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信息等。对采集的信息要进行分析整合,按要求进行反馈。
5.4现场处置
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做出决策,组织协调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成员单位及各有关应急队伍应当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共同实施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对可能恶化的险情,在充分听取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对跨地区、跨行业影响重大的紧急处置方案,由指挥部确认并协调实施,必要时报省级相关部门请求进行协调和确认。
5.5医疗卫生救助
市和市(县)、区卫生部门,医院管理中心、药监部门应立即组织急救队伍,及时调集救护所需药品,利用各种医疗设施、设备,抢救伤员,并根据事故类型和现场状况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应做好抢救配合工作。
5.6救援人员安全防护
指挥部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向应急救援人员宣传必要的救援知识,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用具。应急救援人员须服从指挥,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有序开展工作。当遇到可能威胁应急救援人员的险情、可能造成次生事故伤害时,救援人员要善于自我保护,避免人身伤害。在对灾情及时做出分析后,由指挥部决定应急救援人员是否全部或部分撤离事故现场。
5.7群众安全防护
指挥部负责组织好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有:
(1)确定在应急状态下职工、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程序。
(2)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疏散和转移。采取逐户逐人的方法告知,确定群众知晓并采取必须的安全防护措施。
(3)确定并启用应急避难场所。
(4)开展医疗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
(5)开展气象预测、大气和环境监测工作。
(6)加强治安管理。
5.8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指挥部组织事故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主要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次生事故和衍生事件的可能性,气象条件变化对事故环境的影响,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的污染,可能发生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以及污染物质滞留区等。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评估事故发展趋势及后果,以便科学制订现场抢救方案和事故调查。
5.9现场秩序管理
公安部门应加强事故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等有关人员应及时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5.10信息发布
由市新闻办负责组织,拟订发布的内容、范围和方式,经指挥部负责人审定后组织发布。各新闻媒体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信息发布工作。
5.11应急结束
当死亡和失踪人员已经查清,受伤人员得到救治,紧急疏散人员得到安置,事故危害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件)隐患消除后,由指挥部做出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的决定。
6后期处理
6.1善后处置
指挥部会同事发地市(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组织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疏散人员回迁、灾后重建、污染消除、生态恢复等。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安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6.2事故调查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全面调查。
6.3保险
保险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和合同对参加保险的企业或人员及时开展各项保险理赔工作。
6.4总结评估
事发地市(县)、区政府要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形成总结报告报送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研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和补充。
7保障措施
7.1装备保障
各地、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建立必要的救援物资储备。同时要掌握本地区、本专业救援装备及物质储备情况,整合救援装备资源。
7.2队伍保障
各市(县)、区政府要大力建设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的应急队伍,掌握区域内所有应急救援队伍资源信息情况,定期督促检查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准备情况;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企业要依法组建和完善专业救援队伍。
7.3基础设施保障
交通、电信、供电、供气、供水等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应尽快恢复被损坏的道路、水、电、气、通信等有关设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快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健全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系统和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保证应急预警、报警、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顺畅、准确,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7.4救援物资运输保障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阻拦和拒绝。交通运输部门应组织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事故后应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
7.5医疗卫生保障
各级政府要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对事故伤员的救治能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管中心要全面掌握卫生资源信息,尤其是专科救治方面的资源信息,其中包括职业中毒、烧伤等救治机构的数量、分布、可用病床、技术力量和水平等。药监部门要掌握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供应的城市及来源。
7.6资金保障
工矿企业应当依法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加大安全资金投入,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测预警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一时无力承担的,由当地政府协调解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增加安全生产投入,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应急救援、危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7.7社会力量动员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指挥部可调动本行政区域社会力量和志愿者配合应急救援工作。
7.8宣传和教育
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各直属单位应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预防事故的意识,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工矿企业,要加强对周边人群的针对性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潜在的危险和对健康的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9应急救援的演练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救援的演练,演练结束后要向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提交书面总结报告。根据条件和环境的变化,有关部门要及时提出修改、补充和完善预案的建议。高危企业要依法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8奖惩
8.1奖励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防止或抢救事故灾难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8.2责任追究
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义务的;
(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真实情况的;
(3)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处置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9附则
9.1预案的管理
本预案由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应变处理。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组织修订完善,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各市(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直属单位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结合各自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突发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督促所属有关部门、重点企业单位制定各自预案,报本级政府备案。
9.2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9.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21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加强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水力发电厂”)所辖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电梯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小浪底建设管理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小浪底建管局(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突发事故总体应急救援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水力发电厂所辖小浪底进水塔1号、2号、3号电梯、小浪底1号、3号孔板洞中闸室电梯、小浪底坝顶控制中心电梯、小浪底地面控制中心电梯、小浪底4号电梯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在应急处理中必须严格按照 “保人身、保设备”的原则进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水力发电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如下:
(1)电梯故障或停电造成的人员被困。
(2)安全钳动作梯门无法开启造成的人员被困。
(3)安全系统故障或拽引绳断裂导致电梯坠落或冲顶。
(4)因火灾造成的电梯运行故障。
上述突发事故,可能产生从一般事故到特别重大事故,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事件分级
4.1电梯突发事故Ⅱ级分级
4.1.1安全系统故障或拽引绳断裂导致电梯坠落或冲顶。
4.1.2因火灾造成的电梯运行故障。
4.2电梯突发事故Ⅲ级分级
4.2.1电梯故障或停电造成的人员被困。
4.2.2安全钳动作梯门无法开启造成的人员被困。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 应急指挥机构
5.1.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李明安 5043 5578 ***
副组长:肖 明 5848 5069 ***
肖 强 5819 5752 ***
石月春 5619 5090 ***
5.1.2 应急指挥办公室
主 任:刘连军 5056 5843 ***
副主任:李玉明 5476 5784 ***
5.1.3 各专业应急小组
组 长: 王全洲 3180 5770 ***
副组长: 詹奇峰 5825 5723 ***
刘连军 5056 5843 ***
卢建勇 5622 5073 ***
魏 皓 5015 5388 ***
李 安 5333 5372 ***
5.1.4 后勤保障组
组长: 李向涛 5606 5097 ***
副组长: 许 滔 5546 5065 ***
5.1.5 应急救援队
(1)运行调度分厂应急救援队:
队 长: 王全洲 3180 5770 ***
副队长: 李 鹏 5409 5072 ***
赵 珂 5674 5351 ***
韩石成 5540 5075 ***
(2)发电维护分厂应急救援队:
队 长:卢建勇 5622 5073 ***
副队长:陈 伟 5799 5096 ***
张海蛟 5679 5181 ***
(3)水工分厂应急救援队:
队 长:魏 皓 5015 5388 ***
副队长:于永军 3176 5182 ***
王 琳 5815 5889 ***
(4)水电供应部应急救援队:
队 长:李 安 5633 5372 ***
副队长:屈曙光 5192 5866 ***
裘向勋 5857 5856 ***
(5)现场救援队:
消防队:119
综合服务中心职工卫生室:5449 刘小宁 5289 3075 ***
5.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5.2.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负责指挥、协调水力发电厂对外停电及厂用电全停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理,与外单位应急反应部门、机构进行联络,调动厂内各种应急救援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和损失,保证相关人员的安全。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组长提出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在组长的指挥下分别指挥管辖部门按职责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及时向组长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5.2.2 应急指挥办公室职责
应急指挥办公室执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决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水力发电厂突发安全事件应对工作,组织编制和修订电厂应急救援预案,督促检查预案演练工作,应急预案启动后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信息、预案、建议和指挥场所等,组织协调有关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5.2.3 各专业应急小组职责
各专业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各专业应急小组对各个应急救援环节进行协调,各成员按照管辖责任负责本部门的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措施尽量将伤亡减小到最低程度,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5.2.4 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保证应急救援的交通、后勤、警戒、现场疏散及善后处理工作,组织应急救援所需物资、材料、工具及其它物品,联系医疗救护人员,做好受伤人员抢救及护理工作。
5.2.5 应急救援队职责
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应急救援队负责本部门所辖范围内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现场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队队长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职责分工,指挥实施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对各个应急救援环节进行协调,采取措施尽量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副队长在队长的领导下协助队长工作。当队长不在时,行使队长的权利与义务。预防与预警
6.1 风险监测
6.1.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为水工分厂、发电维护分厂和运行调度分厂。
6.1.2风险监测的主要对象是可能引发电梯突发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对事故征兆进行纠正活动,防止该现象的扩展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确状态,并建立相应信息档案。其预防措施如下:
(1)电梯维保检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进行电梯维护保养,防止因检查不到位或缺陷造成电梯事故。
(2)严格执行定期检验规定,并有检验合格证,确保电梯设备及相应的安全附件符合规程规定。
(3)做好电梯使用人员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电梯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操作知识培训,提高处置能力,杜绝误操作事故。
(4)加强电梯管理,避免人为破坏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
(5)加强电梯电源管理,避免停电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获得的信息人直接报告该室主任(值长),室主任(值长)按汇报程序通知本预案相关人员。
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1)电梯突发事故影响到人身安全和紧急工作时,将进行Ⅱ级预警。立即汇报电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做好被人员被困员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抢修,确保无人员伤亡和短时间内恢复设备正常运用。
(2)电梯突发事故不影响人身安全和紧急工作时,将进行Ⅲ级预警。电梯管理责任部门负责人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尽快恢复设备正常使用,并向电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
6.3 预警结束
水力发电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确认无引发电梯突发事故的可能性时,决定预警状态的解除。并将预警解除信息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通知各应急处置组。信息报告
7.1水力发电厂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0379-63905499。
7.2 发生电梯突发事故时,按以下程序报告:事故发现人→室主任(值长)→分厂(部门)负责人→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局应急救援办公室。
7.3 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
7.4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报告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事故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应急响应
8.1 响应分级
8.1.1出现以下情况,则为电梯突发事故Ⅱ级分级
(1)安全系统故障或拽引绳断裂导致电梯坠落或冲顶。
(2)因火灾造成的电梯运行故障。
8.1.2出现以下情况,则为电梯突发事故Ⅲ级分级
(1)电梯故障或停电造成的人员被困。
(2)安全钳动作梯门无法开启造成的人员被困。
8.2 响应程序
8.2.1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本预案。
(1)电梯故障或停电造成的人员被困。
(2)安全钳动作梯门无法开启造成的人员被困。
(3)安全系统故障或拽引绳断裂导致电梯坠落或冲顶。
(4)因火灾造成的电梯运行故障。
8.2.2如果电梯突发事故为Ⅱ级,该预案由电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如果电梯突发事故为Ⅲ级,该预案由电梯管理责任部门负责人宣布启动;
8.2.3各岗位人员按照本预案进行处理。
8.2.4各应急小组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尽快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理。事故应急救援程序见附件3。
8.3 应急处置
8.3.1先期处置
当发现电梯突发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迅速查清事故突发原因及人员伤亡情况,迅速向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情况,要对全厂停电事故进行先期应急处置,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职工开展自救互救。
8.3.2应急处置
(1)如果电梯突发事故为Ⅱ级分级,要立即向电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由电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命令启动执行本应急预案,做好被困人员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抢修,确保无人员伤亡和短时间内恢复设备正常运用。
(2)如果电梯突发事故为Ⅲ级分级,电梯管理责任部门负责人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尽快恢复设备正常使用,并向电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
8.4 应急结束
满足下列条件时由总指挥下达应急救援终止命令。
(1)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2)现场所有人员撤离现场;
(3)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
(4)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时。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着手进行事故的调查工作,经事故调查组批准后方可投入运行。后期处理
应急救援工作实施过程中,对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改变现场的,应做出标志并做详细记录,妥善保存现场痕迹、物证。救援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观测设施、设备正常运行,恢复现场工作秩序。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人身伤亡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在上级应急救援机构领导下,水力发电厂对电梯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电梯安全运行。应急保障
10.1 应急救援资源
相关应急救援资源由电梯管理责任部门生产人员根据现场条件进行配备;所配备物品由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
10.2 现场医疗救护
10.2.1 如果现场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立即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上附录七规定的紧急救护法进行急救,同时通知局服务中心医疗室赶赴指定位置。
10.2.2 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
10.2.3 现场救援队视实际需要派医护人员将伤病员向洛阳、郑州的省、市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护送。培训与演练
11.1培训时间
应急救援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新入厂人员要按照工作要求及时培训。
11.2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成和知识,应急救援人员的岗位职责,应急救援组织中本人所承担的任务及各类事故救援技术,包括:
(1)消防器材的使用;
(2)个人的防护措施;
(3)危险源的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7)熟悉现场疏散线路;
(8)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培训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11.3演练
应急处置预案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根据本专项预案的实际情况及季节特点,水力发电厂相关人员每年组织演练一次。
通过演习达到下列目的:
(1)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
(2)提高救援队伍实际救援能力,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
(3)检验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5)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附则
12.1 本预案由小浪底建管局水力发电厂负责制定和解释。
12.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
13.1 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3为落实《消防法》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确保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修订此方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总指挥、单位分管安全为副指挥、单位防火领导小组为组员的预案指挥部、指挥部通常设在值班室或安全办。
2、成立以各部或科室义务消防员为基本的消防队伍。
二、处置原则与方法
(一)、处置原则:沉着冷静、消于初期、忙而不乱、先人后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
(二)处置方法
1当得到报警信号经实地查看确定火灾的危险性。
2事发部门领导立即组织本部门义务消防员和其他同志采取各种手段扑救争取将火灾消灭在初级阶段并及时向119指挥中心报警。
3火灾消除后、安全部门要做好现场的保护和调查火灾发生的原因、及时总结教训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当发生火灾,具有蔓延趋势的:
(1)指挥部成员立即到指挥位置,组织人员疏散、财物的抢救。
(2)迅速向“119”报警并观察火势蔓延的方向和现场情况,开辟消防通道并向火场救灾指挥部报告。
(3)发生人员疏散紧急命令,并利用广播系统宣传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应注意事项迫降消防电梯运送消防队员和灭火器材到现场。
3、疏散方法
楼层消防队员维持消防电梯前的秩序,必要的配备应急照明灯,为疏散人员指引方向,所有疏散人员应保持镇静,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疏散人员后消防楼梯上应靠右边依次下楼,右手扶楼梯把手,左手搭在前一个人肩上紧接而下,严禁挤、推、抢道、防止发生伤人事故。
三、各类人员职责
(一)火场总指挥员职责∶
1、组织设立指挥部、了解火场情况。
2、确定一名副手到总机房负责通讯联络、确保通讯畅通,提高通讯效率和准确性。
3、确认火灾类别等级,根据着火地点的燃烧物品、着火空间、范围判断火灾类别、等级(在短时间内有能力自救的、可视为初级火情,火势超初级火情的轻度或火势虽小、但固有易燃易爆物品,可能引起爆炸和火势蔓延的、应视为中级以上火情)
4、根据火灾类别和等级确定是否向公安消防“119”报警,是否需要疏散人员、向各部门下达指令、明确分工。
5、组织灭火抢救队伍,以各部门义务消防员为主体扑救火灾,救护伤员、抢救物资等。
6、公安消防队员到场后,及时取得联系、听从消防人员指挥及火灾现场的基本情况等。
7、火灾灾扑救后,组织人员保护现场、清点人员、物资做好善后工作。
(2)、安全办职责
1、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并根据火场情况向总指挥部提供有效的扑救方案。
2、按总指挥指令负责现场指挥,组织义务消防人员和就近职工投入救人灭火、抢救物资、疏散员工。
3、立即派人向火场运送灭火器材。
4、根据灭火需要,确定是否起用消防灭火系统。
5、指派人员在底层控制电梯使用和维护秩序。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我公司经过30多年的地下开采,留下了约600万m3的采空区,在北矿区、东矿区和铁石岗矿区都有分布,其中北矿区最大,约有450万m3。目前三个矿区的采空区都已与地表塘口贯通形成塌陷区。
塌陷区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持续高强度的回收下,使覆盖岩层受到极大的破坏(如厚度减小、松动加大、散体移动与块度在同等条件下加快、岩层渗水性也发生变化),这就给地表水创造通道,从而引起井下烂矿、泥石流、溜井冲渣,尤其是在暴雨期问题更为突出。
(2)塌陷区防洪沟遭破坏或堵塞,边坡洪水泻入塘口,对井下防汛、生产和作业人员构成威胁。
(3)露天塘口一旦发生坍塌易使空区充填料发生大范围的移动,产生的冲击波对井下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对移动带内采石厂人员、车辆也构成危害。
(4)露天塘口塌陷区周边活动的人员、车辆存在坠落危害。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当露天塘口垫层区内突发大规模垫层陷落、井下泥石流事故时,应遵循以下处置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事故抢险工作必须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进行。
(2)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单位积极组织抢救,首先应迅速抢救遇险的人员,防止事故扩大。
(3)科学施救原则。在事故抢救进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新的人员伤害。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2指挥机构职责
3.2.1指挥部职责
(1)接受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及集团公司的领导,并落实应急指令。
(2)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领导和决策。
(3)统一协调应急状态下的各种资源。
(4)审批应急管理规划和应急预案。
(5)指挥现场应急处置,确定应急处置方案,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总指挥职责:
(1)负责指挥应急救援行动。
(2)启动和终止救援抢险命令。
(3)负责组织制定好公司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方案,并督促检查指挥部成员应急救援责任的落实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4)对应急救援工作出现的重大问题行使决策权。
(5)负责落实上级部门对应急处置的要求。
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落实。
(3)总指挥外出时,按排名先后顺序接替总指挥领导应急救援工作。
3.2.2调度中心
责任人:××,职责为:
(1)行使防汛抢险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
(2)负责24小时值班报警工作。
(3)负责定时监收天气预报,认真填写天气预报记录。对于天气异常(大雨、暴雨等)情报,必须立即向井下防汛指挥部和井下单位通报。
(4)认真填写汛期值班记录;负责对外电话联系。
(5)负责与六合区、冶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
3.2.3救援专家组
专家组由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专家组成,组长:××,职责为:
(1)参加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研讨。
(2)对生产安全事故处置工作、措施提出建议。
(3)对生产安全事故处置进行技术指导。
(4)参与事故调查,提出事故原因分析意见和防范措施。
3.2.4警戒疏散组
组成单位:安保处及事故单位,组长:××,职责为:
(1)发生事故时熟悉事故地点周围的紧急疏散路线情况。
(2)承担现场警戒和保护事故现场,维护事故发生后的治安、交通秩序等工作。
(3)负责做好事故中可能危及到的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工作,保护主要目标和做好要害部门的警戒工作。
(4)确定受伤人员的姓名、身份等情况。
3.2.5物资和供电保障组
组成单位:综合部、水电公司等,组长:××,职责为:
(1)综合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和救援时的发放工作,确保物资质量和足够的数量,各二级单位按规定也要备齐相应救援物资。
(2)水电公司负责保障供电系统的完好(包括架设临时线路),负责供电线路及设备的修复工作。
(3)向外单位联系好公司不足的相关救援装备和器具,确保应急救援需要时能及时增援。
3.2.6医疗救护组
组成单位:公司医院等,组长:××,职责为:
(1)做好防护器材和应急药品的准备工作,加强救护车的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2)发生事故后,迅速组织医疗人员、器械和药品赶赴事故现场,最大程度的为受伤人员有效地开展救治,并及时送往医院。对重伤员要及时转送医疗技术条件好的大医院。
(3)负责事故救援及灾后的防疫工作。
3.2.7抢险队伍组
组成单位:矿山专业救护队及公司二级单位救援分队(组长:××)。
各单位救援、抢险分队由本单位骨干组成,人数8-10人,其中必须指明一名具有责任心熟悉业务的队员担任队长。其主要任务是担负本单位内部各类事故的救援,辅助公司内其他单位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视情况支援友邻单位的救援。主要职责:
(1)熟悉公司地质条件、矿井井巷布置、重点要害目标、主要设备的结构、工艺流程及各种应急状态下的避灾线路。
(2)熟悉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参加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抢险、抢修能力。
(3)熟练使用各种救援装备和器材,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
(4)听从指挥部的指挥和工作安排。
(5)矿山专业救护队与单位救援分队要密切配合开展好应急救援工作。
(6)负责事故现场遇难、遇险人员的抢救,装备、物资的转移,险情的排除和事故源的控制工作。
(7)实施抢险救援时动作要快,恰到好处,分工明确,确保自身安全,保持与指挥部的正常联系,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现场的变化和救援进展情况。
3.2.8通讯后勤保障组
组成单位:经服公司等,组长:××,职责为:
(1)对公司通讯设施做到勤检查、勤维修,保证24小时能有效地进行内、外部联络,确保通讯的畅通。
(2)负责指挥部和专业组之间通讯的联系和协调。
(3)做好救援人员和受害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各井下单位
(1)沿采矿地表陷落区边界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加强对防洪设施维护,每年雨季前组织对防洪沟进行清理。
(2)封闭井下通往采空区的废弃井巷工程,严禁人员及设备进入陷落区和采空区。
(3)每季度将采掘位置资料进行汇编,并编制一次塌陷区地表、井下对照图,及时掌握采空区的位置变化情况。
(4)每年书面通知一次毗邻的乡村和企业,对塌陷区的安全情况提出注意事项,防止事故发生。
(5)定期组织对塌陷区的安全管理和现场监督进行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6)坚持每天对北矿区上部矿体观测点进行监测和下部空区对应区域检查,同时做好地表付井周围观测点的检测,并定期进行分析。
(7)坚持每天对铁石岗矿区地表三个露天陷落区进行巡视,检查是否有异常。为确保井下作业人员和设施的安全,防止井下因地表边坡突发崩坍,瞬间充填井下采空区,产生强烈冲击气浪或泥石流(暴雨期),而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日常生产中-150水平东1#、东小矿房下盘运输巷各出矿口严禁出空,并要具备阻隔泥石流或冲击气浪下行的矿石厚度。上盘出矿口要留出便于泥石流下行的通道,并在上盘与下盘的联络巷中预先构筑两道封闭墙,防止冲击气浪或泥石流对井下作业人员和设施造成伤害。
②、要正常保持地表与井下通道的畅通,为防止大量的泥浆瞬时涌入井下采空区、出矿进路、运输大巷,可以选择在东1#、东小矿房上盘的适当位置,留出空隙通道以便水流淌,防止空区大量积水。在水流淌的通道处制定防止人员进入的防范措施。
③、保持地表与井下的通讯和信息畅通,发生连续暴雨或塘口已出现滑坡的情况下,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做好安全防范,并禁止人员在井下-150m水平等易发生井下泥石流区域生产作业。
4.2预警行动
当各相关单位、部门监控到以下信息时,必须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室(矿调度中心,电话 :79033),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下达预警指令:
(1)地表塌陷区有大量洪水涌入;
(2)井下有泥石流发生迹象;
(3)井下有发生涌水迹象;
(4)露天塘口垫层区内突发大规模垫层陷落。
5.信息报告程序
险情发生后,现场人员最大可能的查清情况,并就地利用通讯工具(程控电话、矿用通信电话等),立即向本单位调度室和领导汇报;二级单位必须在15分钟内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室(矿调度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79033)报告,值班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部人员报告,指挥部接到报告后,下达救援命令,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将情况及时上报。
6.应急处置
6.1响应程序
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必须按照制定的应急响应程序,确定响应级别,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并按规定进行及时上报。当公司应急救援能力不足,指挥部应向 “六合区非煤矿山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安消防部门请求救援。
6.2处置措施
(1)当塘口涌入较大洪水时:
详见《井下防汛专项应急预案》。
(2)人员坠落塌陷区时,在处置过程中要注意如下:
①、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抢救受伤人员,视情况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②、当发现废石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救护作业,并通知、组织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③、当坠落人员被少部分坍塌石头和渣土覆盖时,抢救或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人员坠落被埋事件发生后,应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抢救工作,积极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有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人员。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公司建立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平时分开管理、用时统一调度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队伍保障见附件2,物资、装备配备情况见附件3。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15为确保我院实验室安全与稳定,以保证正常运行为宗旨,按照“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本着建立一个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建立统一指挥、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机房安全体系的目标,特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实验室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和实验室工作的中心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实验室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组成。
(二)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根据消防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配备更新消防灭火器材,检查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作为实验室建设、管理与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
3.定期进行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电路设施的检修、改造,增强抵御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对实验室造成危害的能力。
4.根据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具体实施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与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5.对突发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及所造成的后果提出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的建议。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
(1)在正常工作日内,实验室相关管理员负责对机房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巡视网络设备及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消除网络故障隐患,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
(2)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主控机房。(如控制室、管理室)
2、机房内严格采取防雷(如电源保护开关、防雷插座等)、防火(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配备灭火器等)、防尘、防静电等措施以及机房入口处24小时监控录像等措施。(注:监控系统的建立正在筹备中)
3、对实验室设备进行常规维护,做好巡查,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实验室教学的正常运行。
(一)应急预案的启动
1.突发事件发生后,实验室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及时有关情况报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和时间、报告时间、涉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事件初步性质、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本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置,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2.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快速作出应急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下列措施: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迅速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并加强巡逻;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封闭、隔离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损害扩大的活动;
3.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4.事后,要对其他实验室和相关人员及学生进行教育,要及时部署和落实学院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类似突发事件在本单位再次发生。分析总结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1、学生实验机房应急预案
当学生上课期间机房发生触电,火灾等突发事故时,实验指导教师第一时间迅速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迅速做好抢救和灭火工作,并及时报告实验室管理员并119报警电话,若发生学生受伤事故,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实验室管理员及时报告院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电源系统应急预案
(1)定期检查实验室供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电路线缆器材情况,当发生下列突发事件时,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处置:
(2)当实验室发生供电突然停电或是电源异常时。首先应和学校相关部门联系确认是否正常停电以及预计停电时间。检查不间断电源的电池可供电时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遇到突然断电,应及时将空调等不在UPS电源供电范围内的设备及时断电,预防突然来电时瞬间电流过大导致设备损坏等现象。
(3)当确定停电原因是在本身供电系统范围内,立即汇报给负责领导,并及时联系相关维护人员达到现场检修。
(4)恢复供电后,严格按照操作程序逐步恢复机房设备和UPS的供电,以防瞬间电流过大造成设备损坏。
注:UPS电源正在配备中,故此应急预案将其考虑在内。
3、网络和服务器络系统应急预案
(1)发生网络故障时,首先检查机房设备情况,确定网络故障的原因。
(2)确认原因后,若为短时间内可恢复的,应尽快联系网络维护人员,及时处理和排除故障。
(3)当确认原因为短时间无法恢复,应该及时向负责领导汇报,并向任课教师说明情况,做好上课机房调整的准备,以保证教学实践的正常运行。然后再联系维护人员,及时处理故障。
4、机房管理室消防和防雷应急预案
(1)上班工作时间发生火警,还在机房工作的人员应及时紧急撤离,并立刻拨打119报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减少电子设备的损坏。同时采取关闭电源总闸等措施,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2)非工作时间或节假日休息时间发现火情后,要立刻拨打119报警,并立刻通知领导,做好火灾的处置工作。
(3)火情结束之后,机房相关人员应全体赶赴现场,并向相关领导汇报。同时立即联系相关网络公司和设备相关厂家,及时评估事故损失情况,研讨恢复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最佳解决方案。
(4)遇雷暴天气或接上级部门雷暴气象预警,应关闭所有服务器,切断电源,暂停内部计算机网络工作。雷暴天气结束后,及时开通服务器,恢复内部计算机网络工作。因雷击造成的损失,应及时进行核实、报损,并将详细情况向分管领导汇报。
5、设备盗抢应急预案
发生盗抢事件后,要保护好现场然后报警,并向领导汇报情况。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事件侦察工作。待现场处理完毕后,要组织相关人员估计损毁情况,并联系相关网络和设备厂家,积极做好恢复工作。
实验室异常情况应急方案【2】1、由于管道破裂引起漏水,应关掉进水阀门,并通知维修组修理管道,经维修人员修理后确认不再漏水后才可以使用。
2、由于水量太大引起的管道接口处漏水,应通知维修部门对管道接口处进行维修,以确保接口处不再漏水。
3、在反应时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出现漏水,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汇报部门领导进行相关处理。
1、一经发现用电设备漏电,应立即关闭电源,并通知维修部门修理。经维修部门修理并确认可以使用后才能投入使用。
2、严禁将电源插座、插头放置在潮湿的坏境中。如果发现所用电源插座、插头有水,严禁使用。必须用电吹风将其吹干后方能使用。
3、定期检查电线是否老化、磨损,如果发现电线有磨损甚至裸露的,应马上通知维修部门对线路更换。
4、如果由于紧急停电,应考虑停电对正在用电的设备的影响,关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源,重新供电后,再开启各设备电源。
1、如果发现包装容器泄漏或渗漏溶剂,应立即将包装容器转移至安全区域。
2、如果由于容器破裂引起泄露,溶剂流出或挥发出,在对溶剂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了解的程序上,采用安全的方法对溶剂进行处理,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
3、若是盛装溶剂的容器密封不好引起泄漏或者渗漏应立即更换瓶塞以确保密封。对已经泄漏出来的溶剂应采用安全的方法对溶剂进行处理,不得任意抛弃污染坏境。
4、如果是发现挥发性溶剂泄漏在空气中,应打开风扇使空气迅速流动起来以赶走气体,保证实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如果是化学反应过于剧烈引起的反应体系物料冲出而引起泄漏,立即停止加料,如果体系在升温,应停止升温,使体系稳定下来。对冲出物料应妥善处理,防止对操作人员人身伤害。
1、由于电路短路,漏电引起的燃烧应立即关闭电源并采用相应的灭火器扑灭货源,并通知维修部门对线路进行检修。
2、如果是化学试剂引起的燃烧应采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切断电源。并找出引起燃烧的原因,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如果爆炸产生燃烧,应迅速组织灭火,并通知切断电源,如果要切断水源还应通知停水。并及时转移火源周围的有机溶剂以防止火势的进一步扩大。
1、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慎引起的划伤、烫伤等人身伤害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2、由于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到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伤处,并迅速到医院进行治疗。
3、由于吸入一些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气体而感到身体不适应,甚至昏迷休克应马上转移至空气流通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并联系医院住院治疗。
1、一旦发现破损设备应立即向设备保全人员报告,维修好后方能使用。
2、在一些带有压力操作的实验中,应特别检查所用容器是否完好,严禁将有裂口或破损的容器用做压力操作容器。
6.突发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篇六
突发事故综合应急预案(试行)
一
总
则
(一)编制目的为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危险性分析
根据我局工作性质,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有触电事故、火灾事故、交通安全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
(四)分级及分级标准
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Ⅰ级):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
(2)造成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
(3)造成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2.重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Ⅱ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2)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3.较大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Ⅲ级):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2)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4.一般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Ⅳ级):
(1)造成3人以下死亡;
(2)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3)造成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
二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设立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救援指挥部)。
(二)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工作职责
1.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
总
指
挥:局长
副总指挥:副局长(分管安全工作)
成员: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各股长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具体管安全生产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应急值班电话:0837-2822953。
主要职责:传达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各项指令,汇总有关信息,承办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工作职责:
(1)发布启动和解除应急预案的命令;
(2)组织有关单位按照应急预案,制定各单位的应急方案;
(3)现场处理突发应急事故,调配应急警戒人员、物质和资金等;
(4)做好突发事故的善后工作;
(5)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上报突发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包括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
三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通讯信息组、抢险行动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五个工作组。
(一)通讯信息组
1.由局综合办公室负责,其它部门、单位配合。
2.职
责:
(1)负责现场情况的收集、信息报送;
(2)负责现场情况的调查和材料的上报工作;
(3)负责掌控各种突发事故信息传播,减少负面影响。
(二)抢险行动组
1.职
责:
(1)负责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
(2)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
(3)负责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三)后勤保障组
1.由财务股负责,其它部门、单位配合。
2.职
责:
(1)负责现场应急抢险物资、生活物资、交通车辆的组织保障;
(2)负责对现场人员、重要设施、设备、物资、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等采取保护措施;
(3)负责应急处置现场有关会议、会务及接待工作。
(四)医疗救护组
1.由局综合办公室负责,其它部门、单位配合。
2.职
责:
(1)负责医疗用品准备工作;
(2)负责联系地方医院以及相关救护车辆和救护人员;
(3)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工作。
(五)事故调查组
1.由局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其它部门、单位配合。
2.职
责:
(1)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
(2)负责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故的性质;
(3)负责提出应对措施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四
应急预案实施命令签发和内容
(一)应急预案实施命令的签发
所有应急处置突发事故预案实施的命令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签发。
(二)实施命令的签发内容
主要包括:发生突发事故的级别,现场指挥部名称、负责人、现场指挥部设置地点、联系方式、下设各工作组成员名单等。
五
各级预案响应程序
(一)一般性(Ⅳ级)突发事故响应
1.发生一般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进入突发事故现场处理。
(1)调查突发事故的原因;
(2)做好启动处置预案升级的准备。
2.启动Ⅳ级应急预案后,由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的通讯信息组向市委、市政府电话报告情况,并随后及时上报书面材料。
3.响应的终止
一般性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终止Ⅳ级响应。
(二)较大(Ⅲ级)突发事故响应
1.发生较大突发事故后,启动Ⅲ级应急预案:
(1)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进入现场,调查突发事故的原因;
(2)有关责任组做好准备,随时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3)书面向上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
(4)做好启动处置预案升级的准备。
2.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Ⅲ级应急预案后,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电话报告情况,并随后及时上报详细书面材料。
3.响应的终止
较大(Ⅲ级)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终止Ⅲ级响应,并由通讯信息组当日上报市委、市政府。
(三)重大(Ⅱ级)突发事故响应
1.发生重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在第一时间向国电大渡河公司及地方政府报告情况,启动Ⅱ级应急预案:
(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进入现场,调查突发事故的原因;
(2)通讯信息组、抢险行动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3)书面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
(4)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
(5)做好启动处置预案升级的准备。
2.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Ⅱ级应急预案后,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并及时上报详细的书面材料。
3.响应的终止
较大(Ⅱ级)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根据地方政府的处置意见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终止Ⅱ级响应,并由通讯信息组于当日书面上报市委、市政府。
(四)特大(I级)突发事故响应
1.发生特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启动I级应急预案:
(1)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进入现场,调查突发事故的原因;
(2)通讯信息组、抢险行动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进入现场开展工作;
(3)书面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
(4)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
(5)协助、配合地方政府妥善处置。
2.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I级应急预案后,在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情况,并及时上报详细的书面材料。
3.响应的终止
特大(I级)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根据地方政府的处理意见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并由通讯信息组于当日上报市委、市政府。
六
保障措施
(一)指挥系统技术保障
应急办公室逐步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技术支撑体系,以满足各种复杂情况下指挥处置突发事故的要求。主要包括:有线通信系统、无线指挥调度系统、图像监控系统、信息报告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等。
(二)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各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及器材,并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保障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抢险和救援。
(三)应急队伍保障
以施工单位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各单位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管理,开展针对性的演练,确保实战能力。
(四)资金保障
各施工单位应做好必要的事故应急救援资金准备,应为建设工程施工人员购买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的善后工作提供基本保障。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
七
预案管理
(一)培训
1.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
(1)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2)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
(3)自救与互救能力;
(4)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
(5)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6)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
(7)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8)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等。
(二)演练
1.应急演练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2.应急办公室应根据本预案,定期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开展综合性的应急演练,做好跨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及通信联络,确保各种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
3.各施工单位应针对本标段实际,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并及时进行总结,提高实战能力。应急办公室应对演练进行指导和检查。
(三)预案修订与完善
1.为了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2.对危险源、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3.在实践和演练中不断总结,提高预案的可行性。
八
附
则
(一)本预案适用于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发生的突发事故的处置。
(二)本预案由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负责解释。
7.学校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篇七
目前, 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已经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展较快, 并在实战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一) 预案涵盖种类较为完备。绝大部分基层央
行都制订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涵盖范围较广, 涉及公共事件、自然灾害、金融风险、会计业务、支付系统、货币发行等诸多方面。
(二) 预案体系相对完善, 主要表现为, 一是应
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较为完善;二是上下联动的预警体系基本建立。各单位根据基层央行的职责和业务特点, 制定了预防、预警突发事件工作制度, 对异常情况的跟踪、监控制度及评估标准, 形成了上下联动的预警网络;三是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各基层行普遍建立了应急处置责任制和应对人力、物力、财力、交通、通讯等应急救援保障机制, 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形成突发事件的救援合力。
(三) 效果初步显现。通过预案的制定、演练和
人员的培训, 基层央行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提高, 应急效果也初步显现。
二、当前基层央行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 主观认识与客观情况存在偏差, 学习和总结较为欠缺
部分基层央行和部门负责人对金融突发事件的灾害性和防范突发事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突发事件偶然性强, 往往容易使人产生侥幸心理, 在正常情况下, 部分基层央行和部门负责人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考虑得不多, 经验也明显不足, 对成功防范突发事件的经验总结和查漏补缺的工作不到位, 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 才实施补救措施, 事后总结教训也不够全面和有效;加之平时对应急预案演练次数少, 对预案内容和操作程序不熟悉, 而且往往是演练一结束就将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不知该如何迅速采取得当的应对措施。
(二) 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重点不突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基层央行多数专业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大多是对上级行下发的应急预案复制, 并未在总结其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 结合本机构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 因此造成许多应急预案流于形式, 忽视与实际工作结合;重书面预案的制订, 轻应急措施的落实。少数机构的预案形同虚设, 考虑问题和情况假设不全面、不具体, 重点不突出, 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制定得不够清楚、明确, 有的在部门职责和相关人员调整后, 也未对实施方案及时修订, 调整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
(三) 应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机构职责划分不明确, 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根据国务院应急管理规定,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督和处置工作由银监局负责, 对金融机构的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由人民银行负责;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人民银行、银监局的职责在总体上进行了划分, 但是对于某些边缘领域防化风险的具体职能的划分却不够明确, 如系统性风险如何界定, 在处置金融风险中各相关机构的责任如何明确等, 这些都容易造成双方在管理上的越位或缺位, 贻误应对和救助时机。同时, 对于应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信息获取的速度, 阻碍了各机构对突发事件应对的合作, 也增加了应急成本。
(四)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不健全, 应急处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 虽然基层央行的应急预案均规定了突发事件的预案体系, 但对于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预警量化指标体系, 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大多靠个人的主观判断, 容易产生预警不力和预警过度的问题, 不利于突发事件的防范和解决。同时对金融突发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尚未建立, 这也不利于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总结和完善。
(五) 应急处置后勤保障管理有待进一步改善
目前, 各基层央行的应急处理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 许多相关部门的配套管理工作还未跟上, 如后勤保障工作等。后勤保障方面虽然按照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购置了一部分应急处置物资, 但因未建立专门有效的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发生突发事件时就容易出现应急物资短缺、变质、丢失等状况;且应急物资在突发事件过后如何进行管理也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模式。同时, 由于除了部分常备应急物资可事先购置, 许多物资都必须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殊需要临时购置, 这给集中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都带来新的课题。
三、完善基层央行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议
(一) 全体动员, 深刻认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要发动基层央行的全体员工深入学习金融突发事件应急知识, 深刻认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领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从思想的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树立风险意识, 常敲风险警钟, 做到面临自然灾害、人为破坏、金融风险等突发事件时有备无患, 处置措施及时稳妥, 确保辖内经济、金融工作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
(二) 细化应急预案内容, 做到应急预案重点突出
各机构、部门在制定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应结合自身实际, 注重可操作性, 多设想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根据风险点细化应急预案的措施, 区分突发事件危害程度, 突出对重点位置、重要部门、主要系统的安全保障。
(三) 在辖内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联合演练和信息共享制度
1. 建议与当地政府和银监部门、金融机构等
进行协商, 对职能划分、沟通协作等达成共识, 并选择适当时机和金融突发事件种类, 组织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以解决在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协调难、实施难的问题。选择金融突发事件种类进行演练时, 应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工作实际, 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预案, 开展突发性, 非预知的应急演练, 突出内外协调、上下联动, 以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检验、提高实战应变能力。
2. 打破应急信息分散和垄断的局面, 改变目
前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以部门为单位逐级上报信息的体制, 建立条块结合、快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 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力。
(四) 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应急处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及时识别各类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 通过对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 综合评价风险状况, 确定风险等级, 及时、准确地做出预测, 预警。建立应急处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对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速度、处置措施和处置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和不足, 并进行推广和预防。
(五) 建立内部相关部门的管理制度, 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结合实际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建立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 保证应急救援需要。
1. 合理确定应急处置物资最低库存量, 根据
突发事件事态的发展情况, 及时添置应急处置物资以备用, 这样既可避免浪费, 又可保证应急物资供应。
2. 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应
8.学校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篇八
关键词: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应急救援;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03-03
众所周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指导性方案,是为应急管理者提供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行动计划。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应急预案建设起步晚,缺乏处置突发事件的实践经验,应急预案的质量总体还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尤其是在科学性和操作性等方面还有较多问题,在应急救援的实际工作中,预案的应急作用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置中需要的不是“原则性”、“纲领性”的应急预案,而是需要能够应用于实际应急处置的预案,检验一个预案是否可行,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必然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预案难以操作或者操作过程不顺畅,那就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也不可能达到制定预案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若干关键问题,探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应急预案的对策建议,为全面提升我国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供针对性依据。
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概述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要分析我国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的原因,必须对应急预案有基本的认识。
(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的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危害性较大;二是事故的紧急性和突发性;三是事件现场的不确定性。
应急预案作为防范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基本依据,是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做出具体的规定。应急预案的实质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出提前预测,并为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订实施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对突发事件防控体系及其运作机制的描述,它是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指南[1]。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2003年,我国确立了“一案三制”为核心内容的应急体系的建设,并成立了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小组,标志着我国应急预案工作的全面启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立从国家到部门从地方政府到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40多万件,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建成[2]。我国的应急预案按主要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地方政府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等。
我国应急预案的建设发展迅速,近几年,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最近几年应急管理工作实践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现有的应急预案也逐渐显露出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急预案体系上的问题,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对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现有的应急预案体系存在描述不一致、异构性等问题,不同应急预案体系不能有机地统一;不同的应急预案体系之间存在语义冲突[3],使得应急预案在实际运用当中效用无法发挥,甚至无法作为应急处置的指导守则。第二,应急预案本身存在的问题。在应急预案发展初期,为了快速形成一个预案体系,造成只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很多应急预案存在内容雷同,千篇一律,脱离实际,事件发生后,很难按照预案去操作。第三,应急预案的表现形式问题。应急预案多采用文本形式,文档冗长,查询困难,而且忽视培训、演练、修订等工作。第四,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应急预案科技水平低,先进技术应用不足,与应急管理其他相关工作融合不充分,造成预案被孤立,不能重复发挥其效用。综上所述,我国应急预案的建设虽然已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复杂,特别是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操作性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与不断提升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要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不能不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
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的原因探析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是应急预案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是应急预案制定的目的,不具有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预案。
(一)应急预案编制缺乏风险分析,科学性差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然而现实中突发事件是很难预测的。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公共设施建设差异,同样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危险范围等可能完全不同;其次,突发事件发生后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而且很有可能产生次级灾害,因此如果没有充分的分析,应急预案就难以实现应急的作用。目前来看,我国多数应急预案的制定并没有充分的风险分析,应急预案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内容细化程度不高,预案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制定部门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没有充分预见,最终造成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准备,在事件发生之后难以应对自如,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
(二)应急预案缺乏情景描述,脱离应急实际需要
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复杂,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对于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来说是很大的技术挑战。纵观各类突发事件预案,不难看到,很多预案的描述笼统,篇幅较短,缺少具体情景描述,更多的是原则性的语句,在实际应用中不易操作。另外,很多预案内容雷同,抄袭严重,与地区、组织实际情况严重脱离。就某市洪涝灾害应急预案而言,文中并没有出现隧道积水、小区低层受灾如何处置,而这些被忽视的受灾情景恰恰才是最需要救援的地方。另外,由于地区差异明显,应急救援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同样是洪涝灾害,城市洪涝和农村洪涝的救援重点存在着重大差异,城市洪涝首先要考虑城市交通畅通、低洼地区人员安全;而农村洪涝救援则以排除农田积水,预防山体滑坡等次级灾害为首要任务。因此,如果不能结合地区或灾害种类的差异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必定大打折扣。
(三)应急部门协同尚不完善,预案作用受限
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并发性,事件一般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此外,突发事件的扩散将导致各类衍生和次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因此多数的突发事件需要多部门多层次的配合作战,然而我国应急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模式还不完善,致使应急预案中关于部门协同的内容无法实施。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应急预案多是由单一部门或企业单位自行编制,而不是多部门联合制定,使预案本身欠缺协同合作的条件;其次,应急调度指挥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间使用的通信设备不尽统一,不同制式的通信设备难以融合对接,造成看似融合的部门并没有真正协同作业;最后,不同的部门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差异,多层次之间存在着非线性机制,这样的组合结构时常会发生决策上的冲突,而应急预案中关于组织方式的描述有限,实际救援时无法统一行动。
(四)应急物资与应急预案不匹配,准备不足
应急物资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良好的应急物资存储和管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对公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为救援任务提供基础保障。而目前的应急物资储备建设还不能与应急预案中关于应急处置的要求相匹配,难以支持应急救援工作,其主要问题是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以实物为主,往往会造成物资的数量和品种匮乏,物资存储困难,不能满足大规模突发事件的需要。例如,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物资被调空,仍不能满足灾区对物资的需求,相继又启用了甘肃、云南、湖北、吉林等省市的应急物资,甚至紧急联系生产企业加紧生产;其次,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还不完善,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垂直管理模式,造成了不同地域差距大,物资储备不均衡,重复构建、管理不善等问题。汶川地震后,北川县将剩余救灾物资转为储备物资,但是多数物资没有标明使用期限,仓库配套设施不全,管理不规范,救援物资缺少统一调度和安排。
三、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可操作性问题已成为我国应急预案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推进。具体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进行灾害风险分析,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
风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风险分析的结果不仅有助于确定应急工作重点,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而且也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风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危险识别目的是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工业和运输、商贸、公共设施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来识别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
(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典型突发事件情景
一般来说,一线应急救援人员和各组织代表是最熟悉了解本地区具体情况的人员,他们的意见大多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对于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因此应急预案编制的主体除了编制机关的行政代表、应急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关联部门的工作人员、相关领域技术专家、法学和管理学专家,还应该包括应急救援组织的专家,一线救援人员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志愿者代表以及相关非政府组织代表等。
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典型突发事件的基础上,除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之外,可编制典型突发事件情景应急预案。情景是对可能发生的情况的描述,是一系列关于需要应急响应的包含各种信息的假设。基于情景的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有助于提高处理复杂和交叉的突发事件协调能力,灵活高效地应对风险的能力。情景也是应急预案演练的基础,根据特定的情景,可以组织各部门参与培训、演练,培养各部门、组织的协同能力,提高整体应急能力。
(三)加强应急预案演习,增强各级部门的协同性
应急演练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应急预案的效果,及时发现其中一些过于死板、不易操作的部分,因此要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必须要开展应急演练。常规的演练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开展更多的多层次、常态化的应急预案演练。应急演练是可以人为控制的,针对特定的情景事件,根据预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执行应急响应任务的训练和演示活动。实施跨部门、跨区域的多层次演练,可以提高实际应急时的应急响应速度和整体协同处置能力。通过应急演练使应急预案获得生命力,使“死预案”变成“活预案”,“纸预案”变成“人预案”。要保证应急演练活动的质量,还要求统一救援人员的通信设备和救援设备,应急协同,最重要的就是组织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和指挥工作的协调与统一,首先在技术层面将救援人员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组织协同。
(四)做好应急储备工作,提升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预案实施的基础支撑,应与应急预案要求相匹配。在编制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未雨绸缪。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在实物存储的基础上,合同储存和生产综合能力储存模式,做好充分的应急物资准备。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在储备应急物资上负有重要责任,一方面,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与当地应急预案相当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另一方面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家庭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自救物资。居民应急储备作为政府物资储备的补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帮助受灾人群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的应急物资,对灾害中生存、自救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水、高热量食品、简单医疗物资、逃生和求救物资。在日本,每个家庭都配备地震应急包,发生地震、海啸等灾难后,公民自救在政府救援开展之前即已经开始,极大地减少了人员伤亡,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五)建立健全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应急评价体系
应急预案的评价体系包括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两个阶段,事前评价是从理论上对预案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保证应急预案的质量;事后评价是基于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为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基础。要想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在事前评价中,要对应急预案中场景的代表性、方案的动态调整性、应急方案的合理性、应急步骤的明确性、应急任务的准确性、政策保障的充分性、资源储备的充分性,应急联动机制等与操作性相关的指标做完整的衡量和估计,并且要根据预案的具体情况,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事后评价包括应急演练后的评价和应急实施后的评价,事后评价是针对预案的应急响应能力、应急指挥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联动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应急预案的问题并加以完善,为应急预案修订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应急处置提供经验和指导。
(六)细化推广应急预案,提高全民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之前预先制定的操作方案,它所描述的是应急处置的具体流程,因此要求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尽可能详细,对于应急处置操作程序的描述要尽量清晰、具体。预案的丰富程度直观地反映在预案的篇幅上,美国的《全国响应框架》(NRF,National Response Framework)正文有80页,应急支持功能附件①达288页。突发事件类附件②则由上百页的多个文件组成。美国总体应急预案在职责、操作概念程序等方面的可操作性很强,在跨部门职责分工方面,其预案的支持功能附件对于牵头部门、参与部门,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均表述得非常清晰和具体。
详细具体的应急预案不仅是政府应急部门的操作指南,也是群众的自救指南。群众是应急预案操作的主体,群众自救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内容,应急预案所体现出来的首要原则是“人员安全”,“预防为主,自救为主”在应急救援中至关重要,要加强对每个公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政府要加强基层的应急宣传与应急培训,将应急预案推广到人民群众中去。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美国联邦政府制作了一个专门的网页——“全国应急响应框架资源中心”,把框架文本、相关资源、官方相关培训信息等放在一个平台上供全国使用者参考。
四、结语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一案三制”的核心内容,关系着我国应急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而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预案的有效性,是长久以来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应急预案操作性的四个原因,然后针对每个原因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方法。应急预案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牵涉到应急工作的多个方面,所以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除了预案本身的不完善之外,更多的是与之相关的应急工作的问题,例如应急部门的协同合作、应急联动问题,各级政府应急储备问题,广大公众应急教育不足问题等。因此,要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必须同时完善应急预案评估、应急预案演练、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知识宣传等工作,以提高应急预案的整体水平。只有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提高预案在实际应急工作中的效用,才能真正实现应急预案的价值,增强我国应急管理的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
参考文献:
[1]李军.应急预案信息化方法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1).
[2]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概念设计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2).
【学校突发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07-08
积石山县突发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07-2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处置预案10-06
扶绥县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方案10-2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06-16
突发性猝死应急预案06-18
艺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6-27
乡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07-02
溺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8-29
夜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9-03